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蒙古族火镰造型独特、装饰精美、象征意义丰富,见证了蒙古族人民的一段历史,成为草原生活的原始物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传统蒙古族火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兼具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火镰已成为一种记忆,但它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类文化瑰宝。文章主要通过分析研究传统蒙古族火镰的造型特征和装饰艺术,发掘其文化内涵,从而引起更多人对北方游牧民族火镰艺术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为研究对象,研究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作为一项蒙古族传统体育盛会的历史演变过程及现状。通过探索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作为蒙古族的一个重要的民族盛会,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从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发展为蒙古族文化、经济盛会,以及其带动蒙古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探索那达慕大会的发展过程中形式和内容上已经产生的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3.
洪惠 《风景名胜》2021,(1):0013-0013
文中针对通辽市蒙古族孩子、青少年传统文化掌握能力下降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性的制定提高通辽市蒙古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对策,希望能够对保护和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4.
冯旭  张莹莹 《风景名胜》2021,(7):0079-0080
在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 90 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公共文化艺术研究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艺术表现方式已经进入了中国公共艺术课题研究的科学视野当中。因此,本人的论文将中国当代公共文化艺术研究作为科学研究的重点课题,同时也将中国当代公共文化艺术与蒙古族文化艺术进行自己的深度融合。人们对城市公共场所能够满足日常的各种休闲体育娱乐活动需求以外,将传统蒙古族文化传统建筑装饰图案纹样艺术应用在城市现代公共场所艺术中,不仅能够充分美化现代城市的容貌,为城市人们生活带来更多审美愉悦,还能充分弘扬中国式的传统蒙古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在沙俄入侵以及政府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达斡尔族传统文化被迫发生变迁。这一时期外部力量的干预在达斡尔族文化变迁的历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主导着达斡尔族社会的发展走向。达斡尔族文化变迁的历程极为坎坷、艰辛,但却开启了民族近代化的进程,为达斡尔族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直到现在达斡尔族现代化的进程仍在进行,分析文化变迁的原因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三个方面对20世纪初期达斡尔族文化变迁的原因进行论述,以做引玉之石。  相似文献   

6.
李杰源 《神州》2012,(9):344-345
蒙古族传统音乐依存于深厚泉古族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在当今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的文化面貌正在深刻的变化着,在泉古族传统文化依存下的荥古族传统音乐亦逃脱不了这种时代的变迁和文化触变的影响。造成浆古族传统音乐变化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蒙古族语言生态的变化、蒙古族传统文化与其它文化接触,包括其受到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联系等都是影响着蒙古族传统音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蒙古族传统音乐的生存现状做简要的梳理并对其成因做粗浅的分析,已期对蒙古族传统音乐生存现状以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海日  索音布 《神州》2013,(16):26-27,29
蒙古人主要信仰藏传佛教或萨满教,而我国西北地区有着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其多数居住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他们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及共同体文化。本文从人类学视角对蒙古族穆斯林这一群体的形成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分析。蒙古汗国时期,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统治者对各宗教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因而伊斯兰教在一部分蒙古族中得到传播,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蒙古族穆斯林群体逐渐形成。这一特殊群体同时受到藏传佛教与萨满教的影响,随着社会变迁、自身演变与发展使他们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与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族群历史的互动过程中,文化适应直接影响族群性的变迁,进而影响族群关系的融通。"托茂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穆斯林族群。其族群的形成与蒙古文化的影响休戚相关。本文从社会生活、风俗习惯、语言等方面论述了蒙古文化对托茂人族群的形成及其文化特征的影响,以及托茂人族群的文化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土族》2014,(3):47-47
本刊讯 (记者 齐·布仁巴雅尔)6月14日,第二十八届西宁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举行。本次那达慕大会由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主办,青海蒙古族研究会承办。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蒙古族是我省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同胞特有的传统体育盛会,也是草原人民喜庆丰收、赞颂美好生活的盛大节日。它承载着蒙古族的岁月变迁,也见证着蒙古族拼搏进取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10.
正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语称乌日汀哆)是蒙古族最具典型性意义的音乐文化表达方式,是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在音乐领域的具象化体现。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变化,蒙古族长调民歌一直延承不断,并由于复杂的地域条件和部落传承形成众多风格流派,时至今日,依然与蒙古人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的各个环节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段艳文 《丝绸之路》2009,(19):74-74
2009年8月18日上午,天高气爽,彩练当空。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首届那达慕暨德顺蒙古族乡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在德顺乡开幕,云集于此的各界嘉宾和群众共享民族传统文化盛宴。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盛会,是草原人民的盛大节日。大会开幕式的入场式,是对洮北区经济、文化、生活的一次集中检阅,  相似文献   

12.
东干族文化变迁是与所在的移民国家长期直接接触后进行的文化选择。东干群体在移民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将中亚的主流物质文化环境与东干人传统文化特征相结合,在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找到适合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同时,通过分析中亚东干族跨国民族的形成过程及其主流文化适应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来说明东干族如何对待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从而在国家意识的基础上发展同东干族族的文化联系,为民族文化发展及国家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刘亚虎 《满族研究》2015,(2):105-106
戴嘉艳老师的专著《生存智慧与文化选择——达斡尔族农业民俗及其生态文化特征研究》是一部关注农业民俗及其映射的生态文化方面的论著。作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选取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地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一个典型农耕村落为个案,以生态文化特征为视角,对达斡尔族农业民俗进行全面、整体的考察。既结合传统生活背景,深入分析和阐释农业民俗的文化本质与社会功能,又从文化变迁的角度,联系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对农业民俗的现代传承与价值提升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这无疑是在应用民俗学领域拓展视野和思路,并在实践层面进行的有益探索,体现了民俗学者的社会担当与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蒋宏 《黑龙江史志》2014,(3):277-278
游枚民定居是一个深刻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对此过程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有助于帮助牧民顺利地从传统的社会文化过渡到定居后的生活状态中去。本文通过对定居前后哈萨克族社会文化生活的比较,发现定居后牧民的社会文化各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其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发展仍是牧区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晓宇 《旅游纵览》2023,(16):188-190
本文首先介绍辽宁省蒙古族特色文化,其次分析辽宁省蒙古族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蒙古族特色文化元素与旅游发展的契合度不高,宗教文化资源开发深度不够,蒙医药资源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足等,最后提出一系列促进辽宁省蒙古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乌席勒 《世界遗产》2014,(5):108-111
<正>海西蒙古族英雄史诗《汗青格勒》发轫于部落征战时代,以说唱和演讲的形式,讲述了蒙古族英雄消灭恶魔,拯救百姓的故事,闪烁着蒙古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智慧光芒。海西蒙古文化的奇葩蒙古族英雄史诗《汗青格勒》是蒙古族民间艺人以说唱或演讲形式,以质朴的语言,形象而生动地反映蒙古族历史和社会生活及生产状况的作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它是世居柴达木盆地四周的广大蒙古族人民口头传承,不断创作完善的口头文学。《汗青格勒》又名《呼德尔阿拉泰  相似文献   

17.
朱敏兰  王全德 《攀登》2014,33(4):124-128
本研究采用自制《少数民族青年文化习性量表》对生活在青海省的560名藏族青年和341名蒙古族青年的文化习性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显示藏族青年与蒙古族青年的文化习性无论大、中学生还是男、女群体,在"主流文化态度"以及"宗教信仰"维度均检验出特别显著的差异,在"风俗习惯认同"及"民族语言认同"维度不存在差异。研究藏族及蒙古族青年的文化习性群体差异,对于探寻民族教育中文化认同及文化适应力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攀登》2017,(2)
藏族阿柔部落和蒙古族之间的族群互动是河西走廊一带族群互动的主线,由于两族长期和谐共存,已成为河西走廊一带族群和谐的楷模。阿柔部落在保持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和接纳了很多蒙古族优秀的文化习俗,其文化中糅合了诸多蒙古族文化符号,素有"蒙古阿柔"之称。这种融"蒙藏元素"为一体的藏族阿柔部落文化,不同于环湖地区其他藏族部落文化而成为其独特的标志性文化,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石德生 《攀登》2013,(1):53-59
本文通过对宗教心态和行为、动机的调查与分析,讨论了撤拉族民众宗教信仰的变迁趋势及特征。认为:虽然现代化、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建立、理性化带来的观念方面的冲击,使得撒拉族民众的社会、宗教生活出现了“世俗化”趋势;但也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民族、文化与自我认同的需要,撒拉族民众的宗教生活、社会生活也表现出较强的“去世俗化”趋势,即现代化进程中撒拉族民众宗教信仰的发展变迁是“世俗化”与“去世俗化”双重趋势并存。  相似文献   

20.
现在懂满文满语的人已经很少了.但在清朝兴盛时期,"国语"不仅是满洲旗人必须学的母语文字,在广大的蒙古族地区和达斡尔族地区,满文在各种公文、信函中广泛使用,掌握满文是升官晋职的重要奈件.由于社会需求的推动,清代出现了大量的满蒙辞书,满文对蒙古语言文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清代官修的实录、方略、则例等大都有满蒙互译本;在达斡尔族地区,满文成为通用文字,迭斡尔族学堂和私塾中教授的全部是满文;满文对蒙古族和迭斡尔族的文化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在令天.研究蒙古族和迭斡尔族文化发展的历史,不应忽视满文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