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屏的箫笛是我省著名的民族手工艺品,近年来有不少文章就其历史和现状作过较详细的介绍。但有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使人有牵强附会之感。如《祖国之最·玉屏古箫奏新曲》一文中说:“我国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就曾作过《江上吟》诗一首:‘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这玉箫就是指的玉屏箫。”又如《可爱的贵州》第20页中说:“……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中的玉笛就是玉屏箫笛呢!”以上两书的作者认为李白诗中的“玉箫”“玉笛”就是玉屏的箫笛,这是仅在玉屏的“玉”字上作文章,并没有考究“玉屏”建置的历史和玉箫、玉笛的本意。  相似文献   

2.
当我手捧着大16开装帧朴素美观的《史学月刊》时,就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半个多世纪前阅读薄薄的《新史学通讯》时的情景。那时全国历史学刊物寥若晨星,仅有《新史学通讯》和天津《历史教学》,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才有《历史研究》的创办。到后来也只有《安徽史学通讯》、《光明日报·史学》专栏等。而《文史哲》、《新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河南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她从聊斋来》蔡小容《浮生旧梦说连环》姊妹篇文章曲折多变,一时情爱,一时惊骇,一时谐趣,一时缱绻作者简介蔡小容,1972年生,现执教于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出版有长篇小说《日居月诸》(2003年发表于《十月》,2012年单行本印行)和散文集《浮生旧梦说连环》(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初版,2014年北京上河卓远文化再版)。内容简介《她从聊斋来》是当代知名作家蔡小容阅读《聊斋》体悟而成的随笔系列,文章曲折多变,一时情爱,一时惊  相似文献   

4.
北宋吕希哲的《岁时杂记》以北宋东京岁时生活为主,兼及四方风俗,是一部描写北宋节日生活的文献。《岁时杂记》无存本,仅在其它文献中零散存在。清代阮元认为金盈之《醉翁谈录》中的《京城风俗记》是金盈之的亲闻所见,并将其按月搜记,此观点为许多学者赞同。但笔者将《岁时杂记》整理的辑佚文本与《京城风俗记》进行考辨对比,发现后者对前者有抄录之嫌。通过抄录考辨,探究《岁时杂记》的辑佚与研究价值,辩证分析《醉翁谈录·京城风俗记》对《岁时杂记》的抄录之"弊"与保存之"功",并探索抄录者的心理与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5.
作者     
《风景名胜》2011,(8):22-22
周华诚/笔名“周围”,上世纪70年代末生,媒体人,文字、摄影、西湖爱好者。著有《无人时唱歌给梦听》、《爱左情右》。本期作品:《西湖24时》。  相似文献   

6.
正《她从聊斋来》蔡小容《浮生旧梦说连环》姊妹篇文章曲折多变,一时情爱,一时惊骇,一时谐趣,一时缱绻作者简介蔡小容,1972年生,现执教于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出版有长篇小说《日居月诸》(2003年发表于《十月》,2012年单行本印行)和散文集《浮生旧梦说连环》(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初版,2014年北京上河卓远文化再版)。  相似文献   

7.
李振聚 《文献》2022,(3):115-131
新发现的四库全书馆誊录档册是纂修《四库全书》时武英殿四库全书馆的工作档案。其内容有关《四库全书》纂修初期武英殿四库全书馆的誊录人员、誊录书籍、稽核、分等、奖罚等,涉及四库全书开馆初期誊录《四库全书》典籍时底本的选用等问题;有助于丰富对纂修《四库全书》流程的认识,也为其他《四库全书》相关文献,如《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翁方纲《纂校四库全书事略》等文献的断代和互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个州,其中冀州和扬州之下记载了两处"岛夷"。《禹贡》的内容被司马迁和班固分别写入《史记·夏本纪》和《汉书·地理志》。《史记·夏本纪》引用《禹贡》时,冀州作"鸟夷",扬州作"岛夷",《汉书·地理志》引用《禹贡》时,冀州、扬州均作"鸟夷"。《史记》和《汉书》都是权威著作,遂引起千年争论。刘起釪先生《尚书校释译论》是当今《尚书》学集大成之作,在处理这一千古悬案时,认为冀州之下作"鸟夷"没错,但是扬州之下应该作"岛夷"。一字之差,却关系到中国上古史的根本大局。本文分析了刘先生提出的论据,认为刘先生主张的"扬州岛夷"说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为笔者点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冲的《全后魏文》时,在与中华书局本二十四史中的《魏书》对勘,发现《魏书》前的《出版说明》中列举点校《魏书》时所依据的诸种版本中未提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因而注意两者所载诸文中的异同。在点校《全后魏文》过程中,发现《魏书》点校谬误百出,诸如词语应上下属常错置,颇多错字、脱文、误倒,叙述常点人文内,而文内之文常不加括号等等不一而足。笔者将这些谬误整理成文,于1994年《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一期发表《(魏书)点校商榷七十例》。现在这三十例是在前篇之后发现的,以期公之于世,说明《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极具点校《魏书》价值,并希《魏书》再版时据以改正讹误,给史学界一部值得信赖的史书。  相似文献   

10.
金文明校证《金石录》卷十一“祖了彝铭”条云“李氏名公麟,字伯时父,有《古器图》一卷,行于世云”。(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版213页)注中又云《宋史·艺文志一》著录李公麟《古器图》一卷。案:《宋史》444卷,文苑六《李公麟列传》称“李公麟,字伯时,舒州人”故“字伯时”一语可单独成立,“父”字为下一句之首。即《古器图》一书系李公麟父亲所写,而非李公麟之作。《宋史艺文志》成书于元朝,赵明诚《金石录》为南宋时著作,故《艺文志》之《古器图》记载当系误引《金石录》之故,此亦后世诸如《安徽历史述要》  相似文献   

11.
第二轮修志中,很多部门修编出版部门志,如《五华县公安志》、《五华检察志》、《五华县工会志》《五华县体育志》、《五华县教育志》、《五华县人民代表大会志》、《五华县政协志》等等,都不存在越界问题。但在编修《五华县军事志》时,就碰到了越界问题。  相似文献   

12.
《西河旧事》一书,撰者不详,大约散佚于隋唐之际,宋代以降有学者在著录时,将撰者误题作樊文深,近代也有学者将该书误作喻归撰《西河记》。本文辑得群书征引《西河旧事》佚文共16则,在此基础上,对《西河旧事》的同书异名、作者及成书年代进行了考辨。研究表明,佚名撰《西河旧事》大约成书于东晋时期,历代典籍在著录引用时,或作《河西旧事》《西河故事》《河西故事》,系同书异名。  相似文献   

13.
《鲁诗》,为汉初申培公所传,乃汉代今文三家《诗》之一,于西晋时消亡.南宋始出现对《鲁诗》文献的辑佚.清朝时,《鲁诗》文献辑佚与整理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鲁诗》研究始盛.本文主要从《鲁诗》学的传授、著述与流变研究,《鲁诗》文本研究,《鲁诗》学者个案研究,鲁诗镜研究,熹平石经《鲁诗》研究五个方面对二十世纪以来学界关于汉代《鲁诗》学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月令作为中国古代的"时宪"之书,是一种以自然时间为依托、人为设计的时间规范。《续汉书·律历志》称:"若夫用天因地,揆时施教,颁诸明堂,以为民极者,莫大乎月令。"月令在汉晋史家眼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上古时期月令版本众多,主要有《夏小正》、《逸周书·时月解》、《吕氏春秋》"十二纪首"(下文简称《吕纪》)、《淮南子·时则》及《礼记·月令》等文献,其中后三篇内容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5.
正三国时期有没有海陵县?清道光年间泰州修志,这是争论的问题之一。《道光泰州志》卷一"建置沿革"载:海陵县"三国时废",所载与《大清一统志》《嘉庆重修扬州府志》相同。这种说法源出于《宋书·州郡志》:"海陵令,前汉属临淮,后汉、晋属广陵,三国时废,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按:标点依中华书局点校本)当时激烈抨击《道光泰州志》的《泰州新志刊谬》对"三国时废"严加驳斥,认为三国时海陵县不废,废的只是海陵令。《泰州新志刊谬》云:"《魏志》黄初二年张辽  相似文献   

16.
云梦秦简《日书》是秦昭王时期秦国民间用来选时择日的迷信书籍,在记载人们的日常活动之中,涉及大量的六畜饲养方面的内容,特别是《马》篇,实即当时一篇朴素的相马经。据《日书》及史籍所载,可推知秦国当时六畜饲养业的概况。现将秦国六畜饲养业概况与《日书》《马》篇的价值分别  相似文献   

17.
吴讱 《钟山风雨》2012,(4):48-48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滞留国外,12月25日归国抵沪。29日,17个省的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上午,孙中山乘沪宁车到南京就职。火车到达南京车站时已经天黑。当晚10时,在总统府举行临时大总统就职仪式,主要内容是:宣读《誓词》;授受印章;发布《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告海陆军将士文》、《劝告北军将士宣言书》。仪式隆重而简洁。就职仪式结束时,已是深更半夜,当晚没有举行阅兵式。以后几天,孙中山忙于修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选举临时副总统,  相似文献   

18.
楚简《五行》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文 《文物》1998,(10)
湖北荆门郭店一号墓所出战国楚简《五行》,与同出的《缁衣》、《鲁穆公》诸篇,被李学勤先生定作子思一系的作品,称作《子思子》。《子思子》南宋时已佚。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记《子思子》“今有一卷,乃取诸《孔丛子》,非本书也”,不知是否是汪(日卓)所辑的一卷本。但从古书记载来看,《子思子》在北宋时可能仍书存多篇。《汉书·艺文志》记“《子思》二十三篇”,《隋书·经籍志》记《子思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印度均为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据有文字记载,中印之间的最早接触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汉时代,始于经济贸易交流。西汉时的《史记》和《汉书》称古印度为“身毒”,东汉时的《后汉书》改译为“天竺”,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开始改译为“印度”。  相似文献   

20.
《诗经》二《雅》分什是因为简札繁重、握持不便;《周颂》分什则是毛公作《毛诗故训传》时所为,主要出于《周颂》篇数多的考虑。二《雅》分什是十进制影响的结果,本身就包含简札繁重、不得不分之意;二《雅》分卷以“什”为单位也表示各“什”之间存在连续关系。二《雅》至迟在春秋中期已经分什,最早则可能在宣王时。《毛诗》《鲁诗》分什不同,是因为毛、鲁篇次不同的缘故。而毛、鲁篇次的不同,则是《诗经》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篇次的错乱。其中在汉初《诗经》由讽诵到记录的转换过程对其篇次的变异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