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对淮安板闸遗址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首先通过现场测绘调研,获得板闸遗址的几何尺寸和结构构造形式;然后再对板闸遗址的残损进行分析,先找出其显见的病害,包括墙体残损和木桩残损等;接着分别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与传统计算方法对其结构性能进行研究,并进行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然后找出其隐在病害,主要是各层土体局部塌陷和墙体开裂等问题;最后,综合实际残损分析及数值计算模拟结果,提出了适用于板闸遗址的保护设计方法。研究表明:对于板闸这类平面转折的文物类型进行修缮时,应采取适当措施增强墙体拐角处的抗拉强度,具体措施可以采取通过沿水平灰缝埋设不锈钢钢筋的方式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淮安的考察,发现淮安在历史文化资源整合方面存在历史要素孤岛化边缘化、资源经营平庸化异质化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初步提出点的挖掘、线的耦合二个层次的资源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3.
曾磊 《西夏研究》2022,(2):110-116
地方“八景”是基于地域自然环境与文化的景观塑造和意象表达,不仅反映了区域环境的特质与变迁,也是地方精英表达乡土认同和思想的重要手段。明代以来,肃藩移兰带动了兰州城市建设的兴起。以肃王为代表的精英知识分子通过景观书写,塑造了兰州城市的地域形象,兰州“八景”开始成为兰州城市意象的文化表达。清代陕甘分治后,兰州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沿用至民国的“八景”文化。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兰州城市建设的加快,古“八景”中的一些景观已不复存在,在地方文人的推动下,兰州“新八景”的评选凝练出新的城市形象表达。历代兰州“八景”的塑造,不仅是知识分子对地方景观的建构与认同,也反映了兰州地域社会生活及生态环境的变迁状况。  相似文献   

4.
对成都府南河滨河线性绿地进行三维空间分析对比,从景观生态学、植物学、以及环境心理学等学科角度进行综合研究。抽象出城市滨河线性绿地模式空间,并提出相应的景观配置优化措施;建立适用于城市河岸绿地的最优景观格局,从科学、系统、生态可辩护性、可持续发展角度构建城市河流景观生态可持续规划设计体系。物种考虑方面,对府南河水鸟——白鹭鸶的分布区域进行调查分析,验证最优景观格局的科学合理性,以期实现城市河流“自然、人类、水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何洋 《旅游纵览》2013,(9):290-291
随着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的高速发展,城市公共空间中出现了许多独特的设计作品,而山于地铁本身的优势,使其和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地铁给我们带来了城市生活的快捷、安全、舒适等优点之外,还给"地下城市"文化和精神内涵带来了多彩的内容。地铁景观成为一个城市景观的缩影,是城市景观建设的拓展和延仲,逐渐提高了城市的层次和品位。通过对世界各地地铁空间景观特色的分析,和对成都地铁景观的特色与不足的调查研究,得到关于成都地铁景观完善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文化名楼既有多层面建筑风采,也有浓郁的文化品位与人文情怀。一座名楼本身就是一个文脉遗产累积的过程,它所肩负的文化使命,延伸了城市生活的时空,丰富了城市文化的景观。名楼遗产无疑有益于人们用地域文化优势提升城市文明,用远久历史文脉延续城市文化,用名楼突出的普世价值激活城市活力,这是我们已经做了或正在努力的方向。如何让厚重的历史文化名楼重放异彩,不仅是领略建筑的精彩,更重要的是文化的魅力。然而今天的历史文化名楼面临着在城市规划中被"过度化",在城市品牌建设中被"低俗化"、在城市主体中被"离心化"的危机。我们需要围绕文物价值,文化品位和景观功能看待历史文化名楼,让它们更具魅力风采。  相似文献   

7.
宗祠祭礼是传统宗族深化血缘认同、维护生活秩序的重要仪式。从先秦《仪礼》的士人祭礼模式初创,到宋明宗族对《家礼》祭礼的继承、变革实践,女性在宗祠祭礼中的角色由居于核心地位的主妇逐步被边缘化为专司祭品的厨娘。女性祭祀角色的历史变迁表明岁时祠祭的举行是对宗族生活中性别秩序与伦常关系的维护与强化。  相似文献   

8.
钱钰  戴群 《东南文化》2021,(3):148-154
南京博物院在民国馆策展中首次创新实践了"城市历史景观再现"展览模式,并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展中将这一模式延续与深化."城市历史景观再现"展览模式是在复原的城市(镇)历史场景中由工作人员与观众共同展开真实的活动,并融入商业行为、互动体验、非遗展示,将知识和信息以通俗、有趣的方式转译出来.这种平易近人的体验互动模式可以给观众身临其境之感,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这种活态的展示模式对后期的管理和运营有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9.
江南地区水域景观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地处杭嘉湖平原的嘉兴地区水域景观种类繁多,体系完整,其中以水田景观(即圩田)为主体形态。本文以水田及捍海塘建设为例,指出历史时期嘉兴地区的景观体系经历了三个各具特色的发展阶段,即:(一)先秦至南北朝以“三江五湖”为主要标志的原生态景观形态;(二)唐五代直到宋元时期围垦式景观体系的全面形成;(三)明清以来水网如织、陂塘密布式精细化景观(即整治景观)系统的最后定型,揭示出导致这一地区景观变化的最主要动力来自历代人民推动农业与水利事业发展的艰苦努力,进而从一个角度突出地展示了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与地理环境变迁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让时光倒流723年,那是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沉寂千古的贵山之阳盆地上,破天荒地响起了建筑城墙的夯土声。这是贵阳城市建设史的开篇第一章。那时称顺元城,是一座土城。小如弹丸,面积1.25平方公里,北门只及今省府路。 历史翻到21世纪。2001年金秋十月,在贵阳城区西北方向的金华、阳关浅丘陵开阔带土地上,金阳新区建设正式破土。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动笔描绘。 从贵阳旧城到金阳新区,距离12公里;建成后高速行车时间约15分钟。然而历史老人穿越这段时空距离,却足足走了723年! 从历史大跨度看金阳,人们对贵阳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应该有一个更理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目前,很多城市开始重视公共空间景观建设.在提升颜值同时,一些旅游城市的客流量也逐年攀升.伴随而来的是游客与当地居民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城市居民的"居"与外来游客的"游"之间的行为共融[4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以厦门大埕公园、厦门园林植物园、泉州西街为例,运用实地调研、结果分析、相似案例对比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当地居民与游客同...  相似文献   

12.
上溯2500年前,在黄海之滨,海州1湾畔,曾有一大湖泊,名谓艾塘湖,堪为苏北湖群中较为著名的古湖泊之一。其故址在今连云港市新浦区、赣榆县与东海县交界处(海州湾北部)。由于受海面变化、黄河夺淮、人类活动与河流冲积、地质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湖区经历了由浅海变成泻湖,由泻湖变成淡水湖,直至严重淤积,日渐缩小,最终成为平原陆地的过程。然而,在历经沧桑巨变后,艾塘湖虽然已完全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因此而衍生或演化了一些新的地名,积淀了丰厚的地名文化。  相似文献   

13.
侯宣杰 《沧桑》2010,(3):40-41
通过刻画清代广西边疆的人文生态与城市兴衰的历史全景,证实人文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环境因子,对城市兴衰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燕淑梅  ;段培鹤 《沧桑》2014,(6):122-125
扬州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积淀,体现在扬州的现代城市发展中,诸多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因素都在或隐或显的影响着整体城市规划布局和建设进程。这在中国各地城市现代化发展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特别是在持续快速拓展现代文明的今天,保持并发扬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优秀基因,避免城市建设的同质化,彰显丰富多彩的地方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之路,启示性越发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木子 《贵阳文史》2008,(6):68-72
座落在南明区遵义路两侧南明河畔的市人民广场,是贵阳市城市建设标志性建设。它的修建和变迁,不仅见证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也反映了改革开放后贵阳市及南明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当代史研究领域,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政权建设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大量档案史料的公开是开展这种研究的原因和动力。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和方式以及农村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农村的政权建设研究较早地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不论在国内或国外都涌现了一批有分量的学术成果。而有关城市政权建设的研究则相对滞  相似文献   

17.
18.
黄婧婷 《旅游纵览》2021,(7):128-130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城市设计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历史街区要实现活化与升级,需因地制宜,从所在城市自身寻找合适催化剂、提供反应条件,进一步引导更大范围的区域活化.本文以合肥老十字街区、台儿庄古城、上海新天地与太平桥地区以及旧金山渔人码头片区为例,运用文献调查、对比研究、结果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探究触...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