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非常古老的书。司马迁写《史记》时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可见早在汉代,像太史公这样的大学问家,也已看不懂《山海经》了。关于《山海经》的成书年代,说法不一,有人主张为禹,益所作。刘歆上《山海经》表云:“《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王充:“禹主治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远不至,以所闻见,作《山海经》。”《吴越春秋》:“禹……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川,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  相似文献   

2.
一般以《周官》《禹贡》《山海经》为方志主要的源头之作,但是《周官》只是官制汇编,在体例、内容等方面并未对方志的形成产生实际影响。作为地理书的《禹贡》《山海经》对方志编纂均有影响,但《山海经》较之《禹贡》,内容更丰富,产生的时代更古老,《山海经》才是方志之源。而《山海经》为蜀人或巴蜀人所著,因此四川应为方志发源地。  相似文献   

3.
《海经》新笺(上)王宁《山海经》乃古之奇书,号称难读,自晋代以降,注解者多家,皆有贡献。当代神话学家袁珂先生综众家之长,旁征博引,成《山海经校注》一书,扒梳剔抉,多所发明,使经文明析可读,贡献尤巨,为研究《山海经》之集大成者。然《山海经》历代久远,经...  相似文献   

4.
《山海经》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和300条水道。汉朝刘歆认为《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岛……而伯益……著山海经。赵晔在《吴越春秋》中也说:禹“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列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名曰《山海经》。袁珂认为:整部山海经,可说是一部神话性质的地理书。这是有道理的。既然是地理书,所记必有所据,只是由于岁月流逝,地名变换,语言文字的  相似文献   

5.
《山海经》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和300条水道。汉朝刘歆认为《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岛……而伯益……著山海经。赵晔在《吴越春秋》中也说:禹“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列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名日《山海经》。袁珂认为:整部山海经,可说是一部神话性质的地理书。这是有道理的。既然是地理书,所记必有所据,只是由于岁月流逝,地名变换,语言文字的  相似文献   

6.
古代巴人之世系,见于记载者推《山海经》与《路史》。《山海经·海内经》曰:“西南有巴国,太昊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与《山海经》此语类似,《路史·后记》曰:“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是司水土,生后照,后照生顾相,(降)处于巴,是生巴人。”稍有不同的是,《路史》将《山海经》中的“大昊”改成了“伏羲”,并又在“后照”之后加进一“顾相”,认为“顾相时始为巴人”。《路史》对巴人世系的记载明显系祖述《山海经》之说,故本文对巴人世系的考证,其实也就是对《山海经》巴人世系的考证。由于《…  相似文献   

7.
张国平 《丝绸之路》2009,(20):43-44
《山海经》是我国先秦典籍中一部具有独特风貌的作品,自古被称为奇书。学者从各个方面展开了对《山海经》的研究:《山海经》的作者是谁,《山海经》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山海经》是怎样成书的,它对后世文学有着怎样的影响等,这些都是历代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对前人研究《山海经》的成果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山海经图》是《山海经》研究的重要对象 ,宋代学者对《山海经图》的著录和论述是迄今为止早而可信的研究资料 ,这包括北宋舒雅摹绘了梁张僧繇的异物兽形图 ,欧阳修描述了所见的反映山川地貌的《山海经图》,南宋薛季宣论及了《道藏》所藏的《山海经图》,朱熹则根据经文对汉代《山海经图》进行了推论。  相似文献   

9.
正《山海经·大荒东经》有如下一段话: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1)古今研究《山海经》者对于此段文字似乎皆无异辞。其实,这段话中的"凶犁土丘"当作"凶犁之丘"。校改理由如下:一、《山海经》全书及其他先秦典籍提到丘名,几乎都称作"某某之丘"。如《西山经》有"搏兽之丘""昆仑之丘""轩辕之丘"等。~(2)而遍查先秦典籍,称"土丘"者,甚至以"土""丘"二字联成词者,似仅此一例。  相似文献   

10.
开明兽是中国神话中的神兽,它的身子像老虎,头部像人,脖子上安放着九个头,这种形象放在《山海经》的一众“组合式怪兽”当中,也显得格外突出。《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昆仑之虚……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魏晋时期郭璞的《山海经图赞》云:“开明天兽,禀兹金精,虎身人面,表此桀形。瞪视昆仑,威慑百灵。”  相似文献   

11.
《山海经解》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步天教授多年耕耘的成果《山海经解》十八卷 (附《山海经地理图解》二卷、《山海经校勘》一卷 ) 1行将问世。原稿六大册 ,年初寄到我手上。这一年中 ,稍有空闲就读 ,终于在年底前读竣。我生平不治《山海经》,对于此书的点滴知识 ,是在研究《水经注》时获得的 ,所以其实是一知半解。步天教授的原稿 ,给予我毕生花最多时间学习此书的机会。中国历史悠久 ,古籍浩瀚。根据韩长耕教授《中国编纂文集之始和现存最早的诗文集昭明文选的研究与流传》2 一文中的统计 ,中国古代文献包括现存的和有目无书即散佚的 ,大概不下十五万种 ,而其中尚存世流…  相似文献   

12.
若木·神树·鸡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海经》中记载了一种叫若木的树,《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洞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若木生于若水之滨,《海内经》曰:“南海之外,黑水青山之间,有木曰若木,若水出焉。”若水因水滨多若木而得名,《水经注·若水》云:“若木之生,非一所也。黑水之间,厥木所植,水出其下,放水受其称也。”一条河流能以一种树木而得名,这种树必然是该流域最常见的植物。根据《山海经》的记载,若木并无什么奇特之处,只是生于若水之滨的一种青叶赤华的树木,所以《山海经》对若木的描述应是最为原始,最为…  相似文献   

13.
洪玲芳 《民俗研究》2013,(5):158-160
《山海经》是我国一部价值独特的古书,其作者不详,创作年代众说纷纭,内容又较多涉及山川物产、神怪祭祀,让它蒙上一层神秘面纱。从西汉开始,两千多年来,对《山海经》的研究不绝如缕。近代以来,《山海经》又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对《山海经》的研究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俨然成为一门独立学问。从积极方面来说,我们应该看到多个学术领域(如文学、神话学、民俗学、人类学等)都将《山海经》纳入研究范畴,研究的指导理论多元化,这无疑会推动《山海经》研究进程;然而,  相似文献   

14.
沁河最早见载于战国时代的地理著作《山海经》,《山海经·北山经》:“谒戾之山,……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记载虽简略,但却说出它的流向和入汇于黄河。班固的《汉书·地理志》:“沁水,东南至荥阳入河”。《汉志》的记载,略胜于《山海经》,它不仅述及流向和流入黄河,且说明入河地点。汉荥阳县在今荥阳县北(旧荥泽县西南),在黄河南岸,因此,《汉志》所载沁水入河处系指荥阳县对岸,此点可以桑钦的《水经》所载得到证明。《水经》:“沁水  相似文献   

15.
地理著作。作者不详。有关著作时代,近代学者多认为战国中叶到汉代初年,不是出自一人一时之作。现存版本有清毛(?)手校的宋尤褒本、南宋刊本、元刊本、明成化年间吴匏庵抄本、《四部丛刊》用郭璞注本、《丛书集成》本、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本、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袁珂《山海经校注》本。  相似文献   

16.
《山海经》史料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海经》是一部难解之书,在近代,由于科学方法的不断进步,在《山海经》的学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冲破了传统的窠臼,开始从新的视角对《山海经》进行探索。但也出现了一种倾向,就是猜谜、比附的倾向,忽略了对史料的系统研究和比较,结论不少,认定不少,但往往根据不足。因而,把史料搞得精一点,对《山海经》的深入研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山海经》与《逸周书·王会解》、《楚辞》、《吕氏春秋》、《淮南子》的比较,对《山海经》的来源、构成和产生的时代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意见,与学术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笔者浏览集成不同版本的《山海经》,爱不释手,徜徉书中,觉得如同享受一道奇丽诡异、博物达观的精神大餐。尤其反复阅读了王红旗所著的《山海经·十日谈》,发现了《山海经》与青海地域文化光灿炫目新信息,试图探讨《山海经》与青海地域文化学术价值和历史影响并寻找古文明所遗留下的文化轨迹。  相似文献   

18.
“帝”是《山海经》里出现频率最高的神,在历代的《山海经》研究中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本从《山海经》本出发,探讨“帝”的身份和来源,初步认定“帝”是《山海经》里的一个后起的至上神,在长期口头的流传中渗入远古的神话传说中,并与帝俊、黄帝、西王母等几个大神的身份发生重叠,从而形成《山海经》本里“帝”与其他天帝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战国、汉代的“操蛇神怪”及有关神话迷信的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列子·汤问》记愚公决心移山,"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张湛的注是:"《大荒经》云,山海神皆执蛇。"这种解释基本正确。见于《山海经》中的包括山海神在内的不少神灵,确实是操蛇或践蛇的。《山海经》是战国时的作品,书中反映出战国时神怪形象的一些重要特点,而且也为许多地下出土的材料所证实,  相似文献   

20.
汪晓云 《民俗研究》2007,(1):218-229
一、《山海经》:"夸父"神话叙事源头 说到"夸父",我们立即想到"夸父逐日"神话."夸父逐日"神话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山海经·大荒北经》与《列子·汤问》、《博物志·史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