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人寄宿往往称为“下榻”,但“下”总是有离开的意思,为什么不叫“上”榻呢?其实这个说法的背后是有故事的。  相似文献   

2.
评钱穆的中国社会演变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演变论是钱穆先生用以中国史研究的史学理论,其内容和形式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这一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以政治制度的演变为主体、以“士人政治”的变迁为主线用以考察中国历史上的社会演变过程,它反映了钱穆先生关于春秋以前是“封建社会”,战国以下是“四民社会”而非封建社会的中国史观点。这一理论的意图在于:用中国历史上社会演变的有限性来证成中国文化精神传统的不变性,其理论实质是道统文化史观。  相似文献   

3.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关于新疆红钱研究的成果如雨后春笋,然而对于“新疆红钱”,还有许多待解之谜需要专家、学者及同好去破解。比如,关于“新疆红钱”范围的定位上。不少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汇集起来主要就是两种说法,一类说法是,“红钱”限指新疆的红铜钱,甚至只限于南疆的铜钱;另一种说法是,清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统一新疆后所铸的方孔圆钱,不分南北两路,  相似文献   

4.
在浩翰、纷繁的古钱中,有一种叫“借口钱”的铜钱,在花钱和个别行用钱中有。这种钱形制工整.方口偏大,字多篆书。还有一种称为“隐语钱”的花钱,钱词语深奥,令人费解,经过考证分析,方可破释其意。  相似文献   

5.
张启发 《沧桑》2008,(1):110-111
本文主要叙述了钱穆先生关于中国历史研究的方法,并与同名的两本书作了比较,指出钱穆先生更强调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文化意义,即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弘扬。  相似文献   

6.
罗汉钱探源     
笔者从马定祥先生收藏的拓片中看到一种“康熙重宝”钱(图一),为“罗汉钱”的真实由来找到了比较可靠的依据。这枚“康熙重宝”是康熙六十寿辰时铸的“开炉钱”,大而厚重,挂于宫灯四角下作装饰。我们把“康熙重宝”与“罗汉钱”作了反复比较,证实两种钱的书法笔划特征完全一致,几无差异。当时这类钱统称为“万寿钱”。那末,为什么现在又改叫“罗汉钱”呢?其中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轶事。  相似文献   

7.
钱穆先生的《先秦诸子系年》由“考辨”、“通表”两部分组成,他以《纪年》订《史记》,考证诸子年代、行事,注重宏博会通、寻源探本,具体运用了传统考据学中本证、旁证、理证、存疑等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是浙江省瑞安县陶山浦西村的农民,叫余建顺,清末金钱会起义就发生在我们那一带,所以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关于金钱会的传说,不少人家还保留着义记金钱。我们当地把金钱会称为“金钱反”,发起人是赵启。民间有的书上说,赵启原名叫陈兆启,不过还查不到确切的证明,他是平阳钱仓镇一个饭铺的店主。咸丰三年(1853年),平阳县和瑞安县连年水灾,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平阳县钱仓有个在太平军里作头目的白老三,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收集的“半两”钱中,发现三枚背阴文“半两”钱。一般“半两”钱的读法是由右至左,这三枚背阴文“半两”钱,均是“两”在穿右,“半”在穿左,故应称为背阴文“两半”钱,或背阴文传形“半两”钱。所见几篇文章,皆称为背阴文“半两”钱,为便于讨论,本文仍从旧称。三枚之中,一枚面无内外郭,径2.35、穿0.78、厚0.1厘米,重2.5克。背平,有阴文“半两”二字,“半”在穿左,“两”在穿右(图1)。第二枚面有外郭,径2.36、穿0.9、厚0.1厘米,重2.1克。背平、有阴文“半两”二字,“半”在穿左,“两”在穿右。但阴文“半”字少第四笔,“两”字缺第二笔(图2)。第三枚面有外郭,径2.4、穿0.82、厚0.1  相似文献   

10.
所谓“星月纹”,是指古钱上代表星辰的点纹和代表月亮的月牙纹。星月纹钱在历史钱币中占有一定位置,历来很受泉界重视。然而,有两大问题尚需统一认识。一是提法上的混乱——常见有将一切点状痕统称为“星”,将所有曲线痕都称为“月”的现象。二是星月纹的由来及含义说法多样,例如“皇后(贵妃)甲痕”说,“炉别标记”说,“宇宙崇拜”说以及“祈福民俗”说,等等。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权作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初叶民国五年至民国十五年前后 ,四川各地曾流行过种类繁多 ,发行广泛 ,用于市场交易的代用币。当时人称为“钱牌” ,儿童叫它“钱牌子”。钱牌的出现 ,至今已近百年。尽管像昙花一现 ,很快消逝得无踪无影。可是在当时各地市场缺乏小面值钱币情况下 ,它曾鼎盛一时 ,代替了钱币 ,起了兑换和找补作用。钱牌的产生与衰落辛亥革命成功后 ,民国元年成立四川军政府。四川成都造币厂奉令铸造民国铜元供市面流通 ,起名“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当时以“文”为基本钱币单位 ,造币厂在民国元年和二年 ,铸造有一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和二…  相似文献   

12.
储建国 《中国钱币》2010,(2):31-40,I0001
钱会,即民间俗称的金融互助会,在中国流行历史悠久。一般由发起人即会头邀集会员若干人参加,第一次会钱由会头先收,以后依特定之收归方法,决定会脚④收款次序,如按预先排定次序或抽签轮收的,称为“轮会”;如按摇骰或抓阄方式确定的,称为“摇会”;如用投标竞争方法决定的,称为“标会”;如约定所有会脚都按同一利息,这会就叫“平会”。在所有成员各获得一次集合在一起的会钱之后,一般即告终结。  相似文献   

13.
清朝政府统治中国200多年,对汉族采取了民族压迫政策,因而被著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称之为“私心狭义的部族政权”。这样的民族政策造成了中华民族素质的总体下降。孙中山先生对此有切肤之痛:“中国四万万之众等于一盘散沙,此岂天生而然耶?实异族之专制有以致之也。在满清之世,集会有  相似文献   

14.
当时有人把广东的婚嫁习俗称为“买卖式”的,因为凡是婚嫁,总要跟“钱”有关一一小编我孤陋寡闻,日前拜访未来岳母时方才知道,客家话中嫁女至今依然是叫“卖女”——礼金需多少,礼饼有几担,金猪要几只?接下来的文定礼、纳采礼、亲迎礼等等,一桩桩接二连三,非闹得天翻地覆不可。  相似文献   

15.
邱思达同志在“宋钱举要”一文中(《中国钱币》1983年第二期)提及南宋“临安府行用”钱牌,说它是“历来古钱中从没有过的一种特殊样式”,并题诗一首,很觉有趣。南宋钱牌确实很特殊,所以也很引人注目。因其不见干正史,因而对它的发行也就有不同的猜测。一种说法认为它是一种汇票性质的东西类似唐代的“飞钱”,以便于出远门携带,元末孔齐之言最有代表性:“贯以致远,最便于民。”但钱面明文“临安府行用”,带出  相似文献   

16.
浅议对钱──兼述西夏对钱牛达生(一)“对钱”,又称对子钱、对书钱、对品钱、和合钱,日本人称对泉,符合泉。按照一般的说法,“对钱”始于五代南唐(937~975年),盛行于北宋,到南宋孝宗重熙七年(1180年)而止,是钱币发展史上特定时期的事物。*最早论...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关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刘少奇提出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笔者在许多文章和书籍中见到过这种说法。然而从笔者掌握的材料看,这种说法是不够准确的。  相似文献   

18.
林笑薇 《民俗研究》2003,1(4):155-157
年彩,俗称“门笺”、“门彩”、“挂千”、“挂签”、“挂钱”。鲁南称“过门笺”,天津称“吊钱”,北方叫“挂钱儿”。是春节贴在门楣上的一种民间剪纸,流行于南北方农村,城镇亦有。  相似文献   

19.
钱穆先生喜欢说,中国的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西方的史学是以“事”为中心的。传记这一领域中,“精英”一统天下的格局在晚近的历史研究中渐呈式微之相,“匹夫匹妇”的历史获得更多关注,不少学者津津乐道于诸如清代山东郯城一个无名农妇的遭遇(见史景迁的《王氏之死》)。应该提醒的是,为小人物提供空间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大人物与时代的关联,仍是史家不可逃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邱德美 《新疆钱币》2000,(2):34-34,37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钞票”称为“钱”。《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则将“钞票”定义为“纸币”。这些称呼和解释都毋庸置疑,但需要补充的是,钱、钞票和纸币在过去是不能简单地划等号的。钱,古称“泉”,取其流行周遍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