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两代是广西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各民族的交往得到加强,特别是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联系日趋紧密,对广西民族地区的经济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带动了广西民族地区交通的发展,为广西民族地区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迄今为止,有关学  相似文献   

2.
科举制度是中国隋朝至清朝沿用了1300多年封建王朝遴选人才的重要制度,对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广西地区科举自古落后于中原地区,但在明清时期广西科举进入了一个全盛发展时期,作为广西科举的一部分,南宁府科举也获得较快发展.南宁府科举中式人数虽占广西总数比重不大,但明清时期也快速发展起来,这与明清时期南宁府的经济发展、文...  相似文献   

3.
明清鼎革之际,动荡的社会催生了人民朴素的求佛救苦信仰,地处边疆的广西地区流行的准提信仰是以往学界较少注意的。梧州博物馆所藏《重修准提阁碑记》作为一方罕见的“一石二文”碑,不仅真实记录了清代初年梧州准提阁衰落、重建及清查寺田的史实,也侧面反映了清政权在广西重建社会秩序的史实。同时借助现存方志、诗集与碑刻,进一步揭示了明清时期广西准提阁的时空分布状况,准提信仰在与临济宗的有益互动和儒、道文化相融合中得以走向繁盛,而清末以来地方社会巨大变迁则导致准提阁与准提信仰逐渐走向没落。准提阁与准提信仰的个案研究将给探究明清时期广西佛教发展状况与多文化融合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根据明清以降广西方志的记载,结合近年来林业部门所做的广西古树名木调查,历史上广西铁力木的产区大致以北纬24°线为界,北纬24°线以南为铁力木的主要分布区域,以北则较少有铁力木的分布。明清时期广西人主要用铁力木制作梁架,民国时期则大量用于制作家具,反映出铁力木用途的扩展。  相似文献   

5.
2015年,象州县博物馆调查了境内的军田村古城址和大乌来古城址,发现一批石器、陶瓷器与建筑材料。为进一步明确这两座古城址的年代与性质,2016年7—8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象州县博物馆再次调查了军田村古城址和大乌来古城址,同时调查了附近的大普化古城址,发现一批秦汉时期的陶器、唐宋至明清时期的瓷器和建筑材料,初步确认了三座城址的年代。军田村古城址的年代应较早,延续时间也较长,至迟到明清时期还有人群活动。大普化古城址的年代下限应在明清时期,其年代上限或可早至唐代。大乌来古城址年代或在唐宋时期。两次调查为广西地区古代城市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同时对填补桂中地区乃至岭南地区的古代社会发展史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景东傣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明清时期以前,在众多少时民族中从弱小变为强大,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成为当地人数较多占统治地位的民族。明清以后随着汉族人民到来和汉文化传播,他们在积极吸收利用汉文化的同时,失去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出现了严重的人口减少和村寨消失情况,变成当地人数较少无傣族文化特征的民族。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广西的虎患及相关生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维宽 《史学月刊》2007,(1):109-116
在历史上,广西曾是华南虎的重要栖息地,明清时期广西经历了一个较严重的虎患过程,特别是明代中后期、清初和清末三个时期的虎患非常严重,这反映出三个时期广西的人工生态环境因受战乱的影响而呈现出某种程度的自然退化,田地荒芜导致次生性植被复萌,为虎患的爆发提供了条件。随着社会的安定和人类开发活动的加强,特别是清代乾、嘉、道时期的山地垦殖运动兴起以后,广西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森林植被覆盖率不断下降,虎患逐渐减轻。但人类在免受虎害的同时,却不得不面临生态恶化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明清广西方志以《祀典》《祠祀》等篇目专门记录国家祀典和地方祠祀的相关信息,具体呈现了这一时期儒家礼仪传统主导的祠祀体系在广西地区的基本格局。基于明清时期广西各府志中有关境内儒家祠祀的记载,可以窥见当地官方祠祀及社会礼俗的丰富图景,诠释地方祠祀体系所蕴含的礼乐教化与宗法制度框架,有利于理解儒家礼仪统摄下的地方知识精英文化与民众文化之间互动、共融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9.
云南汉族分布区发展最快的时期是明代。明代80余万汉族军事移民大规模进入云南,深入传统的当地民族世居区或边疆地区,建立卫所,定居屯田,促使云南涌现出大量的汉族移民新区,形成相对稳定和独立的汉族社会和汉夷杂居的发展趋势,基本奠定了明清以后直到今天云南各民族分布格局和民族交融的基础,成为明清以来云南边疆开发和社会变迁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花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扈耕田 《民俗研究》2010,(4):120-131
中国正式有国花,始于晚清。然而"国花"的名称却至迟在明代中期已经出现。考察明清时期国花名称的出现、指属及演进,探寻其间所隐寓的民间心理,对我们理解民族心态、民族习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论明清时期广西经济开发与森林植被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是汉族移民迁入广西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阶段,汉族移民的足迹从广西东部逐渐深入到西部,从平地、丘陵的耕作发展到对山地的垦殖,在极大地促进了广西经济开发的同时,也导致了近600年来广西生态环境的大变迁。这一时期,不管是在开发较早的桂北、桂东和桂中,还是在开发较晚的桂西和桂南,森林植被的变迁都十分巨大,对广西的农业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明清时期的瑶族向西南边疆及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迁徙进行了探讨。认为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以及刀耕火种游耕生产方式、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原因,瑶族被迫从湖南及湘粤桂边界大规模向西南边疆及东南亚一带迁徙,并由此而引起瑶族人口和其文化中心的转移,形成新的文化特征,瑶族亦由此而成为跨境民族。  相似文献   

13.
明清鄂西南民族地区聚落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鄂西南民族地区的聚落形式主要有城市和村落两种类型,其发展演变在时间序列上可划分为土司时期和改土归流后两个阶段。土司时期,城市稀少,城址多在盆地(或坪坝)或临近长江之地,规模小,内部结构简单,政治、军事职能较强;土司村寨的分布大势是北少南多,村寨的规模相对较大,非土司区村落分布稀散。改土归流后,城市的数量有所增多,城址的分布渐趋均衡,但城市的规模仍不大,内部结构较土司时期复杂,城市除仍具有政治、军事功能,经济、文化中心的职能有所增强;村落多集中分布于原土司区,村落的数量增多,但规模较小。影响明清时期鄂西南民族地区聚落分布与发展演变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和民族因素。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四库系列古籍和明清时期广西地方志收录的“广西全省舆图”,可将其主要归为四个谱系,即《广舆图》初刻本“广西舆图”谱系、《皇舆考》“广西图”谱系、《皇舆考》“广西郡县图”谱系、《皇舆全览图》“广西全图”谱系。明代“广西全省舆图”的绘制以传统形象画法和计里画方为主,清代则更多地受到康雍乾测绘地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图形(轮廓)、内容层面,在绘制技术和方法层面受到的影响较小。康雍乾时期的测绘地图并非完全藏于秘府,曾被收入清朝多部官方典籍及地方志书中得以流传,并影响到其后的清代地图绘制。  相似文献   

15.
明清政府回族政策比较研究胡云生民族问题是每个朝代都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明清时期是回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两朝的统治者对回族问题都做出了不同的决策,收到的效果亦截然不同。比较和研究明清两代回族政策之不同,对于当前正确解决好回族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历史时期民族人口的数量与户籍管理制度密切相关,官方如何认知民族并计算与管理户口,会使民族人口的数量产生较大的差异。本文将以广西为例,从户籍管理的角度,去探讨为何民国时期广西被统计为民族人口的数据如此之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有多少民族人口被统计为汉族户籍人口。  相似文献   

17.
满族史在中国历史,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历史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满族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国历史中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所以研究满族的历史不但会加深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更会加强今天社会主义社会民族政策指引下我国各民族的团结。 我是在明清史研究中才接触到满族史问题的。在明清史研究中对蒙古族、满族等民族的历史研究十分重要,因为他们的历史活动直接影响着从十四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大约五个世纪的中国社会。公元十五世纪  相似文献   

18.
妈祖信仰盛行于东南沿海一带,明清时期沿西江传入广西后,在广西传播开来,并与本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信仰观念。大量的地方志和碑刻资料显示,清代广西的妈祖已由原来的海神,演变为江河护航神、地方保护神、财神和赐子之神等而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并通过祭神、游神、娱神等祭拜仪式,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也舒缓了紧张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广西本土商人实力薄弱,外省商人成为广西商业的主导者.清初政局甫定,广西的外省商人便形成了几大群体,其中以湖广商人和广东商人为主,江西商人、云贵商人、浙江商人等次之.这些外省商人涉足的领域较为广泛,包括经销日用生活必需品、贩运食盐和木料,参与采矿,有的还发放高利贷,甚至远至安南经商,体现了商人贸迁天下的精神,对桂商的崛起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明清两代,是我国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而地处丝绸之路的肃南裕固族地区性经济,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的。本文从民族贸易的角度,探讨了该民族在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