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44年清廷入主中原后,在盛京先后设镶黄、正黄、正白三个包衣佐领承办盛京地区的皇室事务,乾隆十七年(1752年)又设立盛京总管内务府管辖三个包衣佐领,由盛京将军兼任总管大臣,主要管理福陵、昭陵等关外三陵事务、陪都宫殿、各种皇室庄园及承办各项贡赋。清朝对包衣三旗下人的人身控制非常严格,规定他们离开居住地都要向该管官请假,并规定每三年清查一次人口,称做比丁。封面书影即选自辽宁省档案馆藏同治三年(1864年)盛京内务府三旗管领下人丁三代册,册内详细登录了福陵、昭陵及三旗其它内管领下每户当差执事人、壮丁、牲丁、蜜丁的身份、名…  相似文献   

2.
盛京内务府皇庄是皇帝的私产,分隶镶黄、正黄、正白三旗。“顺治初年,盛京包衣三旗设佐领三人,管理所属事务”。盛京内务府皇庄中的粮庄由管领管理;棉庄、盐庄、蓝(靛)庄、果园、打牲、牧场等专业庄由佐领管理。不论由管领或佐领管理,盛京内务府皇庄的人、事、财、物均由盛京内务府统摄。盛京内务府又须事事向总管内  相似文献   

3.
昭陵“舅姨子孙”、“千丁人夫”及“食辛者库人”简述陆海英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位于沈阳城北约十华里,崇德八年(1643年)始建,顺治元年(1644年)定陵号田昭陵,顺治八年初建告成,同年封陵山曰“隆业山”。康熙、乾隆、嘉庆各朝屡...  相似文献   

4.
清代承德的庄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头始于明代后期,由女真人创立。康熙年间,承德共有庄头136名,分布于今滦平、丰宁、宽城、平泉、承德、隆化县和双桥区等8县、区。承德庄头所辖地亩,主要在滦河、潮河、老哈河、武烈河流域,多是河川肥沃之地。庄头之地以其肥沃程度,分为四等。等级高的,纳粮、银数额多。136个庄头初设时,均为一等庄头。每庄有地3900亩。雍正十三年(1735年)四月朱批奏折载:“古北口、喜峄口外之庄头,于雍正七年题奏各庄头均给地三十五顷,俱照头等庄头之例,令其纳粮二百五十石。”由于常年洪水泛滥,水冲沙压,致使土地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八旗制度是满族特有的一种军政合一的社会制度。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三个组成部分。在有清一代,他们都是“旗人”,但在八旗之下,既有满洲、蒙古、汉军之别,更有上三旗与下五旗之分。  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就是为了统辖广大的满洲、蒙古、汉军之人,使他们都在八旗制度的管辖之下。据史书记载:“太祖……太宗(皇太极)……爱立八旗,……每旗析三部,以从龙部落及傍小国臣顺者子孙、臣民为满洲;诸漠北引弓之民景化内徙者,别为蒙古;而以辽人、故明指挥使子孙、他中朝(亦指明朝)将众来降及所掠得,别隶为汉…  相似文献   

6.
八旗既是清代重要的军事组织,也是重要的社会组织。它既以旗统兵,又以旗统人,编入八旗的人户称为"旗人",也称为"旗下人"。在清代,旗籍对于旗人来说极为重要,取消旗籍也就意味着旗人身份的豁出。  相似文献   

7.
包衣,源自女真部落时期贵族家内供役使之家人与奴仆。后金建立及八旗编设,使得包衣组织得以形成并分编包衣牛录及浑托和管理。入关之时,留驻盛京之包衣佐领内因存在正身旗人所属家人及奴仆,使得盛京上三旗包衣佐领于包衣参领外单独编设而盛京之浑托和下人等仍由京旗所属。包衣三佐领所属人等身份,以被俘旧汉人及关内移民为主。  相似文献   

8.
清代八项旗租地的形成、破坏及丈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清代旗地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八项旗租地这一特殊形式的土地占有制度。八项旗租地是清政府为了阻止旗地私有化而设置的一种“纯粹”的封建国有土地。本文拟就八项旗租地的设立、发展、破坏及丈放的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就教于学界各位师友。 一、八项旗租地的形成与发展 所谓的“八项旗租地”是指存退、另案、庄头、屯庄、三次、四次、奴典、公产等八项土地。这八项  相似文献   

9.
古蜀道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大概念。包括四面八方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有自三峡溯长江而上的水道,由云南人蜀的焚道,自甘肃人蜀的阴平道和自汉中人蜀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等道路,泛指古时人蜀的水陆通道,这是广义上的蜀道。而通常学术研究中提到的“蜀道”,则是指狭义上的特指概念,即由关中经过汉中通往四川的陈仓道、褒斜道以及由汉...  相似文献   

10.
戍戍变法上论中有弛「旗丁」之禁,使习「四民」之业一事,是否专指满八旗而言?清代口粮待遇仅限于满八旗呢?抑也括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呢?河南第一工农中学历史组问关于戊戍变法七月二十九日上谕,有「旗丁生齿日繁,……遂致生计日艰,……宜弛宽其禁,俾得各习四民之业,以资治生」一问题,我认为这里所指的「旗丁」,是指满人而言。理由是:第一、清代的「八旗」,不仅是军事组织。而且也是社会政治组织。满族入关以前,炽事组织和社会政治组织是合而为一的。据皇朝通典记载,在「开国之初,先编四旗,增为八旗,……其后户口日繁,又编蒙古八旗,……编汉军八  相似文献   

11.
……白青天白日旗到处飘扬后,各界均纷纷组织工会,以谋业务上之发展。惟杭垣新近由名妓金翠英等组织一杭州妓界工会,实为工会中之创举。其组织原因,系浙省省党部妇女部所指导……于十七日在省党部召集拱埠各妓女列席。自长三以迄土娼,到者不下数十人。先由主席向各妓演说召集宗旨,  相似文献   

12.
东莞龙舟月     
《神州民俗》2007,(8):19-19
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八载:“东莞有彭峡,五月时,洪流滂濞,放于百里。乡人为龙舟之会,观者画船云合,首尾相衔,士女如山,乘潮下上,日已暮而未散。龙舟长十余丈,高七八尺,龙髯去水二尺。额与项坐六七人。中有锦亭坐倍之。旗者、盖者、钲鼓者、挥桡击柑者,不下七八十人。竞渡则惊涛涌起,雷雨交驰。舟去而水痕久不能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魏書》、《北史》等北朝史書中"城民"一詞頻繁出現,這是第二次"築城運動"的產物。城民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確實具有學者所言的"鎮兵"、"軍戶"之義,但在很大程度上僅是"城内居民"之簡稱,是與城外"村人"相對應的城市居民。城民的身份不僅具有階層高低之別,即包括文武官僚、地方豪族、普通民衆和卑賤軍戶等;還有族羣胡漢之異,城民身份的多元性體現了北魏胡漢、胡胡文明相互涵化的典型特徵。根據城民在魏末政局中的政治動向,可將之分爲四種類型:降附南朝者、配合作亂者、矛盾互攻者、擁魏伐叛者,占絕大多數的前三類城民均以北魏政權對抗者的姿態出現。各類城民均在北魏末期政治社會的崩潰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建忠的外交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忠(字后叔)是晚清鲜有的“每发一论,动为数十年以前谈洋务者所不能言;每建一议,皆为数十年以后治中国者所不能易”的先进人物;同时,又是当时乃至后来“称之者一,谤之者百”的有争议性人物。①近十多年来,人们对马建忠的评价趋于肯定,但其研究,多侧重于经济思想史和汉语言文化史角度;而对马建忠学有专长、在实践中对洋务派头面人物不无影响的外交思想,到目前为止,大陆尚无专文论述,实有加强研究的必要。外交,有狭、广义之分。以狭义而言,它是指国家为实行其对外政策,而进行的诸如访问、谈判、交涉、缔约、结盟等外事活…  相似文献   

15.
宋海洋 《收藏家》2010,(7):73-78
一.美石家族中的水晶和玛瑙 “美石”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其中人们最为熟识的当属玉石。学术界对于“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玉”是玉石中最常见.最受人钟爱的主流石材,光洁,温润,色美,含而不艳,以纯净温润为贵,品种包括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等。而广义的“玉”,指涵盖多种质地的美石家族,不仅包括玉,  相似文献   

16.
台湾嘉义县布袋镇新媪是晋江人迁台聚居的一个庄头(台湾人称村庄为“庄头”)。以新媪嘉应庙为中心,包括头庄、寮仔、媪北(亦称“墟里”、“下庄仔”)、顶寮、盐田寮仔等角头,组合成新媪庄。  相似文献   

17.
<正>文化遗产凝聚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反映城市主体过去生存状态、创造力以及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物证,体现着城市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城市生命里程的根基。一种文化价值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产,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城市的记忆。城市的遗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遗产包括城市周边地区行政主管范围内所有的遗产——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景观遗产等。狭义的城市遗产主要指  相似文献   

18.
我的大学梦     
《百年潮》2017,(9)
正一我的家乡在甘肃省会宁县,是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的地方。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历史上曾经是富庶之地。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这里变得十年九旱,土地贫瘠,父老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喂牛耕田,养鸡换盐,打柴上山,挑水就泉,祖祖辈辈延续着艰辛的生活。然而,在会宁人勤劳、俭朴、聪慧和坚韧的基因中流淌着崇文尚学的血脉,深信"读书耕田两件事,忠臣孝子一等人"。于是,读书求学  相似文献   

19.
内藏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黑城,蒙古名叫哈拉浩特,位于该旗政府所在地达赖库布镇东南约25公里的荒漠中。黑城为西夏黑水城和元代亦集乃路遗址,早在1907年俄人科兹洛夫曾在古城中发现过一批元代宝钞,此后数十年又有多次发现。1983年至1984年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考古队发掘了黑城,基本上发掘了城内的房屋基址,出土遗物甚为  相似文献   

20.
羊草官甸起源于顺治、康熙年间,长期界址不明,旗民多有争讼。乾隆初年,清廷试图厘清界址未果。东北地方旗民分治、内(务府)外(八旗)有别的行政管理体制削弱了政府对该项土地的控制,又兼庄头普遍私垦,羊草官甸失迷情况严重。嘉庆年间,人地矛盾加深而致土地争控案频发,财政紧张使得政府急欲拓宽税源。在清廷与地方机构的合力下,完成了对羊草官甸的查丈、造册、征租。政府通过重构羊草官甸体系,对已垦熟地按则征租,对未垦荒地仍征差徭,将地利收归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