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随着隶书在汉代的成熟,汉碑也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并且不同时期隶书碑刻的风格各异。从济宁现存的汉碑中可以看出汉代隶书碑刻书风的变化经历了西汉前期带有篆书遗韵的古拙、浑穆,西汉中期至东汉初的质朴无华和东汉中期以后的庄重严整并伴有藻饰之风三个阶段。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多与不同时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风气有关。  相似文献   

2.
汉印制度杂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印制度杂考汪桂海汉代玺印中有丰富的职官、地理、姓氏等方面的材料,可以补史书之阙,纠史书之谬,或给史书记载不明之处一个清晰的解释,对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均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因而长期以来一直为广大学者所重视,出现了许多著录、考释汉印的论著,...  相似文献   

3.
河南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2月正式成立,设有文史、哲经法、教育、外语、自然科学三个编辑室。现已出版发行下列新书: 汉碑集释高文著3.10元本书广收汉代著名碑刻及摩崖石刻五十九幅,影拓原文(部分)十六幅,附作碑介、考证、注释,并录有汉碑影印本、石印本的名称与出版处,全书四十二万余言。作者高文教授长期致力于汉碑的研究,并对碑刻的书法艺术多所阐发(已售完)。  相似文献   

4.
汉碑新访录     
为了筹备《汉碑全集》这本书的出版,我们对一部分汉碑进行了重新走访,发现一些汉碑的文献记录与今天的实际情况已相去甚远。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这次走访的情况加以整理,以利于今后对汉碑的深入研究。一山东是汉碑的一大集中地,济宁地区又有“天下汉碑半济宁”的美谈。因此,1998年9月我们首先到山东进行了走访,第一站是山东省石刻艺术馆,接着又到了山东省博物馆、诸城博物馆、沂水博物馆、曲阜汉魏石刻馆、济宁市博物馆、肥城文物保管所等,我们觉得以下几块汉代碑刻有必要重新介绍:1.孙仲阳为父建石阙。此阙在马子云、施…  相似文献   

5.
由李学勤任主编 ,童超、赫治清、卢俊卿任副主编的《中华姓氏谱》第 1辑 10卷 ,于今年 9月由现代出版社与华艺出版社联合出版。 10月 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式 ,季羡林、周一良等著名学者出席并致辞。专家们认为 ,中华姓氏文化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姓氏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中华姓氏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可以更好地继承与弘扬祖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海外几千万华人、华裔虽然远离故土 ,身在异…  相似文献   

6.
汉碑概说     
一综述汉碑泛指汉代这一广阔时间、区间内的碑刻。举凡碑、碣、墓志、摩崖、石经等皆属此列。其内容大多是记载重大历史事件,为统治者歌功颂德,或名人墓志铭等。汉代的主要通用字体是隶书,“汉策”在中国文字史和书法史的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上承古象征结,与小篆并签,下开魏晋草、楷、行书新脉,实为中国书法艺术之基石。汉字的发展大致经过象(甲骨文、全文、石鼓文、小篆等)、隶、草、楷、行几个大的发展阶段。据史书记载,汉以前在以竹简、木续、帛书、碑用、摩崖刻石等为载体的诸多汉字书体中,尤以汉碑数量最多,达…  相似文献   

7.
高嵘 《文博》2010,(4):64-66
灯在中国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器皿,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性。笔者从馆藏汉代的几件灯具中,通过对器物的造型、用途等方面的描述,可以清楚的看到汉代的灯具构思巧妙、造型别致、制作精良,形成了历史的高峰,体现了汉代的美学思想与当时的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8.
西安碑林不仅是我国古代经典石刻藏存之处,亦为历朝书法名碑荟萃之地。然而与隋唐以后屡百盈千的碑石相比,所存汉碑较少,而汉代以前(包括具有文物价值的复制品)的碑刻则更是凤毛麟角。在碑林第五陈列室一个并不显眼的角落,  相似文献   

9.
中国玉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国玉石文化发展史上,西汉的玉器文化具有重要地位和研究价值。西汉时期,玉石文化已发展到一个十分繁荣的阶段,其与汉代经济社会和民俗文化发展是紧密不可分的。在玉石文化的器物中,玉佩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器形,也是出土文物和博物馆藏品中常见的藏品之一。作者以汉代玉佩的工艺特色及历史人文价值为题,对汉代玉佩的材质、工艺和所承载的历史人文信息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对国内有关博物馆的汉代玉佩精品进行艺术鉴赏,希望对汉代玉佩的研究和传承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许凤 《神州》2012,(26):27-28
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通过姓氏,我们可以把自己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联系起来,满足"我从哪里来"的心理诉求,尤其对于漂泊异乡的炎黄子孙,这种"根"脉探寻意识更加强烈。天水作为中华姓氏的重要发祥地,有丰厚的姓氏文化资源,近年来为姓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多努力。本文将追本溯源,综述天水的姓氏文化资源,并分析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姓氏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自古至今,对姓氏文化已有详尽的研究。但是当今社会,姓氏的存在形式产生了较大变化,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霍艳洁 《丝绸之路》2013,(24):11-12
汉代铜镜类型多样、铸造精良、镜背纹饰精美、铭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是中国铜镜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汉代铜镜作为一种重而常见的文化遗物,其背面纹饰和铭文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通过研究这些纹饰和铭文,我们可以发现汉代民众强烈的神仙思想以及对长寿、孝道、富贵、高官、爱情的追求。汉代铜镜是研究汉代社会历史文化的重实物遗存。  相似文献   

13.
李英 《中原文物》2012,(1):67-71
汉画像石涵盖了汉代政治、经济、民俗、社会生产、思想、文化艺术等多方面内容,是一种独特的档案载体。南阳是画像石的重要产区,不仅可以补史书之阙,而且重现了汉代的社会生活和民俗,直观展示了汉代文化艺术,具有重要的档案学价值。同其他画像石产区相比,南阳最早把画像石作为一种石刻档案进行建馆保存,南阳画像石中神话、升天、天文题材的画像比较丰富,具有独特的档案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姓氏数量849家 古代清远市域姓氏数量的消长情况.因历代地方志书缺记而莫知其详。迄今为止。能够确定为清远市域的最早姓氏出现于汉代的有4家:浈阳(今英德市)何氏,阳山吴氏,桂阳(今连州市)唐氏、袁氏。南朝时期的望族有桂阳邓氏、廖氏,中宿(今清城、清新)卢氏,含涯(今英德洽洗)欧阳氏。  相似文献   

15.
姓氏与家族渊源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中国宗族血统关系的特种徽号。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上讲,姓氏是研究中华民族的源头、迁徙、流变,研究民族分化、融合的重要依据之一,是进行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对姓氏资料的收集、保存、整理、甄别与发掘利用,很有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几千年前,楚国在江汉蛮荒之地创造出了辉煌的楚文化,楚国公族(王族)也人丁兴旺,支庞繁盛,分化、演变产生了许多新的姓氏,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姓氏体系,其中一部分姓氏今天成为常见姓,为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增添了光彩。一、追根溯源:楚国公族姓氏犹如一棵大树,干强而技盛先秦时代,姓与氏含义不同,使用也非常严格。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二者是源与流、干与技的关系。到汉代混而为一,姓与氏合流,称姓、氏,或姓氏合称。据《史记》记载,楚国的先祖出自黄帝之孙、帝烦琐高阳,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居火正为祝融,…  相似文献   

17.
南阳市博物馆珍藏的张景造土牛碑、汉中赵君之碑和故宛令益州刺史李孟初神祠碑三通汉碑。现存国内的汉碑数量较多,风格类型多样。清代王澍在评价《礼器碑》时曾指出汉碑"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本文对南阳市博物馆收藏的三通汉碑的时代、碑首的形制、碑文的内容以及书体的风格等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三通汉碑的异同和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霍巍 《华夏考古》2005,(2):86-96
本文对两件现流传至香港的四川汉代文物进行了研究.通过这两件造型独特的文物,可以反映出汉代四川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其与外域文化之间的联系.文章认为,以西王母和昆仑神话体系为中心,构成四川汉代神话图像中最具象征意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唐水  孙静文 《中华遗产》2009,(11):64-77
“死”、“骂”、“难”都是姓氏,“你”、“我”、“他”亦是姓氏,不过它们和许多古老姓氏一样,大都消失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使用过的姓氏有两万多,但今天专家的研究结果只有7000多,而其中亦有不少姓氏已经或正在变得稀有。稀有姓氏会死吗?与此同时,在我们身边,又有一些崭新的姓氏诞生出来,也相当稀有。姓氏,不只是古老的文化,足否也会成为当代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20.
《文献》2014,(5)
<正>2004年11月,安徽省天长市安乐镇纪庄村发掘清理一座西汉中期墓葬(M19),出土木牍34方~①。《简帛研究2006》刊发《天长西汉木牍述略》(以下称《述略》),文中首次公布了该墓17号木牍的初步释文~②;《文物研究》2010年第17辑登载《刍议天长纪庄西汉木牍》,随文又发表了17号木牍的图版照片③。17号木牍是一份记录墓主患病亲朋好友探视所送礼品的清单,内容涉及致送人姓名、致送物品名称及数量,对研究汉代江淮地区姓氏构成、社会风俗与生态环境变迁等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学术界于此牍的姓氏学价值迄今鲜有讨论④,本文拟就木牍所见汉代榱姓及其相关史实试作考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