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国秦国、秦代的家臣群体,是新贵族制和官僚制的产物,又带有王制向帝制时代过渡的鲜明印记。其中,卿爵给设"家啬夫"一职,其来源可追溯到商鞅变法时期对一定爵位者可接受门客和庶子的制度。战国末秦国拥有五大夫以上爵位者可有"家吏"。至秦代,这一给设资格已收缩至卿级以上爵位者。进入汉代以后,继续收缩到列侯以上。而简牍所见"吏舍人"、"新地吏舍人"等,反映了战国秦国和秦代舍人范围的广泛性。国家通过对主、舍关系立法加强管理,并通过推动舍人本身的吏职化以及鼓励举任等,将舍人吸纳到官吏体系中,同时对敌对贵族势力中的舍人进行严厉打击。随着官僚制度的完善,官方供备体系进一步完备,秩禄体制下的"吏舍人"群体逐渐趋于消失。  相似文献   

2.
《文献》2017,(6)
清编《全唐文》卷990收有阙名《牛头山瑞圣寺碑》,其中诸位官员的职事官及散官名皆与宋制相合,尤其以"閤门舍人"一职始置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在碑文所涉及的官职中设置最晚,故当是南宋文。作者姓氏不详,名当作"灵"。清人劳格尝考此碑为北宋文,结论差近事实,但持据皆误,不可从。  相似文献   

3.
南朝时政治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皇权重振、士族逐渐衰落和寒人开始兴起。这样的社会背景使得南朝诸多方面在沿承魏晋旧制的基础上也有所变动。本文以探讨南朝职官制度中"中书通事舍人"一职的权职和地位变化,浅析南朝寒人掌机要之现象。  相似文献   

4.
"官僚政治"这一概念自清末民初以至今日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使用,但始终存在概念上的模糊性。人们对"官僚政治"的理解受到诸种因素的影响,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同时这种观念的流变又左右着人们的政治行为,并最终影响了时势的发展方向。对由民国建立至抗战爆发前夕"官僚政治"概念的引入及其本土化过程的考察,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以及身处其中的人们的选择,对于当今反官僚主义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姓"的本义是"生",本来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族号。"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氏"冠在男人的名前,表露着一个男人的封地、爵位、官职以及追谥,代表了男人的荣耀、功业和尊严。譬如武王的四弟叔旦,由于其采邑为周,被称为周公。其实,周公为姬姓,周只是他的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  相似文献   

6.
正民国初年,辞去大总统职务隐居于天津租界的徐世昌正在修编《晚晴簃诗汇》,在这部清代诗歌总集里,徐世昌收录了一首题为《秋夜》的诗——"蟋蟀啼不止,虚斋秋夜长。隔帘见河汉,云影淡微茫。竹树弄疏响,罗衣生嫩凉。流萤解人意,来照读书床。"这诗写得虽不算出彩,倒也流露出怡然自得的雅兴,读来觉得平静祥和。写诗的人叫胡恩燮,徐世昌编诗稿时他已离世多年,只在金陵城南留下了一座以"愚"为名的宅院,以及一段并不为太多人所知的"愚者"往事。  相似文献   

7.
妇好墓展与海昏侯展是以"他传个人史"为视角展开相应社会生活图景的两个典型展览,这两个展览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人物生平展示介绍的一种展示结构。在完全以出土"私人物品"为展示对象的展示中,信息残缺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将墓主人的身份进行"模糊处理",即仍需将其大致归于一个人群,同时将能够说明的问题进行细致分类。这是一种在个体认同无法确知的情况下,尝试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这一方法是对用考古资源展示"个体"过程中一般规律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裙带"本是妇女服饰上的附件。古人诗文中提到"裙带"二字,总与妇女有关。据史料记载,"裙带"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朝野类要》卷三:"亲王南班之婿,号曰西官,即所谓郡马也。俗谓裙带头官。"清代王世禛《池北偶谈》亦有此说。故后世即用以比喻因妇女亲戚关系而得官者,曰"裙带官"。《辞源》有"裙带官"条,注云:"因妻妾关系而得的官职。"除引赵昇之说外,还引了宋周辉《清波杂志》的一则材料:"蔡卞之妻七夫人颇知书,能诗词。蔡每有国事,先谋之于床笫,然后宣之于庙堂……蔡拜右相,家宴张乐,伶人扬言曰:‘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带。’讥其官职自妻而致。"原来卞妻为王安石之女。  相似文献   

9.
我国以印殉葬之事先秦即有,以蜜蜡之印陪葬可见于西汉辛追之墓,而以蜜印绶追赠高官勋臣的做法至迟出现在三国时期。画绶即其上的纹章为画染而非刺织之绶,载籍中以画绶与蜜印一词连用,正说明蜜印不用于世间,只作陪葬之物。唐代官司印取代官职印这一官府用印制度的演变,使得官员日常随身佩印已不可能,以蜜印画绶追赠勋贵的礼制也随之消歇,以致宋人即已对"蜜章""密章"的关系不甚了了。  相似文献   

10.
鞠颖哲 《黑龙江史志》2002,(5):14-14,21
上届《黑龙江省志》出现了独立编的设置,但与分志比较,处在次要地位,第二届《黑龙江省志》的编修方案又让它取代了分志的地位,省志下不设分志,直接设90部独立编。省志以独立编为单位向各承编单位下达任务,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下面,我探讨一下这一变化的情况和原因,以帮助承编单位理解和适应这一变化,更好地完成所承编的修志任务。  相似文献   

11.
德治 《旅游纵览》2011,(9):30-33
<正>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在来稿图片中和摄影大赛投稿作品中见到许多"三高"作品。即高锐度、高反差、高饱和度,造成被摄物像失真。可以说有了数码摄影技术以来,"三高"已成为摄影图片后期制作的一种常见病。本来拍摄的内容很好,却由于在后期制作时出现了"三高"而失去被采用和获奖资格的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2.
严烨 《文物春秋》2013,(2):55-57
本文对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印章"楚骑尉印"和陶楼汉墓出土的"蕲城宋父"印进行了考释,认为"楚骑尉印"应非"楚骑都尉印"的省略,西汉初期可能设有"骑尉"这一官职";蕲城宋父"印的释读顺序有误,印文应当读作"城父宋蕲"。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许多学者的关注点从集体叙事转向了个体叙事。通过个体叙事或个体经验来理解现实社会多样性的做法,为民俗学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互动式"叙事研究是关注个体叙事的重要视角,它强调从讲述者和听众的互动关系上分析叙事的过程及意义。就具体学术实践来看,"互动式"叙事研究在关注个体叙事,尤其是"可得性叙事"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两个基本问题,即"资格"和"移情"。"资格"主要谈论的是谁有权利讲述故事,而"移情"是对于"资格"主张的反诉。  相似文献   

14.
我参与丁、陈“反党小集团”案处理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真实的材料、鲜明的观点,详尽地展示了50年代“丁、陈反党小集团”这一冤案的内情。 作者李之琏同志,任中宣部秘书长时,是处理这一案件的负责人之一。可贵的是,作者将自己摆进去,作了诚恳的反思;可悲的是,由于作者坚持了实事求是原则,同当时的领导人发生分歧,也被打成“反党集团”,出现了一个案中案。20多年后,这两个冤案终于平反,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5.
迟婴 《文史博览》2008,(2):15-18
1972年秋,一支由17人组成的罗马尼亚私人旅游团悄然来到中国首都北京,进行为期7天的旅游。这是中国自"文化大革命"以来允许进入大陆地区进行私人旅游人数最多的一个外国团队。由于"文革"而造成的多年闭塞,以及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现状,这支来自巴尔干半岛的旅游团意外遭到了中国民众的"围攻",从而惊动了当时的中央文革小组和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本文向读者朋友披露的正是这一鲜为人知的内幕……  相似文献   

16.
"吾言史意"这句章学诚自我标举的话,是理解其史学史叙述的重要指示——只是"史意"不能仅仅解释成"历史理论或史学观点",而应作"史著的风格"理解。章学诚从六经中抽取两种对立的风格("意"),然后考察这两种风格在史学演进中的起落嬗变,以"意"的波动建立通贯的史学史叙述,展示了一种和现行史学史研究范式大异其趣的独特进路。  相似文献   

17.
“笺释“使君”方中“使君”一名,在历代文选中经常出现,是对州一级长官即刺史或太守的一种称呼,并非实际官职。如《全唐文》所收李峤《为杭州崔使君贺加尊号表》,崔某实际任职是杭州刺史,而作者在写作这篇表文时却尊称他为使君。又如《资治通鉴》卷58所载汉末梁鹄...  相似文献   

18.
正博士是现今教育机构授与的最高学位,代表其在某一学术领域的研究有所成就。但在中国古代,博士则是一种官职,甚至到后来,茶馆、酒馆服务人员都有茶博士、酒博士的美称。春秋战国时期,"博士"一词就已出现,《史记·循吏列传》记载:"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公仪休因为成绩优异,担任了鲁国宰相。到了秦朝,博士成为一种官职,《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博士,秦观,掌通古今。"说明博士必须是饱览群籍、博古  相似文献   

19.
本对于古籍献中“百工”一词的多义和歧义现象进行分析、考证,发现它与“百官”一词的关系错综复杂,于是从字形、声音及化历史的研究对比中取证,认为“百工”作为上古一官职名,后世直接对译成“百官”实际上存在混淆和误解,却也可从中看出它们意义上的联系与区别,对这一特殊语词的变化的历史考证将对训诂学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20.
"大良造"作为秦汉时期重要官职和爵位,历有学者进行研究和论证。而论证的重点多集中在其与相邦之关系及相关的职官研究上。对于该官爵的史源性研究相对较弱,通过对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梳理和考证,本文拟对"大良造"官爵名谓的形成作重点探究,以原始祭祀中的"神权"向后世的政权转变为主要线索,参照各历史时期、国别等因素,力求还原该官爵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