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旅游资源、区位和入境旅游收入的空间错位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旅游资源和区位是影响区域入境旅游发展的两大基本要素。本文以我国大陆31个省区为区域研究单元,借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方法,分析了旅游资源、区位和入境旅游收入三者之间的空间错位现象。结果发现:(1)区位指数和入境旅游收入指数重心偏向我国东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度指数重心偏向中西部地区;(2)资源与收入、区位与收入、资源与区位三组二维组合关系均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可以将这种二维组合关系划分为五种类型来描述各省区的旅游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
中国旅游LR-NS-FA空间错位的组合矩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选美中国"、国家旅游局4A-5A级景点和2004-2005年各省区入境客流量和旅游收入的统计资料为依据,采用3个组合矩阵分析了中国旅游景观资源、名牌景点和旅游财务业绩的空间错位。结果发现:景观资源≠名牌景点,我国自然美景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但名牌景点较为贫瘠;相反,东部地区名牌景点众多;名牌景点与旅游财务业绩之间在等级分类表上具有某种正相关性,但也存在空间错位性,华南各省区客源区位优越,旅游财务业绩的市场占有率高于名牌景点丰度;我国景观资源与旅游财务业绩之间的空间错位较为复杂,新疆、西藏等省区景观资源"诅咒"较明显;广东、上海、北京等省区景观资源贫瘠旅游财务业绩高,云南、福建、浙江等省区旅游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景观资源优势,宁夏、江西等省区在景观资源和旅游财务业绩上均处于较不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从地理学角度分析"中部塌陷"背景下中部旅游发展的现象、结构、过程和机理对确立旅游业在"中部崛起"过程中的产业地位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区划方法对大陆31个省份进行了分组,从"塌陷"概念出发,构造了表征"中部旅游塌陷"的理论假设模型.选定指标对四个区域内省份的旅游经济总量、旅游经济发展速度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部省份不存在"旅游塌陷"的现象和结构;四个区域资源竞争力、市场水平、空间区位、交通通达性和软环境水平等地理学因子区域优势度的比较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省份不存在"旅游塌陷"的物质条件.进而从"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得到"由于游客旅游行为或目的地选择受政策影响较弱的开放性特征,使得在全国尺度上不存在‘中部旅游塌陷'现象的结论".最后探讨了"中部崛起"过程中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和承担的职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旅游发展中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空间错位带来的旅游资源未能充分发掘和旅游吸引力不足等问题,文章以四川省21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利用2011—2019年旅游景区与旅游网络关注度数据,通过重心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等方法,探究四川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空间错位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四川省旅游资源丰裕度和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序变化特征大致相同,旅游资源丰裕度呈持续增长趋势,而旅游网络关注度在2018—2019年出现下降。(2)四川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之间存在空间错位,两者重心呈现出西北-东南的地理位置偏移,并形成先远离后靠近的迁移趋势。(3)四川省各市(州)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的空间错位由西北到东南大致为“负向错位-正向错位”的分布特征;正向高错位市(州)稳定在成都市和绵阳市,负向高错位市(州)主要稳定在阿坝州、甘孜州和乐山市;空间错位指数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市(州)主要分布在川东北地区。(4)社会环境、旅游发展、资源禀赋和网络发展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吸引力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区域差异,形成了四川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了自都市旅游定位正式提出以来,上海核心旅游资源、核心旅游企业类型数量区域差异及其与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的关系;上海旅游产业政策演进规律特点及其与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上海核心旅游资源、核心旅游企业类型数量区域差异与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呈正相关关系;上海旅游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呈现6大演进规律特点,缩小旅游总人次区域差异的优化效果好于缩小旅游总收入区域差异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辽东地区错位发展温泉旅游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影响辽东温泉旅游产业错位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包括温泉资源综合素质、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风度、客源市场条件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集聚和竞争、投资者行为等,得出辽东地区具有区域整合发展的较好温泉旅游产业内外在因素和环境。  相似文献   

7.
甘肃旅游资源类型及其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旅游资源类型及其地域组合、空间结构规律的研究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旅游规划的基础。在分析甘肃旅游资源形成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利用统计(SPSS)和地信软件(GIS),对甘肃旅游资源类型的地域组合和空间结构进行了定量的分析。首先对甘肃旅游资源以县域为单位,结合甘肃旅游资源特点,参照郭来喜等新拟的旅游资源分类系统,选取23个景型指标,依据其在景区的重要程度分别赋属性值,经专家打分,最后得出各单位景区的各景型指标的属性值。在此基础上把景区的各个景型要素视为多维空间的数轴,由属性值构成指标空间,每个景区都是一个向量。在多维空间中有一个数据点,依据"点"与"点"间的距离进行系统聚类,将全省旅游资源分为5个聚类;然后依据旅游规划的最大福利原则,进行旅游景点的空间聚类分区,将甘肃旅游资源分为7个区,然后将上述聚类和空间聚类在地图上进行叠加,研究其空间组合规律。得出甘肃旅游资源的类型空间组合特点;最后对甘肃旅游资源集中性进行探讨,得出甘肃旅游资源有沿交通线和河流的线状集中、依据中心地级别的等级集中、依据某个中心节点的节点集中和大的区域集中特征。  相似文献   

8.
贾铁飞  刘蓉 《人文地理》2015,30(5):140-146
在现场访谈获取访沪游客在沪旅游行为资料数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访沪经历类型游客到访景区(点)的空间与时间数据统计,运用核密度估算方法,得出到访上海国内游客的空间行为特征:①首次访沪、第二次访沪和多次访沪游客的旅游空间行为集聚呈现"中心城区单核型-中心城区单核外溢型-城、郊并举多核型"变化模式;②首次访沪游客在沪旅游时间较长,日均到访的景区(点)数较多,而第二次、多次重游上海的游客在沪旅游时间相对缩短、日均到访景区(点)个数相对缩减,具有只针对单一景区(点)出游的倾向;③游客单次在沪旅游时间和到访景区(点)个数的缩减和单一景区(点)的出游趋向,意味着多次访沪游客已具备以上海为目的地的潜在度假旅游动机。据此,讨论了我国城市旅游发展中重点拓展休闲度假旅游,建设城、郊并举"多核心"旅游空间行为集聚区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游客旅游动机及其差异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军  马耀峰  吴必虎  亢雄 《人文地理》2011,26(4):132-139
深入了解和掌握游客的旅游动机及其特点,对于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西安为例,依据大样本问卷抽样调查一手数据,采用均值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结构方程模型,对旅游目的地接待的国内游客和外国游客的旅游动机变量类型、变量大小与离散程度及变量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首次揭示了两类游客群体旅游动机的差异性,从而为认清两类游客群体的旅游心理诉求,提供相应的旅游产品;激发两类游客群体的旅游动机,拓展旅游市场;乃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提供基础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西安市国内游客地域结构及旅游行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西安市大雁塔、碑林、兴庆公园和植物园4个景点,上千份问卷的调查分析研究,总结了西安市国内游客的地域结构及旅游行为,从中发现国内旅游一些重要的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为国内旅游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为旅游资源开发,客源预测及旅游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孙根年  杨亚丽 《人文地理》2014,29(3):121-127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渐由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为测度新消费观下人们的消费结构,本文基于精神消费及广义旅游,提出了2.0版旅游恩格尔系数,依据1990-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和2011年31个省区的截面数据,对经济高速增长期城乡居民精神消费的动态演变及区域差异进行定量测度,发现其与恩格尔系数呈较强的反相关性,可作为恩格尔系数的替代指标。最后,据1994-2011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需求数据,从广义旅游看狭义旅游,分析了旅游恩格尔系数与国内旅游需求的关系,为科学分析和促进国内旅游发展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旅游是湖南张家界的建市之基、富市之源、兴市之路。然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交通拥挤,景区超载,环境破坏,合力宣传不够,旅游资源单一等各种各样的情况,成为张家界旅游业发展的障碍因素,因此,实现旅游区域合作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各地方共谋多赢的必然选择。由此可以提出以下构想:加强张家界本区域内合作;不放松与周边相邻地区之间的旅游开发合作,打造"大湘西"旅游品牌;推进或筹划国内跨省区、跨越国境规模较大的区域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13.
国外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线路空间模式实质上是游客在目的地区域对停留空间和消费空间的理性选择与线性组合,是具有典型空间属性的社会文化地理现象和经济地理现象,涉及了作为旅游景点和旅游目的地的点状地理要素和作为旅游线路的线状地理要素以及旅游目的地体系构成的区域等面状地理要素。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对不同尺度旅游线路模式的空间模型、目的地类型、游客旅行行为特征、模式选择影响因素以及理论基础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研究对旅游线路模式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兴中 《人文地理》1993,8(3):19-26
首先在三门峡市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从"感应-认知"的角度对区域进行旅游景观、类型及其结构的探讨。其次从旅游景观要素效应配置出发,揭示区域旅游资源系统的优化,以及促进旅游景观在不同旅游区辐合,从而探讨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与区位。  相似文献   

15.
罗家庆 《旅游纵览》2022,(2):76-79,83
为了分析我国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本文通过对游客量、消费额等官方旅游统计数据及研究文献的时区进行计量分析,描绘出各阶段国内旅游的大致脉络与趋势,并探讨旅游的类型、群体、空间、距离、消费等主要表现特点,归纳国内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助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胡文海 《人文地理》2015,30(3):156-160
利用1995年至2011年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统计数据分析了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构成要素。根据贡献率和拉动率的大小分析了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外汇收入对安徽省GDP的作用,并通过宾馆床位及旅行社数量变化对旅游总收入的弹性分析了旅游要素的效应。研究表明:①安徽旅游收入总体呈跨越式增长,旅游收入波动性比较明显,旅游收入构成上硬性收入(食、住、行、游)比重高,软性收入(购、娱)比重低。②旅游人次呈现快速增加趋势,入境旅游人次波动性较国内旅游人次强,入境旅游人次占总接待人次比重不高,只占1%左右。③无论是贡献率还是拉动率,国内旅游收入对安徽省GDP的影响相较于旅游外汇收入都具有绝对的优势。④旅游总收入对宾馆床位及旅行社数量变化的敏感性大。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空间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建立了一个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包含旅游要素投入、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禀赋5个方面,并基于收敛理论的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等方法定量分析了2000~2009年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得到如下结论:①12省(区、市)间旅游经济呈现出比较明显的σ-收敛和β-收敛趋势,表明均衡化发展的主流变化特征,但西南和西北两地区不存在俱乐部收敛;②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旅游业从业人员数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旅游资源禀赋水平对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均衡化发展发挥了主导的推动作用,而星级酒店水平更支持旅游经济的空间集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经济较落后省份加快发展旅游经济、缩小区域差异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8.
袁宇杰 《旅游科学》2011,25(4):28-35
本文通过整理面板数据并构建面板模型,分别以出游率、人均旅游花费与旅游购买力衡量旅游消费,引入虚拟变量区分收入水平与SARS危机的影响,从而揭示了收入对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决定作用。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第一、对不同的旅游消费指标,收入的决定作用存在差异,其中,旅游购买力与出游率的收入弹性远大于人均旅游花费的收入弹性;第二、与低收入城市居民相比较,高收入城市居民国内旅游的出游率收入弹性减小,人均旅游花费收入弹性增大;第三、SARS对高收入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负面影响更大。最后,根据面板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与模型估计结果,从供给角度,建议在全国层次注重发展观光旅游,在旅游目的地层次注重细分目标市场。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是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特征。旅游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旅游信息资源和要素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加工、组合、传播、销售,并以此优化旅游组织的业务流程,强化产业链协作,从而改善游客体验,促进旅游业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过程。系统回顾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和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地区旅游资源配置与旅游发展增长极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铁飞 《人文地理》2000,15(5):78-80
从分析鄂尔多斯旅游资源的特点入手,探讨了其区域旅游资源配置问题,提出了变资源导向为市场导向、与旅游产品紧密相边、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互补和时空互补的四项资源配置原则,分析了该区域旅游资源配置的优势,按增长极理论选择成吉思汗陵为本区旅游发展的一个文化景观核和一个增长极。并分析了鄂尔多斯大漠风光及生态建设、建立人地和谐关系的优势与影响,认为恩格贝应是今后该地区旅游发展的另一增长极。最后讨论了旅游发展增长极的培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