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代地方志工作依法治志、开拓创新,要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推进社会事业新发展、新跨越。地方志事业需要以创新发展为驱动,拓展地方志在基础研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外延;以协调发展为抓手,推进"十业并举"的地方志转型升级新局面;以绿色发展为标尺,打造弘扬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志鉴品牌特色;以开放发展为契机,利用丰富的中国地方志资源,树立地方志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以共享发展为基石,聚焦地方志的资源成果更广泛地共享惠民。  相似文献   

2.
地方志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创新是地方志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新时期打破地方志文化传统思维定式,协调多领域、运用高科技、采用新设备,调动专业人员形成"大修志"的工作格局。"因需选题""按需施编",实现地方志内容"围绕中心"与"适应个性"的兼容并重。挖掘地域资源内涵,拓宽编纂路径,丰富志书种类,扩大服务领域,展示城市诸多资源优势,实现地方志存史、资政、教化功能,在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地方志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地方志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的功能,古人有"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之说。修志的目的就在于用志。《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地方志工作应当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应当积极开拓社会用志途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4.
第二轮修志工作要健康有序发展,多出精品佳作,使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永续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地方志学术的"学"与"术"关系问题,处理好地方志书的内容和形式问题,正确认识方志工作者的政治敏感度问题,正确认识地方志的科学发展问题。否则,二轮修志工作乃至编纂的志书将会陷入浮躁和急功近利陷阱。  相似文献   

5.
近日国务院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文件规定了推进全国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的顶层设计,突出强调了地方志事业的体系化,基本形成地方志事业"五位一体"的综合体系,即在2020年基本形成地方志编修体系、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体系、质量保障体系、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工作保障体系。文件全面而具体地规定了全国地方志事业到2020年应取得的丰硕成果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这是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的第一部规划性文件,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地方志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对于确保中华民族地方志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地方志事业关乎历史延续、文化传承,关乎当前建设、未来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地方志是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内容。新时代赋予地方志工作者新的使命,要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占有丰富翔实的资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打牢自身业务基础,积极主动地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横排纵述体例适应地方志内容表达的需要,是地方志的核心体例特征及主要形式。横排体例几乎与地方志的出现同步,并随着地方志的发展而发展,至新时期首轮修志时趋于成熟,纵述体例则经历了从个别到普遍、从局部到全局、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横排纵述体例,因横利于保其"全"、纵利于存其"史",而适合于"全史"类文本的编纂,可以为"全史"类文本的编纂提供思路、规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开发利用方志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志工作的职责所在,更是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治、教化"功能的必然要求。《地方志工作条例》确立了地方志在经济社会中的法律地位。标志着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全党全国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9.
正"直笔著信史,彰善引风气"。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地方志事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融相通,地方志事业发展获得新动力,进入新常态,地方志"存史、资政、教化"的作用日益彰显。全区地方志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履行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弘扬文化、服务社会、借史鉴今、启迪后人的光荣使命,在服务林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顶层发力,领导重视汇聚方志新动力"十二五"以来,全区地方志工作得到各级党  相似文献   

10.
<正>在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五周年之际,跨入"十二五"开局之年的黑龙江省地方志工作,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对《条例》的深刻理解和深入贯彻执行,对于推进新形势下地方志工作的深入开展,保障地方志工作的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地方志工作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对地方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地方志工作新使命。方志人要完成好新要求、肩负起新使命,就要克服各种困难,坚定不移地推动依法治志工作,使地方志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通过建立史志法,从法律上解决影响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逐步形成地方志编修体系、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体系、质量保障体系、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工作保障体系"五位一体"的地方志事业发展综合体系,为全面实现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2.
<正>宁安市地方志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和《黑龙江省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以推动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为依托,精准实施"12531"工程,在坚持依法治志、推进志鉴编纂、方志资源开发、加强自身建设上实现了"五个转变"和"三个突破",率先完成"两全目标"工作任务。2019年7月,宁安市代表黑龙江省在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交流经验。  相似文献   

13.
地方志第一个五年规划圆满收官,谋划推进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新时期地方志工作应围绕党和国家利益、经济社会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三大主题,从思想观念、技术手段、服务形式等方面入手,拓展地方志产品的供给方式、途径、渠道;拓展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广度;提升方志数字化服务能力,使地方志走出"深闺",被全社会所认识、所了解、所运用,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正>黑志委发〔2015〕3号各市(地)、县(市、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省(中)直各单位:近年来,全省地方志系统干部职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推进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为主导,以完成地方志工作任务为重点,忠于职守,不辱使命,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为表彰工作业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一步激励全省地方志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干劲,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决定:授予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等67个单位"全省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王宏等152名同志"全省地方志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李晓月 《沧桑》2013,(2):7-8,28
随着地方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形成地方志书是一种资料性文献的共识。本文通过对方志本身固有性质和特定体例的简单阐述,对新地方志书编纂者的称谓,如"编纂"、"编撰"、"编辑"、"编著"等释义进行辨析,并结合志书的特殊性,使之对它们在志书中的位置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16.
《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地方志工作从依规修志进入了依法修志、依法治志阶段.地方志从"一本书主义"迈向一项伟大事业,在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建立修志工作长效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依法治志,促进地方志事业持续、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志苑博览     
正关于地方志服务地方志文化建设的思考郭艳玲在《广东史志》2014年第1期上发表文章指出,如何把握和适应文化建设的新变化,在目前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中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下,更好地促进地方志事业发展,是地方志工作者必须面对和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第一,提升地方志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地方志工作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关系密切,是"体现地域文化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和魅力所在"。地方志工作要围绕中心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要以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本文地方志年鉴工作"行政指导"这一概念的提出,既出于认真落实十七大"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出于进一步贯彻《条例》的需要,更出于年鉴编纂工作的现实需要。我们认为,地方志机构从政策方向、专业技术、相关信息等方面实施行政指导,可以为不断开创地方志工作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地方志作为客观、真实、全面地记录与反映历史和现实的重要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转变地方志地情资源的承载方式,加强其信息化建设,更好地发挥"资政、存史、教化"三大功能,已成为地方志事业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加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地方志作为一方之全史、地方性百科全书,其  相似文献   

20.
<正>国务院日前发布《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这是国务院出台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的第一个规划性文件,也是指导"十三五"时期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全国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政策性文件。《规划纲要》出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关于做好地方志工作重要批示、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国家实施"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