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爱红 《丝绸之路》2012,(4):125-126
苏力在《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提出,在现代法治国家,"任何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的根本目标都不应当是为了建立一种权威化的思想,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调整社会关系,使人们比较协调,达到一种制度上的正义"。①本文试图通过个案,分析民间法的价值,从中找到民间法存在的意义和对我国法治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江帆 《民俗研究》2023,(3):97-103+159
本土故事是依附特定区域的自然生境与社会生境产生并承传的,具有“在地”“在场”的可感性。本土故事以其保留的原生地场景,为我们提供了“别一种”感知地方、建构知识、思想与智慧的可能。与通识意义上的现代叙事比较,本土故事的价值与魅力在于能够导引我们进入具体的生活世界,进而从故事中的“地方”镜像发现“故事里的中国”,建立起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文化链接。随着新的地缘文化审视与研究的展开,对本土故事的概念及其内涵应重新审视并理性认知,基于这一视域,本土故事或可再次将“地方”照亮,成为理解“地方”乃至现代中国的切入点,而“故事里的中国”也将成为极富现代意味的“时尚”表述。  相似文献   

3.
《民俗研究》2021,(5):95-108
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传统的"礼俗互动"话语及其实践,建构了传统社会的统一性。顾炎武的风俗教化观是传统"礼俗互动"的缩影,他认为作为一种政治文化的风俗是全民性的,论世必考其风俗,历史兴衰与风俗美恶联系紧密。整顿风俗必然要以礼乐教化为纪纲,"民德厚而礼俗成"是其风俗教化观的主要宗旨,其风俗教化观对当下的礼俗互动话语具有一定的现代启示意义。新格局下的"礼俗互动"话语及其实践方兴未艾,传统礼俗的现代性转化及其互动为我们理解当下中国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发挥这种本土思想资源在国家治理与民间自治上的社会整合功能,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王志锐 《神州》2011,(1X):93-94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都从物化现象或异化现象入手,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而且这一批判都与资本主义的商品拜物教现象联系在一起。两种理论在精神本质和描述对象方面存在许多相似性,但是他们的物化或异化理论在研究方法:概念理解、产生背景、扬弃途径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探析二者的关系及其当代价值,对于应对当代中国一些现实性问题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来信     
刑辩之困也是法治之困 刑辩律师目前遭遇的困局,其实就是中国法治社会蹒跚行进的一个缩影,是人治体系巍然屹立的一个写照。 李庄案或许只是个案,但个案却具有普遍性意义。多少年后,也许我们可以知道诸多幕前幕后的故事,但朱明勇"在刀尖上跳舞"而不得不离家出走、自我放逐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深远影响的政治思想家。在我国历史的各个时期,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及其知识分子,都曾对孔子和他的学说作过不同的评价。究竟怎样全面评价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作用和影响?这是一个复杂问题。李大钊虽然没有为我们写下关于批判孔子的专著,但是他是五四时期批判孔子及其学说的主要人物之一。研究一下李大钊是如何批判孔子的,这对我们今天对孔子作出科学的、比较合乎历史的评价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7.
《攀登》2015,(4)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发展的同时也不断面临着挑战,这表现在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片面轻视、马克思主义自身不能完全整合本土法律资源、对法律万能主义的信仰等方面。现代化背景下出现的问题,必须用现代性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在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自身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构中,合理借鉴其他学派的观点与方法、有效协调马克思主义法学与本土资源的关系、有效运用多种社会规范共同治理社会,方为解决困惑和问题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8.
张婧 《文史月刊》2012,(Z3):288-288
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和建成,对中国建筑民族化的追求和探索,对中国现代建筑的贡献和影响,有着相当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当前社会缺乏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拓展与深化,导致与当代社会文化的疏离。本文阐述摆脱千篇一律的国际化转向批判的地域主义本土建筑是我们这一代及以后几代人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焦若凰 《文史月刊》2012,(Z3):37-37
早期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盲目跟从西方激进派的偏激理论,阻碍了中国式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而应该结合中国本土文化和国情,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的精髓,不断建立并完善自己的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理论.本文主要探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相关内容,这对于发挥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在建设两性和谐的局面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面对批判遗产学的兴起,跨文化反思与本土意义重构成为遗产领域的重要课题。这方面,话语分析大有可为。对历史文本的话语分析,可以挖掘文化遗产的本土意义。以衢州三部方志中的"文昌殿"书写个案,从遗产的物质性、文化肌理、当下价值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凸显出中国本土的文化遗产观、历史思维与意义生发方式。本土传统对文化遗产的思考才是根本,跨文化借鉴不能以忽视本土观念为代价。面对被全球化了的"遗产热",跨文化对话才是我们的出路。  相似文献   

11.
李旻泰 《安徽史学》2005,(1):111-117
本文旨在帮助中国学者了解韩国学界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状况.韩国学者一般分三个时期来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第一,新文化运动的黎明期;第二,新文化运动初期;第三,新文化运动展开期.他们根据每个时期不同的思想给予不同的评价.韩国学者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每个时期的思想,使用了更详细的几个认识范畴:第一时期使用了反帝反封建运动、民族产业的发展与民众意识的成长以及对中国社会状况的认识;第二时期使用了进化论思想、民主主义与科学;第三时期使用了批判儒家思想、反对孔教运动和文学革命.一般而言,他们大多用儒教批判、孔教批判、偶像破坏论、进化论、民主主义思想和科学思想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进行评价,这些评价可以给中国学者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化似长江大河,源远流长,中国理学博大精深犹如这滔天江河,奔流不息。今天,我们深入研究、挖掘、开拓性地批判继承中国理学(或关学),是新时期中国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凝聚世道人心,重铸价值理念弥足珍贵的化资源。  相似文献   

13.
张威 《神州》2014,(3):32-32
<正>本土文化是教学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与本土文化资源的结合是历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土文化资源被赋予越来越多功能,正成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对象。本土文化资源因其贴近学生生活的环境,对学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本土文化的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强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本土文化资源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  相似文献   

14.
韩玉刚 《沧桑》2012,(2):52-54
中国古代契约法发展的外部条件不足,但在实行的制度层面体现了较高的立法水准。唐、宋、明三朝是中国契约法发展成熟时期,中国古代契约法的儒家化色彩得到进一步体现。中国当代的法治进程,不仅要移植境外成法,也需要重视本土法律资源的发掘、整理和继承。  相似文献   

15.
刘建宁 《丝绸之路》2009,(16):102-104
本文通过深刻剖析中西方不同社会背景之下法治思想发展的历史,提炼出法治思想中的人文精神精髓,采取批判、借鉴的态度,作为现阶段我国法治文明建设的参考资源,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指出现阶段我国法治建设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症结,探讨新阶段、新形势下如何让法治文明建设遍地盛开人文精神之花。  相似文献   

16.
李崇 《神州》2013,(24):198-199
西方社会从古希腊时代就已经形成了他们一直引以为自豪并遥遥领先于世界的法治传统。即使在最黑暗的中世纪时期,这种传统不仅没有断绝。反倒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得到继续的发展。但是在古代中国,这种优越的法治传统却无由完整并成功得以产生并运行。这在中西方同样灿烂的古代文明的对比面前,多多少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没有形成与西方社会一样优越的法治传统。是有其极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两个社会在政治、社会文化方面的巨大差异,是造成中国社会在法治传统方面表现出与西方社会诸多不同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中国社会与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发展路径,才造就和催生了中国社会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只是说,这种传统,运行在距离法治传统很遥远的轨道上,尽管是以一种正向态的姿势。因此,本文拟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角度,通过对中西方不同社会政制和文化土壤的对比,以期对中国没有形成法治传统的历史缘由作一可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攀登》2016,(3)
自步入近代社会以来,中西文化遭遇并开始碰撞,为实现国家富强,先进分子从文化的不同层面展开了现代化追求。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要求整套文化全部现代化的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百年前这一运动所进行的文化批判与价值重建,仍能给当下我们推进文化现代化建设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张馨予 《神州》2011,(20):157
美是什么呢?这是来自柏拉图的发问。正是这一问,开启了全部美学的历史,它作为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激励着历代美学家、哲学家们进行不懈的努力。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美的理解。也许有的人认为容貌上的美才是最重要的,最表象的美;有的人认为心灵上的美是最可爱的,最长久的美。可是你是否注意到还有另一种美呢?其实美的东西是无法用文字或者是用语言来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的、而且对美的理解与感受也根本是不可能够用文字来描绘得出来的,没有人能真正地把握美。因为,我们的认识程度、理解程度、观察问题的角度等等都影响对美的理解。但通俗的理解,美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可以给身体与心灵带来震撼的享受,就是一种可以冲击视觉、冲击感觉、冲击心灵的享受。  相似文献   

19.
张馨予 《神州》2011,(9):157-157
美是什么呢?这是来自柏拉图的发问。正是这一问,开启了全部美学的历史。它作为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激励着历代美学家、哲学家们进行不懈的努力。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美的理解。也许有的人认为容貌上的美才是最重要的,最表象的美;有的人认为心灵上的美是最可爱的,最长久的美。可是你是否注意到还有另一种美呢?其实美的东西是无法用文字或者是用语言采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的、而且对美的理解与感受也根本是不可能够用文字来描绘得出来的,没有人能真正地把握美。因为,我们的认识程度、理解程度、观察问题的角度等等都影响对美的理解。但通俗的理解,美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可以给身体与心灵带来震撼的享受。就是一种可以冲击视觉、冲击感觉、冲击心灵的享受。  相似文献   

20.
王雯 《黑龙江史志》2015,(1):170-171
全球化背景下,要需求中国文学发展之路,必须重视本土经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世界性,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必须面临的问题,中国现当代文学由于本土经验的支持,已经在近百年发展的历史上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有些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加以反思、总结和改进。本文在探究了本土经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土经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性的构想,旨在为中国文学发展提供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