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德育更是重中之重。本文通过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及笔者日常教育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对长在小学生德育养成过程家长应该如何做提出了"做一个有爱的家长"、"做一个有担当的家长"、"做一个会放弃的家长"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叶祝华 《旅游纵览》2012,(6):132-133
技校德育本质上是思想和行为的矫正。本文分析技校德育教学的现状,遵循德育的一般规律,针对技校生的心理特点,构建情-知-行-意模式作为技校德育教学主要模式。并探索这一模式的可行性,提出推进这一模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理论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和"尊重多样性",也是大学和谐德育的基本理念。大学和谐德育就是要秉持这些理念,突破传统的德育模式,丰富德育的内涵,协调德育的各个环节,落实"大德育"的教学目标,促进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大学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人性化德育理念是指既把人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又把人作为德育的根本旨归,重视把德育与人的尊严、自由、幸福、终极价值等紧密联系,从而使德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精神范型。人性化德育理念契合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彰显了情感体验的意义价值。人性化德育理念的实施要以激发学生道德需要为价值取向,以生活化和生成性德育素材为核心内容,以对话、理解、关心和体验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德育"一直是教育改革的热点,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文件来促进德育的实施。中职学生作为人成长的特殊阶段,具有其本身的年龄特征,叛逆、任性、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冲击、恰恰这个时期是中职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中职学生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巍  杨宇琦 《黑龙江史志》2014,(24):112-114
本文以我国现行德育目标为原点,在历史的纵向上,与空间的横向上各取一种社会形态的德育目标进行对比考察,以期通过这一角度的立体比较与思考探寻德育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为我国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些许有益参考;在纵向上,本文选取的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德育目标,在横向上,本文选取的是现行美国德育目标进行相应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彭娟 《神州》2014,(8):260-260
德育从古到今都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大组成部分,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市场经济开放竞争的环境下,多元化的价值观亦充斥于整个时代,而在不少大众看来德育教育的工作与以往相比也显得功效甚微。于是便应运而生了大批思考当代学校德育现状,以及德育该何去何从的实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无论从培养目标,内容及方法上均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在德育教学中注入一种新的模式———主体性德育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的充满主体性、创造性、合作性,并能肩负起社会责任的人。  相似文献   

9.
李贤明 《神州》2013,(32):89-89
德育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小学阶段是学生德育的启蒙阶段,搞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渗透,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学界对道家思想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在德育思想上的成就很少问津,甚至还认为道家思想与德育无缘。本文认为,道家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培养"圣人"的德育目标,"知足不争"的德育内容和独特的德育方法。解读这些理论,对于今天全面认识和挖掘我国传统德育思想理论的精华,以及加强当代青年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鼎鑫 《神州》2013,(12):99-99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也被推向了改革的浪潮中。本文主要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工作、教学实践和亲身经验,总结高校创新德育模式,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李娣 《南京史志》2011,(22):49-50
学校是实施德育最重要的基地,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美术教育在德育方面也有优势。鲁迅先生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  相似文献   

13.
罗肖洋 《神州》2011,(8X):76-77
学生社团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为丰富德育工作搭建多彩的舞台,正确认识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创新学生社团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建构德育,强化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黄艳艳  ;励质斌 《神州》2013,(33):266-266
佛教德育思想体系以佛教人生论、人性论、因缘论为理论基础,包含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德育原则规范;其中,佛教德育目标是其德育内容、德育原则规范的基础与前提。本文通过对佛教德育目标的理论基础、内容、特点的分析,结合我国学校德育目标所存在的问题,谈谈佛教德育目标对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刘奎杰 《沧桑》2008,(5):130-131
儒家德育思想,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以"成圣成贤"为最高目标,以"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为基本道德规范,注重理想人格的培养,认为人性可塑,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后天的教化而得到完善。积极研究儒家传统德育思想,挖掘儒家传统文化的当代德育价值,对于优化我国德育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慧 《黑龙江史志》2013,(11):272+274
德育与生活相脱离导致传统德育实效性低,因此德育必须回归生活。笔者认为,"生活德育"必须本着主体建构性、体验性、完整性教学和开放性的原则,注重将课堂内外结合起来,以科学的评价来促成和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网络,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学德育实效,实现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胡玲  刘希岩 《黑龙江史志》2008,(20):102-103
今大学教育异化使高校德育面对一系列挑战。这就要求高校德育教师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方法。实践证明,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是扩展思想与价值理解、重塑教育主体性、提高高校德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农永光 《神州》2013,(8):70-71
目前我国德育的实效性普遍低下,主要是德育方法上存在着灌输式、功利化等问题,而德育方法的各种偏差又是由主客二分认识论和科学理性崇拜的价值趋向导致的。哲学解释学反对科学理性的统治和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强调"理解"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理解"道德律令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生命价值,产生德育的实效。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理念对处于我国学校德育方法的变革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龙志芳  ;尹学朋 《沧桑》2008,(6):196-197
在政治文明视野下,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与核心在于现代"公民社会"政治主体的"公民意识"的提升和"公民精神"的培育,这就赋予了学校德育新的使命,即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以情育人,其关键是要转变德育理念,转向以人为轴心的理念,并将此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德育的实效性,以便更好地促进人的道德发展和人格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德育方法是施教者为达成德育目标而展开的方式和手段,好的德育方法对德育目标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儒家"亚圣"孟子注重教化,基于人性善提出了一套特殊的德育方法体系,影响了2000多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今天,挖掘孟子德育方法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对于当代德育方法论建设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