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齐松 《神州》2011,(20):13
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中创造出了一系列经典的城市贫民形象,完整地展示了城市贫民的悲剧命运,深刻地揭示了经济贫困是悲剧的根本原因,从而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不公平、不合理的现实社会,用感人的笔触对造成悲剧的社会进行了无情批判。  相似文献   

2.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作者着力于人生的探索,在祥子的人生悲剧的描写中,揭示人性的善与恶。《骆驼祥子》中有三个让读者玩味的设计,以骆驼的外号设计了祥子悲剧的人生,以洋车设计了祥子人生经历,以小福子设计了祥子人生感悟,通过三个设计,老舍先生厚重地揭示了旧中国下层社会小人物必然的悲剧命运,展示了他们在追求、失意、挣扎和沉沦的过程中各种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3.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品。作品写的是旧中国北平一个外号“骆驼”名叫“祥子”的人力车夫的悲剧,塑造了一个地位低下的城市劳动者的典型形象。祥子有梦想,是一个追求上进的年轻人,但在经历了“三起三落”之后,终于彻底失败,最后成为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祥子的悲剧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有祥子自身固执倔强、个人主义的性格,有与虎妞的错误结合,也有当时黑暗动荡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王金环 《神州》2013,(17):20-20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品。作品写的是旧中国北平一个外号"骆驼"名叫"祥子"的人力车夫的悲剧,塑造了一个地位低下的城市劳动者的典型形象。祥子有梦想,是一个追求上进的年轻人,但在经历了"三起三落"之后,终于彻底失败,最后成为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祥子的悲剧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有祥子自身固执倔强、个人主义的性格,有与虎妞的错误结合,也有当时黑暗动荡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齐松 《神州》2011,(9):13-13
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中创造出了一系列经典的城市贫民形象,完整地展示了城市贫民的悲剧命运,深刻地揭示了经济贫困是悲剧的根本原因,从而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不公平、不合理的现实社会。用感人的笔触对造成悲剧的社会进行了无情批判。  相似文献   

6.
陈素云  房永彬 《神州》2013,(2):11-11
作家老舍的价值在于他的创作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除了小说创作外老舍一生还创作了大量的剧本、散文、诗歌(新式之外包括歌词、古词和旧体诗等),他的作品几乎什么形式都涉及了。已经出版的《老舍文集》19卷,总共有一千万字之多。可以说,老舍的作品的确称得上是"经典":它的一以当千的无可争辩的分量,他在历史上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无法逾越的典范性、代表性,都值得人们再三回味,可以不断感受、不断验证,不断有新的发现,即所谓说不完的莎士比亚,具有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李清香 《神州》2011,(10):7-7
《骆驼祥子》被视为老舍代表作品之一,它有着很大的艺术成就,影响也极为深远。小说中,刚开始出现在读者面前的祥子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和进取精神的、有生气的、体面的、要强的青年。他有着勤劳、朴实、善良、忠厚、不服输、积极进取、充满责任心的性格,然而,残酷的社会现实,生活的屡次波折和打击,逐渐把他的希望毁灭、侵吞,美好的性格也失去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和方向,最终他蜕变成一个堕落、自私、懒惰、贪婪、麻木不仁、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在这部作品里,老舍以其独特的视角,着力挖掘致使祥子性格蜕变的悲剧性因子。  相似文献   

8.
《骆驼祥子》被视为老舍代表作品之一,它有着很大的艺术成就,影响也极为深远。小说中,刚开始出现在读者面前的祥子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和进取精神的、有生气的、体面的、要强的青年。他有着勤劳、朴实、善良、忠厚、不服输、积极进取、充满责任心的性格,然而,残酷的社会现实,生活的屡次波折和打击,逐渐把他的希望毁灭、侵吞,美好的性格也失去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和方向,最终他蜕变成一个堕落、自私、懒惰、贪婪、麻木不仁、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在这部作品里,老舍以其独特的视角,着力挖掘致使祥子性格蜕变的悲剧性因子。  相似文献   

9.
2004年1月,人民学出版社出版了《骆驼祥子》插图本。这是有一百零九幅画面,由我的父亲孙之儁作画的插图本。  相似文献   

10.
11.
王成珍 《神州》2012,(35):10-11
从文化的角度看,一部电影的意义往往并不在于其艺术成就,而在于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和政治信息,以及它与社会、时代的互文关系,对时代的折射和诉求。本文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通过浅析电影《澳洲乱世情》中的几处隐喻,探索电影力图寻求澳大利亚人身份、构建和谐多元新澳大利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13.
刘镇伟 《丝绸之路》2011,(20):84-85
虎妞是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之一。对于虎妞形象的研究一直都存在着一定的争议,而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虎妞与祥子的关系及虎妞对祥子悲剧命运的影响程度上。新时期以来,随着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学界从性别、文化、社会角色等多重视角对虎妞的形象进行了全面解读。因此,有必要对虎妞形象的研究,尤其是研究立场和视角作一回顾,以形成对这一问题比较完整的理解和领悟,同时为认识和研究人物形象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张浩 《神州》2020,(4):40-40
《寄生虫》和《小丑》两部电影,都是讲述社会底层人士,受到上层人士的轻视以及不被认可而产生反抗的故事。探究其中根源,分析悲剧背后成因,帮助我们更好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明清消费文化愈来愈成为历史学所重视的一个研究方向,与此同时又受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影响,使其研究呈现丰富多元的面向,本文所要讨论的巫仁恕的《品味奢华》便是这样一种研究视角的代表作,该书透过细致具体的实证研究,展示了晚明消费社会背景下士大夫阶层的消费文化及其背后所反映的士大夫阶层对自我群体身份认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杨红 《丝绸之路》2021,(1):125-132
"study account"是当下网络中一个小众而高粘度的网络社群.其成员多为学生,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学习经验是该社群互动的主要内容.本研究通过网络田野调查的方式,观察该虚拟社群中个体的互动策略和活动.个体出于成就动机加入学习社群以实现对创造性自我的追求,形成了工具性取向和互动性取向两大类的交往策略,并在互动的...  相似文献   

17.
张悦 《神州》2012,(11):7-8
在台湾电影的银幕上,从来不乏青春的身影。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艋岬》中的残酷青春物语,到《夏天协奏曲》、《不能说的秘密》中的音乐青春与青涩爱情的交织,再到《蓝色大门》、《盛夏光年》中模糊的性别认同,都展现了发生在最美好年华时的不同类型的故事。这些青春电影在勾起观众对青春美好回忆的同时,也让观众在电影情节的发展中代入自己的电影经验,去寻找那个躁动迷茫的青春期时的身份定位。本文希望通过对电影《阳阳》中主人公的角色进行研究,并对台湾青春电影中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探访和追寻,去了解青年作为独立的个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寻求自己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8.
秦红丽 《沧桑》2008,(3):242-243
自中国的第一批移民抵达美国后,华裔美国人就一直徘徊在美国主流文化之外,找不到自己的身份所在,中美两种文化的冲突使他们成了双重他者,既远离中国文化,又不被美国文化所接受。本文试图通过华裔美国女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来解读华裔美国人长期以来对自己文化身份的寻找定位的过程,从老一代移民对"中国人"身份的坚守,到在美国出生的华裔人面对两种文化的困惑和矛盾,以及处于双重"他者"的尴尬地位,再到以汤亭亭为首的美国华裔作家对文化身份的新构想,通过中美文化的融合来建构独特的文化身份,通过平等对话来达到两种文化的沟通。  相似文献   

19.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讲述了主人翁贫穷的年轻人拉斯科利尼科夫在生存的重压下杀害了他的女房东阿廖娜.伊万诺芙娜以及她的无辜可怜的妹妹后在善念的少女索尼娅的感化下认识到自己的罪过并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本文从小说出发阐述关于人的生存悲剧和自我救赎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指出了珍惜生活、热爱生活这条从生存的重压下完成救赎通向幸福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史记》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表现出了强烈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意识。它提出的“圣王同祖“的思想,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精心编排的历史王朝的统系,反映了对中国古代政治统绪的认同意识;它宣扬华夷各民族同源共祖的民族一体性,强调夷夏民族一统,是对中国古代夷夏观念和民族认同意识的重大发展;它通过对中国历代地理沿革的历史考察和对汉皇朝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反映与颂扬,体现了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地理的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