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丁东 《湖南文史》2011,(10):32-33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国和南斯拉夫的关系经过了由冷而热,由热而冷,再由冷而热的戏剧性变化。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共产党,是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独立夺取政权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中国和南斯拉夫作为当时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在建立新中国的政体和国体问题上,毛泽东曾打算学习南斯拉夫的经验,实行一党制。但在1948年夏天之后,毛泽东开始由学习铁托转向批评铁托。毛泽东对铁托的态度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转变呢?这与斯大林制裁南斯拉夫有关,由此导致两位领导人对斯大林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在认识上出现了分歧……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各国政局相继发生了剧变。如果说,以捷克为代表的东欧国家发生的演变基本上是“天鹅绒式”的,那么,以阿尔巴尼亚为代表的巴尔干部分国家发生的演变则是“急风暴雨式”的,而前南斯拉夫发生的以联盟解体为结局的剧变却是“战争式”的(马其顿除外)。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年九月,中国档案代表团前往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访问,考察南斯拉夫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状况。当时,南斯拉夫档案局的同志提出一个曾在中国作官的历史人物,他们说:请中国同志帮助查找这位南斯拉夫人在中国的历史事迹,若是他的事迹有案可考,那么,南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史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关于这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宣告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挫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与苏联和南斯拉夫发生了较大的分歧。中方不能容忍赫鲁晓夫和南斯拉夫对斯大林建立起来的苏联模式进行改革,并把这种改革当作修正主义加以批判。同时,为“反修防修”和防止“和平演变”,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以来,南斯拉夫的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流血战争。内战的爆发绝非偶然,在南斯拉夫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使其民族矛盾进一步恶化的深刻危机;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也对其历史上早已形成的民族矛盾也起了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和发展,作为人生大事的婚礼,其文化载体和形式也在不断升级。对于建国60年婚俗的变迁,南京地区流行着这样两首“顺口溜”:“50年代嫁英雄,60年代嫁贫农,70年代嫁军人,80年代嫁文凭,90年代嫁高峰(大高个子)”、“50年代一张床,60年代一包糖,70年代红宝书,80年代‘三转一响’,90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新世纪头十年特色婚宴个性特张扬”。  相似文献   

9.
笔墨 《文史博览》2009,(12):44-45
国民党政府授予一级上将始于1935年4月,当时授予了9人,其后在大陆时期又陆续授予了3人,逃台后在50年代授予了7人,都是在大陆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另外死后追授了6人。60年代以后授予的,本文就不再涉及。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40年代中期,毛泽东曾对南斯拉夫和铁托成功的经验十分赞赏,并在某些方面欲以借鉴。很快斯大林就对毛泽东戒心十足,认为毛泽东是"半个铁托"。在风云变幻复杂的国际共运中,毛泽东对铁托从欣赏逐渐变为批判,至60年代初,毛泽东4次批判铁托,最终认为铁托在南斯拉夫复辟了"资本主义"。请看《"半个铁托"毛泽东对铁托的批判》一文。  相似文献   

11.
侯宪林 《纵横》2009,(6):9-11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焦点话题。我作为一个5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回忆起当年毕业在即,我和同学们聆听到的周恩来总理的讲话,以及在此影响下我们所做出的人生选择,也回忆起我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电影《赵一曼》在川南宜宾上映。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英勇、悲壮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观众,由哀地称赞、钦佩、崇敬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3.
我家的相册里有一张黑白老照片,它拍摄于1938年,上世纪90年代由美国回国探亲的三伯母用四十年代三伯父带往台湾的一张照片复制而来,家里原来的一张在文革期间已被红卫兵抄家遗失。它记载了一个为华航奉献一生的贵阳人的经历和两岸相思情。  相似文献   

14.
邛窑遗址位于成都平原,不见于史料记载,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才被世人发现。对邛窑遗址的认识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的考古发掘和调查。  相似文献   

15.
湖北新式工业的出现,始于汉口开埠后的19世纪70年代,起初的创办者都是外国来汉商人。如1873年前后在汉口英租界开办的顺丰砖茶厂,1876年在汉口兴办的机器制革厂,都分别是由俄国商人和英国商人投资兴建。由中国官府投资兴办湖北新式工业.肇始于19世纪90年代,这是与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6.
吉元 《炎黄春秋》2009,(10):46-49
如今,对45岁以上的人来说,有一种现象是难以忘怀的。那就是源于上世纪60年代初、狂于60年代中下期“文化大革命”的《毛主席语录》热。因为这本书的封面选用的是红色塑料皮,人们对它看得很重,视为宝贝,所以,大家又习惯地把它称为“红宝书”。据有关档案资料介绍,仅“文革”开始的几年之内,国内外就出版了用50多种文字印成的、总印数达50余亿册《毛主席看录》。  相似文献   

17.
西园诗社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间,由南宁合兴建筑公司主人甄仁溥先生发起成立的,目的在汇集骚人雅士的吟哦唱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香港最早举办个人钱币藏品展览,是已故钱币收藏家陈健宇先生。陈氏原名陈卓伟,华侨出身,早年返国后曾担任军校教官,居北京,收藏不少古今钱币。四十年代后期定居香港,晚年藏品渐散出,由钱商收购。近年陈氏部分遗藏包括一批北京钱庄票据资料,已由嘉德国际拍卖公  相似文献   

19.
赵倡文 《文史春秋》2011,(11):14-18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有一部专门反映农村民兵生活的电影红遍大江南北,那就是由河南省京剧团演出、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传枪记》。这部电影讲述了河南某地农村薛爷爷一家祖孙三代民兵传枪、接枪的故事。剧中的薛爷爷在战争年代当过民兵班长,杀过敌、立过功,  相似文献   

20.
《民族译丛》2007,(1):9-19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族政治冲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冷战后,随着苏联和前南斯拉夫国内冲突的爆发,这种民族政治冲突达到了顶点。在非洲和南亚、在东欧和欧亚大陆的后共产主义国家以及在西欧以民族划分的社会群体之间也爆发了为数不少的民族政治冲突。特别是由于欠发达地区民族冲突的蔓延,过去被普遍接受的关于民族冲突是远古遗风的假设已经被修正并最终被抛弃。这一切都引起了媒体和公众对于民族问题日益增多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关于民族冲突及其解决途径的学术探讨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