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平 《炎黄春秋》2004,(9):41-43,51
今年是刘少奇同志在“文革”中蒙冤辞世35周年。在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们仍然怀念刘少奇同志对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人民建树的功绩。我也回忆起24年前,参加到河南省郑州市迎取刘少奇同志骨灰工作的一些情节。当时拍摄的一些照片,20多年来从未公开发表,现在公诸于众,作为对少奇同志逝世35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2.
周岱  何建华 《神州》2014,(5):157-157
<正>刘少奇人民群众观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起到了很大的历史作用。它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观理论内容,同时为我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历史依据。1.丰富了马列主义人民群众观的理论内涵在人类认识史上,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阐明和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认为人民  相似文献   

3.
刘少奇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致力于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民主化的口号;大力宣传培育民主精神;参与建立基本的民主制度,推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的系统建立,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倡导民主建设必须以保障人民权利为重点,确保人民民主权利;注意民主建设与法制建设的结合,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民主运行机制,要求扩大政治参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等。  相似文献   

4.
纪念刘少奇同志,不仅要缅怀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特别是新中国建设事业立下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精神,也要汲取"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要进一步正确认识和区分"文化大革命"与"文化大革命"时期,正确认识和区分毛泽东晚年错误与毛泽东作为人民领袖的历史地位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正确认识和区分改革开放前的挫折、曲折与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成功经验,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贺江 《神州》2012,(6):6-10
在新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伟人、人民永远缅怀。他,才华秉具,屡次临危受命,运筹帷幄,力挽狂澜。他坚持真理,刚直不阿,高瞻远瞩,谋略大定。他谦和敏思,寡言稳重,却晚景凄凉,结局悲惨。他,就是刘少奇同志。他,身材高大,气宇轩昂,酷似刘少奇。他在四十多部影视剧中塑造刘少奇,真  相似文献   

6.
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得非常成功的会议之一。它在中国人民即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制定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政治路线,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这一成果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刘少奇作为当时主持中央政治局日常工作的负责人,对这条路线的制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初的思想是以反右倾保守为中心           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召开八大的决议后,准备召开八大成为中央政治局议事日程上的重要问题。12月5日,刘少奇主持召开有在京中央委员、中央…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在长期革命生涯中,为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卓越贡献。邓小平高度评价刘少奇为我们党的建设“付出了毕生的精力。”①时值刘少奇诞辰一百周年、在我们党全面推进“新的伟大工程”及即将跨入21世纪的伟大历史时期,探讨刘少奇民主集中制思想,对于我党在现阶段进一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确保党领导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刘少奇一贯重视组织建设。早在1926年,他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指出:工会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组织真正的工会代表会和完善的工会基本组织…  相似文献   

8.
彭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彭真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顽强奋斗,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9.
历史一页页翻过,“文革”至今已30年了。如从它的导火线、酝酿和准备的时间来算,则远不只此数。不过,作为一个标志,1966年仍是不可忘记的。而“文革”的目标之一是最终打倒刘少奇,恐也不容争议,这在当年的8月,就已经很明朗了。作为刘少奇的重大“罪行”,1949年4月的天津之行是其中之一,自然成为“文革”中“批判”的热点和重点。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它的来龙去脉如何?当时和今天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十几年来,王光美同志作为刘少奇的夫人,从不愿谈少奇的事,她相信刘少奇的那句话;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因此,她愿让人民来作评…  相似文献   

10.
洛阳是刘少奇同志工作和视察过的地方。他生前曾四次到过这里,每次都给洛阳人民作过刻骨铭心的谈话和指示,使我们难以忘怀。第一次巡视洛阳1939年元月21日,刘少奇同志与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彭德怀,长征干部徐世奎和他的秘书栗再山等同志,一起乘第一战区派往迎接...  相似文献   

11.
董岩春 《文史月刊》2006,(8):F0002-F0002
从长沙到刘少奇主席的家乡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十分例捷,乘汽车只几个钟头就可到达。到这里,人们必然要看的地方之一,就是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这个纪念馆,占地面积很大,绿树成荫,芳草盖地,所有厅馆建筑精细,构思讲究,处处显示出人民对领袖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老一辈的红色特工,他是中国情报界承前启后的人物。新中国成立之后,罗青长成为情报部门的主管,曾经参与侦破台湾特工暗杀刘少奇的阴谋,是海峡两岸谍战的主要负责人。罗青长的一生,几乎可以说是中共情报机构的浓缩史  相似文献   

13.
刘少奇、邓小平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刘少奇在这探索过程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有重大影响,他的经济思想、所总结出的丰富经验教训及提出的许多创造性设想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来源,是邓小平制定改革开放政策的借鉴。刘少奇和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是同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当前,比较研究他们经济思想的共同点及其产生的基础,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有重大意义。刘少奇、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第一个共民点是…  相似文献   

14.
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刘少奇同志一直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1957年上半年,刘少奇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以下简称“三性”)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重要成果之一,反映了刘少奇在当时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总体认识,并蕴含着丰富的关于改进我国经济体制的思想和主张。  相似文献   

15.
一些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书籍和论文,在论述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时。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往往没有介绍刘少奇对这一理论的贡献,这是有违历史事实的。实际上,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刘少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理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父亲的一生是伟大而光辉的一生,他经历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参与了党中央在不同历史时期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多次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始终坚持并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开展和成功,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推  相似文献   

17.
滴泪是金     
去年末中央电视台播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刘少奇百年诞辰纪念会。小品:刘少奇1959年回乡了解人民公社到底成功与失败,先到他嫂嫂家,小侄女回答刘少奇提问的“能不能吃饱饭?”答:“今天能吃饱!”“为什么?”“今天来大干部,一人加了一碗饭!”小品演到此处,荧幕上特写镜头中的刘少奇儿子刘源,禁不住热泪滚滚。笔者熟悉那段国情,不敢忘怀那段国情,自然也流下泪来。现离休的当年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1979年底到金寨县了解民情,一户人家,主人是中年妇女。万里问:“你家几口人?”“夫妻和三个小孩。”“小孩哪去了?”“玩去…  相似文献   

18.
林莉 《文史精华》2012,(12):11-16,1
1961年5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了关于各地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消息,而让全同人民感到有点儿惊讶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很少见的并没有聚集在一起度过.而是分散在各地和当地的群众在一起。毛泽东在上海,周恩来在邯郸,朱德在成都,而刘少奇在长沙.这也是刘少奇阔别故乡40年之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旧到故乡。  相似文献   

19.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3,(9):F0002-F0002
<正>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毛泽东在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刘少奇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周恩来作《政府工作报告》。大会通过  相似文献   

20.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甘苦同志诞辰83周年。甘苦临终前说:“我一生为党、为人民做的事情不多,只是对岩滩水电站建设很牵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