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易》,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大奇书,历来是一部有争议的典籍。建国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探讨掀起了新的热潮,作为儒家“六经之首”、道家“三玄之一”的《周易》又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学术界对《周易》的研究和探讨又有了新的进展。为了使《周易》学术研究在目前新的环境中深入和稳步地发展,有必要对建国以来的研究状况作一总结和回顾。  相似文献   

2.
杨继绳 《炎黄春秋》2013,(12):75-81
孙经先先生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6期上发表了《关于我国20世纪60年代人口变动问题的研究》的长文,又发表了《人口统计学中的虚拟人口理论及其应用》,声称“用科学分析”和“严密的数学方法”。论证出“饿死三千万是谣言”。我于2012年写了《脱离实际必然走向谬误——就大饥荒年代的人口问题与孙经先商榷》,也采用他那种“严密的数学方法”,按他所设定的条件,否定了他的结论。最近,他又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连续发表文章,不仅说“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三千万人”是重大谣言,还说“《墓碑》大量使用了伪造的、被篡改的和极为荒谬的数据”。本着对历史真相负责的态度,我再次回应。  相似文献   

3.
彝族毕摩又有“西波”、“溪婆”、“阿闭”、“布慕”、“拉摩”等多种异称异写,是彝族社会的祭司和民间知识分子。普顺发是禄丰县高峰乡大花箐村人,生于1936年,出生毕摩世家。他幼年读私塾,习《大学》、《中庸》、《孟子》、《百家姓》等古汉文,同时又跟从堂伯父学习彝经和祭司知识,所以,他既懂汉  相似文献   

4.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1859年(太平天国己未九年,清咸丰九年)由香港到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朝纲”后提出来的。洪氏在刊发此书的《喧谕》里说,他“编成资政新篇一则”,蒙天王“旨准”后,即“遵旨将原奏刊刻颁行,咸使闻知”。又据干殿官员汪吉人等说:“前所著之《资政新篇》、《英杰归  相似文献   

5.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有“孔明兴兵征孟获”,“孔明秋夜祭泸水”等专篇,描绘了诸葛亮南征的故事。清人毛宗岗《读三国志法》谓其为“汉相南征记”。多年来《三国演义》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对《演义》中一些相对独立的故事如(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以及书中的人物,已有较广泛的讨论,但对“汉相南征记”却迄今尚无专论,论者间有涉及又极简略,且有些看法值得商榷。按史籍载,诸葛亮是主张对各少数民族施行“和抚”政策的。早在《隆中对》里,他就提出要“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这种“和抚”政策即既要使周边的少数民族归顺王朝,又要力求民族地区的安定,使之与王朝“和睦”相处。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  相似文献   

6.
田频 《神州民俗》2007,(10):54-55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爱”与“美”的美学思想,是他表现人性最突出的作品。《边城》反映了湘西人在“自然”和“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的隐痛。  相似文献   

7.
《南方人物周刊》2013,(45):50-50
黄宗英曾打电话跟陈徒手说:“冯亦代看了你这本书,看哭了。书中说到的这些人都是他的熟人,但你说的这些事他又不知道。”说的是陈徒手的《人有病,天知否》。今年他出新书《故国人民有所思》,讲述12位知识分子接受“思想改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李锐 《炎黄春秋》2007,(4):64-65,73
2005年年底,收到一位老同事寄来的《综合哲学随笔》,他同作者高亮之是浙江大学的同学。读后使我大开眼界,许多思考过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的启发。首先想到的是,我1990年写的《毛泽东晚年“左”的错误思想初探》那篇八万字的长文中,曾对毛泽东的理论思想、哲学观点包括《矛盾论》、《实践论》作过探讨。剖析过他的“斗争哲学”思想。“动”与“斗”是他早年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观念,既是宇宙观也是人生观;终其一生,好动喜斗,尤其实践了自己“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诺言。  相似文献   

9.
在羊年乍暖还寒的初春,老作家石果走完了他86年的人生里程。他是贵州湄潭人,本名何恩余,石果是笔名。这个名字属于文学,他的作品的光彩照亮了它,伴随他终生。他与文学的不解之缘,在学生时代就开始结下了,曾发表过长诗《穆家川上》,后来又在遵义《民铎日报》的副刊上发表了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辅助线》。这些只是发韧之作,他的成名,是在上世纪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十年代。他的小说《喜期》,一经《西南文艺》发表,即被《人民文学》转载,编者称之为“标准的短篇小说”。接着,《人民文学》又发表了堪称他代表作的《风波》以及他的得意之作《官福店》。其中《风波》影响最大,《中国文学》译为英文发表,国外译为日文、丹麦文出版,北京电影制片厂将其改编摄制为电影《一场风波》。他在《西南文艺》发表的《石土地》,也以内容的厚重、生活气息的浓烈而引人注目。当时,全国知名的贵州作家很少,除了老作家蹇先艾,石果成了一颗耀眼的新星。我曾听北京文学界的朋友说过,其时评论界有“北骆南石”之说,即北方有骆宾基,南方有石果,指两人的作品风格相近,同受读者喜爱。以后,石果还用“石梦天”的笔名发表过一些作品,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与旧作一起结集为《喜风集》出版。喜,是他心情的真实...  相似文献   

10.
她到北京参加演出时,崔健特地起了个大早,专程为她伴奏有一天,和文光在歌舞团上班,有人给他打了一个电话,说“崔健来了”。“我对崔健也不是那么了解,只知道他的《一无所有》,在国内名气比较大。”回到家里,女儿对他说,崔健来了。当晚,“他们又喝酒又唱歌,听老人唱歌,非常激动,又哭又笑,到了一两点才回去。后来又来我们家,又录了几首歌,《月亮姆》做成摇滚伴奏的音乐。2002年8月雪山音乐节,奶奶以一曲《月亮姆》开场了。”“结果媒体报道,在丽江发现一个‘雪山女神’。”  相似文献   

11.
在民国历史上,罗家伦是横跨政学两界而又有胆有识的人物. 他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第二年与傅斯年创办《新潮》杂志,成为与《新青年》并驾齐驱的一份刊物.1919年五四运动时,学生在街头散发传单,其中最重要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就是他临时起草的.随后,他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第一次提出了“五四运动”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12.
1947年2月20日早晨,蒋介石来到办公室,坐下后习惯地拿起了当天的《中央日报》看了起来。突然,他惊得目瞪口呆,因为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中央日报》报头旁,罟然醒目的出现一则推销《资本论》的广告。他顿时又惊又怒,大骂“娘希匹”。等清醒过来后,他急忙下达紧急命令,令人把这天  相似文献   

13.
吴缜撰《新唐书纠谬》、《五代史记纂误》稽评欧阳修、宋祁官修《新唐书》,欧阳修私撰《新五代史》,历来褒贬不一,但从校勘学角度评价,仍应予充分肯定。他提出的“校勘之职”的独到见解,至今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他所完善的本校法,缜密科学,现已成为重要的校勘方法之一;他撰专书而不是夹在注释中,系统而不是零碎地稽评当代名家欧、宋之作“正史”,同时,细分门目,使史书考订带上条理类例的特点,又有开导风气的意义;他的校勘成果,后人广泛加以利用,实为《新唐书》、《新五代史》的有功之臣。  相似文献   

14.
一 中国方面的研究 (一)中日历史共同研究的再探讨《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鉴于2010年组织国内外知名学者就中日历史共同研究本身及其遗留的一些问题继续开展讨论或“共同研究”,获得了较大反响,故又在2011年连续组织了4期“中日历史共同研究再探讨”的对谈文章,进一步使国内外学界了解了目前中日两国关系史研究的学术水平和学术环境,颇受国内外学者重视。  相似文献   

15.
魏特夫一再声言,他在《东方专制主义》中所系统发挥的关于“治水社会”的理论,是以“特别强调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社会和半亚细亚俄国为基础的”。他一方面认为,“从1853年起到他去世时为止,马克思一直同意亚细亚概念”,“马克思对于亚细亚社会和新的世界史概念在认识上的突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成就”。另一方面又认为,1877年马克思在给俄国《祖国札记》编辑部的信中“谴责了普遍主义的历史概念”,但是“这种概念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16.
日前,一位兰州军人正努力实施着一项标志性的宏伟计划,那就是撰写一部10万行的世界上最长的抒情长诗,这部长诗的名字叫:《中国》。这位军人就是31岁的兰州军区《西北军事文学》编辑马萧萧。16岁出诗集,被评为“全国中学生十大校园诗人”也许是家庭传统的影响,也许是家乡的青山绿水赋予了他一份份灵感,到了小学五年级,马萧萧就开始写上了新诗。读初一的时候,马萧萧在江苏《春笋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诗。从此,他的那些天真烂漫、晶莹剔透的诗开始陆续地变成铅字,这使他开始陶醉于写诗而不能自拔。此后,《诗歌报》、《星星诗刊》、《湖南文学》等各地报刊不断发表他的作品。他的诗引起了臧克家、张志民等老诗人的注意,并得到很高的评价。有的报刊则以“少年诗人马萧萧”为题隆重推出这位“新星”。进入高中后不久,16岁的马萧萧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甜甜的季节》。一年之后,他又出版了第二本诗集《少年诗人马萧萧诗选》。正当同学们为了升学苦苦拼搏的时候,马萧萧却在埋头写诗。在这种情况下,马萧萧创办了我国第一张铅印的中学生自办的诗报———《青少年诗报》。这是马萧萧的一个创举,这个创举使他能让更多的迷恋诗歌的中学生在上面发表诗作。1987年,马萧萧与洪烛、邱华栋、...  相似文献   

17.
《无极》在很多方面都是个未完成的作品,虽然里面也有些打动我的地方。《千里走单骑》故事太离奇也太简单了张元的电影“又在国外”得奖了——本来算不得新闻。张元,“地下”导演出身——尽管他正在越来越“地上”,所以在国外获奖不能算多意外.即使是“又”。那么说它是新闻,新在哪里呢?因为,这一次,影片里的主角们的平均年龄只有三五岁;这一次,观众们(目前还只是国外电影节上的国际友人)是从头笑到尾的;这一次,我们要被引领着,回到童年,回到童年的孤独。  相似文献   

18.
王充视著书为文之儒为儒生的最高层次,因而以《论衡》自荐。他欲标其“异”以示《论衡》之独特价值,又不得不趋于“同”以求统治者赏识。难以排解的愤懑使得他只能从命定论中寻求慰藉。王充这种复杂的心态导致了《论衡》的诸多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19.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三十九年间,创作了大量诗篇,无论从质或量方面来说,都非常可观。清人赵翼说他的诗“使事典切,琢句浑成,而神韵又极高秀,看来平易,而实则洗练功深”。他的作品非常丰富,诗集有《吹台集》、《江馆集》、《凤台集》、《古苏杂咏》等,集有《凫藻集》,词集有《扣舷集》。  相似文献   

20.
“画坛神童”陈洪绶 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人,明末清初画坛奇才。他的画既继承传统,又自辟乾坤,富有革新精神和独创风格,与当时居于北京的崔子忠齐名,有“南陈北崔”之称。他的人物画创作,上承六朝、盛唐的优良传统,又不为传统所囿,大胆创新,使衰微了近六百年的中国人物画再度复兴,打破了明末清初以山水花鸟画为主的格局,不仅在当时画坛独放异彩,其画风还深刻影响了此后近三百年的中国绘画。又以绣像人物插图闻名于世,所作《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酒牌,在民间广为流传,是古代版画史上的传世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