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铎  肖宇 《大众考古》2022,(10):14-17
<正>孙家村墓葬群位于常州钟楼区永红社区宣塘村,北侧临近中吴大道,东侧紧邻南运河。2021年10月,在配合城市基本建设的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该墓葬群,2021年12月—2022年9月,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对孙家村墓葬群进行了发掘。孙家村墓葬群以周代土墩为中心,包括汉代墓葬17座、南朝墓葬7座、宋代墓葬24座、明清墓葬34座,另有7座墓葬未随葬器物,具体年代不详。周代土墩墓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东西长约41米,南北长约37米,残高1.2米,墩底有一层灰白色垫土,墩体有鱼鳞状堆积。汉代墓葬位于土墩中部,环绕土墩分布,墓向朝向土墩外侧,其中M76大致处在最中心的位置,形制特殊。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配合西安—汉中高速公路的建设工程,2003年3月~4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省南郑县苏家山村发掘了5座古代墓葬。通过整理,确认3座属东汉墓葬,2座为清代墓葬,现将汉墓的发掘情况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3.
王海  王伯强 《东南文化》2022,(2):94-102+2+191-192
2020年10月—2021年3月,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雨花台区西善桥刘家村地块清理古代墓葬47座,墓葬时代为汉、六朝、明、清。其中两座六朝墓葬M9、M41保存相对较好,墓葬结构基本清晰,均为土坑竖穴单砖室墓,共出土器物20余件,包括陶器、青瓷器、石器。这两座六朝墓葬为研究南京地区六朝时期的墓葬形制、器物特征、墓地分布等相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张敏  刘刚  林海南 《东南文化》2023,(2):28-38+2+191-192
2010—2011年,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扬州邗江区城北乡黄金村月明苑五期地块抢救性发掘了19座墓葬,时代从战国至明清。其中1座战国墓葬和2座西汉中晚期墓葬保存较为完好,墓葬结构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椁墓,出土了陶器、漆器、铜器、玉器(琉璃器)、骨器等随葬品。这些墓葬的发现为研究战国和西汉中晚期扬州地区文化变迁、丧葬习俗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5.
温水乡位于陇县县城西北约五公里处.1991年秋季在修筑宝(鸡)中(卫)铁路的施工过程中,于乡政府南不到一公里处的路基上发现了5座汉代墓葬,我们闻讯后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5座墓葬的编号为M1—M5.另外,发掘期间适逢村民在乡政府东约一公里外的北河东岸坡地上营造梯田,取土中亦发现了3座汉墓,于是我们便一并进行了清理,这3座墓葬的编号为M6—M8.现将8座墓葬的发掘情况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6.
广东韶关市小茶山墓葬群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配合武汉-广州客运专线铁路建设工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韶关市博物馆、韶关市曲江区马坝人遗址博物馆等单位于2006年4—6月间,对韶关市武江区小茶山墓葬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在为两个月的工作过程中,共清理晋至宋时期墓葬59座,现选择其中3座墓葬简如下:  相似文献   

7.
毛庆沟墓地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位于内蒙古凉城县蛮汉山南麓的毛庆沟墓地,已发掘79座墓葬,其中东西向墓葬67座,南北向墓葬12座,墓葬间没有发现打破或叠压关系。这批材料最先于1982年披露,1986年发表考古发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  相似文献   

8.
2011年3—5月,因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廊涿干渠建设施工,在河北省涿州市林家屯镇西管头村发现大量古代墓葬,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涿州市文物保管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30座,包括汉墓11座,唐墓11座,辽墓6座,清墓2座,出土陶器、瓷器、铜器、料器等各类遗物289件及铜钱627枚。其中,唐代和辽代的17座墓葬虽然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多样的墓葬形制和相对丰富的随葬品,补充了涿州地区古代墓葬的基础资料,为研究该地区不同时期墓葬的形制结构、葬俗葬制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2016年9—1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在德清县武康街道新龙村清理古代墓葬36座(汉六朝墓35座,唐墓1座),出土器物类型以罐、罍、壶、瓿为主。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推测,黄泥墩14座竖穴土坑墓葬时代属于王莽前后,从墓葬的分布规律及随葬物特点推测,该墓地应为一处家族墓地。  相似文献   

10.
1979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发掘禹县吴湾龙山文化遗址时,在T2内清理了三座西周晚期墓葬(编号为M1、M2、M3),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一、墓葬概况三座墓葬的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且东西并列,错落有序,间距为3—5米。三座墓葬中,M1保存较好。其墓口位于地表下0.26米,墓室长3.40、宽1.66,残深1.90米,方向为南偏西11°,墓内尚存有  相似文献   

11.
冯志军  高浩  谢园园 《东南文化》2023,(6):42-53+2+199
2019年5—9月,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玄武区红山南侧清理六朝至清代遗存84处。其中五座砖室墓,平面均呈“凸”字形,早年遭到盗掘,损毁严重,出土各类文物30余件(套)。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墓葬时代自东晋晚期延续至南朝中晚期。这五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南京地区六朝墓葬的分布、形制和葬俗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相似文献   

12.
襄樊市高庄墓群发掘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庄墓群位于襄樊市樊城区立业路南侧(图一)。1998年7—12月,襄樊市卷烟厂,湖北拓新工业用布有限公司、襄樊市富源房地产公司先后在该区域新建住房,市考古队组织力量对用地范围进行了考古勘探,发现墓葬多座,随后又进行了发掘,共清理了墓葬十八座(图二),编号分别为高M7-M24。现将基本情况报告如下:一、汉墓(一)墓葬形制汉墓共七座,部分遭到破坏,除个别为“刀”字形外,余者皆长方形砖墓。有单、双室之分,多带斜坡墓道,墓向以朝向东南为主,朝东北次之,个别向西南,墓壁一般以条砖横行错缝叠砌,楔形砖起券,…  相似文献   

13.
1983年7月,安徽省无为县虹桥乡发现一座古墓。我所得知后,经上级同意,对这座墓葬进行了清理。有关情况简报如下。一虹桥乡政府位于无为县城南10公里,东面是地势低平的圩田,西面是起伏的土丘。墓葬就在乡政府两面不远的一个土丘上。墓向163度。墓顶南端距地表0.5米,北端距地表2.5米。填土较厚,并被晚期墓葬叠压。墓为双穴石室,长4.4、宽3—3.5、高1.5米。用条石压缝平砌九层。条石大小不等,一般  相似文献   

14.
《文博》2018,(5)
2014—2015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高陵区崇皇街道上徐吾村西清理明代墓葬21座,墓葬形制多样。部分墓葬还建造有精美的门楼,建筑构件完整,是研究当地古代埋葬习俗、民居风格的重要材料。其中4座墓葬中出土墓志,根据志文记述,确定这批墓葬为一处明代张氏家族的墓地。本文根据墓葬的排列及墓志内容考证,对该批墓葬反映的明代这一区域昭穆制度、合葬方式、"寿葬"、古地名考证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庄连山墓地位于江苏镇江庄连山双墩南侧的高地上,2014年10—11月,镇江博物馆对该墓地的西南部分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三座墓葬、两座灰坑。墓葬为竖穴土坑墓,随葬有少量硬陶器、原始青瓷、青铜器等,根据随葬器物特征,推测墓葬年代为春秋中期。M1中放置马头随葬、M3底部生土二层台现象在本区域墓葬都很少见到,说明墓葬受到中原文化因素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凤凰山遗址墓群位于新野县歪子镇凤凰山遗址东南部。为配合基本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3年2—7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遗址东部进行抢救性发掘,在发掘过程中发现该墓群。本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出不同时期的墓葬70座,包括新石器时代墓葬50座、商代墓葬12座、汉代墓葬6座、明清墓葬2座。出土各类随葬器物183件(套)。其中猪下颌19件;陶器152件,包括罐、壶、杯、鬲、仓、鼎、院落、井、瓦等;铜器8件(套),包括戈、釜、球、带钩、钱币等;铁器4件,包括剑、刀等。  相似文献   

17.
路家村墓地发掘8座墓葬,其中5座战国秦墓,1座汉墓及2座晚期墓葬,均属中小型墓葬,墓葬形制较完整,随葬器物特征明显,为凤翔地区墓葬研究增加了资料。  相似文献   

18.
襄樊高新区黄家村唐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家村唐墓位于市高新区团山镇黄家村西北约400米(图一)。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中旬,市污水处理公司在开挖地下水道时发现一批墓葬。襄樊市考古队得知情况后迅速组织工作人员对发现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七座,分别编号M1—M7(附表),除两座墓遭严重破坏外,其余五座保存较好,现将有关情况间报如下。一、墓葬形制七座墓除一座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外,其余的六座均为长方形砖室墓,其中有二座为双室砖墓,方向大都朝南。从出士的券砖看,有两座为券顶式,四座为条砖平格而成。。M1方向200°,双室砖墓。墓室东室长…  相似文献   

19.
四川大邑五龙战国巴蜀墓葬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五龙公社机砖厂位于大邑县城东南2公里。这里是一处高出周围农田1—2米的平坦台地,台地西南为汉代以前的古河道,台地上曾发现历代墓葬。1982年4月、8月和1983年1月,我们配合砖厂取土先后在这里清理了五座土坑墓(图一),除M5为西汉残墓外,M1—M4均为典型的战国巴蜀墓葬,葬制、葬具及出土器物都颇具特色。现将四座巴蜀墓葬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余咀墓地本次发掘共清理出墓葬31座,根据墓葬形制、结构以及随葬品判断墓葬涵盖东周、汉代、宋代、清代四个时期。其中汉代墓葬全部分布在Ⅰ区,其它时期墓葬皆分布在Ⅱ区。东周墓葬4座,年代均为战国时期;汉代墓葬13座,年代为东汉中期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