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志书选材的根本标准是存史,从宏观到微观上都应以此为依据,凡能够准确地、具体地反映事物的历史与现状的有用的资料,就应该设法保留下来。在选材时要对同时期的同类材料进行比较、鉴别,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最有价值、最能说明问题的资料。只有坚守入志标准编纂的志书才有可信度和权威性。志书最大的长处只能在提供地情资料的准确、充实上,以此吸引读者、服务读者、扩大读者面,同时巩固与提高自身地位。  相似文献   

2.
市县志人物名表是人物志乃至整部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与"录"有明显的体裁区别,应称之为"人物名表"而不是"人物名录"或"人名表"等;收载人物以本籍人在外市(地)师级以上领导干部、副教授以上知识分子、本地域高级知识分子、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为基本类项,同时结合本地实际与首轮志书状况适当选择其他类项;表格根据表主题及内容确定七八个栏目为宜;编写时明确人物收载标准、确定栏目内容、下功夫征集资料、以生年排序、克服文字记述错误等。  相似文献   

3.
在编修志书过程中,要认真选取资料,注意选材的科学性,注意选取能够突出重点、反映特色的资料,这是编志工作的重要手法之一。 地方志的根本属性是资料性,一本志书的质量,除了政治观点正确,体例完备、文字朴实外,最核心的还是资料质量。因此,地方志的编纂过程中,首先要根据  相似文献   

4.
我与呼图壁县志办的编辑们是友邻,其志书的评审稿、直至正式出版的县志都有机会先读为快。感到《呼志》宛若一位秀丽内向的村姑,初看并无惊人之貌,却富有内在的韵律美。朴实、耐读、实用,使《呼志》能够鹤立于志书之林。评论志书,过去往往偏重于五大标准中的体例与文风,实属偏废。我以为一部新志离开资料的现实性与实用价值,去讨论篇目结构是否合理,谈什么志书的整体性与科学性,实无必要。志书好比是~件实用的工艺美术品,与维纳斯雕像的欣赏作用迎然不同。这就是我写这篇评论的目的与出发点。《呼志})成功,资料为本。资料是志…  相似文献   

5.
清宣统《重修泾阳县志》是一部具有典型特点的志书,它包括的时代刚好止于清王朝的最后一年,即1911年,有一个完整的时代断限。它提供的引泾工程资料,比任何一部书都丰富;有关泾阳传统书院与转型的记载,很好地反映了泾阳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有关晚清同治元年关中回汉激烈冲突与泾阳县所蒙受的巨大损失,揭开了一个时代的疮疤,很有助于我们总结和汲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总之,该志书所留下的珍贵资料,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与之相关的问题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二轮修志所记录反映的是一个充满创新精神与成果的时代,而续修志书也需要有创新精神,才能很好、很充分地反映这个时代。《天台县志(1989~2000)》恰是这么一部极富创新精神的志书。其创新面广泛,力度大,为近期出版的志书所少见,因而有宝贵的学习借鉴价值。笔者仅就几点主要的创新做法谈谈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7.
地方志书应反映地方特色,是我们修志伊始就强调的问题,也是志书资料性的反映和体现。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志书的质量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没有地方特色或地方特色不够突出,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什么是志书的地方特色,编修地方志应该如何注意突出地方特色?我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充分占有资料准确核对事实选材精当实用要想突出地方特色,首先要认真地对一个地方的基本情况进行深人的研究,在研究中找准、找好能够反映出地方特色的内容。(一)资料必须全面、丰富让世界了解新疆,让新疆走向世界,这是改革开放以…  相似文献   

8.
第二轮志书不仅要加强志书的记述广度,还要加强志书的记述深度。因此,加大专题资料的收集力度与编写范围,是加强第二轮志书记述深度的有效途径之一。专题资料具有资政功能、协调功能、衔接功能,还可以增强志书的可读性。专题资料的选材应注重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关心及人民关注的、给城乡人民带来实惠的、给社会各界带有警示作用的、有地方特点和特殊影响的典型事例。此外,选择专题资料还要把握好专题资料与志书整体内容的关系,以及资料贵专等原则。  相似文献   

9.
《沧桑》1996,(6)
人物篇应当不应当收录当代人物,特别是在世当代人物是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我们在编纂人物传过程中,也收集了一些在世当代人物资料。如何处理?按传统的志书是“生不立传”,大量的反映现实生活人物资料便遭到不应有的遗弃,并且这种只记已故的,不记在世的作法,又与“详今略古”的志书撰写原则相矛盾。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我们《临猗县志》特地在全书的上编设当代人物这样一  相似文献   

10.
《沧桑》1995,(6)
《阳城县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篇目体例有创新的志书,这十几年修志篇目体例上形成了模式化,大多数志书都有一个框框,但刘伯伦同志主编的这一本县志篇目设计有创新,前设县情基本数据表,作为综说之补充资料,用表的形式清晰可辨,便于使用。  相似文献   

11.
《沧桑》1993,(2)
新时期志书要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地方性、资料性和综合性。达不到这四个标准,这部志书就经不住时代检验。可以断言,任何一部成功的地方志书,都在于它成功地利用地方档案文献资料,都在于地方档案文献资料为它提供了具体的、丰富的、可靠的资料信息。在地方志修改定稿之后的今天,我们回过头来认真地研究档案资料在地方志中的利用情况,旨在探索地方档案资料在方志编纂中的功能,以应证其关系,发现不足,找出档案资料利用的簿弱环节,打破档案资料利用的局限性,使地方档案能够拓宽横向、掘深纵向,进一步扩大其特有的信息量,更好地为当代地方志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2.
以事系人,是新方志中记述人物的一种方法.采用以事系人的记述方法,不仅能够真实地展现历史,增强志书的生动性、可读性,而且可以强化志书的教育感染力,所以很值得提倡.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  相似文献   

13.
评价志书之优劣,一则看其资料是否详实,内容是否对区情有一个全面的反映;二则看志书是否具有地方特色。笔者拜读《福海县志》后,爱不释手,深感《福海县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志。现仅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读后感。  相似文献   

14.
著名方志学家来新夏教授认为,第二轮修志只有做到三个"新",即一是理念新,在现有基础上,提高志书的学术性,将依靠史料写志转变为写志是为保存史料;二是内容新,志书就是凭史料说话,在收集资料中应当注重社会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把这些报告适当地写进志书,或者作为志书的附录,备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名是指具有一定意义的地理现状、自然实体、人工建筑、聚居地等所规定的符号,它用来识别不同地域和各种地理实体,人类活动与地名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志书是记载一个地区自然地理和人类社会活动的资料书籍,因而志书也少不了地名,几乎每个章节皆有地名,地名遍布志书之中。志书是“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官书,是让人们借鉴的书,因此地名非规范化不可。 我看了一些试写稿或上送稿所写的地名就不规范,如“乌鲁克恰提”,有的人写“老乌恰”;“玉奇塔什”,有的人写“玉  相似文献   

16.
历代对志书的评价 ,总有良志与劣志、佳本与陋篇之说。随着本届社会主义新方志实践活动的深入 ,有关志书质量评价标准的论述亦不乏其人 ,众说纷纭。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在《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首次评奖办法》中提出的 5条评优标准 ,即 :指导思想正确 ,能贯彻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党的方针政策 ;志书的体例结构科学合理 ,在继承旧志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志书内容丰富 ,资料翔实 ;能够较好地反映地方特色 ;文字精炼、流畅 ,图表运用得当 ,印刷及装帧精良大方等。可谓其全面而具体的总结。笔者以为如果从方志的宗旨是服务于…  相似文献   

17.
新编《广宗县志》在对资料的处理和运用方面有许多值得提倡的地方。志书详载了民国和民国前的资料 ,且所用资料大都注明来源和出处 ,保证了资料的完整 ,增强了志书的可信度。志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既注重记述成就 ,也注意记述挫折和失误 ,并做到材料真实可靠。志书不仅注意资料完整、真实生动 ,也注意对资料的综合提炼 ,总结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同时也未忽视对动态资料的记述 ,并灵活设置附文 ,保存了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台湾第一部县志《诸罗县志》由福建漳浦人陈梦林所纂。《诸志》编撰态度严谨 ,资料丰富 ,体例完备且多有创新。志中设附论、附录和按语 ,用以发表作者的见解 ,或考证历史源流 ,为纠谬和正源提供了有价值的丰富资料。尤其可贵的是 ,志书抨击了科举制度的弊端 ,体现了无神论思想 ,具有较高的思想、科学价值。志书除在文化上对台湾产生影响外 ,在政治上也有深远影响。陈梦林系统阐述了开发台湾中北部的重要意义 ,对建设台湾做出了贡献。《诸罗县志》在台湾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成为后来台湾方志撰修的模板。  相似文献   

19.
总纂是分志初稿基础上更高要求、更高标准、更高层次的再创造工程,是修志过程中最艰巨、最复杂、最细致、最慎密的重要工序,其实施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志书质量的优劣.要编就一部观点正确、体例完备、资料翔实、特点突出、文风端正的高质量的新志书,总纂工作自始至终不能有半点的松懈和丝毫的马虎.不仅要在业务上作宏观把握,更要在积极开展总纂工作的过程中,一抓资料和编目;二抓环节管理;三抓人员素质,从而使志书总纂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资料是志书的生命 ,鲜明的特色是志书永恒的魅力。作为志书的编写者 ,能否把体现特色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是编写一部高质量志书的关键。最近 ,我有幸拜读了新近出版的《鄯善县志》,志书编写者在这一方面所下的功夫和所达到的境界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一部志书 ,只要立足地方 ,都会多多少少体现出自己的特色 ,也都会反映出地方的特点。这是一种不自觉的对地方特色的反映。这种反映 ,由于是不自觉的、被动的 ,在志书中对一个地方或某专业特色的记述也往往会是零碎的、不完整的 ,只是把一些确实是特色 ,但又是表面的、浮浅的特色写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