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月革命以后,尤其是苏维埃俄国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后,列宁在领导俄国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实践中,主张严格治党,惩治党内的不正之风,就此阐述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邓小平在领导和指导我党建设的实践中,更加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从严治党的理论,发展和升华了列宁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应克复 《炎黄春秋》2012,(10):22-29
"民主集中制"提出的初衷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首次提出"民主集中制"这一概念的是列宁。不过,列宁开始提出时是"集中制",那是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说:"作为党组织的基础的基本思想,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第一个思想,即集中制思想,是从原则上确定了解决所有局部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俄国革命的需要,列宁进行了一系列历史研究,主要是俄国革命史研究。列宁的历史研究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为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服务的,这使列宁的史学方法论具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为研究方法的核心;另一方面,又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历史特殊性的结合,以尊重事实的态度和立场从事具体的、实证的历史研究。列宁的史学方法论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提供了宝贵财富,其科学性为当代世界的发展现状所证实,对今天中国的历史研究仍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肖杨 《神州》2013,(32):175-175
列宁的全球化思想,尤其是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思想,对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他的全球化思想是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同时受到了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影响。世界局势和苏俄国内形势为列宁第三阶段全球化思想提供了现实依据。列宁的全球化思想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理论指导作用,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应对全球化问题时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资本主义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实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在我国学术界进行系统研究的还不多。苏联学术界虽有研究,但认为这一理论在苏维埃俄国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实践,影响不大,只有在“东欧民主主义国家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时期起过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拟作一些归纳和评论,仅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苏联共产党的前身是遵循第二国际原则建立起来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组织松散,小组习气浓厚。对此,列宁于1899年便提出了要用集中制改造和重塑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主张,并在1902年《怎么办?》一书中系统阐述了这一新型建党理论。1905年,随着俄国革命高潮的到来,俄国出现了有限的自由化和民主化。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列宁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确立了更加平衡、全面、灵活和科学的"民主的集中制"组织原则。从这时起到列宁去世,"民主  相似文献   

7.
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思想是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列宁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思想对健全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思想是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列宁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思想对健全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一向主张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要平等、互助并横向发展经济联系。然而,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并没有直接提出对外开放问题。十月革命后列宁针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极端困难的局面,初步提出了对外开放思想,并运用这一思想指导了苏俄人民的具体实践活动。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因为战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对外开放思想,提出了一整套对外开放理论和政策。  相似文献   

10.
年轻的苏维埃俄国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之后,从1921年春天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这是一次深刻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形成的“非常共产主义”体制的全面改革。根据改革的实践经验,列宁在1923年1月口授  相似文献   

11.
薛冰莹 《神州》2012,(9):74
民族自决权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自决权理论,为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内容及其所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列宁关于电气化的思想是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20年底国内战争结束后,这一思想对于恢复苏俄的国民经济和指导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都起了重大作用。早在1918年4月,列宁就在科学技术工作计划草稿中,提出了把电气化运用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中去的思想。1920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不但需要具体化,更重要的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补充、丰富。马克思、恩格斯的功绩在于把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科学,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了一代乃至几代的工人阶级,为无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列宁和毛泽东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运用于俄国和中国,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了现实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之后,提出了建设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对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起因及其实施的突然性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一俄国一直是以农民为主要居民的国家。作为延续,苏维埃俄国也是如此。据统计,1917年俄国人口为16,300万,其中农业人口为13,390万,即农业人口占全国居民总数的32%,甚至到1927年仍占80%。列宁把握住了国内社会经济状况的全局后,指出:“农民是我国的决定因素,这是谁也不怀疑的。”“目前整个形势所提出的基本问题,我们共和国国内外政策的首要问题,就是发展全部经济,首先是发展农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对外关系的和平共处政策,是列宁最先提出的。列宁究竟在什么时候提出和平共处政策?人们对此有各种不同看法。近二十多年来,学术界普遍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列宁从苏维埃国家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坚持实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原则和政策。甚至早在提出一国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时候,列宁就提出了和平共处问题。许多颇有影响的史学论著,就是按照这种观点对苏俄初年的外交大事作出了自己的解释。这种观点和解释是否符合历史实际?搞清这个问题,对于了解列宁思想的发展,探讨和平共处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含义,分析苏维埃国家早期对外政策的特点和变化,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政策是苏维埃俄国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所采取的一种政策,是苏维埃国家经济政策发生的一次重大变化。它是在国内战争刚刚结束的1921年初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因国内战争和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处于崩溃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使苏维埃俄国渡过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工农联盟也得到了加强。列宁说:“新经济政策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充分保证我们有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经济基础。”①可见,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在苏联历史上特别是在它实施的初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共产党如何成立的问题上,有三个问题尚未引起史学界足够的重视。一是在列宁制定的世界革命战略中,中国的具体位置和价值;一是俄国共产党(布)中央政治局1919年制定的远东总政策及对华政策;一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最初推手维连斯基·西比里亚科夫。这三个问题紧密相关,是导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强调全党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列宁关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内容以及这一原则的现实指导意义,就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一、列宁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在俄国党的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民主集中制作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列宁关于民主集中制科学思想的提出和形成,同其它科学概念一样,也有一个历史发展的渐进过程。伟大的理论根植于伟大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西方列宁学立足于人本主义化的黑格尔主义立场认为:列宁在1914年《伯尔尼笔记》中对于庸俗唯物主义的"否定性"评注和关于辩证法的强调,意味着列宁从1908年的唯物主义立场转向为公开的唯心主义立场,并在1915年之后的革命中保持着"私人的、隐秘的"黑格尔主义的思想断裂。然而,《伯尔尼笔记》是列宁关于辩证法问题,俄国现实革命策略以及自身哲学基础的一次"自我清算"。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框架始终在列宁思维中占据支配性地位。列宁提出的辩证法的飞跃和十六要素标志着列宁思维的最高峰和关于恩格斯思想框架的继承和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20.
沙皇政府通过军事占领和殖民政策,把单一民族国家变成多民族国家,占有许多殖民地。这些殖民地不在脱离本土的海外,而被沙皇政府划入自己的版图,直接实行军事殖民统治,成为俄国的边远民族地区。这些地区被称为俄国的“殖民地边区”或“民族殖民地”。列宁认为,俄国的殖民地和俄国的被压迫民族之间的差别“是不清楚、不具体和不重要的。”“对俄国说来,试图在被压迫民族和殖民地之间找出某种重大的差别,那是特别荒谬的。”十月革命胜利后,那些仍处在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边区面临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原理,同时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原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时代提出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