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顺治丁亥殿试开清代常州进士科甲之先河,众多进士都曾主政一方并主持修志。加强清初科举进士及其修志之举的综合研究,不但可以探析特殊历史背景下进士群体丰富复杂的人文精神世界,更可以从其修志行为之中,洞悉毗陵文化传统在这一群体中的润泽与传承,并为今人修志提供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胡兆凡 《丝绸之路》2011,(20):36-37
绵延1300年的科举制度下,全国产生了近11万名进士,它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天水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文人辈出,参加科举考试者也络绎不绝。本文通过科举制度这一视角,探讨明清时期天水进士共有的人文内核。  相似文献   

3.
清代甘肃进士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代甘肃进士的区域分布总体上受自然地理条件、民族构成等因素的影响;秦州和武威两地进士中式较多,地方书院教育和在任地方官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其他省份相比,清代甘肃进士中式数量偏少,其中陕甘长期合闱影响甚巨,同时甘肃地方社会支持乏力,以及本土的经济状况、社会动乱等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科举取士,在国家为求人才,而在个人则为求入仕。有清一代,经济发达且化水准较高的苏常地区,由科举考试脱颖而出以其人数多、名次前堪为全国之最。  相似文献   

5.
清朝初期,顺治帝开始调整对日政策,采取一种更加积极的姿态,力图将日本纳入其宗藩体系之内。在对日海外贸易方面,这一时期并未厉行海禁,而是允许拥有政府执照的商船前往日本及东南亚国家进行贸易,贩买铜斤或者一些政府急需的物品。这一时期的对日贸易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清朝以后的海外贸易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卞利 《安徽史学》2022,(6):134-145
清顺治年间,徽州府的土地清丈活动是在全国清丈土地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文章以祁门县为中心,对清顺治三年开始的徽州府属六县土地清丈及鱼鳞图册攒造中的规条、民间清丈实态、佥业归户凭据名称,特别是土地清丈字号等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官方动员与民间实践相结合,使得顺治年间徽州各地土地清丈工作得以顺利展开。但不同县域,甚至同一县域,各都图(保)之间的丈量组织方式和丈量进度都存在时空差异,说明顺治朝的清丈工作是分阶段展开,呈现出连续性特征。尽管顺治清丈中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但不能因此而否认这次清丈工作的成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叶其炎 《福建史志》2009,(4):55-56,60
叶有挺(1618—1675年),字贞夫,号果庵,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出生于福建省寿宁县犀溪乡犀溪村,清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三藩反清时,耿精忠逼授伪职,叶有挺不屈殉节。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江南进士在全国数量最多,比例高达近15%;而江南进士在地域分布上,苏州府考中的进士数量之多,为他府所不及。明清苏州府科甲如此兴盛,与苏州的经济条件、文化氛围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是,从其内部分布来看,却极不均衡。本文对明清时期苏州府地区进士的数量、地域分布等情况作了详尽分析,并初步探析了其进士总数众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东北边疆地区的科举家族,由于史料的缺少,向来无人研究。本依据近年来台湾出版的《清代朱卷集成》中的11份东北籍进士会试履历表中的资料,将9个进士家族分为世代官宦、军功、力田三种类型。透过不同类型进士家族的发迹史和珍贵的史实证明。经济基础是东北士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先决条件,化传统是考取进士的重要因素。并且论证了进士家族对边疆地区教育发展、化建设、公益事业和中央对地方政策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晓华 《史学月刊》2008,(12):97-104
乾隆时四库修书,因民族和本朝忌讳、修书与学者眼光、管理疏漏及馆臣舞弊等,其所收并不全面。有该收而未收者,有故意摒弃删毁者,这给四库修书著录带来了缺载,亦为文化上的一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
如作者所言,当下各种考试的作弊者,真是幸福得很!满清统治者兴兵入关统一全国后,为了笼络和网罗知识分子,顺治元年宣布沿袭明朝惯例,按期开科取士。顺治二年在北方数省举行乡试,录取了清朝首批举人;顺治三年在北京举行会试,录取了开国的首  相似文献   

13.
清代顺治朝土地清丈在徽州的推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顺治朝徽州土地清丈由县衙发布告示,图正组织实施。明清鱼鳞图册登记土地数字有"积步"和"税亩",由"步"换算成税亩,或统计"积步"总数。清丈后,图正颁发归户票,业主执票经"册里"归户纳税。归户册为土地纳税册籍。地契所见清丈过程清晰。清初鱼鳞图册所载表明其土地数字为实际丈量所得,并非赋税原额。鱼鳞图册登载的地数字具有土地产权性质,与官府为保持税额而编制的土地数字性质不同。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依据清代进士《同年录》等资料,选取嘉庆朝以后4250位进士居地、家世及相关资料信息较全的样本,检视清代社会流动中城乡差别问题,系统考察了清嘉庆以后(1802—1903年)百年间登科进士的城镇乡分布、三代家世和重复会试等情况。研究所见,嘉庆后百年间所取城居、镇居、乡居进士比为52.99%、8.12%、38.89%,尤其是省会和大城市进士中式者最多,这一趋势在清末更突出。研究样本中三代无功名的进士占15.40%,其家族上行流动率为66.15%。城居进士的家世背景略优于乡居者,中举人和中进士的间隔也略短于乡居者。这说明科举功名具有一定的社会流动性,而乡居者上行流动的机会更少。  相似文献   

15.
试论江西进士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唐代到清代,江西各地进士数量的增减大体与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如吉安府、南昌府、抚州府等,但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如建昌府及唐代的袁州宜春郡(即袁州府)。因此,江西各地进士数量的增减既体现了历史的自然性,也体现了历史发展中偶然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开宝二年(969)进士 王献可,泽州人。开宝二年登追士第。仕至知英州。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八《祖宗科举取人·太祖》,《雍正山西通志》卷六五《科目·宋进士》。  相似文献   

17.
明代山西进士共有1109人,在不同时段的数量分布上呈现出逐渐上升的特点。另外,进士地理分布也表现出不平衡性和普遍性的特点,这主要取决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8.
元代至正十一年进士题名碑不仅是清代的科举考试文物,更是自清代以来金石学家寻找、考证研究的重要题材。本文从该碑的研究史、文献考证和对现存文物实体的鉴定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认为此题名碑是由清代人依据出土品仿刻而成的。  相似文献   

19.
程朱理学并非普通的学术派别,而是一种集政治性、学术性及伦理教化功能为一体的社会政治学说与意识形态。顺治年间,程朱理学就由于受到统治者的支持而有所发展,不断集结着自己的力量,呈现出复兴之势,为其在康熙朝的鼎盛发展打下基础。程朱理学之所以能在清初走向复兴,重要的因素固然由于清朝统治者的大力扶植,然而,它在学术方面的影响与活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太祖朝失登科年份之进士人 李若拙,字藏用。京兆府万年县人。北宋初登进士上第,初授州防御推官。后又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宋史》卷三0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