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青 《福建史志》2014,(5):51-51
沙溪之所以又叫太史溪,有一个普遍的说法。即宋朝任过国史编修的李纲被贬为“监南剑州沙县管库”,谪居沙县,因爱沙溪美景风光,常泛舟溪上,后人因而称为太史溪。其实,李纲自己也直称沙溪为太史溪。并认为“前此未有名之者”。  相似文献   

2.
清未翰林江孔殷与岭南才女洗玉清。都是广东南海人。以文会友,冼玉清曾经是江孔殷在广州市河南的“太史第”的常客,“太史第”的人们都亲切地叫冼玉清做“冼姑”;江、冼两人的文学交往曾传为文坛佳话。  相似文献   

3.
掌故原是官职名,在汉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的官职叫“太史”,太史的长官叫太史令。国人熟知的司马迁,就是汉代有名的太史令。太史令手下有许多官员,其中就有“掌故”一职。“掌故”专门负责收集管理国家历史故事,因其工作性质是掌管国家的“旧事”,所以称为“掌故”。  相似文献   

4.
对孤竹、伯夷史实的辨识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孤竹、伯夷史实的辨识及评价龚维英一司马迁极其推崇伯夷,置《伯夷列传》于《史记》70列传之首。《传》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1].举世混浊,清土乃见。”太史会显然是以他人之杯酒,浇自己之块垒。伯夷生活的年代在公元前十二或十一世纪之未,是殷未周初...  相似文献   

5.
孙红彬 《文博》2002,(4):24-29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提到“媒” ,如《豳风·伐柯》 :“伐柯如何 ?匪斧不克 ;娶妻如何 ?匪媒不得。”再如《卫风·氓》“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当时婚姻中“媒”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两情相悦的青年男女 ,如果没有媒的参与 ,只能无可奈何 ,否则 ,就会遭到社会的鄙视。例如 ,《管子》云“自媒之女 ,丑而不信”。一些婚姻礼法也强调媒的作用。如《礼记·曲礼》 :“男女非有行媒 ,不相知名。”如果发生未经行媒的婚姻 ,则当事人的家人就会感到脸上无光。齐襄公通太史敖之女 ,立为夫人 ,太史敖认为 :“…  相似文献   

6.
从“史官史学”走向“史家史学”:当代中国历史学家角色的转换姜义华中国史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体裁多样,内容丰富,而且从未中断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国家任命史官、组织史馆、编纂史书、记述史事,使史学的延续与发展有了可靠的保证。西周已有太史等史官。宋代史官...  相似文献   

7.
黄复 《旅游》2003,(7):36-37
为了考察司马迁文化遗留下来的古风遗俗我多次跑到这座黄河岸边的城市采访新建的韩城市建有黄河大街太史大街。太史大街上特建了一个太史园,太史园耸立着司马迁铜像。这里是韩城人民休息漫步友人聚会经常所到之处.老年人在这里晨练年轻人在这里早读.假日里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在先祖史圣铜像下嬉戏;气马迁的后代在这里幸福地生活着  相似文献   

8.
盘道     
邓丁三 《收藏家》2014,(1):57-60
道,《说文》写作,形声字,初从“ ”,后来演变成了“辶”,都是指行走的意思;从“首”,是最初的发声,也表意,大约到了太史籀统一六国大篆书体时变为从“導(导)”,发音才与近代仿佛。《易》曰:“一阴一阳谓之道,”《尔雅》释:“一达”,也就是从头开始行走。  相似文献   

9.
太史慈是一诺千金的义士,孙策则是胸怀宽大的明主。太史慈,果真信义可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沧海横流,英雄辈出。千载之下的今天,这段历史成为影视文学创作的重镇,不少当年的英雄事迹又成为今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在这些作品当中,就武将而言,太史慈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其  相似文献   

10.
周代“四史”析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清理、分析了周代太史、内史、左史、右史的职责及其建置,得出结论如下:太史、内史职掌范围及具体职事都基本相同,二者的区别仅在于在建置上太史主外,内史主内。左史、右史的职事内容同为监察君王,与早期中国史体的形成并无直接关系,二者在建置上应皆属主内的内史系统,而不是学者长期争论的一为内史、一为太史  相似文献   

11.
《文史天地》2013,(6):93-93
“胎教”似乎是件新鲜事、新名词,其实不然,我国古代就有非常完整的胎教理论,并且”胎教“这个名词也是古人创造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胎教的国家。在两干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胎病”的论述。《大戴礼记·保傅》对于胎教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太史持铜而御户左,太宰持斗而御户右。  相似文献   

12.
正按照字典的解释,掌故多指对历史人物故事的考证叙述,带有一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掌故"原本是指一种朝廷命名的官职,准确点说,是汉代始设的一种国家文职官名。史载,汉朝时,国家设置了一种名为"掌故"的官职,隶属于太常。太常下属太史,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太史的长官叫太史令。国人熟知的司马迁,就是汉代有名的太史令。太史令手下  相似文献   

13.
先秦史官的职守较为复杂,虽然史与巫祝并称,史官与祝宗卜史有相通的地方,但不完全一致,这是我们论先秦史官应该特别注意到的。保存典籍是史官的重要职责,《左传·昭公二年》载:“晋侯使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太史氏。”又《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载:“周史有以《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史学史长编目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编历代史官制度第一章史义之演变 〔一〕史始于黄帝〔二〕以史名官〔三〕以史称书〔四〕以史名书第二章史职之规定第三章古代学术出于史官论第四章古代史官 〔一〕黄帝史官—仓颇、沮诵、大挠、隶首、容成、孔甲。 〔二〕夏殷史官—夏:终古,殷:向挚,尹逸。 〔三〕周史官-一1.王朝:辛甲、周任、史糟、史伯、内史过、叔兴、叔服、 史大弧、伯阳、太史澹。 2.诸侯之国:〔齐〕太史兄弟三人、南史氏,〔鲁〕太史,〔毓〕史嚣,〔郑〕 太史,〔晋〕孙伯鬓、史赵、董狐、屠黍、史墨,〔楚〕倚相、史皇, 〔秦赵〕御史。 3.卿大夫之家:〔齐〕田文侍史…  相似文献   

15.
设馆修史与中华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史学发展的两大途径中华民族是历史意识发达的民族。相传夏代有史官终古 ,殷代有史官向挚。西周以后 ,见于典籍记载的著名史官便代不乏人。如宗周有史官史佚、周任、史伯、内史过等 ,春秋时期 ,晋有史臣董狐 ,齐有太史南史 ,《周礼·春官·序官》载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之职。古代的著名经典《尚书》是最早的官方历史文献的汇集。春秋时期有“百国春秋” ,见于《墨子·非命中》篇。为孟子所称道的晋之《乘》 ,楚之《杌》 ,鲁之《春秋》 ,即是各国史书中之尤为著名者。再其后 ,《竹书纪年》是战国后期魏国史官撰成的编年…  相似文献   

16.
南宋古家吕祖谦,精于经学、史学与学,编有《古关键》,录韩、柳、欧、苏典范之作并加评点,示后学以古作法;又编有《宋鉴》(宋孝宗赐名为《皇朝鉴》),为后世了解北宋诗提供了一部颇有价值的总集。由于是奉敕编撰的,孝宗谕示“专取有益治道”(吕乔年《太史成公编皇朝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方志近2000年的发展历史表明,方志从萌芽期到成长期再到鼎盛期,实质上就是修志制度逐步成熟的过程。从汉武帝时代开始,就曾诏令全国将“计书”、“地志”按时上报,交太史掌管。隋大业中“普诏天下诸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创立了官方修志格局。唐代则更令全国各州府每三年一造图经,报送尚书省兵部职方。到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创置九域图志局,是为国家设局修志之开端,也是中国方志制度化的一个里程碑。正是在两宋时期,方志步入了成型期。  相似文献   

18.
清初秀才蒲松龄(1640~1715年)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名叫《蒋太史》的纪实文言小说,写的是清顺治四年(1647)探花蒋超的轶闻逸事(太史是明清翰林的别称),文中充满着佛教的因缘学说。蒋超其人并非出自蒲柳泉先生的杜撰,历史上确有真人真事。蒲松龄与蒋超是同时代人,他的创作态度是严肃认真的,而不是“妄言妄听,记而存之”  相似文献   

19.
名人与豆腐     
豆腐在中国,时不论古今,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贵贱,年不分老幼,人人都爱吃它。 在我国有名的地方菜肴中,几乎都有豆腐菜。如广东菜中有蚝油豆腐,太史豆腐等十几种,四川菜中有麻婆豆腐、酸辣豆腐、家常豆腐等八种,北京菜中有冬菇豆腐、什锦豆腐等近十种。各种菜系、酸甜麻辣,口味不同,豆腐都能唱起“主角”,可见豆腐的魅力所在。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与豆腐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不少趣闻佳话。  相似文献   

20.
中华书局标点本《后汉书》在标点中仍存在一些失误,今试为指出一则,以供标点者参考。 《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睦能属文,作春秋旨义终始论及赋颂数十篇。又善史书,当世以为楷则。(P.557) 今按,标点者于“史书”下加书名号,盖以为此之“史书”为周宣王太史籀所作大篆十五篇之书名也。殊不知汉人或称隶书书体为史书(关于此可参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举“凡《汉书·元帝纪》、《王尊传》、《严延年传》、《西域传》之冯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