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为避战乱,笔者刚满周岁便随家人远渡南洋,在侨居地渡过颠簸的童年。五十年代初回国读书,1958年秋已是大学历史学系三年级学生。一次假期,笔者回到家乡广东南海县松岗墟。在一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的废墟,我称之为"汶墟"。不为生造词藻,是想为纯粹的哀伤找到寄往的所在.汶墟之下,当然没有甲骨文传世,却曾记录最鲜活的生命过往,以及他们现今或还在徘徊的魂灵。殷墟以文字传名,汶墟则以人命记史。不为列传,拒为本纪,只是那逾万名录结成的死亡名单,恨其竟要继续延长。家国之殇,自由西南弥漫;魂兮归来,祭之以安静的祈祷。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因抗战的需要,广西交通得以发展,集墟日渐兴盛,广西利用墟市带动乡村邮务,在墟场设邮政服务机构,成立墟期流动巡回邮政,设立统一乡村邮务管理机构,不断改进墟市巡回邮政服务,由此推动了广西乡村经济和邮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广州大学城即将在绮丽的小谷围岛破土兴建了。在这珠江广州河段的绿岛上,全部10条自然村和1个墟已按规划开始分批动员拆迁。13000多村民将分批移居别地。笔者拙文《小谷围岛前尘录》(见《羊城今古)2002年第3期)从该岛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的过去和现状作了简述,但似意犹未尽。  相似文献   

5.
赶墟     
泰宁的墟市在金溪,去墟市当地人称赶墟。溪上有一座水南桥,平时过往车辆并不多,每到赶墟日就变成临时通道,实际上从桥头开始就算走进了墟市长廊。  相似文献   

6.
自小谷围岛建成广州大学城后的短短几年间,岛内外的交通运输状况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州地铁四号线横贯本岛地下,设北亭、南亭两个车站;雄伟的特大型公路桥从海珠区小洲村,跨过珠江广州后航道,引桥架越本岛上空;广州有多路公交车通过岛内昌华市墟的公路桥直达本岛。现在岛内的交运设施先进完善,出行可以说是快捷舒适,四通八达,在令人叹为观止之余。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就在不久之前。它是多么原始落后和封闭阻塞呢!  相似文献   

7.
《神州民俗》2006,(12):26-27
山口墟重阳牛肉节由来已久,相传清光绪乙末年(1895年)重阳节那天,有人在山口墟买了两三斤牛肉,其病得危在旦夕的母亲吃后不久就好了。此事远近相传,于是次年九月初九开墟,专卖牛肉。之后,重阳节买山口墟牛肉来吃可祛病除痛,吉祥顺利,就成了当地的民俗。  相似文献   

8.
1923年(民国12年)2月,孙中山由沪返粤,随后在广州设立大元帅府(又称"大元帅大本营"),这是孙中山第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大元帅府建立后,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当时称为"广州市政厅")随之建立,廖仲恺、孙科分别担任广东省省长、广州市市长。因其时面临陈炯明再次叛变,讨陈正亟需资金,作为大本营的广州市政厅为满足巨大的军费支出与市政建设费用,下令将广州的官方资产、寺庙资产、公家资产进行没收、拍卖,掀起一场投变庙产活动。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有两处名曰"阴阳墟"的墟市,一在广东省曲江县白沙镇大村;一在雷州半岛雷州市杨家镇西汀村。雷州半岛阴阳墟的形成原因是多样的,其形成既与当地民众的妈祖信仰有关,也与当地生产生活、物产资源、地理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0.
妇女在传统社会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理环境中不尽一致。岭南妇女至少从汉代就已参与墟市买卖。唐宋时期,岭南妇女趁墟贸易相当普遍,至明清时期已属常态。岭南妇女肩挑负贩于家庭与墟市之间,以家中余物换取生产生活必需品,形成了该区域独特的"贩妇"模式,这一现象与儒家倡导女性居家"女织"模式明显不同,凸显了岭南社会性别分工的独特性。妇女负贩趁墟凸显了岭南墟市的女性化倾向,也是对儒家推行"女主内"模式的反叛。但岭南妇女趁墟买卖主要是为了生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行商坐贾。  相似文献   

11.
碧血黄花 浩气四塞──记“辛亥广州起义”广西几位烈士纪毓85年前,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在孙中山领导和黄兴指挥下,同盟会在广州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辛亥广州起义",亦称"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是役是在敌人已有戒备,革命军实力尚未...  相似文献   

12.
佛山最早的市场成形于宋代,当时佛山还是一个环水的小镇.市场也就是由棚下的艇头聚集而成。手工业与运输业的发达,使得佛山旱在唐代就已经有了规范的商业,有了市井的极细化,明代始有三墟六市,清代墟市更多,界限也更分明。“市”规模较小,佛山人更偏好“墟”——分类明确.规模庞大.四乡货物云集,人声鼎沸。普君墟多卖瓜菜鲜肉,大墟专门...  相似文献   

13.
福建的墟期     
在我国广大农村,有数天一次的集市贸易,人们把这一天上集买卖叫赶集,赶街、上圩等。而福建省则叫“赶墟”、“趁墟”。有人则满,无人则虚,“墟”是为“虚”之误矣。这种乡村市集起源很早,唐代柳宗元即已有“绿荷包饭趁墟人”之诗句。日本学者加藤繁,对此曾作过历史的考察。(见吴杰译本《中国经济史考证》,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清以来墟市已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聚落散处,乃各择适中之地,以为有无贸易之场,故有墟。耕贩兼营,乃共悬确定之期,以为贸迁往来之约,故有日。”但是,福建省的墟期是如何编排的?它有何特色?各地有何差别?它是否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这些问题,在农村集市贸易日益发展的今天,颇值得我们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冷东 《岭南文史》2012,(4):55-58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朝政府停止其他海关与西方国家的外贸职能,只保留粤海关与西方各国的对外贸易职能,通过十三行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直至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广州成为西方国家海路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和贸易场所[1],史称中西贸易"一口通商"时期,亦称"广州制度"。  相似文献   

15.
"广州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1994年9月6日至7日,在广州流花宾馆举行了广州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由广州市主管旅游工作的副市长王守初亲自主持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广州市人民政府属下的各个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广州市属四个市的负责人以及广州市、广东省各大报刊...  相似文献   

16.
增城在广州诸邑中的地位历来很重要,明嘉靖《增城县志·序》即有"广州诸邑以地望者,必曰增城,盖岭海之奥区,而山川之汇会也"之说①。所谓"山川之汇会",当指其境内群山、丘陵、平原、海滩俱全,东江、增江、西福河交汇,俨然是岭南地形缩影。  相似文献   

17.
香港百年一战(上)[广州]莫世祥编者按:《香港百年一战》为广州暨南大学历史系莫世祥教授将于明年初出版的《日落香江--香港对日作战纪实》的第二章,本刊将从本期连载,分三期登完。"鹰"袭香港"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海外的长城"·西山大队夜袭255高地·英军撤...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2011,(24):47-47
2011年12月10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文明进程"国际论坛在浙江宁波开幕。北海、广州、漳州、泉州、宁波、扬州、蓬莱七城市签署"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行动纲领》,将联合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并策划首次"海上丝绸之路"七城市文化遗产联展。  相似文献   

19.
广府传统的复原与展示——番禺大岭古村聚落文化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岭古村位于番禺东北部石楼镇、珠江狮子洋水道西岸,原名“菩山村”,至明嘉靖年间(1522—1565)建墟时才改称“大岭”①(有称在南宋绍兴年间的)。明清两代,广州府番禺县辖6都(司)78堡131鄙569村,设“司”为基层政权衙署,大岭为茭塘司属大岭堡大岭村(乡)。清末民初大岭村属岗尾社18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建宁县的墟市在清中叶形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墟市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规模差异,形成三级市场;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向上游与偏远山区扩张。笔者对其发展规模与空间分布进行考察,可知施坚雅模式中对各级中心地与市场的等级划分、近似于正六边形的市场空间分布模型以及周期性与集期等方面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民国时期建宁县的墟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