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宿迁市是江苏省唯一拥有"大运河三个历史阶段不同主航道"的城市,针对大运河宿迁段的文化内涵,文章提出宿迁段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破题的四点设想:围绕水工文化,建设水利遗址大公园;围绕漕运文化,开辟大运河体验旅游线;围绕安澜文化,打造祈福博爱新高地;围绕戏曲文化,提升非遗资源附加值。  相似文献   

2.
董巧稚  陈梦宁 《旅游纵览》2022,(23):122-125
红色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价值指向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江苏省宿迁市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见证地之一,这片热土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本文将分析大运河文化带宿迁段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有效开发和保护这些红色历史遗迹、传承其革命精神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运河沿岸地名史话研究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挖掘运河沿岸地名三个层次的文化,揭示运河文化民族精神。在此基础上弘扬优秀地名文化,立足运河讲好运河文化故事。既要做好运河沿岸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同时为运河旅游文化带建设提供文化素材。弘扬优秀地名文化,讲好运河文化故事。保护传承地名文化遗产,提供运河旅游文化素材。  相似文献   

4.
千年运河拥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孕育了水利文化、城镇文化、文学艺术、饮食文化、商业文化等多元文化形式,具有弥足珍贵的意义和价值.大运河承载动态性文化元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管理探析从其多元文化形式着眼,改革创新,践行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以"文化强国"时代命题为政策依托,打造以文化文本、公园为纲、民生为要的千年运河文...  相似文献   

5.
李恺玥 《旅游纵览》2022,(23):119-121
本文首先阐述具身认知与沉浸式体验的概念和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次深入分析大运河扬州段沉浸式文旅的实践,最后提出大运河扬州段沉浸式文旅的优化路径,即鲜明化主题,突显城市特色;人本化交互,增进主客互动;多元化特征,丰富体验内涵,希望能够帮助大运河扬州段的沉浸式文旅升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运河自古以来就给苏州这座城市带来了数不尽的财富,也给苏州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苏州应抢抓大运河文化复兴战略机遇,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建设有苏州特色的大运河文化带,打造世界级文化发展平台。本文在对苏州运河文化的现状做深度思考后试图探求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龚良 《东南文化》2021,(3):119-124
中国大运河是古代中国重要的交通动脉,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文脉.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建设体现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面阐释运河文化和生动展现美好生活等方面的需要.博物馆定位为展示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的大运河专题博物馆,其展览以大运河历史变迁为时间轴,空间涵盖大运河全流域,适当突出江苏段特质,重点展示大运河带给民众的美好生活.未来博物馆将发挥在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扩大大运河遗产价值、文化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旅游贡献度,推动以大运河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特质的创新性表达,彰显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运河申遗前后的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范式,即"中国大运河范式"。在申遗过程中,考古工作从考古学角度阐释了大运河历史变迁与沿革、遗产构成、工程技术及其核心价值,以及大运河衍生的各类文化遗存,充分诠释了大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及突出普遍价值,为大运河成功申遗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后申遗时代",考古工作将在大运河的保护、遗产利用、文化带建设、大中华文明标志工程建设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除了继续对大运河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作出阐释外,更为重要的是对沿线城市、文化作出更加系统、鲜活的考古解读。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运河申遗前后的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范式,即"中国大运河范式"。在申遗过程中,考古工作从考古学角度阐释了大运河历史变迁与沿革、遗产构成、工程技术及其核心价值,以及大运河衍生的各类文化遗存,充分诠释了大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及突出普遍价值,为大运河成功申遗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后申遗时代",考古工作将在大运河的保护、遗产利用、文化带建设、大中华文明标志工程建设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除了继续对大运河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作出阐释外,更为重要的是对沿线城市、文化作出更加系统、鲜活的考古解读。  相似文献   

10.
大运河河北段作为承载燕赵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艺术,将传统艺术与旅游业有效融合在一起,对于传承河北传统艺术和发展当地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传统艺术进行了界定,进而分析传统艺术与旅游业融合的意义;其次多角度分析二者发展与融合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1.
朱晗  赵荣  郗桐笛 《人文地理》2013,28(3):70-73,19
作为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遗产完全具备文化线路的基本要素,对于它的保护应建立在对其性质、价值和特点进行充分研究和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大运河在各个时期开挖的规模、航运和繁荣的程度不同,大运河的建设过程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隋前被视为中国大运河体系的初步形成阶段;隋唐至北宋可以被认为是大运河得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阶段,也可被视为是大运河繁荣的一个阶段;元、明、清被认为是中国大运河实现南北直航和再次繁荣的阶段。安徽段大运河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工作必须先开展资源调查,弄清家底,然后进行科学研究,并从整体上编制保护规划,努力延续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和原真性。同时,运河遗产保护还需形成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做好展示和阐释,鼓励沿线社区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等。  相似文献   

12.
大运河苏州段位于江南运河中段,低湿多湖,是太湖流域重要的水利工程体系,且千年来始终奔流不息,成为江南地区文化孕育的母体之一。苏州“运河小镇”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市镇,其生成与发展既是当地文化经济发展的必然成果,也受到大运河的影响。将苏州大运河沿线的运河小镇单独分类研究、厘清属性,从遗产价值的角度加以分析,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文化阐释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马腾飞  苏雅 《神州》2020,(4):51-51
郑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人类的历史中闪烁着光芒。隋唐大运河惠济桥段就位于郑州。本文对隋唐大运河惠济桥段周边艺术文化展开分析,并探究后期艺术文化开发的方法及重点,为惠济桥艺术文化传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大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认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大运河一直是炎黄子孙所珍视的文化遗产。近年来的申遗热,更促使学界将大运河纳入世界遗产的范畴之中进行全新的认识与研究,同时国际重要的遗产研究团体也对大运河这一特殊案例给予了多方关注。当前学界对于大运河遗产的特点与价值等重点专题都展开了热烈地探讨,但与世界遗产理论体系并没有充分地接轨。因此,有必要从世界遗产体系中已有的相关文件在对大运河价值评估中产生的问题出发,探索"文化线路"对于大运河特质识别和价值研究的理论指导,从而发掘出对大运河遗产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长达数千千米,与袤延万里的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工程,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长城早已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跻身于《世界遗产名录》之中,而造福千年的大运河则一直游荡在文物保护视野外。  相似文献   

16.
江苏历史悠久,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已经30多万年。上世纪50年代,位于苏北运河沿线的宿迁泗洪下草湾发现了4万~5万年前的人类化石,苏南运河的镇江丹徒发现了2万~3万年前人类化石.苏州太湖三山发现了1万年前的人类活动遗址。进入新石器时代,运河沿线文化十分发达,北有大汶口、青莲岗文化,南有宁镇地区的北阴阳营文化和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淞泽文化、良渚文化。  相似文献   

17.
禚柏红  方辉 《民俗研究》2023,(2):11-20+157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并非对遗产保护的“盖棺定论”,而是向大运河保护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从作为遗产的大运河层面来讲,也对其保护、传承和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文化公园是我国在重大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保护利用领域的创新性实践。大运河山东段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后“申遗”时代的大运河山东段,亟待按照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标准及要求,以更高层次的“国家性”保护、传承和利用,打造“鲁风运河”文化品牌,努力使其成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山东典范”和“示范样本”。  相似文献   

18.
李超喜 《旅游纵览》2022,(13):80-82
作为带状旅游代表的黄河在旅游空间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黄河流经河南省8个地市,并在其流域产生了大量的、高价值的旅游资源。本文基于旅游地域系统理论的相关内容,结合相关资料和实地调研,提炼出了影响河南省黄河文化国际旅游带的创建因素,包括黄河文化国际旅游带的构成要素不明确、黄河流域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还未形成轴线、区域旅游合作有待加强,以及具有黄河文化主题和元素的旅游产品缺乏等,并据此提出了创建路径的优化策略,旨在促进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其他省市的黄河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运河是中国惟一一条南北走向的大型的人工水系,2008年大运河申遗联盟的成立正式启动了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和申遗工作。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东南大学制定了大运河遗产一阶段保护规划要求,组建了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申遗专家委员会,2012年9月,大运河申遗城市联盟在扬州讨论和制定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定,2013年大运河申遗的文本将提交世界遗产组织。国家文物局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大运河申遗与保护的关系,申遗只是一种推动保护的方式,保护好大运河遗产、揭示和展示大运河遗产所蕴含的杰出的普遍价值以及深层次的中国文化特色并将之传承后代是这一运动的基本宗旨。申遗过程也像是一场对中国学术界和行政机构的国际考试。  相似文献   

20.
《钟山风雨》2008,(4):66-66
为巩固2006年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活动成果,6月21日至28日,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范钦臣率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调研组,来我省大运河流经的徐州、宿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