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卢卡把脑袋探进下水道,吸了口气,咧嘴乐了."今天这阴沟还不算太难闻."他一边说着,一边把双脚探到涅尔瓦广场中央一个黑漆漆的洞里,钻了下去.虽然有他这份乐观,黑暗中还是散发出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尿液、柴油、稀泥、正在腐烂的老鼠尸体,全都混成一片.简而言之,你觉得一个不间断地使用了2500年的下水道应该是什么味,就大致不差了.卢卡在颜色好像迷彩服的污水中跋涉前行,抬脚迈过经年累月冲刷至此的神殿碎片和被丢弃的石灰华,一幅现代生活的"西洋景"在我们身边漂过烟屁股、塑料袋、塑料打火机、婴儿奶嘴、还有一堆纤维状的灰色物质,看上去像手纸,数量之大很是令人不安,因为未经处理的污水不应该流经这里.在一个转弯处,卢卡指给我们看一只破碎的双耳陶瓶,差不多有2000年的历史,躺在稀泥里,旁边是一只派洛尼啤酒的破瓶,可能才扔出来一周.它们一起构成了动人心魄的见证:人们向这座城市的阴幽地府中丢弃垃圾的历史是如何久长.  相似文献   

2.
熊莹 《世界历史》2005,(2):118-119
菲利普·德·苏萨是伦敦圣玛丽大学学院古典学系的高级讲师 ,也是当今最具权威的古代海盗问题专家 ,《希腊罗马世界的海盗行为》① 是汇集他多年研究心血和结晶的首部专著。此书问世伊始 ,便在古代史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这完全是因为自从 1 92 4年H .A .奥麦洛德推出了《古代世界的海盗行为》之后 ,时隔 70多年 ,人们才又盼到了另一部可与之比肩的专著。实际上 ,这两本书代表了两代学者不同的学术路径 :前者长于叙述 ,对史料的搜集达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 ,侧重于展现古代海盗的行为方式 ;后者则在对原有材料的爬罗剔抉中提出了新问题 ,开…  相似文献   

3.
《风景名胜》2011,(8):34-34
上海文化广场拥有世界上首个漏斗形地下剧场,这座拥有2010个座位、世界最大的地下剧场预计7月底投入使用,观众可在地下20多米深处的剧场内观赏音乐剧。  相似文献   

4.
带你步入地下世界○徐晓民探洞是一项新奇而又富有挑战性的运动旅游项目。我国广西、贵州等地的洞穴资源都非常丰富,许多年轻人对探洞有浓厚的兴趣,但如果盲目行动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危险。因而业余探洞爱好者应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探洞者在入洞之前除了准备好手电...  相似文献   

5.
刘建春  泰志军 《旅游》2004,(9):64-72
伟大的德国思想家歌德曾说过“巴黎是我的中学,罗马是我的大学,谁看见过罗马,就看见过了世界!”这话一点不假!只有亲临过罗马的人,才会有这种切身感受。罗马,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城市,如今已不是奥古斯都大帝留下来的“大理石城”,也不是教皇统治鼎盛时代的以豪华教堂为主要建筑的城市,而是一座现代化的古城。世界上没有第二座城市像它一样,能让历史留下的痕迹如此和谐地交融到一起。走进古罗马,你发现你走进了一座迷宫,那里有无以数计的宝藏,闪烁着光芒。每一颗珠宝都是一本宝贵的历史教科书,无数珠宝将会使你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走进去,那里有古罗马最璀灿的珠宝在等着你采掘!  相似文献   

6.
正如地下城市般庞大的维利奇卡盐矿是世界的一个奇迹。这里藏着40个教堂,其独特的建筑,精美的雕塑让这里已不能单纯用盐矿来简单概括。这些特殊而精美的艺术品,都是由矿工雕刻出来的。他们凭着内心的信仰和天赋,让雕刻成为了心灵寄托和在这不见天日的矿洞里生存的动力。1976年,维利奇卡盐矿被列为波兰国家级古迹,197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李隆国 《世界历史》2012,(3):113-126
20世纪中叶以来,由18世纪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进行经典性表述、延续了200年的"罗马帝国衰亡"模式受到了巨大挑战,以古代晚期研究为主力的"罗马世界转型"范式悄然兴起。本文在梳理这一学术转型,重点介绍这两种解释模式的同时,发现它们都起源于晚期罗马帝国,尤其是410年前后围绕西哥特人攻陷罗马而引发的大规模舆论冲突。由于各有庞大的史料作为支撑,昔日互不相容的两种交锋理论,在今天转化为观察晚期罗马史的两个互补竞争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奴隶制度是一切民族历史自然发展必然经过的阶段,但在各民族所表现的形式却不尽相同:有的充分发展成熟,有的未达到成熟时机,甚而远有些民族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时候,因受周围其他先进民族的影响,超越了奴隶制的阶段,经过先封建的过渡时期,即进入封建社会;但就各民族本身自然的社会发展规律而论,奴隶制的历史阶段是不可能超越的,奴隶社会是第一个阶级剥削的社会经济形态,这种剥削表现得最原始,也最残酷。这种制度在各民族中要以罗马最为典型。罗马奴录制度的发生,发展和没落异常明确,而且艰涩奴录革命次数之多,规模之大,也是世界史上所罕见。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长城沿线分布着大量游牧民族的墓葬,从东部的燕山、军都山,中部的岱海、鄂尔多斯高原,一直延伸到西部的陇山甚至河西走廊一带。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外国学者对墓葬出土的装饰有动物纹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或北方式青铜器、北方系青铜器)进行收藏、著录,70年代以后田广金等开始对墓葬进行科学发掘和综合研究①。但这些研究重点在随葬品方面,对墓葬本身少有整体性考虑,对其所包含的丧葬思想更缺乏关注。  相似文献   

10.
罗马大事记     
《华夏人文地理》2004,(1):80-80
  相似文献   

11.
罗马访古     
王蓬 《丝绸之路》2007,(10):68-70
罗马对于我们来说,似乎不像其他国家首都那么陌生和遥远,从长安到罗马,它是万里丝绸之路的终点,在历史上便与我们有过交往,"条条大道通罗马"几乎成为一种口头禅或成语。  相似文献   

12.
走访罗马     
~~走访罗马@章晓  相似文献   

13.
刃上行 《风景名胜》2013,(7):132-137
位于粤、湘两省交界处的连州,拥有复杂的喀斯特地质构造,其中就包括形态各异的各种洞穴。这些洞穴就像行走在暗夜里的歌者,低吟着来自大地深处的乐章,无时不刻吸引着我们前去一窥真相。我们探寻过许多洞穴,每个洞穴都代表着一段独特经历,可能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比如,我曾经两次到达过的,地表以下200米深处的深坑。  相似文献   

14.
斡邹 《福建旅游》2004,(7):43-44
“想笑,就尽情的笑。接吻,就不要忙着说话。跳舞,就穿上最好的鞋。生命就应该浪费在最美好的事情。”享受罗马,先欣赏闯入生命的意外与惊奇。  相似文献   

15.
1998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古奈良的庙宇、神殿是所发掘出的伟大帝国宫殿的遗迹,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公元8世纪日本首都的生动图画,它深刻揭示了一个政治和文化变迁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异教时期的罗马国教具有公共性、反个人崇拜及相对宽容等特点。自从元首政治建立之后,随着东方思想的大量涌入,有关个人灵魂拯救的秘传崇拜开始打破公共崇拜对于信仰领域的垄断;皇帝崇拜日益冲击着城邦宗教中的共和与民主传统;与此同时,帝国政府对于异己思想表现得越来越不宽容。这种信仰危机随着3世纪社会总危机的爆发而日益加剧,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了普遍的道德危机。基督教的崛起有效地缓解了公共崇拜与私人信仰之间的张力,彻底瓦解了个人崇拜赖以存在的基础,并用一套全新的伦理原则重塑了社会的道德模式,因而最终结束了这场长达四百年之久的信仰危机。  相似文献   

17.
<正>匆匆走进罗马古城,就如同马拉松跑者们不停的脚步。正赶上罗马城一年一度的马拉松比赛,有七万人参加的比赛接近尾声,大多数选手已完赛,街道上只有淡化了胜负,旨在享受奔跑快乐的选手。他们三三两两在西斜的阳光下领受着路人的注目和欢呼,偶尔会有性格张扬的奔跑达人作出夸张的姿态和举动,博得路人阵阵喝彩和掌声。  相似文献   

18.
“角斗场将与罗马共存;角斗场倒塌之日.亦即罗马毁灭之时;而罗马毁灭之时.世界亦将崩溃。”著名的神学家和历史学家比德如此评价科洛希姆角斗场。古罗马帝国的金色时期已经逝去。然而,世界还在.角斗场还在。面对角斗场,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它所展现的威严和不朽的权势.它依然是罗马永恒力量的象征。  相似文献   

19.
20.
爱城罗马     
断弋  三石头 《风景名胜》2008,(2):116-121
罗马就是罗马。若要感叹这座城市,你便是穷近一切形容词,也可能觉得意犹未尽。是的,罗马就是罗马,面对这座伟大得近乎性感,性感得近乎伟大的城市,一个简单的罗马(Roma)单词,便足够了感叹的份量。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大诗人奥维德就曾书写过一部名曰《爱经》的惊世著作,书中以当时罗马现实生活为蓝本,高姿态地歌颂了情的美妙,爱的伟大。漫长的岁月中,爱和浪漫渐渐浸透了罗马的每一个角落,也慢慢浸到了罗马人的骨子里,成就了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核。一个世纪来,西风东渐,这座城市的伟大和浪漫,也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特别是50多年前,一部《罗马假日》,更是让我们羡慕和惊叹。一座梦幻的城市和一个美丽的公主,催化了多少人的"浪漫"情结和"罗马"心约。就让我们随着安妮公主的脚步,来到爱城罗马,追寻一次美丽的邂逅,开始一段甜蜜的旅程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