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一生没有到过湖南,更未曾涉足邵阳,与他有过交往的邵阳人也不多,在鲁迅笔下有过记载的邵阳人只有石民、刘百昭、李式相三人。  相似文献   

2.
鲁迅一生没有到过湖南,更未曾涉足邵阳,与他有过交往的邵阳人也不多,在鲁迅笔下有过记载的邵阳人只有石民、刘百昭、李式相三人。  相似文献   

3.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湖南师范学院(即现在的湖南师范大学)校园里,人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个面容清瘦、浓眉如剑、不苟言笑的老者来去匆匆,他就是时任学院图书馆资料员的严怪愚老先生。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外表平平常常的老人前半生有过怎样的壮怀激烈、又是如何名满天下。  相似文献   

4.
《神州》2010,(8):9-9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好年龄的人”,为纪念有“乡土文学之父”之誉的一代文豪沈从文,以他名字命名的“沈从文文学奖”近日在湖南湘西凤凰古城正式设立。  相似文献   

5.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我祖籍湖南长沙,但是直到1961年由干工作需要,才第一次到湖南。长辈们讲,我们原籍江西,后到湖南衡阳、长沙经商,是一个从商业发家的封建大族,后来又随着封建王朝的崩溃而衰落。至于怎样从商业发家,又投身行武,变成了封建大族,他们没有讲。曾祖父刘培元是曾国藩湘军中的一个将领,在一本清史演义中,见过他的名字,好像是个团练。父亲说,因为没有给写书的人送钱,就把他的官写小了;这有可能,因为他死后还被清王朝说为“壮懿公”。曾祖父有六个儿子;有几个女儿,没有听说过,那是“女人不算人”的时代。他…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和他的四位新化籍老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主席生前提到甚至安排过的他自己的老师,有文字记载的为数极少。而这极少的人数之中,居然有4位是湖南新化籍人。资江哺育的新化,地灵人杰.她那县城的石板街,记录着“五步一翰沐”的迷人历史.毛泽东主席这d位老师的名字,分别叫张干、袁吉六、罗元鲲、罗教铎。殊途同归,他们是在湖南第一师范共同学习和战斗,结下的深厚友情,并被世人传颂的.上篇毛泽东于1913年转入湖南一师读书.这个“大个子学生”经常用冷水洗澡.星期天总是去街上拉人力车,赚几文小钱买书看.他的床下堆满了书刊和报纸,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博览.勤奋的学子…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博物馆珍藏有一本《湖南电灯公司陈公纪事碑》拓片,是研究湖南近代历史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尤其是研究湖南近代名人陈文玮和他所创办的湖南最早的民营实业湖南电灯公司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8.
他17岁给张学良当卫士,经历过张作霖被炸的“皇姑屯事件”和“西安事变”;他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万毅结拜过兄弟;他给周恩来写过信,并收到过周恩来的亲笔回信;他在陕西王曲听过美国记者斯诺的演讲,又在安徽蚌埠和日本坂垣师团激烈战斗,并身负重伤;他加入过基督教,新中国成立后又投身革命,担任湖南武冈县副县长整整15年。这就是至今仍健在,已经96岁的李守义老人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9.
正共产党曾经讲他是土匪,国民党又把他当成共匪。他既打家劫舍又抗日杀敌,既与共产党为敌,又与国民党作对。当地人说他是侠士,外地人称他为强盗。他叫李松寿,湖南安仁县县志中一个浓墨重彩的人物——"匪侠"抗日显身手李松寿,宣统己酉年(1909)出生在湖南安仁县承平乡祠堂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成为孤儿。为了活命,他讨过饭,做过小偷,学过扒手,从小练就了一身胆量。十一二岁时,因犯下偷食宗祠祭品之罪,被李氏族人用铁链  相似文献   

10.
1894年,江标就任湖南学政,上任伊始即以开化湖南风气为己任,锐意改革.在任湖南学政期间,他以实学课士、整理校经书院、创立<湘学报>.通过这些举措,他为湖南培养了一批维新人才,一改湖南守旧的风气,对于湖南近代学风的开化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黎锦熙先生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并且主要从事师范教育。他15岁时考中秀才,不久考入湖南优级师范史地部,22岁毕业。1913~1914年先后任湖南省立第四、第一师范历史教员,与杨昌济、徐特立同事,毛泽东、蔡和森等则是他的学生。黎锦熙和毛泽东不仅是师生,还是朋友。黎锦熙一生没有参加过多少实际的革命斗争,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时间也比较晚。但他却在许多大事上立场鲜明,在关键时刻主张正义。辛亥革命以后,他在长沙办过《湖南公报》和《公言》等报刊,宣传民治思想,发表公正言论。就在这短期办报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一些有进步思想、革命思想的青年。黎先生请他们抄写稿件,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后来,黎先生欣慰地说:“我在湖南办报时有三个青年帮我抄写文稿,一个是不问文稿的内容,什么都照抄;一个是见到文稿中有问题总要提出来,并有代为润色的时候;一个是看到他不同意的文稿干脆就不抄。”黎先生还说:这三个青年对待抄写文稿的态度不同,后来各自的成就也不一样。第二位后来成了著名作家,是田汉;第三位成了伟大人物,那就是毛泽东同志;第一位默默无闻,他没有说出名字来。但在思想上,黎先生不由自主地受毛泽东这位学生的影响。我们只要看过黎锦熙多年珍藏,现已交由中央档案...  相似文献   

12.
走近曾云     
曾云老人的历史太过沉重,以致于我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去了解全部,虽然他浓重的湖南口音不太容易听懂,但每个宇音里包含的故事却具有极强的震撼力,足以让每位听者为之动容。让我们走近这位红色历史的见证人,一起聆听他那光辉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善诗词,但他在生活里也喜欢写打油诗。他的打油诗调侃友朋,可谓是别树一帜。红军长征初期,路过湖南,行军匆匆。有一天,张闻天在马背上打瞌睡,不小心脱缰跌下马来,虽未受大伤,却也有些狼狈不堪。毛泽东闻讯赶来,看他没大碍,当即凑趣口占了一首打油诗:洛甫骑马过湖南,四脚朝天滚下山。人没受伤马没死,菩萨保佑你平安。这首打油诗的另一个版本是:洛甫洛甫真英豪,不会行军会摔跤。四脚朝天摔得巧,没伤胳膊没伤脑。诗中的"洛甫"即是张闻天。  相似文献   

14.
60年前,有一位老人,受毛泽东之意,为湖南和平解放殚精竭虑,日夜奔忙,他就是仇鳌。  相似文献   

15.
湖南时务学堂学生人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 《近代史研究》2000,(2):307-312
湖南时务学堂到底招收过多少学生,史界有多种说法:曾是该学堂学生的唐才质称该学堂“共师生二百余人”;曾掌教该学堂的梁启超说,他在时有学生40人;汤志钧先生称,“时务学堂招  相似文献   

16.
正父亲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3岁开始军旅生涯,参加过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可谓九死一生。在世人眼里,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战将。在我们子女眼里,他是一个平易近人的长辈。父亲虽为共和国大将,但从来不摆官架子。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一  相似文献   

17.
姜天麟 《纵横》2011,(9):4-11
同师学友 周谷城与毛泽东早年是同师受教的学友。在教过毛泽东的老师当中,也有三位教过周谷城。这就是当时湖南很有名气的老师符定一、袁吉六(仲谦)、杨昌济。  相似文献   

18.
李琦 《百年潮》2011,(12):68-72
毛泽东在一些人生关节点上的重要选择,总引起人们无尽的回味和遐思。毛泽东若干“独辟蹊径”的成就,似乎都与这些异乎寻常的悄然选择有着若隐若现的关联。例如他早年曾有过三次离开众人汲汲之路而另辟他途的选择:一次是早年放弃赴法勤工俭学;一次是大革命中回湖南搞农运;一次是八七会议后毅然“上山”。当然,这些选择之“关键”,多是事后回溯时人们的总结,但换个角度来看毛泽东遇事如何“拆招”,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一个赤日炎炎的夏日,我与湖北民族学院从事土家族研究的黄柏权教授一同踏上湖南湘西。这块曾经在童年时代抚慰过作家沈从文生活的地方,在他的笔下是如此的美轮美奂,那些生动鲜活的人物与景物,令每一个读过他作品的人都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20.
肖根如,湖南长沙县跳马区人,曾任湖南省委接待处处长。毛主席每次回湖南,他都参与、负责主席生活方面的工作。近半个世纪以来,严守接待人员工作纪律的肖根如,从不向别人讲述和炫耀他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连家中也只有年迈的父亲知道他是为毛主席工作服务的,其他的兄弟、亲戚、朋友谁也不知道他是于什么工作的,几十年来他和毛主席在一起的那段难忘岁月和美好的回忆,依然历历在目,恍如昨日,而他却一直把这份珍贵的回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