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正>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内,竖有一方明代石碑,碑额题为《佥都督李公神道碑》,碑主明代开国功臣李杰,凤阳府寿州霍丘县(今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人,元末跟随群雄起义,后归附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战殁,洪武二年(1369)八月归葬南京聚宝山。其墓前所立之碑,即为此《佥都督李公神道碑》。此碑原在南京中华门外雨花乡,1995年迁至雨花台烈士陵园内。  相似文献   

2.
洪武元年 (戊申 ,至正二十八年 ,13 68) ,明北伐大军平定山东、河南。七月 ,征虏大将军徐达和副将军常遇春 ,会诸将于山东临清 ,率马步舟师至通州 ,占元大都 ,元亡。八月 ,改大都路为北平府。背有“北平”字样的大中纪地钱 ,出自改称地名之后。大中通宝背北平钱 ,是元朝灭亡后朱元璋铸行的最后一种大中纪地钱。大中通宝 ,除北平外 ,其它还有八种纪地钱。既有洪武元年三月颁洪武新钱前铸的大中背京、背鄂、背浙纪地钱 ;又有洪武元年正月 ( 2月中旬 )平福建、三月甲申 ( 4 1)平山东、四月 ( 4月中旬 )平广东、同月 ( 4月下旬 )河南降、六月 (…  相似文献   

3.
明太祖朱元璋奠都南京后,南京就成了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化中心,也是统辖全国宗教的中心。洪武元年(1368年),京师(南京)在天界寺设立善世院,司掌全国佛教;在朝天宫设立元教院,司掌全国道教。朱元璋在南京大力征招高道,寻觅方术,广设斋醮,并敕建特有的道教宫观,建立了一支特有的道教国乐队伍。  相似文献   

4.
程晓中 《收藏家》2000,(9):34-37
自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到明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止,南京有五十多年时间作为国都,其间有许多王公贵族埋葬于此。永乐十九年以后,虽然都城北迁,但应天府仍然作为留都被称为“南京”。许多皇亲国戚与开国功臣的后代仍然落叶归根,埋葬南京。所以从五十年代起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1976年与新成立的南京市博  相似文献   

5.
霍华 《文物天地》2011,(4):36-41
南京是明王朝的首都.从明开国洪武元年至明永乐十七年(1368至1419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前后历52年,在南京市区留有明故宫遗址,郊区有明初功臣墓及后代墓葬区,本文将明初功臣基及后代墓葬统称为王公贵族墓.明故宫遗址和南京郊区王公贵族墓出土的陶瓷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出国时间,侨居地及人数 据马欢《瀛涯胜览》、费信《星槎胜览》及《明史》等记载,早在洪武时期,福建地区就已有华侨出国。建国以后,厦门大学庄为玑先生等人先后在福清、莆田、晋江、南安等十五个县市搜集了八十部与这些地区华侨出国历史有关的族谱。从这些得之不易的族谱材料中,我们可以大略看出明代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华侨出国是各个时期都存在的现象,如: 明洪武元年(1368年),福清籍某氏往吕宋; 明永乐元年(1403年),莆田林氏往暹罗; 明成化元年(1465年),同安黄氏往“番邦”; 明正德元年(1506年),晋江颜氏往暹罗; 明嘉靖二年(1523年),南安许氏往暹罗;  相似文献   

7.
沂州卫最早的设置时间为洪武元年(1368),在洪武年间经历了“卫—守御千户所—卫”的变革过程。沂州卫虽在山东境内却直属南京中军都督府管辖,随着明王朝的日渐衰落,这种管理权与地域隶属上的不对称久之成害。随着沂州兵备道的设置,沂州卫军事作用日趋衰落。明初设置沂州卫具有保卫京师、奉调作战、发展屯田、自给自足、兼理民政、参与吏治等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明中都     
安徽凤阳明中都是明初洪武二年至八年(1369—1375年)营建的明代第一座都城,是后来洪武八年至十年(1375—1377年)改建南京宫阙和永乐十五年至十八年(1417—1420年)营建北京的模式标本。明中都在城市规划、都城建筑、石雕艺术等方面居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明中都虽因故未曾作为京师启用,现已成为遗址,但其历史价值是不  相似文献   

9.
方宝川 《文献》2004,(4):280-286
中琉关系,由来已久.明朝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命行人杨载以即位建元诏告其国,其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随载入朝,贡方物",①是中琉两国政府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口嵩)矢.洪武二十八年(1395),琉球中山王察度薨.永乐元年(1403),其世子武宁遣侄讣告中国.  相似文献   

10.
自从五代后唐冯道首倡国子监刻书以来,历朝国子监都曾刻印过图书,而明朝并设南北两个国子监,皆有刻书,却是一个少有的现象,其中南京国子监存自己刻印图书同时,又以刷印、修补宋元等旧版印书为著名,现现出不同于其它国子监印书的特点。本文试从南京国子监的书板收藏来源、书板管理和刷印图书几方面做些初步探讨,以期对明朝南京国子监的整体刻印书面貌做个大致的概括。一、所藏书板来源公元1364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称吴王,第二年就在元集庆路儒学的旧址上建立了国子学,明朝建立后改为大明国子学,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鸡鸣山下另建新址,改名国子监。到永乐元年(1403年),北京亦设国子监,至此,明朝就同时有了南北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夏,南京文物爱好者在南京南郊发现了一块明代墓志,墓志传主歹俊,史籍失载,为明代前期正三品的武官,生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五月十四日,卒于天顺元年(1457)六月二十三日,享年六十三岁,卜以七月初九日奉柩葬公于应天府江宁县安德乡宋家山庚山申向之原。歹俊墓志篇幅不长,但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特别是志文中述及有关明代宣德通宝铜钱铸造的内容,于史载多有补益。  相似文献   

12.
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当上大明开国皇帝。据《明实录·太祖实录》卷二九记载,即位前,朱元璋先命礼部书高祖、曾祖、祖考、先考四代皇祖考妣神主,并先期设祭坛。礼毕,朱元璋率世子暨诸子,奉神主诣太庙,追尊四代祖  相似文献   

13.
燕王府与紫禁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洪武初(1368年),建都金陵,称为南京(今南京市)。永乐称帝,升北平为北京,与南京并称为两京。北平,故元代大都城,又称燕京(今首都北京),朱元璋灭元后,改称北平府。洪武三年,朱元璋分封诸子于秦、晋、燕、齐等地。第四子朱棣为  相似文献   

14.
正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起义军在北伐中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七月,北伐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进逼大都,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开健德门  相似文献   

15.
关于南京明城墙的建造年代,相关史料的记载或有疏漏、或相矛盾、或语义不详,造成了后世对明南京城墙建造年代的多种说法。本文根据史料并结合实地勘察,提出南京城墙建造的起至时间为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至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前后共计39年。  相似文献   

16.
元未农民大起义的风暴,彻底摧毁了元朝蒙古贵族统治的基础.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平定南方群雄之后,于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当年八月,徐达统帅北伐明军攻占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北逃.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徐达派常遇春等渡河人陕.三月,徐达亲率明军进占奉元城,遂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四月,置陕西行省,以西安为其治所.自此,西安碑林在经历了金、元两代240余年少数民族统治之后,又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此之前,碑林一直作为文庙、府学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元人骆天骧《类编长安志·石刻》在著录碑林藏石时,均云“在文庙”.直到  相似文献   

17.
试论朱橚的科学成就马万明朱系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同母兄弟,洪武十一年(1378)封为周王,十四年(1381)就藩开封,洪熙元年(1425)卒后溢号为"定"。他虽身居王位,历享荣华,但能关心民众疾苦,致力于救荒植物及方剂学的研究,先后完成了...  相似文献   

18.
一、明代南京城墙的修筑明初京都南京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高筑墙”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具体运用的结果。早在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冬十二月即在城北修筑龙湾虎口城,以抵御北方来敌。真正大规模的营建是从至正二十六年秋八月改筑应天城开始的,以后便连年不断,“洪武二年九月始建新城”“、“(洪武四年)冬十月修京师城垣”、“(六年)六月修筑京师”、“洪武十七年三月丁卯修筑京城仪凤门”“,直至洪武十九年(1386年)“冬十二月造通济、聚宝、三山、洪武等门,新筑后湖城”“才算告成。这样,一座长达33.676公里的城墙从此盘绕于钟…  相似文献   

19.
一洪武初年的福建1368年(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由于统一南北的事业尚未完成,对内对外政策亦须相应制定,因而对远处东南沿海的福建,未及给予应有的重视。洪武初期的福建,明军纪律涣散,官吏贪污腐化,人民流离失所并时而反抗,一片战后的的混乱景象。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军队纪律松弛,军官侈靡  相似文献   

20.
经查多个版本的《靖州志》及《鹤山集》所载《靖州鹤山书院记》,文尾均缺少撰文时间之落款,独明抄本洪武《靖州志》中所载文尾署有“宝庆二年秋八月戊申临邛魏了翁记”15字,为考证书院落成时间提供了重要证据。清末民初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以为书院建成于绍定元年,而彭东焕《魏了翁年谱》则认为当在宝庆三年三月之前,但没有更具体的时间。明抄本《靖州志》的这一文献记载能够证明书院建成时间在宝庆二年秋八月,或此前不久,魏了翁到达靖州贬所半年左右书院即已建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