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鑫 《旅游纵览》2022,(7):57-59,66
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我国大力推进国家公园建设与生态旅游发展.本文以三江源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业为例,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切入,认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当地牧民与僧侣、游客与研学团体、公益机构是其核心利益相关者.结合SWOT分析和核心利益相关者诉求分析,提出在加强生态保护力度、搭建社区参与平台、开创生态旅游项目等方面优化...  相似文献   

2.
国家公园研究的系统性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静艳  孙楠 《旅游科学》2010,24(5):72-83
国家公园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随着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关注度的日益提高,国家公园在旅游和生态保护领域的研究迅速升温。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梳理,提出了有关国家公园研究的系统性框架,对国家公园客体、利益相关者及规划等三个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并就研究方法及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前瞻。  相似文献   

3.
李岚焘 《旅游纵览》2023,(19):139-141
每一个产业发展都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各方面利益协调是产业有序良好发展的条件。本文首先探讨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在旅游区开发中的应用,其次分析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区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包括政府部门、旅游经营企业、当地居民、旅游者,论述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与协调方式,最后提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自大熊猫国家公园成立以来,其生态旅游发展未达到预期效果。本文基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发展现状,通过实践调查和统计调查,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大熊猫国家公园发展效益评价体系,探讨该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所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促进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区是生态旅游关键的利益相关者。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理论和案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社区参与的角度,选取较具代表性的南部非洲自然保护区、中国云南哈玛谷社区、印度尼西亚哈里曼山国家公园和中国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研究案例,通过比较分析,提出生态旅游实践中存在非政府组织主导、社区自主、多主体共同开发和旅游企业主导4种社区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6.
刘华清 《旅游纵览》2022,(7):108-111
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镇光明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当地政府及村委会、旅游经营者(包括外来投资企业和外来居民)、当地村民定义为核心利益相关者,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等形式获取有效数据,分析当地乡村旅游在开发和经营过程中的旅游经济利益的流向与诉求,从而构建经济利益相关者间的共生机制,实现多方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7.
柳红波  王晓晶 《旅游纵览》2013,(3):97-98,127
旅游规划是协调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实现旅游和其他部门共同目标的过程。本文从旅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通过对各级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规划专家、社区居民、旅游者的利益诉求进行分析,提出政府应在旅游规划中起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对旅游企业进行监督,旅游规划专家在制订规划的过程中关注社区居民参与及旅游者的利益诉求,以保证旅游规划的顺利实施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琪 《风景名胜》2020,(2):0328-0328
在国家公园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护与发展是始终存在一对矛盾共同体。本文通过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发展与保护矛盾的分析,借鉴国内外案例的发展经验,提出在保护第一原则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王燕 《旅游纵览》2013,(3):181-182
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很好的满足了大众旅游者追求自然宁静与和谐的要求,然而,由于人们对生态旅游认识不够,保护意识不足,在开发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环境破坏、生态功能的弱化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损等问题。本文从生态旅游开发利益相关者这一角度入手,提出负责任理念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并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燕七  祝伟慧 《风景名胜》2008,(11):33-33
据《人民日报》报道,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宣布已经批准建设第一个国家公园试点单位——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新闻发布会上,环境保护部发言人表示,只有那些具有全国甚至世界意义的自然环境、资源和景观,而且处于原始状态的区域,才能建立国家公园。开展国家公园试点,主要目的是在我国引入国家公园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同时也为了完善我国的保护地体系,规范全国国家公园建设。有利于提高保护的有效性,切实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双赢。国家旅游局发言人表示,国家公园将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1.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我国启动了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建设工作,表明中国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已从理论层面进入到实践阶段。土地权属不明晰是我国保护地建立的历史遗留问题,引发保护地与周边社区的矛盾,导致保护地生态破坏和多头管理等问题。人多地少的国情使我国国家公园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人地矛盾更为突出。国家公园试点区内目前存在着的原住民和集体土地,有着极为复杂的产权问题,需要通过调整土地权属和明晰土地用途,进一步落实自然资源的归属管理和用途管制,最终实现资源的严格保护和永续利用。本文介绍了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土地权属和流转问题的由来,剖析了钱江源国家公园的土地确权流转案例,并借鉴英美在国家公园的土地权属与管理方面的国际经验,提出了解决我国国家公园土地权属问题的设想,包括:因地制宜、分步开展土地确权和流转,建立长效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试点区与社区共建共享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叶文 《华夏地理》2007,(12):I0012-I0013
香格里拉普达错国家公园是按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要求建设的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由于改变了资源管理机制和旅游开发模式.取得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效益.但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生态旅游开发的潜力和存在的风险是并存的,国家公园建设的前景到底如何还有待观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把握国家公园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平衡是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关键。本文综合分析了美国、英国、新西兰、日本等国国家公园在旅游发展定位、旅游开发策略、旅游管理体制和旅游经营机制等方面的建设经验,分析了我国国家公园的发展现状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并从旅游发展目标定位、旅游管理体制建设、旅游经营模式选择和旅游规划与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国家公园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赏梯田,何必远去云南哈尼、广西龙脊,仙居公盂的梯田就美在不言中,被誉为“华东最后的香格里拉”.公盂村四面奇峰环绕,峰顶海拔在1000米上下,村庄被山峰围成了一个小小的盆地,在山崖的映衬下,梯田层层叠叠,老村散落其中……整个公盂岩巍峨鼎立,其地形构造呈多级梯状,气势峥嵘,石林崖壁,当清晨的雾气从山谷冉冉升起,在梯田上萦绕,恍若来到了神仙居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浙江仙居,找到了资深驴友们口中“江南最后的香格里拉”,它深藏山中,不为人所知。那里有至今都不通公路的小村子,有宛若天国的梯田,更有包括珍稀黄杜鹃在内的各种动植物。我们的公盂岩两日徒步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相似文献   

16.
栗璐雅 《风景名胜》2020,(2):0222-0222
我国目前正在探索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一批具有当地生态特色的国家公园。一般来说,国家公园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但不可避免地会对范围内社区建设和治理产生制约,如在体制管理、资源归属、经营与社区发展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冲突。要在推进国家公园体制的同时,为社区谋得顺应生态建设的生计,形成一条“可持续,能造血”的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风景名胜》2012,(3):46-47
一个被称为仙人居住的地方,注定是离不开好山好水好风光的。仙居,正是这样的一个美好的所在。这里山川迤逦,江河秀美,既集"奇、险、清、幽"于一体,又汇"峰、瀑、溪、林"于一地。无论是峰奇水幽的神仙居,还是高可揽月的景星岩,又或者是清幽雅致的淡竹林、巍峨鼎立的公盂岩,都在演绎着仙居山水风光的独特韵味。仙居,一座梦幻的花园,一处美丽的仙境。  相似文献   

18.
旅游道德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旅游活动是旅游者为获得精神愉悦、享受生活、追求经历等特定的利益诉求而引发的穿越他人生活空间的过程;发展旅游业则是为获得经济收益、促进地区进步等特定的利益诉求而开展的经济活动。利益的驱使而引发了旅游者、社区居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和非政府组织等具有能动作用的旅游相关者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的本质实际是利益与道德(或责任)的博弈问题。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应建立基于利益均衡原则的旅游立德机制,以保障各个旅游相关者的利益诉求都得到公平的对待。  相似文献   

19.
"洞天名山,屏蔽周围,而多神仙之宅",意为"仙人居住之地"。古人赞曰:"天台幽深,雁荡奇崛,仙居兼而有之"。宋大理学家朱熹也曾发出"地气垂于此矣"的惊叹。仙居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含神仙居、景星、十三都、公盂、淡竹  相似文献   

20.
高科 《世界历史》2023,(5):20-36+156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倡导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的历史语境中,国家公园这种相悖于传统、将自然资源“锁起来”的公共土地利用模式,时常遭到美国功利主义开发势力的质疑和挑战。在支持国家公园的美国社会精英看来,国家公园保存的都是“无与伦比的风景”,是能够彰显美国独特性的国家骄傲。他们一方面构建国家公园土地对于传统资源开发乃是“无用之地”的形象,另一方面极力阐释国家公园在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教育等方面的功用和益处,及其相异于其他“美国公地”的独特性,从而形成了一套塑造国家公园正当性的话语体系。该话语体系既接续了美国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风景观念,迎合了“后边疆时代”美国精英阶层的荒野文化心理,又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发掘出国家公园在美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多重“资源”价值,最终促使国家公园在美国人的自然认知和经济社会体系中确立了正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