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景名胜》2008,(2):84-93
爱情,也许是人类最无法明了的情感。中国传统文化决定了中国人对待爱情的态度: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现在面临着快餐文化所导致的速食爱情——追求瞬间的快感带来的冲击。在这个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的时代,我们所能祝福的,就是在爱情来临的时候,尽情享受它所带来的喜怒哀乐。既有代表着中国传统爱情观的阳朔,在"跟着感觉走"式爱情的丽江,在有着迥异于汉族少数民族的爱情观念的康定——这些情感用歌声、影像——记录。在观赏这些自然风光已经足够秀丽的时候,希望您的眼睛里有别样的意味。  相似文献   

2.
叶小玲 《丝绸之路》2009,(16):80-81
《长生殿》的主题主要围绕爱情展开,但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绝非一般的帝王与后妃之爱,而是由普通的男女爱情发展为一种至诚真爱,这是对真实人性的勇敢追求,是人性的自然回归。  相似文献   

3.
《湖南文史》2010,(2):9-10
这是由传统主宰向人性回归的60年;这是伦理道德不断被破坏、又不断重建的60年;这是经历了爱情缺失、爱情迷失,最终回到“家庭”的60年;60年,我们学会将“结束即仇人”的感情结果柔化为“没有爱情但有亲情”;60年,我们终于不再以粗暴的方式、沉重的羞耻感对待离婚,把它变成跳槽一样的“没什么大不了”;60年,我们的择偶观经历了政治到情感的演变,走向人财双全的复合标准。  相似文献   

4.
《文史博览》2010,(2):9-10
<正>这是由传统主宰向人性回归的60年;这是伦理道德不断被破坏、又不断重建的60年;这是经历了爱情缺失、爱情迷失,最终回到"家庭"的60年;60年,我们学会将"结束即仇人"的感情结果柔化为"没有爱情但有亲情";60年,我们终于不再以粗暴的方式、沉重的羞耻感对待离婚,把它变成跳槽一样的"没什么大不了";60年,我们的择偶观经历了政治到情感的演变,走向人财双全的复合标准。  相似文献   

5.
雷文婷 《神州》2013,(10):4-5
《边城》中的爱情悲剧主要原于作者的审美理想——传达给人一种关于人性的自然美以及造化弄人的遗憾美,通过悲剧的形式来唤醒人们日益麻痹的良知,正视生活中的真善美。时代文化的限制给悲剧奠定了大的背景;宿命论是贯穿整个爱情悲剧的一个特点;善良的人性和谦让的美德是导致这个爱情悲剧的诱因、导火索。尽管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是一部充满着不能让人释怀遗憾美的悲剧,却也让人们体会到了善良的人性以及无限的希望,这一切都引导我们要正视我们的生活、时代,勇敢地追求其中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6.
图书市场上从来不缺爱情小说,写爱情的小说,也从来不乏读者。但古今中外真正能把爱情写得深入人心的作家,却是凤毛麟角。单写男欢女爱不难,难的是能透过爱情,写出世事的变幻、冷暖,人性的坚守、无奈。大部分爱情小说,文字都极尽温柔,但事实上,一味的绮丽只是俗艳,好的爱情小说,必然是冷静而克制的。现代社会,人心繁芜,爱情更被戴上多重面具,没有一双慧眼,如何识得其中  相似文献   

7.
所有爱情婚姻的表象之后,是人性和“利益”在决定一切。人根本上都是趋利避害的,这个利包括情感利益。相爱是情感利益,不要褒义或贬义地去看它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部优秀的反战小说。小说主人公亨利在战争中的痛苦经历和他与英国护士凯瑟琳的爱情悲剧,反映了战争摧残生命、扼杀人性的罪恶本质以及它给人类带来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从《十日谈》可以看出薄伽丘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歌颂人性的解放、倡导对现实的追求和歌颂现世的幸福、提高人的价值否定神性、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对教权和封建君主权力的揭露和批判、真挚爱情和婚姻的向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陈丹奇 《丝绸之路》2013,(16):58-60
从创作初衷和诗歌文本本身解读,《有赠》只是诗人写给妻子薛如茵的爱情诗,我们理应抛弃关于政治、革命的附加阐释,将这首诗最核心的对于爱的歌颂作为探讨中心。《有赠》是一首超越时代和信仰的爱情诗,曾卓先生以它诠释了人性中最伟大的爱情,同时歌颂了母爱般的爱情对于每个人的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悖论浅议人地关系中的人性内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叶岱夫 《人文地理》2005,20(2):124-128
从哲学意义上说,不先研究人的秘密而想洞察自然的秘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有必要从人的"二律背反"本性内涵的表现出发去探寻人与地的关系。在探讨和分析了人地关系中人性内涵特征的基础上,从文化人与地的关系、人类自身的矛盾性、生存态度所决定的人性特征、忽略人性研究的严重后果等4个方面认知了人地关系中的人性内涵。最后在分析了技术与人性相互作用的前提下,指出了人性的本质内涵是内省式的"自己创造自己",而不是在对"地"的无限度索取中迷失自我,并提出人性内涵重新塑造和回归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先秦诸子针对人性问题的讨论中,孔孟和墨子强调了"爱人",希望能够激发人性中指向外的情感,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杨朱和老庄则论述了"自爱",亦即人对自我完整性的关注。无论相互间的差别有多大,这些思想家都或直接或间接地肯定了人性中诸因素的积极性,对人性持一种乐观的态度。而战国晚期最重要的思想家荀子的人性理论,则被许多人视为是对上述智者的观点的反动,是"性恶论"的代表。一直到今天,就人性理论而言,人们依然用  相似文献   

13.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去年拍了同名电影,好评如潮。电影分成两截,前面是有简·奥斯丁风格的故事,塞西莉娅小姐和管家的儿子罗比的爱情,很老套、很英国。我不太喜欢那种笔法,迷人但格局小巧。最要命的是那种斯文,给生命中的苦难与罪愆,都蒙上一层"人性的、太人性的"面纱,有时构成一种张力,但至少在这部片子里,却有一种削弱。  相似文献   

14.
任丽 《神州》2011,(9X):171-172
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  相似文献   

15.
刘晓琳 《神州》2014,(8):7-7
<正>“愿婚礼的记忆存至永远,远你们的情爱与日俱增。”这是友人写给张晓风的结婚贺词,恰也是张晓风对这段感情的一种态度与期盼。从相识、相知、相持到相守,在《地毯的那一端》里,她回顾了她与爱人一路走来的经历,并藉由这段艰难的岁月,寄予未来彼此更幸福的祝福。同样是大学萌发的爱情,简媜的却又不大一样。”我的爱情是一部水经,从发源的泉眼开始已然注定了流程与消逝。”同样是年少的爱情,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归宿呢?  相似文献   

16.
马琰 《丝绸之路》2021,(2):43-45
本文以《池莉文集》七卷本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池莉"新写实小说"对平凡人生的世俗百态的描摹,这其中既有对男女两性世界爱情、婚姻本质的剥离,也有对现实环境中人性复杂的揭示.  相似文献   

17.
孙罕膺 《神州》2012,(15):8
组织文化是基于人性的管理。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人性教化体系,而且有丰富的管理学思想,是组织文化在创生过程中直接的理论来源,对组织文化的构建也提供了直接的启示:顺应人性"善",提升人性是组织文化构建的本真。找准了立足点,现实中将如何去操作,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朱晶 《神州》2014,(12):59-59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这首诗直接说明了爱情在人的一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更甚者则以对爱情的追求为人生的最高目的,这表明爱情的可爱与尊贵。由于传统文化的不同,中西爱情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在当前中西文化兼容的情况下,社会上的爱情观,既受西方文化爱情观的影响,又深深地带着中国传统爱情观的痕迹。  相似文献   

19.
从《史记·货殖列传》看司马迁的贫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表达了与时人迥然不同的贫富观念。他对人性中追求财富、耽于享乐的心理有着深刻的认识,主张人们应该正视和肯定这种心理,而且应该对其采取因势利导的态度而非鄙视、否定。他从人性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类这种对财富、安逸及享乐的强烈渴求不仅是人性本身的内在需要,而且是社会经济能够发展的重要动因。所以,司马迁不仅对那些凭借自身能力成为名扬天下的富商巨贾者大加赞美之辞,而且认为如果人们不能依靠自己的努力摆脱处于贫贱地位的处境反而是羞耻的。  相似文献   

20.
师美霞 《神州》2012,(18):300-301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