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征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尤其是随着公共利益问题的日益突出而得以产生并逐步完善。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始于清朝末期,到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土地征收制度在政策、法律制度和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章在叙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土地征收立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征收的目的范围、用途及补偿、程序、审批管理和特点等。  相似文献   

2.
赵志浩 《攀登》2014,33(5):90-9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保了农民对集体土地的经营使用权。2002年的《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民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扩大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和使用权限,与此同时,还逐步完善了对农民土地的征用办法和程序,并完善了对农民的补偿安置办法。在新的农地制度变革中,还应进一步确保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完善征地制度和规范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3.
王利敏 《沧桑》2013,(6):179-18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大面积的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加剧,鸿沟越来越深。要实现经济的平衡和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非常重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存在缺陷和不完善,如何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金美子 《神州》2021,(1):285-286
房屋是国民重要财产,我国城市化飞速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现阶段是我国城市发展重要时期,土地征用涉及房屋征收问题,房屋是所有权人的安身之本,我国政府在房屋征收中应加强对权利人的保护,建立体现以人为本的房屋征收制度.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旧城改造项目日益增多,房屋征收体量急剧增大,增加征收补偿档案数量.为保证征收补偿档案资...  相似文献   

5.
洪前兵 《神州》2012,(15):11-12
在漫长的社会里,农业经济是社会的支柱,而土地制度又是农业经济制度的根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过程,也就是一部我国土地制度不断变更的历史。而土地制度的变更,都会对农业经济产生不同的作用。近年来,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因而对我国土地制度长期发展过程的探讨,有助于对当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启示。  相似文献   

6.
土地制度是构成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认真研究分析我国土地制度的沿革,对于我们今天的土地改革将大有裨益。通过对古代土地制度发展史的阐述,得到以下几点启示与对策: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土地管理制度化,大规模经营。通过这些措施完善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使命。  相似文献   

7.
江洁 《风景名胜》2021,(8):0273-0273,0275
将 3S 测绘技术应用在土地勘测定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土地勘测定界是按照土地征用、农用地转让、土地开发和整理描绘土地使用现状,同时计量用地面积,为地籍管理和用地审批提供参照。文章主要阐述在土地勘测定界中使用 3S 测绘技术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玉华 《神州》2012,(36):181-182
新时期执根于我国市场经济大发展阶段,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目前集中暴露出诸多涉及民生福祉的问题。如,社会保险问题、土地征用问题等,无不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由此,应在分析信访事由、找到解决办法、及时给予反馈上下工夫。基于我国传统文化,往往外部因素激发了内部因素的作用。可见,即使从外因上化解矛盾才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邹卫中 《攀登》2011,30(6):102-106
当前农地征用中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明显的利益分歧,利益博弈各方时常处于零和的状态。某些土地制度规定的相对滞后和地方政府行为的错位及"官本位"格局下强政府——弱农民的力量对比态势,成为利益零和博弈的根本原因。明晰农地产权主体,重构农地产权制度,创建一个有效而公平的谈判协商机制,创建农民组织,规范政府行为,这些都是立法选择方面的主要构想。  相似文献   

10.
付宗平 《神州》2012,(26):231-232
论文从我国当前的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成都市土地流转为例,剖析成都土地流转中的动力机制、极度创新特点,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成都市土地流转的动力,从创新的系统性分析了制度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1.
用马列主义为指导对我国封建土地制度史进行系统研究,始于新中国建立以后。然而,文革前十七年,多侧重对马克思主义有关封建土地制度理论的理解和阐述,多围绕着我国封建社会有无土地国有制和有无土地私有制以及二者的比重和分界线等问题进行探讨,基本上没有系统论述封建土地制度史的专著问世。结束了文革十年的动乱以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以封建土地制度史为研究内容的著作,有如雨后春笋。其间或重理论阐述,或重史实考证,各有所长。看法虽仍有分歧,但大都较文革前的一般性论述有所深入,有所发展。然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系统而详尽地论述我国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规律的专著,到目前为止,还首推林甘泉同志所主编的《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以下简称《制度史》)。目前虽然只出版了由林甘泉、童超合著的该书第一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农村公社土地制度,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提出两个很值得重视的看法:一个是正确地把我国商周时代的井田制,看作是跟西欧马尔克公社一样的农村公社土地制度。另一个认为希腊罗马城邦共和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即经典著作中常说的“古  相似文献   

13.
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为应付不时之需,从人事、法规和物质三个方面为战时征用民船做好了准备。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修订法规,征用了大批民船用于构筑水上封锁线和军公运输,从而保证了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军事和政府、企业西迁等工作的顺利进行。但由于在征用过程中的准备不足、管理的缺失和制度的不落实,对当时的长江航运业和民众生活也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土地制度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发展农业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基本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一系列变革,最终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集体所有制。研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弄清当今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现当代史的重要要求之一。  相似文献   

15.
自1964年开始,新中国针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实施了以加强国防为目标的三线建设战略.在三线建设中征地是重要的一环,这项工作涉及各项建设能否顺利开展.位于四川涪陵的816工程是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在征地过程中,工程建设部门坚持以民为本、让利于民的原则,通过与当地各级政府的密切沟通与协作,不仅落实了政策,也保证了土地补偿、移民搬迁与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这一土地征用的成功经验,对于密切军民关系、促进企业发展及未来发展格局的形成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当前城乡土地征用问题的解决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翱翔 《风景名胜》2021,(4):0081-0081
通过对我国的村庄进行有效规划,能够充分地将乡村振兴、土地资源整合等工作进行落实,有利于更好地使土地得到合理化地利用,从而使土地的利用价值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对于未来的发展来说意义十分重要。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问题是比较常见的,因此要进一步地将土地利用率进行提高,最大限度地控制农业用地所发生的损失,这对于国家、集体和个人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改善,能够合理地让土地成为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环节。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地所有权主要包括集体所有权制度,该制度能够更有效地对农民的实际利益进行相应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王兴中 《人文地理》2000,15(3):79-79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与完善,土地市场逐步形成: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土地价值和价格的评估,尤其是城镇土地价值和价格的评估研究成为土地经济评价中的热点领域。  相似文献   

18.
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在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指出,中国目前已经撤消2400个开发区,基本刹住了“圈地”风(12月28日中国新闻网)。在欢呼之余,我不得不考虑一个新的现实问题:2400个开发区撤消后的一系列遗留问题,我们将如何解决?这2400个开发区所征用的大量的土地,牵涉到数亿土地征用补偿费。先不说当初是否按政策足额补给了农民,单是如今撤消开发区后这些补偿费的去留问题,就必须认真考虑,是由政府收回,还是按已征用年数收回部分?这其中会不会有人从中牟利?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警惕。如果这些补偿费全部收回的话,那么农民几年来的…  相似文献   

19.
民主革命时期我党对土地所有权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制度的改革,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而土地所有权问题,即没收和分配地主阶级的土地之后土地归谁所有,是土地革命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它的正确解决与否,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我国的土地革命,在这个问题上是走了弯路的。这个弯路是如何发生的?以后又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农民农村农业问题越来越得到较多的关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自然也应提上研究日程。本文通过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的运行机制,来思考土地承包经权流转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引起人们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注并找到解决方案以完善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