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至民国时期青海湖裸鲤鱼陆续有"无鳞鱼""黄鱼""湟鱼"三种名称。蒙古族是清代捕捞湟鱼的主要人群,民国中后期湟源县的汉人成为后来居上的捕鱼群体,湖周部分藏族民众则是特殊的捕捞者。共同捕捞湟鱼、谋求生计是推动蒙、藏、汉族群之间产生"同化"现象的重要原因。"同化"既有"蒙番(藏)汉化",也有"汉人蒙化""汉人番化"。多民族的共同参与,促进了青海湖湟鱼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蹴鞠     
正中国古代足球称作"蹴鞠""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蹴鞠,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淄:"临淄甚富而实,其  相似文献   

3.
福建人迁台历史始于闽越时期。宋元时,有不少中国大陆的汉人入台,明末至清中叶,更是数量大增。移民台湾的以漳泉人为主,他们先在台湾西部沿海平原地带登陆,再由南至北,遍及全岛,落地生根。台湾有千余姓氏,由福建移民入台带去的有500多个。台湾很多地方都以闽南语发音的"厝""仑""坑""寮"来命名。闽台两地同宗同祖者,共编族谱、齐修祠堂,或台湾人来闽寻根,往来十分密切,闽台同胞的宗亲观念成为促进闽台交流和联系的纽带之一。  相似文献   

4.
国货歌为了说服民众购用国货,采用了大量文学修辞与政治谋略来阐释国货消费的政治意义。这些修辞与谋略体现了近代中国人精神深处的内在"戏码"。中国文化人在这些"戏码"的规约下,有意无意操控塑造了文化"他者"即洋货的形象,也操控了"我者"即国货的形象。国货歌对国货消费的意义阐释主要通过四种方式来完成:丑化或者妖魔化外国货品,赋予其"猛兽""吸血鬼""强盗"及"恶魔"等意象;美化或理想化国货,歌咏其"真真好""呱呱叫",赋予其价廉物美、质压群雄的特点;强势引导消费者选择国货:爱国就要爱国货,消费了国货,才是"同胞""朋友""知音""爱国者",否则就是"亡国奴""养强盗者""山中豺狼""冷血动物"等;在憧憬未来的景象中,为人们勾画"国货全球都欢迎""咱们中华要称雄"的美好画面。"国货歌"的作者们通过这些方式构建起了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国货"符号。这个符号穿越近代中国社会阶层的藩篱四处流播,影响着国人的价值取向与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5.
努尔哈赤在起兵统一东北地区的过程中,对汉人实行"拒敌者杀之,不与敌者勿妄杀"的政策:即对据城不降的汉人实行野蛮、残忍的屠杀政策;对归降的汉人实行"恩养"政策,并以严法打击女真人侵犯汉人生命、财物和妇女贞洁等事件。在"恩养"的同时,汉人也被吸纳到后金的政权建设之中,承担起地方治理、教习"军令法纪"和传播中原文化的责任,随之而来的则是中原文化中"孝悌"之道、为政以德和惩恶扬善对努尔哈赤等女真人的影响。而随着女真人对中原文化认同的加深,民族之间的整合也在曲折中前进。  相似文献   

6.
陕北汉代画像石中出现的胡人形象大致可以归为胡商、胡兵、胡奴(随侍、门吏)、杂耍艺人、羽人五大类,其中胡奴出现最多,这或许与其地处边郡,战事频发,战后俘虏转化为奴仆有关。汉代民众看待胡人是一种非理性、不平等的态度:一方面将其贬斥为"夷""戎狄""虏""胡"等少数族裔;另一方面因胡人异于汉人的奇特外貌将之视为"祥瑞",与瑞兽一起受到民众的崇奉。胡人被赋予某种超越现实的神灵属性,以神仙的身份跻身于仙界,体现了汉代民众复杂矛盾的心理。  相似文献   

7.
我旅行的时间很长,旅途也是很长的。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旅客要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扣,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泰戈尔·吉檀迦利和一个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的法国朋友聊天时,很高兴地向他提起即将启程的印度之旅,他也难掩兴奋地一连声惊呼:"真的吗?太好了,真棒,印度是个非常神奇的地方。""你去过吗?""嗯!我没去过。""你不想去吗?"他的声调一下子调平到另一个频律,"想去……""为什么不去呢?""去……会去,等我老了的时候。""为什么?"我追问。"我有点怕。""怕?"我没有理解,"怕什么?""你知道印度的精神很强大,我担心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会被异化,"我不禁乐了:"那你娶了个中国太太,选择在中国生活,这还不算异化?""这……不太一样,我保存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最多是有点同化.你知道,我有个朋友去了印度后狂热地爱上了印度,他改穿印度衣服,吃印度咖喱,露天修行,去恒河沐浴,学习印度的传统方式绘画,在精神上被彻底异化了!"  相似文献   

8.
经过汉初诸家争锋,儒家思想脱颖而出成为汉帝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其移风易俗理论也随之进入实践层面。通过对汉代社会种种恶风恶俗的批判,儒家士人希望以礼正俗,从而达成强干弱枝、崇本节末等目的,使风俗淳美。而其关键则在于国君需以身作则,各级官吏当不兼二业、直言强谏。换言之,儒家的风俗理论不仅是要引导百姓,也要藉此讽谏君主。当然,在此过程中风俗概念及其理论也产生了一些转变:首先,先秦时人多以"乐"移风易俗,风俗意近,而汉人则以风为本,以俗为末,强调以礼正俗;其次,汉人对"俗"多有微词,视其为"礼"的对立面;再次,因对"俗"的否定,汉人进而对原生性风俗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产生质疑;最后,对地域性风俗的否定源于儒家"大一统"的理论需要与"中国"崇拜。  相似文献   

9.
正旧时文人讲究用名规矩,编撰家谱、书写婚书、签订契约等正式场合必须用"名"。等到长大成人读书考学时,为了同人之间能够相互礼貌称呼,就会为自己起"字",其内容往往是"名"意的补充或延伸。再到后来,为了表达自己的独特抱负,就会起"号"。所以,旧时文人大多拥有"名""字""号"三个不同的标签,甚至有时候还用笔名,从中可看出家长的祈盼和文人自己的追求。在日常交流中,一般常用字、号相称,而不会直呼其名,以示敬重。顾炎武(1613—1682),  相似文献   

10.
中华大地上主体族群的凝聚融合是推动多民族国家中国建构的主要动力,而对这些族群凝聚融合的记述是按照古代中国传统的族群话语体系书写的,"民族国家"理论是否能够对其准确解读是有疑问的。文章从古代中国传统的族群观入手,梳理了从夏朝到清末古代中国人对中华大地上主体族群凝聚融合的轨迹,认为尽管存在着以政权名称称呼族群整合结果的现象,但"汉人""华人"乃至"中华人"逐渐成为了对中华大地上族群凝聚主体的称呼,而清朝"臣民"的塑造及"国民"称呼的出现则使其实现了身份转变,梁启超则将其称之为"中华民族"(国族)。清朝统治者弥合族群之间差异塑造"臣民"(国民)的努力虽然催生了以"汉人"为主体包括其他族群在内的"中华民族"概念的出现,但也只是完成了中华大地上众多族群的凝聚,而其内部的融合依然在延续着。  相似文献   

11.
吕建昌  费琼琼 《四川文物》2008,(1):49-53,F0002
凤纹是两汉玉器中重要的装饰纹样,反映了汉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价值取向.汉代玉凤的文化内涵中既有原始文化的孑遗,更有汉人的创新和发展.汉代玉凤的五大文化意蕴与当时的"贵玉"、"崇凤"的观念相一致,体现了汉人在"玉"和"凤"两大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既尊重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创新精神,为中国汉以后凤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做好事反被讹""碰瓷""见死不救"等冲破人们道德底线的社会事件的发生,使人们不得不深入反思"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究竟怎么了"的问题。本文梳理了两种比较重要的反思范式——个体化和原子化,包括个体化的实践进程与理论谱系,原子化的历史语境与论证主题以及两者关注的社会问题及其社会后果的异同。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社会走上的是一条即保障个体权益又促进个体"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个体化"道路,而非一条个体没有他人和制度可以依赖的"一盘散沙"的"原子化"道路,并提出中国社会整合的路径应该建立在社会"个体化"而非"原子化"的认知之上。  相似文献   

13.
汉人的丧葬仪式:基于民族志文本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绕汉人的丧葬仪式,海内外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分别从功能论、阐释人类学、实践理论和"正统化"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本文旨在就此进一步探讨民族志实践层面汉人丧葬仪式研究的可能性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大众考古》2020,(2):95-95
《中国城墙》是由中国城墙研究院等机构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以深入持久挖掘、研究、推广、保护、利用中国城墙遗产,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助力中国明清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现有"城墙学研究""城墙考古""城墙历史""城墙保护""城墙利用""世界城墙遗产观察""成果评介"等常设栏目。诚向广大学者及关注城墙的有识之士征集以上方面的优秀稿件,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9月10—12日,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生活与制度:中国社会史新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海内外3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3位专家学者围绕"礼法、士人与生活""医疗卫生与生活""性别与生活""移民与地方社会生活""乡村生活""城市生活""水的生活与制度""制度与生活的多样性"等多个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常建华指出,"生活与制度"的概念,旨在为中国社会史的研究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论文梳理了越南有关华侨华人的词汇与分类,对有关华侨华人易混淆词汇进行了辨析。通过对越南史籍的文献统计梳理、华侨华人称谓的比对,初步探究出其命名规律与特定含义:一是对旅居越南的华侨华人以"唐人""北客"等为泛称;二是依照中国朝代、方位、区域以"宋人""清人""北人""广东人"等来命名;三是以特殊的名称"艚人""明乡人"等来指称。界定华侨华人与越南人共同使用的词汇十分重要。"北人""汉民""华民"等称谓在中国语境指代中国人而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越南语境下却指越南人。厘清越南文献中涉及中国人的称谓,是华侨华人研究的基础,对研究越南华侨华人的社区生态与对居住地发展的贡献均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旅游神"即与交通、道路、出行相关的神祇。在中国,有"行神""道神""路神""道路之神"等叫法。为了表述方便,统一称"旅游神"。在人类文明进化史上,中国以及其它地区均产生过旅游之神,并且形成了祭祀这些神祇的仪式、制度、风俗和文化。比较而言,中国古代旅游神崇拜及其衍生出的祖饯习俗在完整性、普遍性、等级制、规范性和延续性等方面均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正历时七百多年形成、绵延七百多公里的黄河故道(南流、下同)穿越苏鲁豫皖四省,流域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酿酒企业不下千家。在只有五届评酒会评出的共18个中国名酒中,黄河故道流域内就有"洋河""双沟""古井贡""宝丰""宋河"5个名酒品牌赫然在列。加上后起之秀的"今世缘""口子窖""迎驾""杜康""张弓""景芝""兰陵"等区域性名酒品牌,和"民权"等少量的名葡萄酒品牌,黄河故道流域形成了非常可观的酿酒传统。  相似文献   

19.
祖先何在:人类学视野下的坟墓风水观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春香 《民俗研究》2010,(2):95-103
作为了解中国人宇宙观的一种方式,风水历来受人类学关注。坟墓风水是国内外人类学界研究风水的核心问题,由此发展出以弗里德曼(Maurice·Freedman)为代表的"机械论"和以马丁(Ahern Emily M)为代表的"人格论"风水观之争。之后许多人类学者都参与其中,学者们开始关注引发这一分歧的深层原因,并试图从汉人社会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中找到理解二者的共通点。通过对这一争论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学者对汉人社会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20.
陈锋 《史学集刊》2021,(5):24-28
<正>2021年4月27日,在北京大学"经济史学名家系列讲座"中,笔者以《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相关概念》为题,概要讲述了经济史、财政史研究中的"经济史""重农抑商""轻徭薄赋""量入为出""量出制入""财政""税收""税率"等相关概念。由于时间的限制,只是泛泛而谈。本文对中国历史上的"量入为出"与"量出制入"进行较为细致的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