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世纪初,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居民开始移居暹罗。到20世纪初,华人移居暹罗的规模越来越大,逐渐形成历史上华人向暹罗移民的高潮。不少华人与暹罗妇女通婚,定居于此,并遵从暹罗的习俗、文化,逐渐被暹罗人同化。  相似文献   

2.
选择17至19世纪中叶暹罗对外贸易中的华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不同阶段,对其在暹罗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了描述,对暹罗华人在暹罗对外贸易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行了探讨。由此得出结论,华人在暹罗对外贸易中,利用其自身优势,逐渐成为主要参与者和经营者。他们通过对外贸易活动,发展了自己的商业,积累了财富,同时满足了暹罗王室对海外贸易的需求,享受到国王赐与的特权,为其在暹罗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十八世纪中暹贸易中的华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世纪,中暹贸易迅速发展。在朝贡贸易方面,据记载,自泰萨王朝至阿瑜陀耶时期结束的58年里(1710─1767年),有10次暹罗贡使到中国,平均每10年1.7次①;在私人贸易方面,暹罗王室利用华人掌管的船队,频繁地到中国进行贸易,如格雷厄姆(Graham)所说:“一支由华人掌管、由国王或华人私商拥有的船队不断扩大,控制了对华贸易”。③当时,暹罗国王为什么要利用华人掌管船队?这些华人在中暹贸易中起到什么作用?对暹罗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什么影响?这是本文拟于探讨的几个问题。清代秋期,在东南沿海一带,随其商品一济的发展,农…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访问65位华人移民的基础上,分析了华人移民欧洲的拉力因素、华人移民的性质、华人移民的族群经济以及华人社团在协调华人移民内部力量和促进华人融入主流社会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文回顾了澳大利亚华人移民回流历史,分析了新千年以来华人新移民回流潮的现状、回流原因和趋势。认为从19世纪中叶起,受排华运动的影响,澳洲华人回流现象便已出现,且这种被迫回流现象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叶"白澳政策"废除时。与老移民被迫回流不同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繁荣与发展、澳大利亚移民政策调整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澳洲华人新移民回流人口逐年增长,至新千年已初步呈现出一股方兴未艾的回流潮,并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华人新移民回流潮仍将持续走向强劲。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大规模向海外移民始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世界华人数量约十余万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地。至19世纪中期,世界华人数量约150万人,仍高度集中于东南亚。19世纪中叶以后,大规模华工出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华侨华人分布的状况,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和欧洲都出现数量不等的以华工为主的华人社区。由于19世纪后期东南亚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均排斥华工,20世纪初华人的数量仍高度集中于东南亚。到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华侨华人约有1200万一1300万人。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中国新移民决定性地改变世界华侨华人高度集中于东南亚的格局。到2008年,世界华侨华人总数超过4500万人,而东南亚华侨华人的比例降为73%,北美、欧洲、澳洲和日本、韩国的华侨华人数量激增。  相似文献   

7.
本书探论了1880—1980年间巴布亚新几内亚华人作为移民少数民族的适应过程。从历史学和人类学角度集中分析了两个课题:巴布亚新几内亚华人过去的杜会经济地位的取得和他们谋求改变政治地位的意义。作者用历史文件和传记资料例举了从19世纪末到本世纪中国人移居新几内亚的几次浪潮后指出,尽管华人在杜会的和经济的活动中受到种种限制,中国人终于作为一个支配商业的  相似文献   

8.
1984年8月初,南洋学会在陈嘉庚基金会的赞助下举办了“早期华人移民美国及东南亚”研讨会。研讨会从政治、社会文化及经济三方面,探讨了19世纪华人移居美国及  相似文献   

9.
位于中南半岛南端的暹罗(泰国)很早便与中国有着海贸来往,六朝时期的汉文文献即记载了两国之间的交通往来,嗣后两国关系史不绝书。入明以来,暹罗同中国贸易更频繁,关系愈密切。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明代(1368-1644)的270年中,暹罗派遣使臣到中国访问共有112次,平均两年多一次。中国明王朝的使臣访问暹罗国也有19次之多。  相似文献   

10.
论文分析了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澳洲移民政策的演变,认为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改革与转型,主要是在经济理性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并逐渐形成以技术移民为核心的移民选择体系。移民政策转型对华人新移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华人新移民数量持续稳定增长、地区来源构成发生重大变化、技术移民比重持续走高、女性移民越来越多、华人新移民地区分布趋向多元化、华人新移民回流潮日趋明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下半叶,澳大利亚殖民地的欧洲裔移民社会通过渲染华人对自然资源的浪费、水土环境的破坏以及引发流行病等现象,将一种对环境恶化的焦虑感融入反华话语的构建之中。从华人移民劳工进入殖民地伊始,社会舆论就探讨了其与环境的关系。在牧羊业扩张时代,华人劳工一度被认为具有更高的环境适应力,但在淘金热引发环境巨变后,移民劳工舆论开始强调华人对生产环境的直接破坏,而政治精英们渲染华人威胁殖民地生态的整体健康,借此强调排华政策的合理性。澳大利亚的案例说明,欧洲拓殖型殖民地种族矛盾不仅存在于经济与文化领域,而且包含一种生态竞争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在东南亚殖民地时代,"虚拟血缘"的组织原则对于华人移民社会的重组重建及其运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19世纪的新加坡为个案,考察华人移民如何透过埋葬先人的坟山组织建构"社群共祖"以整合华人社会,讨论东南亚华人虚拟的"先人"或"祖先"概念,进而思考海外华人的亲属研究问题.本文也讨论与比较了"虚拟血缘"组织原则在明代华南宗族"联宗"形态、台湾汉人社会发展早期的"合约式"宗族和东南亚华人坟山组织的不同运用.  相似文献   

13.
唐人街转型     
周敏  林闽钢 《华夏地理》2003,(5):115-120
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末.早期到达美国的华人,大多是应美国西部的大开发和修铁路而被招募来的劳工或苦力.这些早期来美国的华工本不打算在美国扎根,他们的理想在于淘金发财然后衣锦还乡.可是当矿业衰退和铁路修成后,他们很快发现自己成了被歧视和排斥的对象.在排华法案的制约和美国社会不予接纳的情况下,华人移民只能把自己圈在一个与外界隔离的小区域内.部分华人为了逃避在加州可能遭受的迫害,逃到了美国的东北部海岸城市,这就形成了早期美国东西海岸城市的唐人街.著名的旧金山和纽约曼哈顿的唐人街可谓美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和影响最深远的华人移民社区.  相似文献   

14.
在实地田野考察和搜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20世纪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文化的变迁进行了梳理和探讨,论述了其从传统地方性到新式统一性再到本土化发展的内在联系。华人传统音乐文化的变迁,使得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文化从华人移民音乐成长为华族音乐文化,成为当地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变迁中,社团起到了很重要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华人移居美国始于19世纪30年代,初期移居美国的华人主要来自中国的广东。1965年美国修改移民法后,移居美国的华人数量迅速增加。新移民的到来改变了美国华人社会以粤侨为主的状况,并导致了传统华人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论文通过马来西亚方面的人口统计数据,并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推算了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数量;探讨了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的分布与类型及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的原因。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约达113万。二战后马来西亚华人因各种历史原因,比如在国内政治上遭受排斥和歧视,经济上受到限制和整治,教育和文化上的不平等政策,强迫同化的压力以及追求海外居住权或国籍等,他们大量二次移民至新加坡、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其相对宽容和公正的法律环境、积极的移民政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前景持续赢得了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的青睐。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英国牛津华人社区为研究个案,探讨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支持理论及其在空巢老人研究中的应用、牛津华人移民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论文调研了华人移民空巢老人在社会融入中的问题,介绍了牛津华人中心的运作对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调研结果显示,全球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人社会支持问题愈益引起各国关注,但与当地主流和华人社会存在"双重距离"的华人移民空巢老人却一直属于被忽视的群体。华人移民空巢老人在生活起居、精神慰藉、经济条件、医疗服务、信息获取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需社会支持。牛津华人中心基于华人社会需求和历史发展机遇而诞生,并逐步构建了以其为核心平台的多主体参与、多层次展开、多方式实施的社会支持体系,聚集各类资源,调节服务供给,推动了华人移民老人社会支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辨音寻根     
早期移民至加拿大的华人多来自广东南部各乡镇,因乡音复杂,致使籍贯登记译音杂乱,无法解读华人移民的根在何处。为了整理这些移民档案,亚洲图书馆在通晓方言人士的协助下,辨认出百分之九十的移民籍贯记录。图书馆计划日后公布成果,以协助华人寻找先祖根源,并让华裔后代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历史,促进他们与华裔先辈的交流。每次到UBC(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英文缩写),大半时间都会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一个著名的华人企业集团活跃在马来半岛北部地区,它就是许氏家族集团。这个家族的主要成员,都是暹罗王国的达官显贵,他们的商业活动则主要在马来亚各邦,尤其以槟榔屿为其中心。许氏家族的企业集团对马来半岛北部的开发,以及对暹罗与马来亚之间的经济交流,都曾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196 5年是美国华人发展历史的分水岭。美国政府于该年修改移民法 ,承认种族移民机会平等。此后华人移民源源不断涌入美国 ,成为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移民群体。随着华人社会规模迅速扩大以及经济和专业实力的激增 ,美国华人开始积极参选参政 ,争取与其社会地位相当的政治权利。从移民到选民 ,是美国华人落地生根、茁壮成长的过程。假以时日 ,随着华人移民数量进一步激增 ,华人选民的政治影响力将有望接近美国犹太裔选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