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康道情是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稀有剧种,因此,太康县道情剧团又被称为“天下第一团”。20世纪70年代初,该团排演了一出现代小戏《前进路上》,始料不及的是,该戏一炮打响,轰动全省乃至全国十几个省区,红红火火演出了八九年。我与《前进路上》的编剧韩锦超同志(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是初中同学,后来都当过教师,又都爱好文艺创作,加上两家相距只有百米,所以我们交往甚密,无话不谈。  相似文献   

2.
黄艳笑 《神州》2012,(30):19-19
金华道情起源于唐代,一千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使它成为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金华道情也渐渐走向衰落,濒临灭绝。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金华道情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对其加以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3.
赵媛 《沧桑》2008,(5):46-47
道情是一种俗文学和戏曲的重要曲种,渊源久远,在山西的祁县、运城、永济、洪洞、浮山、离石、临县、右玉、大同、神池、阳城、陵川等县市都有传承。列入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洪洞道情则是这些地区道情中颇具特色且最为重要的一种。本文在大量搜集资料的前提下对洪洞道情的起源及其发展进行考述。  相似文献   

4.
"纱阁戏人"是平遥县博物馆收藏的国家一级文物,同时也是平遥县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纱阁戏人文化内涵、制作过程、表现内容以及保存现状的介绍,提出了纱阁戏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王华 《丝绸之路》2007,(4):16-18
地处陕甘交界、陇东黄土塬上的甘肃环县,境内沟壑遍地,山梁纵横,气候寒旱。在如此古老又贫瘠的乡土中却生长着一朵戏苑奇葩——道情皮影。  相似文献   

6.
苏世平 《神州》2013,(32):212-213
泰顺提线木偶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提线木偶戏的历史现状及其特点调查;木偶戏在浙南闽东山区的普及和提高,是农村文化重要载体;组织开展木偶戏展演活动的实践和探索,木偶戏在改革创新和保护、传承、发展方面,面临的问题和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使国遗"泰顺提线木偶戏"这一传统艺术重现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7.
戏剧理论界曾经一致认为:四平戏已经灭绝。可是在闽江源头的大山中,它又被奇迹般地发现,并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8.
黄梅县是黄梅戏的故乡,群众性演唱黄梅戏的活动极为普遍。自明、清以来,黄梅县就出现了不少临时性的班社,并一直延续到建国以前,乃至当今的县内某些农村。现就我所知的一些班社,简介如下。一、各种形式的班社1、道情班:是黄梅戏出现最早、延续最长的一种班社,一般是灾年灾民出外逃荒时,由能唱黄梅戏的灾民3人一班,5人一伙,手持渔鼓、云板、车锣所组成。一般是到赣东北、皖西、鄂东地区的一些乡镇,串乡走巷,沿门卖唱,演唱者没有行头,也不化妆,只清唱,其剧目主要是正本戏中的片断和折子戏、小出戏,也有唱全本的。演唱者多为…  相似文献   

9.
黄梅戏“三十六大本”正本戏的产生和发展,与黄梅县流行的说唱文学有着密切关系。宋、元以来,黄梅民间流行的弹词、宝卷、道情、旱龙船、莲花落、鼓词、锄山鼓、凤阳花鼓、山歌、采茶歌、门歌、喝摊神、明清小曲等说唱艺术,对促进黄梅戏“三打七唱”阶段剧目的形成,声腔的积累、表演的借鉴、流行区域的扩大,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弹词,包括由弹词、宝卷演变的旱龙船,鼓词的脚本,是黄梅戏传统剧目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题材宝库。一、弹词(一)弹词历史沿革与黄梅戏有关剧目弹词:属于诗赞体的说唱文学,是由宋代的涯词、陶真演变而形…  相似文献   

10.
环县道情皮影是中国皮影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道情和皮影有机结合的产物。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非遗"工作实践,试就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渊源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陈小定 《神州》2014,(3):28-29
黄梅戏作为我国五大戏曲之一,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政府和学者都在关注民族文化的命运,黄梅戏艺术研究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热点之一。学术界对黄梅戏的研究成果也颇多,本文主要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黄梅戏"的相关论文和著作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梳理与述评,包括黄梅戏的历史渊源探讨、黄梅戏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研究、黄梅戏保护与传承研究、黄梅戏文化变迁的研究、传承人的坚守与黄梅戏艺术发展研究。通过对黄梅戏文化的思考提出了对黄梅戏艺术的调整与重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二人转以其幽默的风格迅速红遍全国,深受百姓的喜爱,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五音戏的发展出现了迟滞。二人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不仅有二人转艺人的共同努力,还有一条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探索出了一条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的道路。五音戏应认真学习二人转的成功经验,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线。  相似文献   

13.
晋北道情     
张璟媛 《沧桑》2012,(3):108-110
金元时期,以宗教宣讲形式出现的晋北道情,逐步吸收北路梆子的音乐元素,并借助勾子腔表演技艺和武场音乐,走上舞台。随着受众变化,晋北道情由说唱向戏剧道情转变,褪去了宗教色彩,而更多具有戏剧特色。  相似文献   

14.
高如星赋     
<正>黄河奔涌北来,人文炳蔚胜迹;万山逶迤东峙,才俊崔嵬青史。此地旧号合河,乃陶唐故墟;今名兴县,为晋绥圣地。隔河与陕北神木相望,界山同晋西保德联毗。故国歌风,兴观群怨比;先民秉赋,宫商角徵羽。昆曲清韵,道情雅剧;“香坊戏”中几多趣,“二人台”前万人迷。山曲一唱,百花恣肆;号子响处,群山壁立。此域素称歌戏之乡,斯民擅长音韵之律。  相似文献   

15.
昝红宇 《沧桑》2009,(1):244-245
道情是民间说唱文学艺术中的一种,原为道士传经布道和募化时所唱的歌曲,后来与各地的曲种融合,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艺术形式而盛行于民间。本文对目前仅见的清刻本《韩湘子九度文公全本(道情全传)》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研究了清时期道情唱本的形式和内容,揭示了道情艺术传播和演变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一、黄梅采茶戏入典年代和流播198O年5月23日,我访问了波阳县文化馆赵南元同志。据地介绍:池是1959年开始从事文艺工作的,1960年成立波阳县采茶剧团时他搞音乐,后来稿编导,剧团缺演员,也参加演出。1969年剧团撤销,他随团并入县赣剧团,现在文化馆搞创作。他说采茶戏建国前叫三角班,又名“黄梅调”,相传明代中叶由黄梅县传到波阳。解放前黄梅县经常发大水,不少民间艺人,到翻阳湖两岸逃水荒,用道情、连厢等形式,将黄海采茶戏传到了波阳。一般来说事唱一本正戏,再唱“找”戏。正本戏如《珍珠塔》、《罗帕记》、《乌金记》等,小…  相似文献   

17.
四川竹琴,又叫道情或道琴,是四川和重庆民间以唱为主、说唱故事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它既是四川曲艺唱曲艺术的代表性曲种之一,又是四川省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竹琴,尤其是“扬琴调”的贾派竹琴,曾经是四川曲艺界的瑰宝。“扬琴调”又称“成都派”,创始艺人贾树三(1894—1951)是近百年来四川最有名的竹琴艺人,名列成都锦春...  相似文献   

18.
甘肃武都高山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为重中之重。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保护与传承,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锡剧从乡间小调发展成为华东及江苏省一个重要的地方剧种,享有"太湖一枝梅"之称。2006年,锡剧被列入"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锡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进人王嘉大自幼热爱表演艺术,学过"唱春""宣卷"和"道情",21岁学唱"滩簧"。他改革传统滩簧"一生一旦"坐唱模式,用化妆、服装、道具、布景和表演手段,把民间说唱提升为舞台综合表演艺术,把"滩簧"演变为华东地区三大地方剧种  相似文献   

20.
赵锦萱 《风景名胜》2020,(2):0015-0015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增加,为了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化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研究从新媒体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新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的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研究通过分析新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现状,进一步提出了如何通过新媒体实现较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并提出了有效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