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四库全书》正式开馆,至乾隆四十六年第一部《四库全书》完成,再到续缮三份《四库全书》于乾隆五十二年四月同时完成,四库馆共存在十四年,期间大批学者文人进入四库馆参与纂修工作。根据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四库馆开列的《办理〈四库全书〉在事诸臣职名》,四库馆臣总计三百六十人。四库馆中江苏籍学者人数众多。他们学识文才俱优.治学综览百家,贯穿汉、宋,或精于经史,或长于诗古文,为《四库全书》的成书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汉宋之争,无疑是清代学术思想史的核心议题之一,其中最引人注目者,当推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过程中的汉宋问题。一般认为,四库馆是当时汉学的大本营,馆臣高举崇汉抑宋之大旗,在《四库全书总目》中留下了众多带有这一倾向的批评与议论。对此,研究者多有论及,或褒或贬,见仁见智。新近刊发的张循《〈四库全书总目《四书反身录》提要〉辩证》一文(下简称"张文")声称发现了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证明四库馆臣对汉学的批判有时竟到了  相似文献   

3.
邹炳泰是乾嘉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之一,在朝期间出任过多种要职,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考其仕宦经历,邹氏崭露头角始于入四库全书馆充任纂修官。在清高宗下诏开四库馆之后,他即以庶吉士身份参与辑校《永乐大典》之事,不久正式任纂修官,又任复校官,期间尽心尽力,颇著劳绩。而通过梳理邹炳泰《午风堂集》《午风堂丛谈》及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其在四库馆任职期间与其他馆臣的交游状况,他们不仅作为同事在馆内修书,闲暇时亦经常一同出游、宴集、诗文唱和,这为了解馆臣之间的交流提供了诸多信息,并对认识当时的学术风气也具有一定的观照意义。作为四库馆臣,邹炳泰认真负责地辑校了一批重要书籍,为保存传统文献作出了贡献,同时,参与四库馆工作的经历也对邹炳泰的仕途、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振聚 《文献》2022,(3):115-131
新发现的四库全书馆誊录档册是纂修《四库全书》时武英殿四库全书馆的工作档案。其内容有关《四库全书》纂修初期武英殿四库全书馆的誊录人员、誊录书籍、稽核、分等、奖罚等,涉及四库全书开馆初期誊录《四库全书》典籍时底本的选用等问题;有助于丰富对纂修《四库全书》流程的认识,也为其他《四库全书》相关文献,如《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翁方纲《纂校四库全书事略》等文献的断代和互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升 《文献》2006,(3):151-156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朝廷开馆修<四库全书>.<四库>馆纂修官对经办之书均需拟定提要,交总纂官核定.我们目前普遍见到的提要收于<四库全书总目>或是各阁本<四库全书>的书前提要.但是,这些提要是经总纂官修订过的,与各纂修官初拟的提要稿有或多或少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正>《四库全书》的纂修是四库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学术问题之一,围绕这项研究,学术界目前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在1937年,郭伯恭就出版了《四库全书纂修考》一书。此后又有黄爱平《四库全书纂修研究》(1989)、吴哲夫《四库全书纂修之研究》(1990)等专著的诞生。这些著  相似文献   

7.
琚小飞 《文献》2022,(3):132-146
《四库全书馆校档残本》为纂修《四库全书荟要》和《四库全书》期间形成的签讹档册,是复校官核查分校官签改书籍及誊录官誊抄讹错的记录,呈现了《四库全书》早期编纂的相关史事,揭示出四库馆纂办书籍的细节过程:先由分校官于底本上校改粘签,然后将这些签条移录至校档,同时也有大量校签在改后被直接省去。随后复校官稽查校签内容和缮本抄写情况,如有讹错就直接于校档中增补、删改。馆臣摭取四库底本和校档中的校改记录,汇编成《四库全书考证》和缮录为《四库全书荟要》的按语。《校档》中有两份《新唐书》的校改记录,应分别属于编纂《四库全书荟要》与《四库全书》,可以明晰荟要处与全书处既密切相关又彼此疏离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往一直被误作陆费墀稿本的《颐斋文集》,实为《四库》总纂官陆锡熊的文集稿本,其中收载了六篇有关《四库》的新文献。这些新文献均为陆锡熊为编修《四库》所拟的文稿,其中主要是其代总裁官于敏中拟订的各种修书条例。对这些文献作深入的解读,有助于我们认清四库馆中陆、于二人的密切关系,以及陆氏在编修《四库》中的重要贡献。此外,由于四库馆相关条例目前存世绝少,因此,诸如"初拟校阅永乐大典条例"、"初拟办理四库全书条例"等对我们研究四库馆及《四库》编修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上海图书馆所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成书于乾隆四十六年,作为第一次成书进呈的《总目》全稿,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从这部残稿小说家类来看,上图稿本继承了此前《总目》的纂修成果,而在之后《总目》小说家类的修订中,并未进行大幅度的删改。通过比较分析可知上图稿本在《总目》的纂修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承启作用。此外,上图稿本中保存了四库纂修官的修订意见,通过纂修官对提要内容、分类、排序等诸多方面的修订,可以使我们更为深刻地认识《总目》小说家类的纂修过程以及四库小说观念、分类的生成史。  相似文献   

10.
正北宋王溥所撰《唐会要》100卷,是研究唐代历史不可或缺的基本典籍。惜宋刻本不存,至清初时,"仅传抄本,脱误颇多"。~(①)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库开馆,馆臣据征集来的《唐会要》抄本进行整理,形成武英殿聚珍本和四库全书本(以下简称"四库本"~(②))两种版本,流传至今。其中尤以殿本及此后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完善的江苏书局本(以下简称"局本"),影响最为深远。今天为中外学人普遍使用的《唐会要》通行本,一是1955年出版的中华书局本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总目》清代官修史书提要订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乾隆年间,在清高宗亲自指挥和督察下,开设了《四库全书》馆,进行这部大型丛书的编辑工作,同时撰写了著名的目录学著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称《四库提要》)自《四库提要》产生以来,一直被文史学者用为重要的工具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其中也存在不少错误之处。近人胡玉缙先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和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  相似文献   

12.
<正>从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四库全书》正式开研究中,一般都认为总裁是个虚职,大多由皇亲国戚和馆,至乾隆四十六年第一部《四库全书》完成,再到续缮功勋年老大臣来担任,在馆中不起多大作用。例如郭伯三份《四库全书》于乾隆五十二年四月同时完成,四库恭认为总裁官"惟于敏中、金简任职颇为尽力,余多徒  相似文献   

13.
四库馆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四库馆,纂修《四库全书》,这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据《清史稿·艺文志》所载:“特命辑修《四库全书》,以皇子永,大学士于敏中等为总裁,纪昀、陆锡熊等为总纂,与其事者三百余人,皆极一时之选,历二十年始告成。全书三万六千册,缮写七部,分藏大内文渊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命纪昀等撰全书总目,著录三千四百五十八种,存目六千七百八十八种,都一万二百四十六种。复命于敏中、王际华撷其精华,别为《四库荟要》凡一万二千册,分缮二部,藏之大内藻堂及御回味腴书屋。又别辑…  相似文献   

14.
上海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是乾隆四十六年二月至四十七年七月期间四库馆臣修订《四库全书总目》时抽换下来的零页汇集。它反映了这一阶段《四库全书总目》的面貌及其变化,仅从清代别集部分就可以看出,一些原拟抄录的著作被移入存目(原因很可能是时间紧迫来不及抄录),而相应提要的褒贬倾向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对于我们认识《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总目》的纂修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惜抱轩书录》为清代著名学者姚鼐所撰的四库提要初稿集,从其提要稿被《四库全书总目》采弃的情况中能充分地看出,姚鼐与当时的《四库全书总目》总纂官在学术观点上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清代的汉宋学术之争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正>北宋王溥所撰《唐会要》一百卷,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尤其是唐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史籍。惜宋刻本不存,仅以抄本传世,故脱误颇多。清乾隆三十八年四库开馆,馆臣据征集来的《唐会要》抄本进行加工整理,编成武英殿聚珍本(以下简称殿本)和《四库全书》本(以下简称四库本)两个本子,流传至今,尤以殿本对后世影响最大。此外,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江苏镇江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及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等  相似文献   

17.
《文献》2017,(1)
汪氏振绮堂以献书四库馆而享有盛名,其献书数目学界多据《进呈书目》之"浙江省第四次汪汝瑮家呈送书目"与《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确定为219种。今发现南开大学图书馆所藏玉笥山房钞本汪諴《振绮堂书目》卷首另载一汪氏进呈书目,收书109种,经考查其实为汪氏第二次进呈书目。其书有100种见于"浙江省第十一次呈送书目",但未被明确标示系汪氏进呈之书。《纂修四库全书档案》则记此次浙江进呈书系"零星觅获",亦不言具体来源。这使汪氏第二次进书的贡献长期湮没。此一发现为研究浙江藏书家进呈书提供了新材料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吴凤霞 《史学月刊》2013,(7):121-124
《金史》是元修三部正史中后人评价较好的一部。清四库馆臣评论说:"是元人之于此书,经营已久,与宋、辽二史取办仓卒者不同。故其首尾完密,条例整齐,约而不疏,赡而不芜,在三史之中,独为最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金史》,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第266页)清人施国  相似文献   

19.
辜梦子 《文献》2022,(3):147-158
《土官底簿》为官府档案的抄件,是研究明代少数民族制度及其运作的重要资料。通行版本为《四库全书》本,另有清彭氏知圣道斋抄本、孔氏岳雪楼抄本和天尺楼抄本存世。日本关西大学长泽文库亦有藏本,内有两淮盐政采进木记、满汉双文“翰林院印”,书内有浮签,随处可见四库馆臣的校改痕迹,卷末有杭世骏手抄朱彝尊跋文。经比较,它与文渊阁本编排一致,故可认定为四库底本。以此本核校《四库全书总目》该书提要,可知提要对此书的底本、所记土官数量、年代下限等的记述皆需要修正。此本首页有清末沈曾植、沈曾桐兄弟二人之印,知曾由他们收藏,疑于1920年代散出,为长泽规矩也所得。  相似文献   

20.
祁朝丽 《沧桑》2010,(1):94-95
四库馆臣在《四库全书总目》当中对明代方志给予了肯定和嘉许。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四库馆臣肯定这些方志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