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月28日,省历史文献研究会在贵阳举办了“莫友芝学术研讨会”。莫友芝(1811年—1871年)字子偲,生于我省独山,成长于遵义,殁后葬于遵义。是我国晚清著名的学者、教育家、诗人和书法家,也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术化开拓者之一。他与郑珍二人被称为“西南二巨儒”。他著的《韵学源流》一书,至今为语言学家称道。所著的版本目录学,部分译为日文,至今仍为研读我国古代学术著作、考证版本目录的津梁。他与郑珍合编的《遵义府  相似文献   

2.
郑珍,清代经学家、古文家、诗人。字子尹,号柴翁。1806年(清嘉庆11年)生于贵州遵义。诗作有《巢经巢诗钞》、《巢经巢诗后集》。郑珍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特别热爱故乡山水和名胜古迹,写了不少旅游山水诗。据粗略统计,在现存八百余首诗歌中,郑珍的写景诗约占四分之一左右。如说其反映社会问题的诗,具有宋诗派以理为诗的倾向,比较质直。那么,他的山水诗,则大不一样。奇情诡趣,跃然纸上,“浏漓顿挫,不主故常”,多名篇佳构。他笔下的黔中山水,写  相似文献   

3.
郑珍是贵州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不仅在经学、文字学、史学、诗歌等方面著述宏富,而且在书画创作上,也有较深的造诣。本文试以他的传世之作,来论述他在这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清代大儒邦珍为清代后期的一代宗师,不仅以经学、小学著称于世,并工于诗词,父爱遵义知府平翰之邀,纂辑《遵义府志》,穷3年之功而成。咸丰五年,郑珍又纂成2万亩的《荔波县志》稿。此稿请代无人知晓,民国时期为贵阳人读惕安发现,刊于《贵州文献季刊》,方称于世。郑珍虽然在方志学上造诣很高,但也自律有某些“疏漏”,这正是名儒应有的大家风范。郑珍在方志学上的成就已有许多学者论及,但从广泛历史背景上评价外珍的方志学思想.特别是批判继承他的方志,7水陆华,为新编地方志提供重要借鉴,价人心态学界关心的一个课题。清代乾嘉…  相似文献   

5.
贵州历史名人郑珍并不是一个只知穷经吟咏的士人,他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他的《樗茧谱》就是农业科学方面的专著。他生长在山区,比一般当时的士人早就认识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开荒破坏植被的危害性,他有《黎平木赠胡生子何长新》:  相似文献   

6.
贵州诗坛有一个光彩夺目、繁星灿烂的时代,即十九世纪中叶。此时诗人郑珍、莫友芝均为闻名全国诗坛的人物。黎伯庸虽与郑珍、莫友芝同时并兴,名在其次,而知之者少。本文拟对其诗作一简略评介,以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7.
清代中叶著名的贵州诗人郑珍,堪称有清一代诗坛巨擘,以其《巢经巢诗钞》称著于世,被文学史家划归为“宋诗派”之坛主实际上,他的成就更以学术造诣和散文成果见长,所以,他生前好友、另一位著名诗人莫友芝在《巢经巢文钞》中称誉:“论吾子生平著述,经训第一,文笔第二,歌诗第三。”在郑珍一生中,我们看到他除了诗歌创作取得卓异成就,在其他方面的著述也是相当丰富可观的:道光中,他受郡太守聘撰《遵义府  相似文献   

8.
有清一代,被誉为“西南巨儒”的郑珍(1806—1865),字子尹.号柴翁,贵州遵义人。郑珍诗具有宋诗派寓理于诗的倾向。胡先骗赞其诗“为有清一代冠冕”,梁启超评其诗“立辞遣格,有独到处”。郑诗有不少篇章写得“奥衍橘诡”,喜用僻字叠语,他以“语必惊人,字忌习见”来要求自己的诗作。以至郑珍身后一百多年,鲜有能为其诗作注者。近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郑珍巢经巢诗集校注》.杨元帧注释、贵州大学古典文学教研室校订(以下简称《校注》本).是一部难得的郑诗校注本,为今人研究郑诗提供了可贵资料,有功前贤及后世读者,其价值…  相似文献   

9.
任索  邓固 《贵州文史丛刊》2006,(4):I0001-I0001
2006年是贵州历史文化名人,清代“西南巨儒”郑珍诞辰200周年。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参与了纪念活动,并与遵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纪念郑珍诞辰100周年暨遵义沙滩文化同际学术研讨会和翰墨沙滩文化节。顾久馆长,程鹏飞副馆长先后与遵义有关方面进行了活动的前朗协商。顾久馆长出席4月在遵义沙滩举办的公祭郑珍活动和8月在遵义举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词。蒙育民副馆长出席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闭幕式上致词,同时出席沙滩文化节。文史馆员黄万机、周树心和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会员汗泰陵、梁茂林、刘长焕、曾祥铣、黎铎等参加了全部活动。文史馆文史研究处、丛刊编辑部及办公室部分工作人员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10.
晚清贵州著名诗人郑珍(字子尹),是宋诗运动的主将,诗作备受时流推崇,称他“诗笔横绝一代,似为本朝人所无”①;又称他“卓然大家,为有清一代冠冕。纵观历代诗人,除李、杜、苏、黄外,鲜有能远驾乎其上者”②。成就很高,影响深远,堪称一代诗宗。他虽然没有诗话之类的专著,但由于具有高超的诗歌鉴赏力和丰富的创作经验,在一些诗作和序跋中阐发了不少诗论主张。其中不乏深得创作三昧的经验之谈,也有不少触及文艺特质的真知灼见。郑珍是宋诗运动倡导者之一,其诗论大体与宋诗派理论家何绍基相近,但也有突破之处。  相似文献   

11.
郑珍对韩诗的学习研究,已为学术界重视,本文着重谈谈郑珍学习韩诗的经过、成果,以及其自号柴翁的年代。一、郑珍“模韩”的提出研究郑诗的文章,常提到他“早年胎息眉山,终模韩以规杜”。最早提出这个见解的是郑知同,他在《敕授文林郎征君显考子尹府君行述》中说:“其于诗,溯骚赋汉唐而下诸名家,靡集不窥,择其尤脍炙者汇钞成册,含咀有年,而风骨则力追盛唐。早年胎息眉山,终模韩以规杜。要之,名作如林,不持一格,第觉横肆遒逸之概溢于毫素”。在此之前,没有人说过郑珍以韩诗为学习模范,例如咸丰二年(1852)郑珍刻《巢经巢诗钞》九卷,当时诗坛名家翁同书为其作序,序中说郑珍“其在诗派于苏黄为近”。定郑珍为宋诗派人物。王柏  相似文献   

12.
晚清的“西南巨儒”郑珍(字子尹),深通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专精《说文解字》,一生著作宏富,在经学、小学和史学方面成就颇大。这里仅就他的经学作一粗略评述。郑珍崇尚顾炎武醇博学风,承袭其“经世致用”、“博学于文”的治学精神。顾氏是  相似文献   

13.
1996年6月28日莫友艺纪念馆——影山草堂在独山落成,这是一件很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事,也是250多万布依族人民的大事。莫友艺先生是一位晚清时期的著名学者、教育家。他以学术上的卓越成就闻名于海内外,史学界称之为西南大儒。莫友艺,字子倔,号邵亭,独山县兔场乡人,布依族,生于清嘉庆十六年(181),卒于同治十年(1871)。其父莫与传先生,字犹人,清嘉庆时进土。莫友芝少承父教,勤苦攻读,在学术上和文学艺术上都有很深的造诣。在文化教育方面,执掌教坛,为贵州民族地区传播文化,培养人才,桃李遍黔疆,受人景仰。他还与郑珍合修…  相似文献   

14.
清仁宗嘉庆二年(1797),贵州南笼府和贵州、广西交界地区爆发了由王囊仙领导的苗民反清起义。自雍正年间,清廷对贵州、云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以来,虽有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一面,但同时也给该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在贵州和广西交界的苗族地区,大量涌入的汉族地主阶级和高利贷者,与清廷各级官吏及苗族上层统治者相勾结,对苗族人民进行残酷的掠夺、压榨和欺凌。他们大量兼并苗民土地,使其“尽成佃户”;同时又用高利贷进行盘剥,借谷一石,不出一月竟收三五石之巨,从而给苗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正如这次起义首领韦七绺须(即韦朝元)所说:“苗民穷苦,重利借债,后来债负愈多愈穷。”。这样,就造成了以清朝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与广大苗民的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15.
郑珍的经学,其内容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指经籍辨伪、校勘、笺释,著述主要为《经说》一卷,《仪礼私笺》八卷,《考工轮舆私笺》二卷,《凫氏图说》一卷。广义还包括小学。郑珍为“以字通经”而精研小学,小学本是他治经的附庸,却因此而在小学领域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这主要反映在他的《说文遗字》、《说文新附考》、《汗简笺正》等著作中。此外,他的史学著作《郑学录》也是为弘扬东汉古文经学大师郑玄学术而作的,广义说来,也应列为他经学研究的内容之一。研究郑珍的经学,首先不能不辨明他的学术门径。这个问题,历来有一些歧异。最早的评论,来自他的儿于郑知同。郑珍谢世,郑知同作《敕授文林郎征君显考子尹府君行述》,文中说他“生平为学宗旨,汇汉宋为一薮”,“不立门户,——为折衷持平”。其同乡好友萧  相似文献   

16.
白雪华  湛庐 《文献》2006,(4):151-158
莫友芝(1811-1871)是晚清贵州著名的学者、宋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与郑珍皆被人目为西南巨儒,在文学史、艺术史、学术史上都很有贡献.他生平著述繁富,除已刊刻行世的《郘亭诗钞》、《郘亭遗诗》、《影山词》、《郘亭遗文》、《宋元旧本书经眼录》、《郘亭知见传本书目》、《遵义府志》(与郑珍合著)、《黔诗纪略》、《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樗茧注》(郑珍著,莫友芝注)、《韵学源流》、《古今集联》、《持静斋藏书记要》等十数种外,散佚人间的重要未刊手稿还有很多,如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善本室的《甲辰家规》(甲辰即道光二十四年,1844),收在莫友芝手稿《郘亭文集》中.其封面有庸斋题记:  相似文献   

17.
文学经学化是郑珍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郑珍文学创作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本文分析了郑珍文学经学化形成的原因、特点以及表现方式,揭示了经学与文学在郑珍诗文创作中的密切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黔北遵义县东乡,自古是个山明水秀的地方。乐安江畔、林壑幽深,禹门山头、暮鼓梵钟。沿岸沙滩村落人民耕读世居。自乾隆至民初的百余年间,黎、郑、莫三家互为师亲、诗文唱和,涌现出了几十位文化名人,刊行诗文集和学术著作数百种,所谓"万马如龙出贵州",蔚为文化大观。其中便有被后世尊为"西南巨儒"的郑珍、莫友芝二人,精研经史,著述甚丰,其合作修撰的《遵义府志》曾被梁启超誉为"天下第一"。这样的文化氛围,滋养出了"贵州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郑珍是清道、咸年间著名学者,他的诗歌是典型的学人之诗,大量征引经学、史学、小学、考据等专门之学入诗,体现出与诗人之诗迥然不同的学理之美。回避或忽略最能体现郑珍学人之诗特征的学问诗,就很难对他的诗歌做出全面允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清代贵州的诗人·能够上继谢三秀、杨龙友,虎视鹰扬于全国诗坛的名家,首推周渔珍。这位开一代风气的人物…‘…堪称黔中诗帅。”这是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对贵州清代著名诗人周渔横的评价。其实.在海粟以前.对周渔横在诗歌上的成就,早已被人推崇。清代康雍时期著名学人毛奇龄.一刊鄙视西南文土,却看重周渔珍,折节订文,称赞他的诗“兴比互进,请文兼生”。周渔璜的好友,与他同时并立诗坛的史申义,为周诗所倾倒,其赠诗说:“孰与夜郎争汉大,手携玉尺上金台”。贵州先贤郑珍在《周渔珍像赞》中说:“诗当康熙,如日正中。起问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