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庆观铜钟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由处州天庆观道士吴师正募缘筹铸,上有长篇铭文。天庆观铜钟对研究南宋处州的道教文化及丽水的地方史等,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浙江慈溪五磊讲寺藏有一口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铜钟,钮外铸有纪年铭文。此钟是了解明代铜钟形制、装饰及铸造工艺的珍贵实物,铭文内容对了解明代地方大臣劳堪、王尚文等的生平,考证观海卫兵制,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3.
宁县普照寺金贞元钢钟和庆城慈云寺金泰和铁钟所铸铭文可补地方文史.宁县普照寺金贞元铜钟铭文引用《付法藏因缘传》和《湘山野录》中的两个佛教故事说明铸钟的重要性.庆城慈云寺金泰和铁钟所铸铭文具名县内外镇、村、庄、社、寺等30多个佛教机构,施主近800人,在行政上几乎涵概了县境内所有地城.这些村镇名称是我们今天研究古地名演变的绝好资料,多数地名为现令延用,相当一部分则失考,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正定隆兴寺大悲阁之东耳阁御书廊下悬置一明代铜钟,原为崇因寺毗卢殿的铜钟,通高146厘米,系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御马监太监何朝造。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悠扬,所铸铭文不仅记录了明代太监崇佛的历史现象,还留下了明皇室成员清佛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5.
山东平度市出土西汉铜钟1976年秋,平度市麻兰镇岔道口村农民在村前田地挖沟时,挖到一批铜器,其中带铭文铜钟一件,现藏平度市博物馆(图一).此钟无盖,圆口微侈,鼓腹,留足,腹上部有铺首衔环一对.肩、腹和腹下部各有一道凸起宽带纹,宽4厘米;腹部宽带纹上尚...  相似文献   

6.
平凉天圣铜钟选用铜质精良,由失蜡法和泥范法组合浇铸而成。该铜钟铸造铭文清晰,佛像图案精美,造型浑厚端庄,钟声深沉洪亮,为研究北宋崆峒山舒花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
位于陕西省富县城内的宝室寺铜钟,铸造于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是迄今所知存世最早的一口唐代大钟.铜钟用铜三千斤,钟体上铸造有飞天、朱雀、青龙、白虎等图案,线条洗炼流畅,工艺精湛,堪称稀世国宝.历代的人们,都曾给其以极高的评价,并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但对于钟体的铭文,却尚未被考释.这不能不使人感到遗憾.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试考释于后.宝室寺铜钟铭文22行,每行14至15字不等,共328字.有边栏,但行距及字距间无界格.书体为行书.录文如下:“盖如如实际,性相平等;念念虚假,缘业万殊.是以导之,以解脱礼乐之,未之,□(洎?)诲之,以究竟象,系所不言.鄜州宝室寺,上座罗汉等.漏兹独善,府弘大度.不(扌舍)群生,眼膺四摄.以大唐贞观三年,摄提在岁,蕤  相似文献   

8.
读《文博》1996年第1期刊载的姬乃军先生《宝室寺铜钟铭文考释》(以下简称《考释》)一文,获益匪浅.但是,对于其中的若干考释,笔者以为尚有不尽准确之处,值得进一步讨论.如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1977年12月,我县青山公社蕾山大队社员,在水口庵附近平整土地时,出土唐代铭文铜钟一口(图一、二)。此钟为青铜合金,唐广德元年(736年)铸造。通高45、下口直径25、腹围74.5厘米,重13.25公斤,呈圆筒形,对称龙头鼻纽。上  相似文献   

10.
杨茂公铜灯是1996年4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会宁县城北莲花山下清理发掘的一座砖室墓中出土、1997年10月由会宁县博物馆移交白银市群艺馆收藏的一件文物。本文根据新获铜灯铭文资料,重新推定杨茂公死于皇统五年(1145)正(戊寅)月初二(戊申)日,修正铜灯的制作年代为金皇统六年(1146)。同时,就铜灯铭文所记的杨茂公出生时间进行了分析,认为铭文中"丁巳相乙亥月丁卯日"(即熙宁十年十月丁卯日)是不正确的,可能为宋熙宁七(甲寅)年(1074)十(乙亥)月初三(丁卯)日或熙宁十(丁巳)年十一(壬子)月二十(丁卯)日。由此,可以进一步推知杨茂公墓构筑始于金皇统五年(1145),完工于皇统六年(1146),是陇右地区具有准确构筑年代的一座金代早期墓葬,对研究陇右宋金时期葬制葬俗的演变,尤其是探索北宋与金交替之际包括今会宁县在内的祖厉河流域文化面貌的变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 当阳钟之"竞(甬土)" 1973年,湖北当阳县季家湖楚城遗址出土铜钟一件,有铭文十二字。钲部四字: 秦王卑命。鼓左八字: 竞(甬土)。王之定,救秦戎。钟形描述详《文物》1980年第10期,似为整套编钟之甬钟,现藏荆州博物馆。去岁冬在江陵,获睹原物,又承滕壬生馆长惠赠照片,得以仔细研读。卑命之卑,即俾。  相似文献   

12.
目次一徐国铜器铭文研究二徐国青铜器的组合、形制与纹饰特点三徐国青铜器的特点一徐国铜器铭文研究由于徐国史料的匮乏,徐国铜器铭文作为第一手资料,对研究徐国的历史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郭沫若对徐国铜器铭文作了初步整理〔1〕,其《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收录七件具铭徐器。1990年代初,董楚平对徐国铜器铭文作了较系统的整理〔2〕,其《吴越徐舒金文集释》收录二十三件具铭徐器。两先生对徐国铜器铭文的整理工作值得充分肯定,但因相关条件的制约,他们未能充分利用考古学方法对徐  相似文献   

13.
试读汉瓦小记王军从现存秦汉古砖文、瓦当文字、图案的著录情况看,但凡有铭文的仅属瓦当之类,而翻毛瓦有铭文的尚未发现。笔者有幸,见一汉代翻毛瓦不但有铭、图案,而且瓦泥加金,真乃罕见之物。(图片一)此瓦由临潭县文化馆于1983年收藏。瓦不但罕见,且以其加金...  相似文献   

14.
富县宝室寺铜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延安地区富县宝室寺铜钟,铸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铜钟重三千斤(现为180公斤)。(图一)该寺1956年8月6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名胜古迹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钟原为宝室寺梵钟,后移悬宝大楼作报警用。钟通高1.55、钮高15.6、腰围4.20、口径1.5米。大钟的肩部镂饰象征佛教清净界的展瓣莲花。由几何纹和葵纹组成的宽带条纹把钟体分为三部分。由上至下,上部每面铸一飞天形象,计三个飞天,飞天有手托钵,飘然腾空。迎风飞舞的飘带,刻划细腻的衣褶,使人们的思绪瞬时走进那飘渺虚幻的佛国天堂,而飞天那丰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博物馆收藏西汉"太初二年"(前103年)铸造的"中私官"铜钟贰件,是1953年在陕西兴平汉武帝茂陵附近出土的。这两件铜钟,除陈直先生在《汉书新证》一书中曾简略地提过"1953年5月茂陵附近出土‘中私官’铜钟,太初二年造"外,对此器尚未有过详细的介绍。这两件铜钟对研究西汉历史、官制、冶金工艺以及度量衡  相似文献   

16.
记陕西蓝田县新出土的应侯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4年3月,陕西省蓝田县红星公社社员在整理山坡积土时,发现了一个铜钟。此钟有甬、干、旋、枚,是西周中期发展起来的甬钟的形式。通高26、甬长10、铣间宽13.1、舞宽8、舞纵11厘米。钟的鼓上饰有鸟纹和"T"字形云纹。两铣及钲间铸有铭文:  相似文献   

17.
正1.阿离合懑"熙宗时,追封隋国王。天德中,改赠开府仪同三司、隋国公。大定间,配飨太祖庙廷,谥曰刚宪"~(1)。按:"天德中"为"正隆中"之误。阿离合懑的爵位由"隋国王"到"隋国公"的变化,与熙宗和海陵时期封爵政策密切相关。阿离合懑是景祖第八子,天辅三年(1119年)"薨,年四十九"~(2)。金熙宗天会十四年(1136年)便有"大封宗室"之举,天眷元年(1138年)"定封国制"~(3),金代封爵制度正式确立,此后景祖、  相似文献   

18.
1966年,陕西省博物馆在西安收集到一件一千六百多年以前前凉时的文物。这件器物系铜铸,呈竹筒状,下有三马蹄形短足,外饰金错龙虎纹,中有三小圆耳。通高11.7厘米(足高2.1厘米),口径7.9厘米。盖已佚(图版叁:1)。器底有金错铭文四十七字:  相似文献   

19.
敦煌研究院收藏有一口拉萨下密院金马年铜釜,釜内壁有藏文铭文.本文将对此铜釜上的铭文进行释读,并对铭文记载的人物进行考证,进而根据关键人物的事迹和铜釜藏历纪年,推定出铜釜的准确年代.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士山盘铭文中"于入"、"(?)"、"宾贝金"三个关键词进行了释读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