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见炊烟     
熊科 《文史月刊》2008,(12):76-77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我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王菲的这首《又见炊烟》着实唱出了一种意境,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时,就仿佛又回到了故乡。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农村,那里风景如画。暮色下,每当我放学归来,老远就能看到村庄上泛起的阵阵青烟,此时,我便知道母亲已在为我烧制可口的饭菜了,于是我会加快步伐,赶回家中享受美好的时光。  相似文献   

2.
依依炊烟     
江兴旺 《南京史志》2023,(Z1):118-119
<正>家乡坐落在江南丘陵,隐于青山,沐于绿水,栉于微岚。村前,两对百年石臼肃穆地负暄着,守护着这一片世代相传的土地;村后,一条小河静静地流淌着,几棵百年桦树默默地厮守着一泓清澈的河水。每日晨昏,缕缕炊烟次第升起。这山水,是上天的恩赐,是村民得以生存的仰仗;这炊烟,是生命的象征,昭示着村民的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3.
逝去的湖泊     
沙尔湖是个既令人向往又使人畏惧的地方。 沙尔湖位于哈密市西南戈壁腹地,方圆约50平方公里,为哈密盆地的最低点,海拔最低只有53米。它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现代人赏石的热门品种——木化石的产地之一,还因气候恶劣、道路危险、人迹罕至而著称。 去年12月初,我们坐车从哈密出发驶向了沙尔湖。从古至今,从哈密到沙尔湖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沿当年的丝绸之路北道,即从五堡沿白杨河床朝西南方向走;另一条是从312国道十三间房等地朝南走。为了更好地考察这条丝路古道,同时也调查一下传闻中的魔鬼城等雅丹地貌区,我们选择的…  相似文献   

4.
缕缕炊烟情     
也许是因为自己生长在农村的缘故,我对家乡的炊烟素来就有一种很特别的感情。记得刚学会说话时,妈妈曾教我:"锅底下柴禾燃,锅屋里冒青烟,蒸上馍煮上饭,吃饱饭赛神仙。"从此,这几句顺口溜便成了我儿时的歌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遗产》2007,(1):34-55
在丝绸之路这条沟通东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交流的古道上,黄河流域古代文明、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古代波斯文明、古代希腊文明、欧亚草原古代文明等都在这一重要地区交融。  相似文献   

6.
埃及有7000年文明史,当这个星球上的其他民族还在茹毛饮血的时候,古埃及人已进入文明社会.他们就像来自外星球,一骑绝尘,领跑世界.从公元前5000年开始,历经史前期、诸神主宰的古埃及、希腊罗马行省时期、阿拉伯伊斯兰时代,遭受过努比亚、波斯、希腊、罗马、阿拉伯,以及法国和英国军队的入侵.战争带来了死亡和苦难,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形成了埃及独特的历史和文化.  相似文献   

7.
《文史博览》2005,(1):35-35
1955年9月,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向众多的将帅授衔,全军上下,共授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798名。之后,又补授上将2名、中将2名,补授、晋升少将562名,到1965 年以前共授少将以上将帅1614名。1989年3月29日,随着86岁的肖劲光海军大将的辞世,十位大将都离开了我们。1992年5月14日,93岁高龄的聂荣臻作为最后一位元帅,带着亿万人民的思念离去,十位元帅也都走了。元帅、大将相继离世后,那些当年横戈马上,  相似文献   

8.
《神州》2012,(1):28-29
时下,人们普遍陷入了"春劫"的惶恐与尴尬中,何时能过个好节,成为从每个人心底升腾起的一种美好期许,自然是个囿人心肺的话题。其实细想,这种抱怨也是有道理的,人们一面抱怨过年没有趣味,一面也没真的不打算过年了,该来的还得来,该往的还得往,有种痛并快乐着的状态。再往深了想,年味越来越淡,这不是充其量个人  相似文献   

9.
地处浙西南边陲的丽水,大自然慷慨地赐予了她清纯秀丽的山山水水,绵延起伏的群山,巍峨耸立的峰峦,苍莽葱郁的林海,纵横密布的川流,这里风光旖旎,气象万千,是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如今已成为华东最大的生态休闲旅游胜地。 发源于庆元的浙江第二大河瓯江,是浙江省水质最好的江河之一。瓯江山川秀奇,素有"瓯江山水奇天下,自然风光甲东南"之称。唐代张子容有诗云:无云天欲暮,轻鹄大江清。归途烟中远,回舟月上升。傍潭窥竹暗,出屿见沙明。更值微  相似文献   

10.
我的观后感,最恰当是“愉悦”二字。纽约时报说,而今,这样不含“女性沙文主义偏见”的女性电影,实在少见。我顺手拿起一张纸,写下一个命题:我怎么知道这时代的家庭正在衰败。随后,陆续写下一些片段:  相似文献   

11.
程强 《中国西藏》2020,(1):76-79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大武镇南环路侧有一道特别的风景——一顶黑帐篷与几排砖混平房比肩而视。背离尘嚣市井,我不时到那里流连徜徉。一顶黑帐篷盘踞在果洛大地海拔3700米的风雨边缘。只要你稍稍深入一些,走近它,进入它的内部,品味它朴素的摆设,看炊烟四散弥漫,于帐篷穹顶下倾听骤雨奔赴西东.  相似文献   

12.
陈徒手 《百年潮》2008,(4):79-80
10年前,我曾3次在河北三河采访浩然老人,基本上都是上午9点多开始,老人坐在寓所二层书房大书桌前,大致按着事先设定的范围做专题讲述。老人记忆甚好,不需我做过多的提问,他就能说清事件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3.
吃派饭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国农村开展了一场简称为“四清”的社教运动。那年冬天,我们学校同学全部停课成了工作队队员.我和几个同学一起来到北京郊区西山脚下的一个生产大队。  相似文献   

14.
炊烟在故乡的天空里是一首伟大而多情的诗。不管是晴天还是阴天,刮风还是下雨,它都美丽地飘摇在我家的屋顶,袅袅娜娜,温温亲亲,自由淡然,一首又一首,向天空表达着深深的情意。  相似文献   

15.
耿晓菲 《神州》2013,(9):1-1
自己的手机墙纸上一直都是这几个字,浅浅的黄色透露着淡淡忧伤,的确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美,美到心痛,美到总也舍不得去换……每每到下午,看着街上的孩子划着活力板穿梭于人群中,我带着一丝好奇踩上去,可总是站不稳就掉下来,父母笑我:那么大了,以为自己是孩子呀!。那一刻忽然觉得自己就这样老了。一次和庆聊到深夜,她忽然说:我们都是奔三的人呢!现在才明白20里的大好岁月还留给我们多少?也忽然明白,自己为什么一直不愿去写这篇文章,不是痛,只是一种麻木……  相似文献   

16.
大宝 《世界》2010,(2):194-201
“最耐人寻味的东西.身上可能具备两种品质:邪与媚,浮世绘就有这样的品质,邪与媚的统一.让感观享乐的世界有了丰富的质感.沉甸甸,如晚熟的高粱.所有的穗子都垂下来了,善足,般实,直达天边。” ——永井荷风《邪与媚——关于浮世绘》  相似文献   

17.
这位来自南苏丹的运动员有28位家人死于内战。以难民身份来到美国的他不愿代表苏丹,也无法代表美国。国际奥委会破例让他以独立身份参赛,在奥运会的会旗下参加本届奥运 没有教练,没有赞助商,甚至,不角%在自己的运动衣上印上国家之名。  相似文献   

18.
我先后两次走进尼泊尔,前后时隔5年.第一次是对这个喜马拉雅山下的小国充满期待,而第二次更多是回昧那种亲近感,如同回到阔别已久的家.我拿着相机,穿行在尼泊尔各处的庙宇和街巷中,记录、发现当地人的生活.那一张张虔诚而又淳朴的面庞,或许就是吸引我的真正理由,而尼泊尔的美也就在此,虽然平常,却让人感动.  相似文献   

19.
七百多年前,一个曾经在我国西北地区称雄近二百年,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西夏王朝,在蒙古军的铁骑下灰飞烟灭。历史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叹息,还有追忆、寻觅、探游……  相似文献   

20.
油灯.又称灯盏,这个伴随人类生活几千年,给人类带来无限光明的生活必需品,终于在大工业时代告别了无电的历史之后,传统的农耕文明的标志物变得无语,渐渐地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如今,人们只有在博物馆,古玩店才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当人们的记忆偶尔被打开之后,有人发出感叹:“我们曾经用过这样的灯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