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佚名 《文史月刊》2011,(5):32-32
人能写一手好字,按说是好事,然而,崔浩写一手好字,却引来塌天祸事。 话说北魏一朝,书法水准最高的人是崔浩。史书明明白白地说,北魏立国一百多年,崔浩写字最好,因此受到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的重用。 然而好字后来没有用好,崔浩被拓跋焘灭了九族。  相似文献   

2.
流传于北魏宫掖与鲜卑贵族间的《代歌》 ,是拓跋族的民族史诗。道武帝时修撰的北魏早期历史《代记》 ,主要当是依据《代歌》。《魏书·序纪》大体是以《代记》为本。辑集《代歌》和修撰《代记》的重要人物是邓渊。由于邓渊冤死 ,崔浩死于国史之狱 ,北魏一代史学衰微 ,史官视修纂北魏前期历史为畏途。考察《序纪》的来历 ,可以看出拓跋族面对其民族早期历史的某些问题时陷入的痛苦与窘境。这是中古时期民族融合浪潮中值得重视的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3.
牛润珍博士的学位论文《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已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我认为该书在以下三方面尤为精彩。一、探微索隐考察演变的真象。由于历史现象纷纭复杂,再加上人们认识的局限,因而不易窥见历史的真象。为考察历史的真象,作者广泛搜集正史、类书、典志体史书、前人今贤的论著近百种。作者尊重前贤的成果,但不迷信盲从前人的结论,而是在前贤基础上深入研究得出自己的看法。关于北魏崔浩国史案,陈寅恪认为是民族矛盾和政治斗争,作者进一步指出:“‘国史案’并非完全是民族矛盾,恐怕还有史学方面的原因,拓跋氏严格控制史学,不会允许…  相似文献   

4.
东魏迁都邺城,学术文化中心转移,北魏太和以来积累的文明成果萃集邺下,为东魏北齐史官制度的发展与《魏书》编纂提供了良好条件,并由此形成了史馆修史与大臣监修制度。大臣监修与史馆修史二者一体,史馆是一专门修史机构,似在宫禁集书省与起居省内,已不同于北魏秘书省之史阁。大臣监修改变了北魏以来秘书监、丞典领国史的传统,入馆修史加兼著作,脱离了秘书著作系统。著作从秘书省游离出来,与集注起居形成更加密切的关系。东魏北齐沿承北魏,置集书省和起居省,北魏以守尚书典注起居,东魏北齐以散骑常侍等侍官监领或撰修起居注。史馆修史与起居集注,造就了《魏书》、《齐书》、《齐纪》等史书。东魏北齐史官制度变化的依据为礼制的修订,唐代礼多因循北齐,故其史馆修史制度亦上承北齐。  相似文献   

5.
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翁滚梁墓地,目前就其年代有少许争议。发掘者认为是北魏时期墓葬,张景明认为是大夏时期墓葬。本文主要通过对该墓地M6的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的全面、细致地分析,认为该墓地应为太武帝统一北方(439年)后至迁都洛阳之前(494年)的北魏墓葬。现阶段如果没有明确纪年或墓志,尚不能区分出大夏墓葬与同时期北魏墓葬。  相似文献   

6.
北魏前期拓跋鲜卑统治者大力选用汉族人士 ,一批汉族名臣对北魏政权建设与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鲜汉矛盾渐剧”之说难以成立。用刑过严是北魏前期的立法特征之一 ,并非专门针对世族人士 ,仅从民族矛盾解释崔浩“国史案”与张彝事件的起因 ,都不免过于简单化。北魏前期政治与文化成就无疑是鲜卑、汉等各族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北魏崔浩石经石史的内容包括崔浩所注五经和仿效《春秋左传》体例主持编撰而成的国史。它的地理位置独特,东边三里是北魏的首都平城,西边三里是北魏最重要的祭祀场所天郊;它的占地每边长218.4米、面积47700余平方米;它的用功达到300万;它的碑制高1.8米至2米余,宽近1米;它的碑刻有460枚之多;它的篇幅达240万字左右。石经石史的创制遥启了初唐经学统一的端绪,也显示了崔浩的士族政治追求。  相似文献   

8.
北魏是南北朝时期,由拓跋鲜卑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硅于天兴元年(398年)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随着拓跋鲜卑统一北部中国的步伐和政权的日益稳固,逐步建起了适应皇帝办公、生活的皇家宫殿,到太武帝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宫殿群;北魏平城也建设成为一座人口超过百万的都市,  相似文献   

9.
宋太宗与北宋初几部官修史书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初年,围绕宋太宗即位称帝,皇室内部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之所以成为历史上的千古之谜,与宋太祖初年修史制度不健全和宋太宗、宋真宗时期几次组织修纂《太祖实录》等官方史料书有直接关系。为了显示即位的合法性,掩盖杀兄篡位,逼死侄、弟的罪恶,宋太宗不止一次地下手篡改史实,而史官们为了迎合皇帝的需要主动要求在官修史料书的过程中建立“纪草”、“进御”制度,进一步为宋太宗篡改历史创造条件。经宋太宗修改过的实录又被后人修入《两朝国史》、《三朝国史》等官修史料书,这些相互矛盾的史料被其后修撰的官修史书和私家撰述大量引用,以讹传讹,终成历史谜案。  相似文献   

10.
许敬宗纂改唐太宗实录及国史问题探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敬宗纂改唐太宗实录及国史问题探疑王元军唐太宗朝的实录、国史不实,主要是当时的史官许敬宗从中加以纂改。从唐高宗、刘知几到刘煦、欧阳修、司马光,都持这种观点,且可以在许敬宗纂改实录、国史问题上列上一长串罪证。但若细阅史书,不难发现,许敬宗修《太宗实录》...  相似文献   

11.
十六国北朝时期史官制度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史学的发展。这同当时的史官制度和史学发展两者之间有着比较有效的互动关系是分不开的。它主要体现在以起居注为主要内容的史料工作的规范化,国史编撰制度的初步确立,以及史官职掌和良史意识的有机结合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北魏时期的腐败整治可谓是史上最严厉的。公元426年,太武帝拓跋焘视察关东,一次性免去十多名贪官的职位;事隔21年,公元447年他又处死一些“盗设军资”的贪官。但是太武帝这些杀一做百的措施根本无济于事。公元461年,文成帝下令禁贪,规定犯赃绢10匹以上者处死。献文帝甚至规定:受羊1头、酒1斛者处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检讨了唐代史馆史官所带的几种使职官名,从初期比较笼统含糊的"史官"、"修史官",到后来比较精确的"修国史"、"监修国史"、"直史馆"和"史馆修撰",并论证何以这些是使职官名,有特定的动宾结构和含义,以及唐代官员如何带着各种本官,去出任这些史馆使职。  相似文献   

14.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死后被追尊为"世祖",这一庙号明文见诸《魏书》等北朝史书的记载。但北宋初成书的《册府元龟》一条记录显示,太武帝最初的庙号应为"世宗"。很可能在太和十五年改议祖宗、颁布《改易庙号诏》之时,孝文帝出于确立北魏太庙"三祖"格局的需要,而将太武庙号由"世宗"升格为"世祖"。太武帝身后在太庙中获得的庙号从"宗"到"祖"的改易升格,意味着其在北魏王朝政统谱系中从"有德"转变为"有大功"的地位评价的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5.
鲜卑民族之于北朝史官制度的设立、推进和创造,对发挥史学的民族文化认同功能起了重大的作用。北魏在继承汉魏著作官制的同时,发展出完备严谨的国史编纂制度。北朝几代史家则提出了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的史学思想。至北齐,史官制度与史家主体二者之间良好的互动催生了设馆修史这一新的机制,其对传统史学影响深远。这是北朝积极推进民族文化认同所结出的硕果,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当时和日后的民族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6.
北魏是我国书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然而以往对它的认识,主要停留在表面的风格特征方面,而要正确和深入认识这个阶段的书法艺术,就必须把握住它的内在审美观念。从史书等传统文献看,有关北魏书法艺术的记载比较匮乏,而从实物来看,墓志是北魏遗留下来的最丰富的石质的书法历史文献。北魏墓志主要出土于洛阳,以煌煌大观的元氏皇家墓志为代表,出土总数大概在四百方左右,其数量远远多于同时期的其他碑刻和墨迹。通过对这些数量众多的北魏墓志文献的梳理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其书法的内在审美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正>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起源于古代的道家思想与神仙方术。在封建社会里,道教如同儒教、佛教一样,也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之一。它自东汉创立后,衍变成许多派系。至北魏时,嵩山道士寇谦之迎合太武帝的政治需要,对道教进行改革,成立了新天师道,获得太武帝的扶持。太武帝对道教的推崇,促进了道教在黑龙江的传播。太平真君四年(443年),居于难水(今嫩江)的乌洛侯人来朝,称说魏之先人所建之宗庙石室如  相似文献   

18.
金代史官考     
金代皇权更替多伴有政变,皇帝往往借修史维护其皇位正统地位,国史纂修与皇权政治虽不同物,然密不可分。因此,金代实录记注较为系统,金代史学也受到古今学人重视,史官也最得职。史官制度完备且有效。修史机构胡汉合一,而史官女真、汉各置,史官群体由女真、汉、契丹、奚、东胡后裔、拓跋氏后裔等多民族构成。史籍所见各族各类史官133人,接近皇权核心的重要史官大都是女真人,汉人、契丹人承担修史实务,史官皆才学、慎密之士,是金代官僚集团中的"精英"人群。金代史官制度上承辽、宋、唐,然其修史机构常置,史官较为稳定,胡汉分工合作,纂成汉文、女真文《实录》、《起居注》等,使金代史官修史制度既有浓郁的传统性又有鲜明的时代与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19.
大同北魏时期墓葬人骨的种族特征张振标(中国科学院古脊推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宁立新(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86-1988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大同市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在位于大同市南郊4公里的电焊器材厂工地发掘一处北魏时期古墓群。共发掘墓葬257座,...  相似文献   

20.
李宝才 《文物天地》2021,(10):140-143
<正>鲜卑族拓跋部本是一个逐草放牧、居无常处的马上民族,没有本民族文字,文化欠发达,但建立北魏政权后,在极短时间内,逐步汉化,最终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笔者试就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前及建都平城后到太武帝时期逐步汉化的过程中与河北的关系做些梳理和分析,以窥北魏立国前后政治文化脉络之基础。一北魏政权及其民族文化背景鲜卑拓跋部最早起源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的大兴安岭附近。其早期历史记录为成帝拓跋毛时期,东汉末年,部族逐步南迁。西晋末年据有今河北沽源县东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