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1月上旬,在苏州市虎丘山北一里許的洪桥南黄桥乡,因建窑发現了元代墓葬一座,茲报导如下: 一墓的建筑結构簡单,是一座既无墓(甬)道,又无墓門,全以长条青色磚砌的竪穴墓,砌結坚固異常,磚与磚之間用石灰浆粘縫。墓室座北朝南,略微偏西。全墓分东西两室,系夫妇合葬。两室各长3.8、寬1.2米。周围的墙分內外三层平横相錯砌磚,厚0.48米,二墓中間的隔墙較厚,以平豎互垒砌成。隔墙的头端上方开有小洞一个。前后墙壁上皆設有方形小寵,出土小件随葬器物銀盒等。墓  相似文献   

2.
一、發現和清理經過在安徽合肥市東郊三公里的大殿崗建築施工中,動土時發現花磚所砌古墓。安徽省文化局呈報華東文化部,經部令南京博物院派員調查後,即電令安徽省文化局及南京博物院共同清理。由於:(1)墓地在建築範圍內,建築單位迫切需要地基;(2)原封墓土已起用,墓磚暴露,並已破壞一部;(  相似文献   

3.
1983年3月,绍兴县福全乡迪埠村农民在秋家湾北坡发现古墓一座(图一)。我们进行了清理。编号为绍兴 M309。此墓为凸字形单室墓,墓向305度。前有短甬道,外有封门墙,封门墙以五层平砖起基,上以一丁三顺法砌砖四组,再砌以平砖。高1.85、宽1.65、厚0.4米。甬道以平砖起基,以一丁三顺法砌砖四组,再上以刀形和楔形砖起券成顶。长1、宽0.85、高1.3米。墓室四壁及顶砌法与甬道相同。券顶平整。长4、宽1.65、高2.45米。甬道壁和墓室壁不错缝,相互独立,应是分别砌筑的。墓室分前后两部分,以一排平砖为界,  相似文献   

4.
1979年10月,江宁县江宁乡上湖村农民平整土地时发现古墓一座,我馆即派人作了清理发掘。此墓为凸字形穹隆顶砖室墓,方向204度。甬道长1、宽1、高1米,两壁砖三顺一丁为一组,共砌三组,上面起券。墓室长4.25、宽1.7、高2.35米。墓壁下部砌法同甬道壁,也砌三组,上面顺砌平砖一层;再在墓室左、右、后三壁以及甬道顶部,采用倒人字形丁砖从四壁向上砌成穹隆顶(图一)。  相似文献   

5.
1983年6月和1984年4月,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市鼓楼区虎踞关省公安厅基建工地、栖霞区曹后村南京汽车制造厂宿舍工地,清理了两座古墓。两座墓都保存较好,未受扰乱。现简报如下。一、虎踞关东晋墓此墓编号为83GHM1,位于南京城西清凉山一土丘的东南坡下,西距清凉山公园仅数百米(图一)。墓向152度。为砖室券顶墓,平面凸字形。甬道长0.95、宽1.05、高1.24米,墓室长4.05、宽1.33、高1.54米。墓室右壁和后壁各砌一长方形小龛,室内设砖砌祭台、棺床各一,地砖按人字形铺墁。墓壁用三顺一丁法砌筑三组,上面平砌起券。单砖平砌封门。墓砖分两种,一种为长方形,长0.29、  相似文献   

6.
《文物》1953,(8)
五月中旬以來,廣州市郊陸續發現了許多古墓。在郊區十九路軍墳場附近,共發現了五座東漢墓和一座唐墓。其中一座漢墓比較完好,這是一個十字形的磚墓,十字中央是個圓頂的四方明堂,明堂貫連着左右側室、後面的棺室和前面的墓道口,墓長七公尺四十九公分,是近半年來廣州市郊發現的幾十座古墓中最大的和形式最特殊的一座。它的圓拱都是用刀磚築成的,沒  相似文献   

7.
河北献县唐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年,河北省献县东樊屯村农民取土时挖到一处砖券,随后又发现陶俑数件,因此知道地下是一座古墓。县文化馆得到报告后前去进行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墓葬形制东樊屯村东北距献县城约9公里,墓葬(编号 XM1)在村南约50米的滏阳河北岸(图一)。由墓道、甬道、墓门、墓室构成,地表未见封土。此墓位于河堤内侧,早年曾受到严重破坏,墓道、甬道的形制已不清楚,仅知甬道长约1.2米。墓门宽约1米,内有平砌封门砖墙。墓室为单砖平砌,圆  相似文献   

8.
南京雨花台区三座六朝墓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1月,为配合基建工程,我们在南京雨花台区红花乡与油坊桥两地清理了三座古墓,出土了一批有价值的文物,现将清理结果简报如下.一、红花乡墓葬墓葬位于雨花台区红花乡砖瓦厂内.是用长31、宽16、厚5.5厘米的长方形青砖砌成的单室券顶墓,平面呈“凸’字形,方向210°.墓室长4、宽1.60、高1.80米.墓室为三顺一丁砌法,共三组,上面平砌四层再起券.墓壁无直棂窗及小龛设置.甬道长0.75、宽0.8、高1.20米,亦为券顶,砌法为三顺一丁,共二组,上平砌七层再起券(图一).该墓早年被盗,但仍出土器物20余件,  相似文献   

9.
1977年11月初,在新昌县八一公社大联大队大岙底村外的象鼻山东麓,发现一座古墓,编号为新昌十九号南齐墓。墓室呈凸字形,前为甬道。甬道宽0.83、墓室宽1.61、长(连甬道)5.84米,墓室四角各砌一直砖(图一)。墓壁残高0.52—0.82、厚0.36米。  相似文献   

10.
1987年3月,在余杭县闲林埠镇东北唐山发现一座古墓,我所派员进行了清理,现将清理所获资料报道如下:一、墓葬形制墓葬位于庙山西北坡,方向北偏西70°,为砖构单室券顶墓,平面呈“凸”字形,全长7.6米,分墓室和甬道两部分(图一).墓室长5.55、宽2.18、高2.57米,左右两壁及后壁均呈弧形向外鼓出,后壁弧度较大,和顶券相接而成后拱,前壁平直,但在前壁之外,甬道之上有砖砌弧形突出形如龟背之前缘.墓室中后部置棺床,高21厘米,棺床前又依次伸出两砖,作台阶状.棺床上部顺砖错缝平砌,下部用竖砖杂乱堆砌,砖与砖之间留有间隙,  相似文献   

11.
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会今年三月在西安东郊高樓村發掘了一四号与一三一号兩座唐代墓葬,兩墓都是南北向,一四号墓為豎井墓道帶甬道的土洞墓,墓室平面成長方形,長三·六○米,寬二·八○米,深六·八○米。北壁中部向外凸出呈弧線形,靠西壁有磚砌的棺床,床寬一·三○米。床有兩付骨架,一付已被擾亂,另一付还很完整,胸部有开元通宝錢兩枚。隨葬品因為墓室頂塌落,多被压毀,但大体还保存着原來的位置。在人骨东边放着四個大的女俑和兩個較小的女俑。面向着人骨。人的头部附近發現金釵兩支,大型瑞鳥銜綬的菱花鏡一面,貼在漆皮上的鏤銀花飾和兩個管開關用的鉸鏈,根據出土情况推測,可能是一個平脫盒子的殘跡。棺床下边,靠北牆是兩個唐代常見的帶座陶罐,陶罐左右和前边各有兩匹大陶馬,前边东側的一匹馬头下,出土汉式規矩鏡一面,骨製梳子一把。墓室中部有散亂的陶俑和一個口徑約二○公分的白瓷缽,缽上累着兩個白瓷碗和兩個天藍色釉的小碗,小碗釉色匀淨,是很稀見的物品。墓室前部,靠近棺床有陶駝一個,陶駝前面臨近甬道处,左右各有一個武士俑,武士俑前边有兩個镇墓獸。根據墓的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斷,这座墓是屬于唐代中期前後的。一三一号墓在一四号墓北边約一百多公尺左右,墓葬形制和一四号墓相同,也是豎井墓道帶甬道的土洞墓,甬道兩壁有四個小龛。豎井墓道側在墓室的一旁,整個墓的平面像一把切菜用的刀子。墓道的四壁都是垂直的,所以口和底的長寬相等,計長二·九五米,寬一·一○米,墓室為長方形,長三·八○米,寬三·○二米,深六·八○米,自墓底至墓頂高三·二○米,靠西壁有磚砌的棺床,床寬一·六○米,高○·三八米。人骨已經朽坏,隨葬品數量非常多,幾乎全是陶俑,可惜經过很大的擾動,原來位置已經不明,而且大多被破壞,由上至下,一層压一層,有压到三、四層的。其中比較完整的有:生肖俑、武士俑、文官俑、女俑、骑馬俑、鎮墓獸等。在甬道底部和小龕內又有很多戴風帽的小俑  相似文献   

12.
滦南汉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9年3月21日,滦南县大马庄乡小贾庄村民在村东50米的高坡上取土时,发现一座古墓(图一)。经省文物局批准,县市文物工作人员于3月23日至26日做了抢救性清理,现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此墓距地表深1.5米,为砖砌,墓向北偏西70°。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墓道未清理。砖长32、宽14、厚6厘米,一面素面,一面有绳纹。墓门及甬道高1.88,宽1.40米,墓门由卧砖封砌。甬道后面为墓室,长3.84、宽2.04、高1.88米。  相似文献   

13.
1956年底至1958年2月,我会在配合广州动物园平土工程中先后清理发掘了由西汉早期至晚唐年间的古墓二十三座。古墓的分布除了驷马岗仅有一座东汉砖室墓外,二十二座都是集中在公园的中心位置,即麻鹰岗的岗顶和岗腰间。墓葬年代包括西汉、东汉、南朝和唐四个时期。现将各墓情况按时期归纳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1年11月,山西省襄垣县煤运公司在家属楼建设过程中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县文博馆工作人员闻讯赶到时,墓顶已被破坏。经观察,这是一座前后室砖墓,后室已经在早年被盗,遂通知建设方停工并做了抢救清理。墓葬编号2001M49,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墓葬位于襄垣县城新建西街中段(图一),墓葬坐北朝南,为双室砖墓,由墓道、甬道、前室及左右耳室、后甬道和后室组成(图二)。墓道长约103、宽约11米,斜坡状,南高北低,两壁修整较平。甬道砖砌,长18、宽113米,拱形顶,高155米,甬道南端砌有砖墙。墓门宽113、高约135米,从09米的高度开始用砖砌出…  相似文献   

15.
1975年7月,吉安县长圹公社屋场大队店下生产队社员在取土时发现南朝墓一座,并出土一批青瓷。该墓距地表0.7米,东西向,墓室呈"卅"字形,为三室并列,中有甬道相通的多室墓。顶为卷棚式。墓壁为单砖平铺叠砌,底砖铺作"人"字形。砖有平砖和刀  相似文献   

16.
1982年8月,江苏省江宁县陶吴乡砖瓦厂在官家山取土时发现一座古墓。我馆随即对古墓进行了发掘清理。现将清理结果简报如下。一墓葬结构此墓位于官家山西坡断崖的上部,方向185度,平面呈"吕"字形。墓室内部残长6.58、总宽1.90米。分前甬道、前室、后甬道、后室四个部分(图一)。前甬道残长0.40、宽0.50、残高0.18米。前室长1.83、宽2、残高0.18—0.36米。前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鄞县沙堰村社员在本境开山打石和取土制砖时,发现了一批古墓葬,宁波文物部门同志闻讯后,前往现场清理。 这次清理古墓共计九座,编号为84NSM1—9。九墓中M1—M4分布在沙堰村委北面约120米的赵王坟山的中下坡,M5位于村委附近的石婆岭山丘上,M6—M9座落在村委南面约一公里的察狗塘山的南下坡。天宝公路从村庄和两山的山脚下穿过。(图一) 墓葬形制 九座墓都为砖室结构,从墓的平面来看,有长方形,凸字形和刀字形。属长方形的有M1、M2,属凸字形的有M3、M5、M6、M8、M9,刀字形的仅M7一座,M4不清楚。各墓内的葬具和人骨均已无存,墓的大小、方向见表一。现择M3、M7两墓介绍如下: M3为长方形带甬道券顶砖室结构,平面呈凸字形,甬道封门用二顺一丁砌法叠筑,墓壁均用顺砖错缝砌成,墓室底部比甬道底部高4.5厘米。地砖铺法主要为横砖平  相似文献   

18.
《文物》1979,(8)
1978年2月,山西省襄汾县文化馆在永固公社南董大队配合农田基本建设,清理了一座古墓。墓为攒尖顶单室砖墓,平面形,长580、宽570厘米。除北壁下砌一砖床外,东西两壁下各砌出砖二层台。墓内人骨架十一具,出土器物六件。计白粗瓷碟一件,漆绘小"木棍"一根,自汉至明洪武铜钱二十二种六十二枚和铁棍、铁车(车川)等镇墓物三件。另有一张木床,置于北壁砖床之上,保存较好。特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9.
1983年12月,南京江宁县东善桥乡砖瓦一厂工人在取土烧砖过程中发现古墓一座,该墓位于厂区后的无名小山丘上,方向为南偏西30°,墓残。墓室仅存下半部,甬道顶部存中间一小段。墓内残砖碎土,堆积混乱,在清理墓室内的积土时曾出有后期的青花瓷碗和陶瓶各一件,据清理过程分析,墓已被盗掘过。 一、墓的形制与结构 该墓平面略呈凸字形(图1),全长7.85米,墓分甬道和墓室二部分,均券顶。  相似文献   

20.
窑头山位于慈溪市宓家埭乡西埠头村北约2公里处的杜湖西岸.1989年底,慈溪市文管会在窑头山东麓清理东晋纪年墓两座(编号为M22、M23),现将基葬情况简报如下:墓平而呈凸字形,前设甬道居中,甬道处设铺地砖,下有排水沟通向室外,墓室四周挖浅沟铺设两层平砖或人字砖作“基础”,然后用顺丁错缝平砌法叠砌(图一、二).其中,M23墓壁向外微弧,封门设在甬道口外.M22全长6.04、残高2.85米,方向272°.M23全长6.24、残高1.97米,方向267°.墓室用砖可分为四个砖、楔形砖和刀形砖三种.四平砖规格为32-33×16×4.5-5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