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杰  李钊 《文博》2011,(2):58-61
保存至今的汉代画像石既是蜚声世界的艺术珍品,也是凝聚和表达中国宗教意识的重要载体。这些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作品,以艺术的手法,集中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的某些场景。其中有反映墓主人生活的求仙祭祀、庖厨飨宴、会饮乐舞、车骑出行、游射田猎、博弈游戏,也有凸显百姓生活的农耕丝织、舞乐百戏,还有记述"孔子问师"、"周公辅成王"这类历史故事的,更有"炎帝升仙"、"泗水取鼎"、东王公、西王母、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这一幅幅弥为珍贵的汉代画像石,堪称中国宗教意识的视觉表达。  相似文献   

2.
张亚楠 《神州》2011,(2):8-8
随着民众意识的觉醒,一批基督教思想家开始对基督教神学的传统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并尝试从生态神学的角度重新诠释《圣经》,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关系。生态作为一个宏观且共通的问题,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宏观文化神学,因此生态神学可以为构建“世界伦理”提供宗教基础,帮助人们弥补有限的理性实现生态公义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学现代派的开创者葛兰言(Marcel Granet)围绕上古中国的诗歌、舞蹈、传说、宗教、礼仪、封建制度、媵妾制度等主题展开研究,写就了《中国文明》《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中国人的宗教》《古代中国的舞蹈与传说》等重要著作。他对上古中国社会的研究延续了18世纪古典学研究的脉络,通过分析上古中国的文献材料,重构古代中国的家庭、婚姻、社会组织,分析中国人的宇宙观思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汉喃研究院收藏相关经卷的研究,探讨中国民众宗教传播到越南的可能途径以及越南本土对这些经卷的传写和刊刻及编译。汉喃收藏民间宗教经卷包括中国的先天道经卷,以及越南编译改写的弥勒救世的民间经卷。前者应当与福建、广东侨民中先天道有关,而后者则超越了华侨的圈子,经过越南本土宗教家的改造利用,参与和推动了当地的社会改良和民族主义运动,是研究殖民统治下的越南下层知识分子和宗教家在社会文化方面艰难探索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5.
1920年代席卷神州大地的国民革命,与以往的革命之最大的不同,乃在于社会各界民众的广泛参与。《中国青年》作为共青团中央的机关刊物,始终心系人民大众,坚信唤起民众是国民革命成功的关键所在,坚持将宣传民众运动作为刊物的中心工作。对于各种民众运动,《中国青年》几乎都有涉及,仅刊登这方面的专题文章就达上百篇。《中国青年》对民众运动的报道和宣传,反映了当时国民革命的真实状况和中共早期领导人的  相似文献   

6.
<正>马克思说:"宗教从一开始就是超验性的意识,这种意识是从现实的力量中产生的。"~(3)任何宗教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世界各古老文明的演进中,原始宗教一般蜕变为超现实的以自然神为主的统一宗教。然而在距今5000至4000年左右的文明起源期,中国的原始宗教在向  相似文献   

7.
藏族宗教是人们创造的,并被民众所利用。在长期的历史时期,宗教之所以得以发扬,繁盛,很大程度上得助于宗教的神职人员。作为藏族远古的宗教,起初与文学、历史、艺术是混杂相揉,这种混合、混沌的宗教是人们集体创作,集体传播,其同信仰的。他们与神的关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上半叶,华中重镇武汉有教会学校十四、五所.这些学校的主办者虽争属不同的宗教门派,如圣公会、循道会、伦敦会等,但都属于基督教,都以《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为本在校内外传教布道,尤其注重将宗教活动与学校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寓宗教精神于教学和教育之中,潜移默化地灌输宗教意识和西方文化价值观.本文仅以笔者30年代前后在教会学校博学中学的个人经历和见闻,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胡敏 《攀登》2008,27(2):10-13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在于它的民众意识。民众意识是对人民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它要求把实现好民众利益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根据民众利益实现的水平来评判社会发展的得失。民众意识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倾向和价值定位,是确保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宗教意识产生于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并伴随着人类走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宗教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在不同时期不同宗教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对这些影响,国内史学界的研究还有待加强。相对而言,宗教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较小,或许这可以被视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这易于使我们忽视对宗教的社会作用的研究。研究世界历史不可缺乏宗教的视角,宗教作为世界一些文明的特征之一,在国际政治和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编辑部约请几位学者笔谈“宗教与世界历史研究”的意义.希望史学同人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赵艳玫 《神州》2012,(23):26-27
本文是对美国十九世纪实用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士的宗教学名著《宗教经验之种种》的研究性文章。本文从原著展现的大量宗教体验的案例中,梳理了宗教信徒在信仰发生的前后,其内在生命在情绪、存在感以及对生活的深刻认知方面所产生的一系列真切而实在的变化,辨识出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实在感""、祈祷"、"新的生命"。本文作者认为,詹姆士从个体宗教经验的角度,探寻人性的奥秘与宗教的内核的关系,不失为一种更为客观、切近、深入了解宗教之于人类的价值的视角,这对打破科学与宗教长期的紧张关系,可谓独辟蹊径而又言有凭依。  相似文献   

12.
评爱德华·汤普森的新作《民众的习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政论家爱德华·汤普森在1963年完成他的巨著《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之后,把研究视野转向18世纪英国史。他在80年代中期告诉我们,他打算出版一部关于18世纪英国史的著作,书名已确定为《民众的习惯》。现在,这部书终于由伦敦默林出版社出版了。 《民众的习惯》一书收入了作者的八篇论文,这就是:《导论:习惯和文化》、《贵族和平民》、《习惯、法律和民众权利》、《18世纪英国民众的道德经济学》、《道德经济学的再讨论》、《时间、劳动纪律和工业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华北民间宗教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是民间宗教发祥地之一。本文在前贤与时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宏观上论述了明清时期华北民间宗教的特点与规律及其在中国民间宗教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剖析了明清时期华北民间宗教空前兴盛的历史根源、社会根源和内在动因;揭示了民间宗教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一种宗教信仰和社会组织,对下层民众精神生活与世俗斗争的持久影响与历史作用,并明确提出对于民间宗教这样的下层宗教应该进行理性的认识和认真地清理。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世界的宗教与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作为意识的形态,主要表现为人类对于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崇拜。人类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受制于外在的自然环境。承认和强调超自然力量对于物质世界的作用,是诸多宗教的共同基础,进而构成宗教区别于无神论的明显标志。迄今为止人类对于外部世界认识的局限,无疑是宗教作为敬畏和崇拜超自然力量的意识形态而赖以存在的重要条件。宗教的必然消亡,则是未来科学研究充分发展的逻辑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探讨传统时期东北地区的民众对疫病的认识与应对状况。分别从宗教、民俗、医学三个角度入手,分析民众疫病应对的观念及其合理性,以期更好的理解当今民众在国际性疾病流行过程中的心态,因势利导,引导民众更好的面对流行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中国钱币》1987年3期乔洪斌同志的“也谈东北民众自卫军通用钞票”一文推论:东北民众自卫军通用钞票“发行地”为尖山窑。据笔者对史料文献、敌伪档案的考察,东北民众自卫军通用钞票“发行地”仍以龙王庙为是。  相似文献   

17.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兴起而兴起,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最早的唯一有决定性影响的社会意识就是宗教意识。人类早期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神话幻想就是实实在在的证据。从史学角度看,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其影响和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在今天,全世界约有40亿人信仰各种各样的宗教,总数超过世界总人口的80%,其影响之广、之久、之大,让人瞠目。对许多国家和民族来说,不了解宗教和宗教发展史,就不能认识其文化、社会、风俗和生活方式。从…  相似文献   

18.
遍布城乡的祠神曾是宋代社会的重要景观,其信仰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然而由于近年来学术界对民间宗教的研究集中在经典文本和民间秘密教派、结社上,研究的时段又集中于明清,所以一直没有对两宋祠神信仰做专门研究的著作出现。皮庆生的《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一书弥补了宋史研究中的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19.
读1986年第4期《中国钱币》杨尊圣先生《东北民众自卫军通用钞票考察散记》,发现该文所谈邓铁梅的钞票,与事实有些出入,笔者曾三次到邓铁梅生活和战斗过的本溪、凤城、丹东、岫岩、黄土坎、龙王庙等地,做了较全面、系统的考察。现将考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宗教祭祀饮食文化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宗教祭祀饮食文化略论瞿明安宗教祭祀饮食文化是宗教信仰者在某些宗教观念影响下形成的隐含有特定象征意蕴的饮食文化现象,它通过人们在不同类型的宗教祭祀活动中以供祭食物的行为举动和方式来表达主体的宗教意识和宗教感情,是一种以饮食活动作为媒介来沟通人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