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耕夫词钞     
减字木兰花·山村即景霜林正染,溪水那边农舍院。豆架瓜栏,几个儿童捉暮蝉。徐风拂面,八月麦场禾稼满。马叫人欢,麦粒一锨笑一锨。太常引·庭中碧桃新绽窗前一树小桃红,满院落霞烹。别后又经冬,且莫叹霜髭又浓。  相似文献   

2.
分析、比较<殷周金文集成>及其他一些古文字材料中的"身"、"瓜"字形,认为师酉簋铭文作" "等形者,实为"瓜"字,在铭文中当读作"狐".铭文中的"弁瓜夷"可能是指有戴狐皮帽习俗之夷部族.  相似文献   

3.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种了一窝瓜,每天浇水的时候,他老念着:“种瓜种双的,出瓜出单的。”因为那时认为出单的吉利。后来,这窝瓜果真发出一棵单苗苗,种瓜人高兴极了。过了个把月,瓜一天天长大起来,慢慢牵藤了。过了一两个月,他又下地去,到了瓜旁边一看,吓了一跳:瓜藤子  相似文献   

4.
汪廷珍(1757~1827),字玉粲,淮安河下镇人,是乾隆己酉年进士,嘉庆间官至礼部尚书。因博学多才,文采超群,有关他的趣闻逸事在苏北一带民间广为流传。汪廷珍年轻时,有一年夏天带着书童出游。途经山东某地,正值骄阳似火,炙热难当,主仆二人汗流浃背,舌干唇燥。然而旷郊之外何以避暑解渴?正在焦灼之际,书童眺望到不远处有一翠绿的西瓜地,瓜地尽头隐约还有一房舍。顿时,二人大为振奋,快步奔到西瓜地边,只见硕大圆润的西瓜一个个在阳光下泛着缭人的碧光,使他俩禁不住垂涎欲滴。他俩急忙来到瓜棚,掏出铜钱向看西瓜的中年人买瓜吃。不料看瓜人竟连连摇头道:“不卖不卖,此瓜不卖!”“我们多给你钱。”汪廷珍以为看瓜人嫌钱少,便吩咐书童再取出一些碎银子。谁知看瓜人一个劲儿地摆手说:“客官,钱再多也不能卖啊!”“为什么?”主仆二人甚觉诧异。于是看瓜人解释道:“东家吩咐过,往来过客若想吃西瓜,必须回答三个问题。若东家满意,西瓜任你选吃,分文不受;若是答得欠佳,钱再多也是不卖。”说罢,又补充一句:“这个规矩定了三年,从未有过令东家满意的回答呢!”汪廷珍微微颔首,见书童在旁跃跃欲试的样子,便让他先去试一试。书童欣然领命,沿着瓜地向数十丈外绿柳掩映的...  相似文献   

5.
刘玉权 《丝绸之路》2011,(18):77-82
公元1036年,西夏攻陷瓜(今甘肃瓜州县)、沙(今甘肃敦煌县)二州,瓜、沙二州开始隶属西夏统治。瓜、沙二州在西夏统治的191年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境况如何,历史文献鲜有记载。本文尝试从敦煌莫高窟和瓜州榆林窟西夏佛事活动的一些痕迹,同时结合史料来探讨瓜、沙二州在西夏统治时期的情况,以补文献之不足。  相似文献   

6.
香港的好去处○张志和又到了金秋时节。迎着阵阵凉爽的清风,我不禁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在香港探亲闲游的情景。观鸟买瓜到鹿颈假日到郊野远足,松松筋骨,看山看水,会很惬意,如果还能采购到一点城里罕见的禽畜瓜果之类的农产品,就更会觉得更满足了。沙头角鹿颈,就是...  相似文献   

7.
瓜沙州大王印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敦煌文书和其它史料考证出:曹宗寿时曾冒称“瓜沙州大王”,并开始了“瓜沙州大王印”的使用,该印曾用于曹宗寿时期的一次官方佛经清理,旋因藏经洞的封闭而获保存。  相似文献   

8.
《文史精华》1998年第十期刊登杨忠明先生《破解“红崖天书”之谜》,读后颇为刘正英先生博学缜考所感动,所启发。因而反复观赏“天书”,又有所悟,记录于下,与有识者共商。1.“天书”1号字,连体藏着许多字,可做多种含意理解。藏字为。于、石。后;从整体上观看,l号字又呈现似是而非的一些字:品、芮、面;从隐字法上分析,还有天、7。把这些综合起来分析,可作如下解释:作者将本“天书”作为“天品”,模仿(金刚经)文式。本意是品天,评论当时最高统治者。“天书”的主题是阐述满清将要消亡,满手无水,甘字倾倒,雨字似雨非雨。…  相似文献   

9.
张居正大概是明朝最能干的大臣了。他深知官场上的种种弊端和权谋,圆熟地游刃其间,居然凭一己之力完成了明朝的中兴大业。如此高明的先生讲述大官怕小吏的官场故事,必定大有深意,不可不听。张居正说,军队将校升官,论功行赏,取决于斩敌首级的多少。一颗一级,规定得清清楚楚。从前有个兵部(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的小吏,故意把报告上的一字洗去,再填上一字,然后拿着报告让兵部的官员看,说字有涂改,按规定必须严查。等到将校们的贿赂上来了,这位吏又说,字虽然有涂改,仔细检查贴黄,发现原是一字,并无作弊。于是兵部官员也就不…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的浪漫主义者吴宓孙敦桓哈佛三杰之一吴宓(1894──1978),姓吴名宓,字雨僧,又字雨生,陕西泾阳县安吴堡人。我国近代著名诗人、学者、比较文学先驱。安吴堡吴氏,为当地望族。吴宓从小过继给他的叔父吴建常(字仲旗)。吴建常博学多才,禀性刚直,对...  相似文献   

11.
扬之水 《收藏家》2008,(10):51-56
瓜是雅俗、也是南北共赏的题材。所谓“瓜”,自古以来是指甘瓜、果瓜,亦即甜瓜,虽然在辽代壁画里已经出现了放在果盘上面的西瓜,但它是描绘生活场景,作为装饰题材,甘瓜几乎是一枝独秀的。  相似文献   

12.
颜习斋及颜祠王艳丽颜习斋,名元,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省博野县北杨村人,生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他是我国十七世纪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当时社会颇有影响,并创立了颜李学派。颜习需生活坎坷。其父颜昶,本是...  相似文献   

13.
正有潘璧《绣余刻画图》漆盒。砚底铭:"绵绵瓜瓞。庚子七月篆于绿玉书屋。轮川在峨。"后刻"轮川"姓氏印款,并"长林""子子孙孙"闲文印款。砚取上品端石,精心雕镂。以大瓜为体,浅挖成堂。尾琢瓜棱从简,额覆瓜叶以繁,并镂雕过池瓜蒂。侧叶底出螭龙,乃美好吉祥意。瓜叶过墙出砚背,又垂一小瓜,古称瓞。图式典出《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句,寓子孙绵长。惟款识及名章形制皆日人习气。或为轮川于庚子时(1900)吴门定制,十载后归于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记载着两个“王赓”的名字,为了区别,一个以字传世,一个以名行世。前一个出生安徽合肥,做过北洋政府的安徽省长,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大汉奸王揖唐,抗战胜利后,为国民政府处死。后一个王赓,字绶卿(又字受庆)江苏无锡人,即“红遍中国”才女陆小...  相似文献   

15.
在托克逊县夏乡南湖村,董月强从自己的大棚里摘出来几个滚圆的牛奶西瓜,嘁哩喀喳地切开:"尝尝."董月强淡定而自信地对我说. 后来我抱了一箱这种牛奶西瓜从吐鲁番回到乌鲁木齐——其实一箱西瓜也就是四个,整齐的"隔离"在纸箱之中,纸箱上醒目地写着"牛奶西瓜"四个字,但我没料到,就因为这四个字的缘故,一路之上不断地有人好奇地问我:牛奶西瓜是什么瓜?  相似文献   

16.
郭店竹简《唐虞之道》所记虞舜父亲的名字为"■寞"。学者已指出,第一字应释为"■",从"瓜"得声,读为"瞽"。第二字一般释为"寞",分析为从"宀"、"莫"声,但读为什么意见颇不一致。根据上博竹简《子羔》用作"瞍"的"卉"字从"艸(卉)"得声,本文认为"■寞"字所从之"莫"不是"从日在茻中"的"暮"字初文,而应该分析为从"日"、"艸(茻)"声,读为"瞍"。"寞"即文献中的"瞽瞍",二者为音近通用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解析了花东卜辞中一个被误释为■的字,认为此字当释为■,■卜可读为兴卜,是吉卜的意思。又诂释了花东卜辞中用作语首助词和语中助词的曰字。  相似文献   

18.
《篆隶万象名义》是日本沙门空海所撰的汉语中古字书,其一字多反切的现象有不同于一般韵书“又音”的特点,本文将其称之为“又切”。本文针对《名义》“又切”的特点,从《名义》的语音系统出发,提出了整理“又切”的可操作的方法,该整理方法可以也应该贯穿《名义》音系整理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我是种瓜人的后代,我是栽瓜人的子孙,阿爸教给我种瓜的办法,阿巴①传给我栽瓜的经验。种不好瓜呀我不歇手,栽不到瓜呀我不甘休。女:阿哥是有心人哪! 阿弟是有志人哪! 可你先莫说种好了瓜, 可你先别讲栽到了瓜。 种南瓜呀不那么容易, 栽黄瓜呀不那样轻快。 假若没有十二样办法, 如果没有十三种主意, 南瓜籽呵它会捂烂在葫芦 里, 黄瓜种呵它会发霉在竹筒 里。男:我家祖祖辈辈是种瓜人 啊! 我家世世代代是栽瓜人 啊! 去年种着瓜, 前年栽着瓜, 为不使瓜种打失掉呀, 为不让瓜籽丢失掉呀, 把南瓜籽藏在葫芦里, 把黄瓜种搁在竹筒里, 留着做南瓜种啊…  相似文献   

20.
等待雷声     
《华夏地理》2007,(5):174-193
在赞比亚的卢安瓜河谷,雨水和河流营造了一片野生动物乐土。[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