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喜马拉雅南坡的西藏亚东,与不丹、锡金相毗邻。1904年,英帝国主义侵略西藏后,强行在亚东开设“商埠”。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后,结束了帝国主义的奴役和羁绊,亚东人民当家作了主人。如今的亚东以崭新的面貌昂立于祖国西南边唾。四访亚东1978年记者第一次访问亚东时,看到这里虽有丰厚的自然资源,人们却不得不丢下唾手可得的编织等副业收人,到亩产不足200斤的山坡梯田上去“学大寨”,还广为流传一个农民在一块岩石上运土造田的“动人事迹”;1985年第二次访问亚东,尽管那种不切实际的生产方式已经结束,允许人们搞多种经营,但…  相似文献   

2.
亚东县位于西藏正南方,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平均海拔3500米,是一座边境县。它的东边与不丹接壤,边境线长140公里;南边与锡金毗邻,边境线长150公里,北面与岗巴、康马、白朗三县相连。县府驻地下司马镇海拔28O0米。亚东距地区行署驻地日喀则市309公里,距自治区首府拉萨474公里。亚东,藏语叫“卓水”,意为急流的深谷。在很早以前,这条山谷里有十几个村庄,每个村庄只有几户人家。亚东本是其中的一个小村,据说有一任驻藏大臣在这虽住过。1888年英军第一次人侵西藏后,亚东被英帝国主义强行辟为商埠。从此亚东便成为印度、不丹。锡…  相似文献   

3.
书讯     
《中国西藏》2004,(5):80-80
《西藏文史资料选辑》(二十一) 该书由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民族宗教法制委员会编、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包括恰宗·其美杰布“忆1950年达赖喇嘛去亚东及劝和团迟玉锐来藏片断”、郭查·索朗多布杰整理的“拉加里家世”、罗桑祥巴的“历任亚东总管简介及米汝  相似文献   

4.
和平解放西藏日记摘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二十五集电视连续剧《西藏风云》在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一套书目播映后,引起了 国内外广大观众热切关注,现在特地把片中的“乐部长”的《和平解放西藏日记》摘抄于后, 奉献给读者们分享。片中的“乐部长”的原型,即乐于泓同志,早年参加革命,曾任十八军 民运部长,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简称“西工委”或“工委”)联络部长,西藏工委委员等职。 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谈判和平解放西藏事宜,乐于泓同志为中央一方两个列席 代表之一。另一列席代表为平措旺阶,藏族同胞,后任西藏工委副书记。1951年5月23日 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通称“十七条”)后,奉毛 主席之命,乐于泓同志随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全权代表张经武(电视片中的“张代表”)从 北京出发经印度到了西藏边陲重镇亚东,会见了拟西出的达赖喇嘛。乐部长曾多次陪同 张代表与达赖喇嘛亲切会见商谈,促成达赖返回拉萨。1954年秋,达赖赴京参加全国人大 会议,张代表陪同,乐部长随行。这份日记摘抄,记述和平解放西藏的许多重要史实,弥足 珍贵,诚文史精华。乐部长现为成都军区离休干部。日记中提到的个别故实,笔者作了简 要注释,用夹注方式标明。  相似文献   

5.
二战前后,中国的西藏远离战区,躲过了战火与硝烟,但并没有躲过纳粹德国的视线。1938年和1943年,纳粹党卫军头子希姆莱亲自组建了两支探险队,他们深入西藏,寻找“日耳曼民族的祖先”——亚特兰蒂斯神族存在的证据,寻找能改变时间、打造“不死军团”的“地球轴心”。1945年,苏军攻克柏林后,内务人民委员会(“克格勃”前身)军官在德国帝国大厦的地下室里,发现了一名被枪杀的西藏喇嘛。这一切都使纳粹在西藏的秘密行动成为二战中一个难解的谜团。  相似文献   

6.
西藏江孜地处国防前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江孜既是抗英“英雄城”,又是帝国主义侵略占领的重灾区之一。1951年5月23日签订的《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第一条,明确规定了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和平解放后,根据1954年4月29日中印两国政府签订的《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政府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的规定,取消印度在西藏继承英帝的一切特权,包括设在江孜、亚东的商务代理处,治外法权及撤走江孜、亚东的武装部队。印度在西藏地方所经营的邮政、电报及电话等…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西藏历史上,19世纪西藏与森巴的战争是一重大事件,影响深远。本文就有关此次战争的一些未清楚或有争议的问题发表自已的看法:(1)考释汉文文献所记“然吉森”、“索热森”和“谷朗森”之语源和确指;(2)讨论西藏与森巴战争最后一战谁是胜者;(3)阐明原属中国西藏的拉达克何时被侵占。  相似文献   

8.
高平 《中国西藏》2004,(5):50-51
1957年4月5日上午,我站在西藏亚东的山坡上。 四周是青翠的青松,脚下有严冬留 下的冰雪,头上是惟独世界屋脊才有 的蓝得透明的天空。我好像站在一幅 画中。亚东的确美得像西藏南部的立 体画。这个小镇离锡金不远,名气很 大,因为它曾是英国殖民军队两次入  相似文献   

9.
《西藏人文地理》2013,(5):144-153
摄影师谢罡,幼随著名画家钱来忠、摄影家李志国学习美术与摄影。入伍后工作之余兼顾摄影,分别于1997年、2002至2008年在西藏亚东和林芝工作。他走遍了林芝地区的山山水水,拍摄了大量自然与人文图片,被誉为“藏东南美的发现者、挖掘者、挚爱者”和“拍摄墨脱和南迦巴瓦峰图片最丰富的人”,著有《雅鲁藏布大峡谷里的墨脱》一书。早年他受工作限制,主要摄影活动集中于林芝地区,退役后拍摄范围扩展到了整个西藏。在他眼中,西藏是纯净、纯粹、唯美的,是一方天上的景象。  相似文献   

10.
西藏的邮电通信,如果追溯起来,可以说从唐朝开辟唐蕃大道起就有了,那就是古老的邮驿制度。当时在唐蕃古道上由于双方的交往,建起了不少驿站,中原和吐善的联系,就通过这些驿站一站接一站地传递信息。西藏具有现代意义的邮电通信,始建了清朝末年。公无1910年(清宣统二年),清朝政府邮政总局成立了拉萨邮界,分别创建了拉萨、江孜、日喀则、帕里和亚东邮局,开通邮路1300里。1911年,西藏正式成立了拉萨邮政管理局,在昌都、硕板多、江达、江孜、日喀则、帕里、亚东设立二等邮局,当年全藏收寄邮件5万余,并开办了汇兑业务。同年又开…  相似文献   

11.
亚东葬俗     
亚东,藏名桌木,意为险峻谷,位于喜玛拉雅山南坡。亚东地势北高南低,全县自帕里向南延伸,呈北宽南窄的条形地带,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与西藏其它地方不同的丧葬习俗—火葬。据当地的人讲,由于亚东群山环抱,很少有秃鹫下来,故,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一直选用火葬。火葬,在亚东藏族中是一种高级的葬法,由于葬法在群众心目中地位很高,所以其仪式也比较隆重。现根据所见所闻对亚东丧葬的过程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藏、川藏公路通车60周年之际做出重要批示,概括提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这是继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确定为全国支援西藏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做出“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加快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20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对西藏工作的新指示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青藏、川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如果说“老西藏精神”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那么“两路”精神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精神层面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卓越的政治眼光和创新精神,领导推动新时期的西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为西藏的发展指明了一条正确道路,西藏的发展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支持和全国人民的帮助,离不开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两路精神”必将成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3.
岳立 《中国西藏》2003,(3):20-21
1987年9月21日,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人权小组委员会上发表了所谓解决“西藏问题”的“五点和平计划”,在认为西藏历史上即是一个独立国家的基础上,提出“使整个西藏成为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一个‘和平区’和‘缓冲国’”的方案。将中国的领土西藏变成中国与印度之间的缓冲国的说法,最早是由英帝国主义提出的。他们曾入侵西藏,企图将西藏变成他们的殖民地。  相似文献   

14.
萨空·次仁多吉先生,1912年生于西藏上亚东乡岗故村。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他为西藏和平解放事业做了大量工作,成为一位有名望的爱国统战人士。他曾担任过亚东吉卡办事处副主任、江孜地区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等职务。  相似文献   

15.
亚东往事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人烟稀少,神奇无双的雪域高原西藏,造物主却赐给她一个人们趋之若骛的地方,这就是亚东。到过亚东的人知道,其实这里是一个卧瓶状大峡谷,人们习惯上叫"亚东沟"。百里多长的亚东沟,由于海拔低、林木葱郁、鲜花常开、气候宜人、地处国境。  相似文献   

16.
《西藏人文地理》2012,(4):24-25
由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西藏人文地理》杂志社协办的“西藏生物影像调查(TBIS)巡展”已于5月25日在北京拉开序幕,并分别在广州、上海、成都、重庆各地巡展。今年的暑假,TBIS将带孩子们探秘峡谷森林,在自然中学百科,使你从中学到丰富的自然常识、生态环境知识;并且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柳升祺先生是我很敬仰的藏学界老前辈。早听说他60年前就用英文撰写,在美国出版过一本向外国人介绍西藏的著作——《西藏和西藏人》(TIBET AND TIBETANS),颇受国外关注,可惜一直无缘拜读。他是怎样描写西藏?写了些什麽?越是读不到,越是感到神秘。再加之该书系与国民党高级官员沈宗濂联署,由曾任沈宗濂英文秘书的柳升祺执笔,仅在国外发行,在那个极“左”思潮盛行的年代,难免给人许多稀奇古怪的联想。谢谢中国藏学出版社的睿智慧眼,终于在柳升祺去世3年后(2006年1出版了由先生爱女柳晓青女士亲自捉笔翻译的《西藏和西藏人》中文版,让我一饱眼福。不但澄清了半个多世纪笼罩在国人心头的迷雾,更使我们得到许多“温故而知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不丹臣服英印 不丹自称“竹域”(Drukyul),意即龙的国度,清政府文书译为布鲁克巴,是西藏在喜马拉雅南麓的藩属,居民藏族,自称“竹巴”,信仰藏传佛教;英国征服孟加拉以后,东印度公司政府将野心瞄准到喜马拉稚之外的西藏,第一步就是要臣服不丹。1773年,英国从不丹手中夺走了古芝比哈尔土邦(CoochBehar),引起了西藏的关注。1774年,班禅大师向英印总督希斯丁(ViceroyWarrenHastings)照会,  相似文献   

19.
在各类民间文学品种中,民歌是最能直接反映生活、参与社会、表达人们的愿望和好恶的。具有丰厚文化积淀和富于艺术才能的西藏人,把民歌这种艺术形式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事态中的作用发挥到了令人折服的地步。他们不但快乐时唱“吉鲁”(欢乐歌),悲痛时唱“觉鲁”(苦歌),恋爱时唱“噶鲁”(情歌),劳动时唱“来协”(劳动歌),而且往往用歌谣来表达他们生活的愿望和政治上的诉求。曾经被拉萨人津津乐道、百唱不厌、甚至成为当时人们的政治生活、社会新闻一部分的白拉姆歌,就是民歌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例。我在拉萨工作期间收集过数十首这…  相似文献   

20.
6月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被正式聘任为“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主席,聘任仪式在北京举行。“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活动由中央统战部指导,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等单位组织开展,步长(制药)集团全程赞助,主要目的是帮助西藏等西部民族边远地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农牧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这项活动已成为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和价值的“同心”品牌系列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