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今年7月2日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入葬乾陵1300周年纪念日(乾陵封陵1300周年),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女皇武则天的历史功绩,加强对乾陵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乾陵文化研究及各项事业持续发展,使乾陵的文化遗产资源  相似文献   

2.
刘向阳 《文博》2011,(5):45-51
乾陵是唐王朝(618—907)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与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是陕西境内唐代十八座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艺术价值最珍贵且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其陵园建制的独特性、开创性、宏大性、包容性和开放性,构成了内涵丰富的乾陵文化景观,体现了乾陵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历史记忆价值和独特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乾陵游     
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的梁山上。因其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陵墓,又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座埋着不同国号的两个皇帝(武则天和他的丈夫唐高宗李治)的陵墓,还是关中唐十八陵中唯一未被盗掘的陵墓而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6月下旬的一天,我借出差西安的机会,有幸前去一游。汽车在为乾陵专修的旅游公路上行驶,远眺乾陵,恢宏、威严、壮阔,大概是由于地势的缘故,车到山根,巍峨的乾陵竞捉迷藏似地忽然隐去。正在困惑时,车爬上塬顶,眼前陡然开朗,乾陵又一下子扑面而来,使我们产生了几分惊奇、几分神秘。 通过入口处那座…  相似文献   

4.
晓文  昌锋 《丝绸之路》2010,(21):76-76
乾陵大景区规划方案日前举办首次论证交流座谈会。会上,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组成员分别对乾陵大景区概念性总体规划、乾陵保护规划和大唐小镇、游客服务区详细规划设计草案进行了具体说明和讲解。  相似文献   

5.
乾陵之谜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80公里处的梁山上,因在陕西乾县境内,故名“乾陵”。这座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陵墓给人们留下许多千古难解之谜。  相似文献   

6.
经过对乾陵石刻材料的岩石矿物学鉴定和对比分析,乾陵石刻材料为奥陶纪石灰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含一定的泥质成份及生物碎屑,颜色为浅灰白色到灰色,结构致密,坚硬.在乾陵建成后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地表石刻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风化侵蚀.就其风化的机理过程而言,主要是物理、化学的作用,也有生物风化的影响:温度的周期性影响导致石刻内外的温差变化不同步,产生膨  相似文献   

7.
乾陵石刻化学风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陵石刻化学风化研究和玲,甄广全一、引言乾陵系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夫妇的合葬墓。由于盛唐的繁荣,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的显赫,陵园地形地貌建造风格及周围设施之别致,使乾陵为世人所瞩目。现唯一能看到是的宽阔的神道及两旁的石人、石马、石狮、石碑及文武官员雕...  相似文献   

8.
刘向阳 《文博》2012,(1):73-79
乾陵是陕西境内唐代帝王陵墓中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陵园内现存大型石刻120余件,被誉为“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博览馆”。如何保护好这些具有重大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古代石刻瑰宝,是文物保护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主要论述中日合作唐陵石刻保护修复项目之乾陵石刻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背景、工程经过、完成情况和实施意义,并对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社会各界的质疑进行诠释,以期对今后的古代石刻保护修复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细说乾陵(一)王齐秀乾陵是中外历史上唯一一座两个性别帝王的合葬陵;乾陵首创了我国完整的帝王陵园格局;乾陵陵前所置石雕群也是中外皇陵中所罕见的;乾陵地宫是唐十八陵中唯一没有被盗的陵墓;乾陵前所置的无字碑、61尊石人像等至今让人们争论不休。凡是观光过乾陵...  相似文献   

10.
毛潜 《中华遗产》2021,(4):32-37
从乾陵开始,在帝陵的营建上,唐人赋予了其另一重含义:模仿生前居住的长安城与宫城。乾陵作为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合葬的陵寝,是规模最为宏大的唐陵之一。站在乾陵景区的入口,向北望去,只见两座参差而布的小山。  相似文献   

11.
穆兴平 《文博》2013,(6):54-58
本文对"唐乾陵外城周八十里"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通过与文献所载其他唐陵数据对比,说明此"周八十里"非外垣周长,而是封域之周长并且对乾陵外城垣的走向做了预测性标示,根据卫星影像图对陵园城垣的位置、长度、占地面积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12.
乾陵之谜     
张勇  东明 《文史春秋》2002,(5):35-37
在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陕西。有兵马俑,有乾陵。兵马俩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期的产物,乾陵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物。与兵马俑相比。乾陵的物更加丰富,更加宝贵。倘若发掘乾陵,向世界展现距今1200多年前的盛唐物,那必将是一件轰动全球的事。  相似文献   

13.
刘军民 《丝绸之路》2009,(6):120-127
乾陵是唐王朝(618-907)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628-683)与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624-705)的合葬陵,是陕西境内唐代18座帝王陵墓中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乾陵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对其实施安全有效的保护,并将其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是对人类文明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于红  穆林 《旅游》2007,(5):14-14
去西安,我只是很想去乾陵,去看看媚娘,不知道究竟是喜欢冯宝宝塑造的她还是那个历史的她. 从乾陵博物馆攀上数百级台阶,终于上到了陵前。前面是东西相对称的两个高高的八棱柱形的华表,华表前面是两个高大的石雕翼马。越往前走,古朴的历史风韵越来越浓,看着石道两旁庄严肃穆的翁仲,我仿佛回到了盛唐时期,在长安城雄伟华美的朝堂上,正襟危坐的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她正在向朝拜的大臣们发号施令……  相似文献   

15.
内部裂隙发育是威胁石质艺术珍品长远保存的最具破坏作用的病害类型,了解石刻的裂隙发育情况,尤其是其在石刻内部的发育情况,对研究制订石刻的保护措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为此,本研究应用了近年来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超声CT检测技术,对乾陵石刻内部裂隙发育进行了检测。本研究先通过实验室标准试块的检测研究:制作了直径约50cm的两个圆形及两个边长约50cm的石灰岩试样,并在试样上分别制作了直径5cm的圆孔5×15cm的方孔,使用ZBL-U520数字化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超声CT的方法对四个标准试样进行了检测,基本准确地检测到了缺陷的位置和大小。再利用超声CT的方法对乾陵石刻现场进行了检测,并与内窥镜检测结果对比,验证了超声CT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结果将为乾陵石刻的保护修复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内部裂隙发育是威胁石质艺术珍品长远保存的最具破坏作用的病害类型,了解石刻的裂隙发育情况,尤其是其在石刻内部的发育情况,对研究制订石刻的保护措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为此,本研究应用了近年来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超声CT检测技术,对乾陵石刻内部裂隙发育进行了检测。本研究先通过实验室标准试块的检测研究:制作了直径约50cm的两个圆形及两个边长约50cm的石灰岩试样,并在试样上分别制作了直径5cm的圆孔5×15cm的方孔,使用ZBL-U520数字化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超声CT的方法对四个标准试样进行了检测,基本准确地检测到了缺陷的位置和大小。再利用超声CT的方法对乾陵石刻现场进行了检测,并与内窥镜检测结果对比,验证了超声CT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结果将为乾陵石刻的保护修复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唐懿德太子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物》1972,(7)
唐中宗长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公元682—701年)墓,位于唐高宗和武则天乾陵的东南隅,是乾陵陪葬墓之一。在今乾县县  相似文献   

18.
姜捷 《考古与文物》2003,(1):69-74,82
唐代的定陵是继乾陵之后修建的又一座正式的帝王陵墓 ,有意思的是 ,对乾陵的关注与调查代不乏人 1,而定陵则显得有些寂寞。事实上 ,有关定陵的调查资料 ,目前仅在 1 987年刘庆柱、李毓芳发表的《陕西唐陵调查报告》中有一些基本的数据资料和简单描述 ,相关研究则涉及甚少。在我看来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唐陵制度研究的深化。唐代陵制史无明文 ,对其制度的了解 ,有赖于对诸陵分别逐一进行详尽的调查 ,同时对零星史料的寻检钩沉亦必不可少 ,在此基础上 ,瞻前顾后 ,考核异同 ,或许能对有关史事、制度的认识有所增益。笔者曾参与乾陵地面建…  相似文献   

19.
蕃酋像最早见于昭陵,在乾陵发扬光大,历代唐陵都有设置。蕃酋像宣扬了唐王朝威服四海的伟业,是一个强盛时代的澎湃音符。昭陵和乾陵是唐陵的典范之作,其巍峨的陵山、神道两侧的石刻.  相似文献   

20.
乾陵石雕群的种类及其价值———细说乾陵(二)●王齐秀规模宏大的乾陵,设置了一批精美绝伦的大型石刻,以烘托陵墓的宏伟气势和庄严肃穆的气氛。这些形体高大的石雕均用坚硬的石灰岩雕成,1000多年来,这些石雕虽遭人为和自然的严重破坏,有的虽然残缺不全,有的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