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冀中北部地区的下岳各庄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莲 《文博》2002,(3):16-20
本文所指的冀中北部地区是指太行山脉以东、北至拒马河、南至滹沱河的广大地区。从80年代以来,这一地区就不断发现相当于夏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重要的遗址有容城午方(1982)、易县下岳各庄(1985)、安新辛庄克(1986)、容城白龙(1986)、任邱哑叭庄(1989—1990)、容城上坡(1981)、定州尧方头(1998)等。  相似文献   

2.
郧西归仙河遗址2009年度发掘获取了一批石家河文化、汉代、唐代、明代遗存,其中石家河文化遗存较为丰富,丰富了鄂西北地区石家河文化的内涵。归仙河遗址的石家河文化遗存和郧县青龙泉遗址的石家河文化遗存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但文化面貌纯净,遗址中仅见石家河文化遗存一种新石器时代遗存,不见青龙泉遗址中出现的仰韶时期及龙山时期的其他文化因素。因此归仙河遗址的石家河文化遗存对于鄂西北地区石家河文化的界定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3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考古部等单位在运城盆地开展"晋西南聚落形态的变迁与中国文明起源"课题研究,重点对涑水河与青龙河流域进行拉网式调查,并对柳庄遗址进行试掘。柳庄遗址中的遗存属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相当于东下冯遗存的第Ⅳ期;柳庄遗址的商文化遗存可归入二里岗文化东下冯类型,属商早期遗存。该遗址的发掘为晋南地区尤其是运城盆地夏商文化遗存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新材料,加深了对东下冯类型文化遗存的认识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小南山遗址出土遗存划分为小南山文化和新开流文化两种文化遗存,对二者的年代作了初步探讨。通过对查海遗址的分析,建立起兴隆洼文化及该文化玉器发展的年代标尺,为相关考古学文化年代的判定树立了参照系。继而讨论了塔布敖包遗址、哈克遗址第一期遗存及北山洞遗址第三期遗存的年代,明确了三者的年代晚于小南山文化,而与兴隆洼文化共时。梳理了公元前5000年以前东北地区相关考古学文化之间的联系,探讨了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玉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5.
《考古》一九八五年第七期发表了《屈家岭遗址下层及同类遗存文化性质讨论》一文。文章中认为屈家岭遗址下层文化遗存与大溪文化晚期遗存是同类遗存文化性质。前者包括朱家咀和放鹰台、钟祥六合遗址中层墓葬以黑陶为主的遗存。后者包括有湖北松滋桂花树遗址晚期墓葬,公安王家岗遗址第四层墓葬,枝江关庙山遗址第三层,湖南澧县三元宫遗址晚一期,澧县丁家岗遗址T_3晚期墓葬,安乡度家岗遗址墓葬,安乡划城  相似文献   

6.
郧县三明寺遗址的发掘获取了一批新石器时代遗存。通过对遗址不同时期的房屋基址的发掘,揭示了该遗址房屋构筑方式的演变。遗址包含的下王岗一期文化、西阴文化和朱家台文化遗存,基本反映了鄂西北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7.
《枝江关庙山》专题报告出版,有助于开展大溪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本文在考察关庙山遗址第一期遗存陶器器类、组合与形态的基础上,梳理了峡江地区和澧阳平原相关遗址同类遗存的陶器,对照界定考古学文化的普遍方法和基本原则对关庙山遗址第一期及同类遗存的性质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认为,以关庙山遗址第一期为代表的遗存,其文化属性属于大溪文化。文章还对考古学文化陶器形态的区域差异及遗址差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老官台遗址陶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官台遗址,是渭水下游地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老官台文化的命名,缘起于对该遗址的试掘。 遗址的试掘及文化命名的提出,无疑对探索秦岭南北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以往的研究工作,较多的是对文化系统及文化类型进行综合研究,忽视了对个体遗址遗存因素的专门分析。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积累和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有必要重新审察老官台遗存。本文拟从老官台遗址的陶器分析入手,来讨论该遗存的文化性质。  相似文献   

9.
<正>目次一研究缘起二类型学分析与文化面貌比较三三星堆文化对十二桥文化的影响四峡江地区精品房阶段遗存分析五余论一研究缘起本文所说的十二桥文化早期遗存,专指以成都金沙遗址郎家村精品房地点出土商时期遗存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初期阶段遗存。金沙遗址精品房地点的发掘者认为,遗址出土商遗存属三星堆文化,年代约属三星堆遗址二、三期~((1))。江章华将精品房地点出土遗存归入金沙遗址第一期,认为该期具有十二桥文化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东龙山遗址发现的商代陶器进行梳理,尝试提出了该遗址商代遗存的分期框架,辨析出东龙山遗址包含从二里岗下层一期至殷墟早期的文化遗存,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商洛地区的商文化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下王岗遗址和相关遗址出土材料的分析,下王岗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实际上自早至晚包含了枣园文化下王岗一期类型、庙底沟文化八里岗一期类型、朱家台文化、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二期类型、石家河文化青龙泉三期类型、煤山文化乱石滩类型等六种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这六种文化遗存代表了汉水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末期的文化发展序列。  相似文献   

12.
河南新乡李大召遗址战国两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召遗址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西南约7公里的大召营镇李大召村北(图一),是一处包含从仰韶文化到汉代遗存在内的重要文化遗址,其主要遗存集中于龙山与夏商时期。2002年秋,郑州大学考古专业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了包括居住遗址与汉代墓葬在内的一批重要遗存,获得了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物。  相似文献   

13.
宝山遗址位于陕西城固县宝山镇宝山村,1990年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调查时发现该遗址,并于1998年对其进行了发掘[1].宝山遗址发掘所获以商时期遗存最为丰富,报道者将该类遗存命名为"宝山文化"[2].本文从考古报告出发,拟以宝山遗址商时期遗存的陶器为基本研究对象,对该类遗存的年代、源流及其与周邻文化的关系等基本问题进行重新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东龙山遗址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的丹江上游,考古发掘表明该遗址包含有仰韶、龙山、夏、商和西周五个时期的遗存,遗址I区主要为夏代晚期与商代早期遗存。夏代晚期遗存的文化面貌与二里头文化同期遗存基本相同,或可将该遗存视作二里头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故我们提议将其称作"商洛类型"。商代遗存的文化面貌则与郑州二里岗等商代遗存基本相同,应属同一文化。  相似文献   

15.
本期要览     
科尔沁左翼后旗阿仁艾勒遗址调查与遗存试析该遗址含有三种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第一组遗存与沈阳新乐下层文化相类,第二组遗存与赵宝沟文化相像,第三组遗存与近年来发现于科左中旗的哈民遗存几乎相同,其年代大体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  相似文献   

16.
史前文化     
1999年广富林遗址和2005年钱山漾遗址的重新发掘是近年来浙沪地区重大的史前考古工作,为我们深入了解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考古学文化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和研究视角。本刊此次集中刊发的由发掘和研究者撰写的相关研究文章,对这两个遗址的有关遗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中《广富林遗址良渚文化遗存》一文认为广富林遗址良渚文化遗存的年代处于良渚文化结束阶段,相当于山东龙山文化中期偏晚阶段,以往研究者很少注意到良渚文化这个阶段的遗存。《广富林遗址广富林文化的分期和年代》和《广富林文化初论》两文都认为广富林遗址晚于良渚文化的…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于朱开沟遗址出土遗存的性质,一直分歧较大.本文在对已发表的朱开沟遗址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把朱开沟遗址出土遗存分成两组,认为此两组遗存分别代表了年代不同、性质相异的两种考古学文化.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吉林省西北部的通榆县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对通榆县新发乡破坨子遗址、李永久坨子遗址和二龙坨子遗址三处地点采集的陶片和石器进行了整理和初步研究,发现三处遗址主体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复杂多样,包含了左家山二期文化、红山文化、哈民忙哈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遗存,另有少量鲜卑文化和契丹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19.
雕龙碑遗址第三期遗存是该遗址发现的最丰富的遗存,其特征与前两期遗存明显不同。本文根据目前所发表的雕龙碑遗址第三期遗存及相关材料,就这类遗存的年代、性质、渊源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这类遗存是屈家岭文化早期流行于汉水中游和汉东地区的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即"雕龙碑三期文化"。它是在"油子岭文化"的基础上接受了仰韶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后被屈家岭文化所取代。  相似文献   

20.
广元地区是现今蜀道保存最好、遗址数量最多、遗存类型最丰富和最重要的地区之一。2011年7~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安美术学院中国艺术与考古研究所组队对蜀道广元段及相关遗存进行了考古踏查,将蜀道广元段分为北、中和南三区,并将发现的文化遗存划分为关隘遗址、铺驿遗址、古道遗存、墓葬群、城址、生活遗址、宗教遗存7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