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年代以来 ,随着中共党史学界对党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视 ,作为党史学基础理论组成部分的党史史学史研究也有了进展 ,但总的来看 ,这方面研究的力度还不够。 2 0 0 1年 7月 ,周一平先生的《中共党史史学史》一书作为庆祝党的 80周岁生日的重点图书 ,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丰富和发展了党史史学史研究的成果。《中共党史史学史》有以下方面的特色 :一、提出了中共党史史学史学科体系建设的建议。目前 ,关于中共党史史学史学科体系的建设 ,学术界还有不同的意见如学科名称 ,张静如、王学勤等主张用中共党史学史。周一平认为用“中共党史史…  相似文献   

2.
靳诺 《百年潮》2013,(10):60-61
胡华教授是我们国家一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毕生坚定不移地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新中国中共党史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胡华教授的一生伴随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学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曾先后担任学校的中国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共党史学理论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而且其中若干问题尚存有争议。关于中共党史学的理论方法论体系、学科性质与特点、学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党史的体系与历史分期等问题,有进一步探讨、研究和厘清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中共党史学作为社会科学中一门严肃、独立的学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产生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共党史学研究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中共党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中共党史学作为社会科学中一门严肃、独立的学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产生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共党史学研究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中共党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文建龙 《攀登》2023,(3):90-96
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共党史研究。他积极倡导中共党史研究,奠定了中共党史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毛泽东认为,开展中共党史研究,需要明确研究的对象、方法和内容,需要关注党的历史活动发生的社会背景,注重党史的分期,需要透过重大历史事件看本质,需要科学评价党史人物,需要有鲜明的中国立场。毛泽东倡导中共党史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毛泽东对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视,对正迈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我们有着深刻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7.
钱达 《旅游纵览》2013,(3):217-218
众所周知,高校本科教育以区别于其他学科而具有自身特征的独立学科为发展基础[1]。旅游学科地位的确立与否,不仅关系到高教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更关系到旅游学科本身作为一门科学学科的长远发展。因此,展开以"旅游"自身特征为核心的基础研究,是指导旅游产业、旅游教育和旅游学科发展的根本。本文运用文献回顾法,阐述了中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与旅游学科发展的脉络,展望未来,期待以"体验"为内核的高教旅游学科体系的成熟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台港和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党史是中国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学科。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进展,中国共产党声望的日益增高,国际上越来越重视对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因此,了解海外研究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状况,加强中外学术交流,是我国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工作者应注意和重视的一个方面。长期以来,由于林彪、康生、“四人帮”设置禁区,这项工作只在少数人中间自发地进行。国内的同志对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状况几乎处于隔膜状态。粉碎“四人帮”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9.
《百年潮》2013,(10):59
编者按:胡华(1921-198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中共党史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教育家。他毕生坚定不移地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新中国中共党史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13年7月31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胡华文集》(六卷本)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有关领导、专家学者、馆藏单位、胡华教授的亲属和学生齐聚一堂,就胡华教授的治学思想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讨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张海鹏中国近代史(1840-1949)是中国历史学中的二级学科,比较而言,它是现实性很强的学科。由于中共党史已经从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本文所谈一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不包括中共党史的研究。一、近代史研究中的重大理...  相似文献   

11.
方志文摘     
李宝田在《北京地方志》1990年1期撰文论述地方志在现代科学中的地位。文章得出结论:地方志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为适应科学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已从它的母体科学(历史学、地理学或其它科学)中分化出来,形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研究对象、方法、手段并承担特定研究任务的一门独立学科。这门学科已不是以特定的专门事物为其研究对象,它是在各种专门研究基础之上,以不同等级和层次的行政区域,特定的客观事物,以人为主体,以其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及其活动为对象,研究其在时间上的发展,空间上的变化为目的的一门综合科学。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称国史)研究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兴起和发展,并与中共党史研究相交融,日益成长为与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研究相衔接的一门史学分支学科,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国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国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国史观形成和  相似文献   

13.
<正>新时代是党史和新中国史划时代的一个新坐标,创新中共党史话语体系,注重回应时代需求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在时间、空间、学科内容等视角下,古今结合、上下结合、中外结合,跨学科结合,从不同的时段、角度、层面来研究中共党史,推动新时代中共党史研究呈现新境界、形成新格局、达到新高度。  相似文献   

14.
徐象平 《人文地理》2005,20(6):115-118
人地关系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本文以系统方法论为指导,对人地关系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时间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历史地理学在探讨人地关系中,其所揭示的过程是完整性和阶段性、连续性与差异性的统一过程,因而是最富有揭示人地关系动态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15.
网络民间文学是民间文学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新世纪以来,学界对这一新的文学现象投入了不少关注,但大多集中于概念界定、媒体影响和特征辨识等方面。这些成果展现了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应有的当代性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也表现出了感悟式、表面化、零散性的特征,缺乏系统性理论阐述、交叉性学科探讨、实操性实践指导等深层次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届理事会议全体代表: 在我们党纪念建党84周年之际,中共党史学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届理事会议,总结过去五年多的工作,研究制定加强学会工作和推进党史学科发展的新举措,并选举产生新一届学会理事会,这对于团结和凝聚广大党史工作者,开创中共党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尹小芳 《神州》2013,(15):74-74
英语教育发展至今,有了日臻完善的教育理论和风格多样的教学方法。然而无论教学如何变化、改进、创新,其根本都离不开一个目的——即英语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有效学习。现代英语教学理念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英语学科实际活动和英语认识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是认识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因此,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相似文献   

18.
中共党史是研究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和中共党史密切关联的中国革命史除了以党史为核心外,还要反映全国经济、政治和文化思想的全貌。研究党史、革命史这一重要课题,必须掌握大量有关的资料,而有些问题是国内中文资料无法  相似文献   

19.
张嘉欣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3):175-176,F0003
考古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理论系统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一样,由高级、中级、低级三个层次组成。中国考古学发展至今,一直提倡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作为研究学科问题的最高指导。然而一门学科的发展既需要基础的方法指导,也需要提纲挈领的哲学指导,更不能忽视的是各类在发展中的中级理论的指导。文章旨在讨论什么是考古学的中级理论,又包括哪些内容,中国考古学与考古学的中级理论的关系,以及考古学中的中级理论对中国考古学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时代要求和军事志事业发展的实际,应创建中国军事志学科体系,而创建这一学科体系的基本依据有:创建中国军事志学学科体系是创新发展军事科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军事志是中国地方志中的一个特殊的专门志;军事志编纂实践形成了许多经验教训,迫切需要一个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作指导。中国军事志学是研究中国军事志产生、衍变及其发展规律,指导军事志编纂和开发利用的学科,其学科属性是军事科学领域里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中国军事志学学科体系采取层级统属式的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由五个分支学科组成,每个分支学科领属若干个研究科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