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退体制度在中国是自古有之,而出于中国长期以来是"官本位"之国,各项政治制度的设置,基本上是围绕各级官员进行,所以古代退休制度主要也就是官员的退休制度。中国古代官员退休,有一个非常文雅的称谓:"致仕"。从字面上看,是去当官,走仕途。其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视中国古代诗歌批评方法的概貌,全面研究中国古代批评方法的丰厚遗产,文章提出以"可解"、"不可解"、"不必解"三种类型为支架,建构中国古代诗歌批评方法理论模式的设想。这个理论模式既有完整囊括所有中国古代诗歌批评方法的广阔空间,又具以简驭繁,以少统多的功效,且在逻辑上显得层次清晰,井然有序。  相似文献   

3.
和现代的机关单位一样,古代的衙门也有值夜班的制度。古人值夜的目的多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守护机关印信等。唐代官员、诗人白居易的"苑花似雪同随辇,宫月如眉伴直庐"一诗就是在值班室(直庐)里写成的。  相似文献   

4.
陈发桂 《攀登》2010,29(5):38-42
我国的官员复出机制,面临着非公开化、非责任化、非透明化、社会认同度低的困境。如何有效解决被问责官员复出面临的现实困境,本文从四个方面予以了回答,即完善问责的基础,明晰官员的职责和构建相应问责程序,这是建立被问责官员正常复出机制的前提;转变问责的模式,由"权力问责"转变为"制度问责",使被问责官员复出具有制度上的正当性;建立官员复出的回应机制,使体制外的"权利问责"与体制内的"权力问责"、"制度问责"形成完整体系,以减少官员复出的外部阻力;建立多元化的问责主体,以提高官员复出的社会认同度。  相似文献   

5.
丁雨辰 《黑龙江史志》2013,(17):133-133
存留养亲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了解决重罪犯人直系亲属年老、疾病无成人子孙照顾的社会问题而出现的一种刑罚制度。它实行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此制肇始于北魏,基本定型于唐朝,到封建社会后期逐步完善,形成了一整套相对独立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正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它一改近代中国重婚立法中畏缩不前的常态,以"废旧立新"为主要任务,明确规定"禁止重婚、纳妾",实行一夫一妻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并规定对"违反本法者,依法制裁"。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南地区经人民法院审判的重婚案件较多。产生重婚行为的原因和情况十分复杂,各个时期重婚的情况又有较大区别。因此,司法机关在审判重  相似文献   

7.
为政廉洁,是古今中外一切政治文化对政府官员的基本要求,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政体,在目的性与手段上可能存在着差异,但在反腐倡廉、对官员实行监察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那么中国古代是如何监察官员,以防止并惩治腐败呢?  相似文献   

8.
重婚是多个婚姻的冲突。如何认定特殊情况下的重婚,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正常的婚姻家庭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重婚应当具备以下几个要件:婚姻的多重性、主体的同一性、时间的一致性和效力的冲突性。其中,所考察的"婚姻"是否成立有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晒薪水”     
眼下人们都在热议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据说此制度起源于240年前的瑞典。 中国古代官员中,不乏各具特色的“晒薪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历史上,尽管有很多途径可以取得官位,但是,在国家稳定、世道承平之时,对官员是有一定文化素养要求的。所以,在特定时期,有些英明的帝王会加强对在职官员的相关培训。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元代出军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军,本为从军出征之意①。出军作为一种刑罚的名称,基本沿袭本义,被判出军的罪犯,一般都被放至远方,从军出征。元代出军惩治的对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主要是普通的重罪罪犯,一般为免死的或降死一等的重罪犯人,此外也包括部分犯罪的皇族王族贵族②。出军虽只是一种惩治的手段,但在古代中国传统的刑罚体系五刑制下,在国家的法制建设中的作用却是值得关注的。近年来,在元代法制史的研究中,对出军问题也有所涉及③,出军的部分问题已有所阐发。本文略去了这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因为有关史料的缺乏,相关问题的模糊,对元代出军…  相似文献   

12.
林仕谋 《文史天地》2010,(12):65-69
在中国古代,司法审判是官僚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代官僚的特性很大程度上是在充当法官时才显示出来的。古代的官员就是坐在衙门的大堂上,拍惊堂木的况钟、海瑞、包拯……而本文所讲述的,也仅为古代衙门的一些支离破碎的轶闻趣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王朝的"封贡体制",中外学界又称之为"中国的世界秩序"、"华夷秩序"、"天朝礼制体系"、"中华朝贡贸易体系"、"宗藩体制(体系)"等等。美国、日本、韩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但他们通常从中外关系的角度进行探讨。早在1910年,英国学者马士在其著作《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就将中国古代王朝的贡朝活动视为对外关系。  相似文献   

14.
“学马列的女子真心不好惹”。常艳相信这句话。她的一篇长文,让中央编译局原局长、副部级干部衣俊卿,这个马克思的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专家,成了又一个倒在“生活作风”上的官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军市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古代军市初探龚留柱"军市"是一种在中国古代某些时期广泛存在的经济现象。从文献上看,它最早出现是在战国中期,秦汉三国较盛,绵延至五代晚期,此后即不见记载。军市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军事经济史和商业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史籍中记载简略,历来少见有人专...  相似文献   

16.
写教材也要"通古今之变"晁福林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与历史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高等院校历史系以及文科各系的教学中,《中国古代史》是相当重要的一门课程。为了适应教学需要,编纂一部反映当代研究水平的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的教师和研究生...  相似文献   

17.
凡是无须禀命就可以实行诛戮者,称为专杀权,这个权力要通过授予,或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施。没有专杀权而擅自杀人者,则是专杀罪,不但法律有治罪条文,而且属于重罪。同样都称为专杀,前者是权力,后者是罪名,也就使专杀权与专杀罪的界限不清,进而出现许多变数。厘清专杀权与专杀罪的关系,不但可以了解古代司法的特别程序,也可以弄清法律变化的原因,以增进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正>监督制约是政治的本能,是一切政治制度设计之要义。中国古代监督制度是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制度体系而言,有这样"三套马车":宪官——古代监察官员的一般称谓;史官——古代记录历史的官员;言官——古代专门提意见的官员。宪官"掌察",以法律和上命为依据,监察百官,执行法纪,又称察官、监官;史官"掌史",以"经得起历史检验"为准绳,记录国家大政和统治者言行,褒贬得失,以史制君;言官"掌言",以"庙堂舆论监督"为职任,规谏帝王,纠劾百司,又称谏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人性恶”假设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人性恶”假设与管理赵国祥在中国古代的人性假设方面,有一种和"人性善"假设极其对立的假设,这就是"人性恶"假设。"人性恶"假设相对于"人性善"假设来说,把人性定义到另一个极端。这种对人性的假设,从其发展过程来看,它萌芽于商鞅(约公元前390-...  相似文献   

20.
《中华遗产》2009,(6):20-23
科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它与今天的高考一样都是以分数取人。科举有积极意义吗?古代的科举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什么?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