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於越人以小件的农具和兵器为特色的青铜文化,反映出该民族重视耕战的文化品格与经济本位的价值取向。这种文化品格的形成与於越人早期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有关, 同时又以其顽强的文化基因,影响了这一地区历史的后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要求变以物为本的价值取向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位,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人的公平发展。并在实际中落实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王国宏 《攀登》2006,25(2):87-88
权利本位理念,是人的内在本性的要求,它既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现代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实质性要素,是社会文明演进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和条件,是指导中国21世纪发展的核心理念。坚持权利本位理念,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要以确认、保障社会成员基本权利为逻辑起点,并以此来构建和完善各项制度及相应的权利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4.
旅游规划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文  谢军 《人文地理》2003,18(6):40-43
"旅游"的核心概念是"经历",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是一种社会行为,一种人的社会活动方式。旅游规划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社会活动空间。本文从旅游规划的伦理层面研究入手,对旅游规划的弱经济功利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比较优势价值取向和休闲价值取向进行了探讨。旅游规划的经济价值取向造成了旅游资源消耗、环境恶化、目的地生命周期缩短的恶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取向类似于生态旅游,是人地关系的新价值取向;在旅游规划研究中,比较优势价值取向不仅是一种思想,还是一种方法;休闲是人存在的一种状态,是人对幸福和生命意义追求的过程。其目的力图将旅游规划的研究和实践还原到旅游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的层面上来。这对规划师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新要求,与规划师个人的生活经历、个性、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有关。对于一个旅游规划师来说,树立"吾离今人远,而离后人近"的旅游规划学术自信、超前意识和休闲价值取向,并在实践中予以应用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杨小军  潘璐 《攀登》2013,32(4):83-86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符合国际潮流的战略选择,蕴含多种价值取向。在共时态的价值取向上,低碳经济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在历时态的价值取向上,低碳经济追求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的统一;在终极价值取向上,低碳经济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当代高职教育必须向"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回归,注重注重人的一般性发展与职业性发展的统一。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全面地、完整地、动态地把握"人"的特征,做到"手脑并用,做学合一",注重发展个性,提倡因材施教,注重职业道德的养成,抓住落实"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根本与关键。  相似文献   

7.
于延群 《丝绸之路》2009,(10):106-107
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任务和宏伟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人的平等发展、应有发展、社会特性和谐发展、个性自由发展四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其实质就是人的最根本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在发展要求、价值取向、实现途径和相互作用四个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货币本位制度产生于西方。典型的金属本位制度要求货币有主辅币之分。主币即本位币,按自身的实际价值流通,支付时不受数量的限制,是无限法偿币。辅币是不足值的,以主币的价值为价值,支付时有数量的限制,是有限法偿币。主币实行自由铸造政策,任何人都可向造币厂申请代铸,造币厂不收或只收很低的铸造费,这是为了保持货币价值和币材价值的一致性。辅币因为是不足值的,故只能由国家垄断铸造。中国货币流通的历史虽久,但历来只有货币制度而无货币本位制度。近代中国在西方货币制度的影响下,才有建立货币本位制度的考虑。开始时对本位制度还很不了解,只是主张自铸银元。后来因镑亏严重,许多人主张自铸金币。再后来才进入了本位制度的讨论,普遍主张以建立金本位制为终极目标;在条件未具备时,可先实行银本位制或金汇兑(虚金)本位制。此外,还有些人提出了一些比较特殊的币制主张。  相似文献   

9.
王禄 《神州》2013,(21):174-174
当前社会存在着众多的价值观冲突现象,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无疑会暴露出来。因此,加强价值观冲突调控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价值观冲突主要表现在: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对立;价值本位上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冲突;传统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的碰撞。为使社会处于和谐、稳定中发展,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效调控价值观冲突,促进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曹峰 《文史博览》2013,(7):37-39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当中,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立足于民族生活的土壤,具有自己的民族特点、民族形式、民族内容和独特的中华民族风格。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在体现民族特性的同时,必须体现时代性。  相似文献   

11.
刘宗洪 《攀登》2006,25(2):24-27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终极理想。我们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人和发展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的执政活动的全部目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首要目标是建设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自油画传入中国以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已经被悄然无声地中国化了,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有些中国油画人追随国外油画发展步伐,并想将这种特色文化艺术同化。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与西方社会不同,坚定走中国特色的油画之路才是中国油画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回到理性     
媒体的最新主题词是“荣辱观”。连小学生也在向家长询问什么是“八荣八耻”。分辨荣辱是道德范畴的价值取向,是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一般常把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列,其实主导者是价值观。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变了,他的人生观也就变了。真实的而不是口头的人生观,体现在一件件具体的价值取向上。  相似文献   

14.
转型期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价值取向与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混杂在一起,新制度的建制理念长期未能找到准确的定位,致使社会保障改革无法深入展开。为此,需要以价值整合为突破口,以科学发展观为首要价值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公平优先,效率兼顾为基本价值取向,以社会安全和稳定为重要价值诉求,重构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体系的价值基础,以先进理念推进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丹 《攀登》2005,24(4):108-110
中西方经济法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其传统文化基础差异显著。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强调对立,中国提倡和谐;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西方主张竞争,中国倾向谦让;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西方以个人为本位,中国以集体为本位。  相似文献   

16.
周小臣  孙敏  王莉霞 《人文地理》2013,28(4):144-147
研究法的价值取向有助于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发挥、释放法的实践理性功能。我国《旅游法》按照市场经济和法治政府的要求,整合了旅游产业各要素和旅游活动全链条,构建了涵盖促进法、行政法和民事法三方面不同性质的法律规范。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旅游法价值取向研究的基础上,对日本旅游立法情况进行分析,并从比较视角对中日旅游法的价值取向进行探究,以期结合国外旅游立法成功的经验,探索我国《旅游法》实施中国际旅游规则、国外旅游立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的有机结合。最后基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语境提出中国旅游法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秩序建立,权利维护,促进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首轮修志,通过老一代方志工作者探索、总结,取得许多令人称赞的成绩,篇目设计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围绕志书的功能和价值取向,二轮志书的篇目设计、价值取向又怎样呢?这都是许多方志人员值得关注的问题,从首轮志书和已出版或已通过评审的二轮志书的篇目上,能启发我们。传统的方志理论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传统的篇目设置已经涵盖不了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8.
戴玉婷 《神州》2012,(18):353-353
信仰对人类来说是生存的重要动力之一,它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灵魂的体现,价值的反映,终极的关怀。不仅如此,它还关系到人类文明的良性传承,人类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因此,信仰决定了个人前进的方向,名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国家的价值取向。拥有信仰且有正确的信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才能找到真确的轨道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强大灵魂才能找到归宿。  相似文献   

19.
唐延青 《丝绸之路》2010,(10):27-29
马家窑文化不同类型时期彩陶几何纹纹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演变、发展脉络,本文主要探讨了几何纹纹饰风格的发展趋向和规律,分析了其产生的社会、技术因素,以期对我国史前先民的审美标准与价值取向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20.
资金星 《攀登》2009,28(2):101-105
法价值是法学的基本命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法价值取向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侧重。我们可以认为: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法价值取向经历了从秩序到效率、法治与人权的历史流变,但其发展趋势必然朝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