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腾飞  苏雅 《神州》2020,(4):51-51
郑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人类的历史中闪烁着光芒。隋唐大运河惠济桥段就位于郑州。本文对隋唐大运河惠济桥段周边艺术文化展开分析,并探究后期艺术文化开发的方法及重点,为惠济桥艺术文化传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宋夏之间的走私贸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夏之间长期存在着走私贸易。走私的地点主要集中在以横山为界的宋夏边界。走私者包括商人、西夏的外交官员、宋朝的沿边官吏、边防士兵、沿边属户等。走私的商品包括马匹、食盐、武器、货币、人口等。走私活动在西夏的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走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西夏经济欠发达,对宋朝的经济依赖性很强;宋朝关闭榷场等正常贸易的渠道,更促进了走私活动的盛行;自隋唐以来,南北经济互相交通,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政治上人为的分割并不能切断南北之间经济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温玉鹏 《收藏家》2022,(11):3-10
宋朝上承隋唐,下启元明,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变革时期。历史学家邓广铭提出:“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1华裔学者刘子健认为:“中国近八百年来的文化,是以南宋为领导的模式,以江浙一带为重心。”2以绘画而论,“画至五代,上承唐之朴厚,而新开超逸华妙之体。  相似文献   

4.
王蓉 《黑龙江史志》2013,(17):76-76
宋朝留给世人的印象是难以理解的,后人对于宋朝所给予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它上承开放包容的大唐王朝,下接和中原文化格格不入的草原帝国。宋朝虽然是中国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高峰时期,但是却挡不住草原民族的铁骑;宋朝是刻板的朱程理学的发源时期,是文化大繁荣时期,大家辈出,文化兼容并包,种种因素之下孕育出了宋朝繁盛的文人政治,文中主要就宋代文人政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1))中华文明是由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的统一性突出体现在中华各民族交融发展,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  相似文献   

6.
<正>中日民间文人之间的交流是近几年来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特别是随着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的深入,两国的学者对于两国民间之间的交流特别是文化上的交流研究更加重视,在研究成果增加的同时也纠正了不少学术上的错误。中日文化交流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展开,但是这个时期主要是中华文明影响日本,而到了近代以后中日的文化交流呈现除了相互学习和影响的局面。两国在打破闭关锁国的政策以后相互之间的政治  相似文献   

7.
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洛阳缔造过无数的传奇,特别是夏、商、周以降,先后十三个朝代于此建都,以洛阳为中心形成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洛阳博物馆新馆的建设用地位于洛阳新区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北侧,地幅广阔,周边即是隋唐洛阳城里坊区的遗址。受到大遗址保护规划的要求,建筑限高15米。高度制约加上巨大的面积需求,决定了建筑的扁平体量,建筑的第五立面成为需要突出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后,就开始为在中国的生存不断地修改、调整自己以适应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需要,走中国化的道路,并成功地和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西汉末至东晋,佛教在汉朝依附于方术,在魏晋时依附于玄学,东晋以后佛教在中国广为传播,引发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之间的冲突;隋唐以后,佛教为中国文化所吸收,并出现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宋朝以后,佛教完全融于中国文化之中,形成宋明理学[1]。依照汤一介的观点,佛教能成功地溶入中国文化,是由于中国文化双向选择的结果。也有人认为,“外传佛教华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东北地区是中华文明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从东北古史自身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出发 ,可将东北古史分为五期 ,即蒙昧至文明开端时期 ;东北各民族及地方政权分立迭起时期 ;隋唐王朝羁縻统治时期 ;辽金北方王朝统治时期 ;元明清中央王朝统治时期  相似文献   

10.
<正>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人民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延续五千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又最有生气的文明之一。中华民族、中国人有足够的文化基础和底蕴,形成自己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拥有黄河文明、长江文明、珠江文明……,这些大江大河流域的文明,源源不断汇聚各流域的上、中、下游文明,积淀于出海口;又奔流入海,与外来文明相互交融。文明如水,包容中仍保持本身的醇厚。中华文明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正>古陶瓷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见证,每一件器物的背后都凝聚着文明与智慧。中国古陶瓷的研究在淮北柳孜隋唐运河遗址发掘之前,一般只限于对发掘出土的瓷器进行器形的辨认、时代的断定、所属窑口的判别、工艺技术的研究。随着大运河遗址瓷器的出土,古陶瓷的研究不再仅限于上述内容,更多的是把这些瓷器的研究范围扩展到与隋唐大运河的开挖、运输、繁荣、衰落紧密相连,与大运河的命运紧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在神州大地上,以华夏族为主干的中华民族,兼容并包,不断吸取各族文明以及外来文明的养分,多元共存、和谐发展,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可以说,中华文明是一个多元文化共生并存的统一体。本期《中华遗产》刊出的专题——澳门文化,正体现了中华文明在多元共存、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演进与创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正>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他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蒙可 《世界遗产》2014,(12):24-28
穿越千年,梦回两宋,触摸那锦绣如繁花的梦幻时代。宋朝是一个令后人艳羡而又哀挽的朝代,它面临着一个比一个凶悍的北方异民族的威胁,时常屈辱地对外纳贡称臣;却似“忙里偷闲”般地在绘画、诗词、曲赋、宗教、礼法等各个方面大放异彩,给身后千年的古代中国的文化领域立下了标杆,一直被模仿,很难被超越。宋锦是后人梦回两宋的最好的“穿越道具”。古代中国的丝织业最早兴起于北方,毕竟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早期最重要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15.
广西隋唐墓葬作为隋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墓葬形制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形成原因。该地隋唐墓葬数量并不多,主要有竖穴土坑墓、砖室墓、崖洞葬等,多分布在重要的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其墓葬形制除了受当时中原文化的影响外,还受当地文化、自然环境、风俗的制约,土坑墓、崖洞葬的墓主多是一般平民,砖室墓则多是官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尊卑有别、等级严明的丧葬制度和社会制度。文章针对广西地区隋唐时期墓葬形制进行简单的分类,并对其形成原因作初步的分析探讨,以期为该区域隋唐时期人民生活状态及文化研究提供一份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瓷器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吴妍春周红瓷器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国就有了原始瓷器的生产,到了东汉,真正的瓷器已经出现。经过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的持续发展,中国瓷器在宋元时期进入了兴盛繁荣阶段。各地的官窑和民窑,创烧出众多造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敦煌儒典的种类与源流,以及《经典释文》与《隋书·经籍志》的有关记载,对敦煌儒典与南朝、隋唐主流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敦煌儒典远与南朝主流文化衔接,近与隋唐主流文化接轨,既代表了华夏文明,也反映了隋唐主流文化的“南朝化”。  相似文献   

18.
评《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黄朴民隋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隋唐的政治制度同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诸状况以及变化相适应,也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面貌,并对后世封建政治制度的递嬗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自著名历史学家陈寅烙先生《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相似文献   

19.
嵩山地区位居中华民族腹心重地,在中华文明发轫、形成过程中,一直处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核心地区。周公旦在此“测土深,正日影”,确立了以此地为“天地之中”的宇宙观,从而巩固了嵩山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核心地位,并进一步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一、研究意义、课题目标、课题时空范围1.研究意义中华文明是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系统,是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文化互动、演进的结果,因而它历经了多元而及一体的发展。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江中游地区则处于中原文化向南直接的辐射之下,它既经历了自身的文明化进程,同时更是直接参与了早期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