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鲍洪武 《攀登》2007,26(4):8-10
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
张岩 《沧桑》2008,(6):163-164
"和"的思想贯穿整个传统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精髓。"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基。  相似文献   

3.
戴琼 《神州》2013,(24):45-45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目标。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角度出发而提出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只有有先进的文化,就不会失去自己的灵魂,就不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文化因素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以文化作为基础,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本文针对和谐社会和群众文化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在构建和谐社会基础上的群众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焦若凰 《神州》2012,(29):25-25
慈善事业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慈善事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是相互作用的,慈善事业促进了社会的稳定,缓解贫富分化,促进各阶层的融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并对慈善文化和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如何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建立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发展民族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释了发展民族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影响民族和谐的因素以及通过发展民族教育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发展民族教育推进民族文化发展和发展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支持、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7.
李东轩 《神州》2012,(18):347-347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离不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构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灵魂,人们在心理、思想以及价值观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将直接影响着我国新时期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对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研究,能够为我国在目前我国新时期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新 《神州》2012,(28):30-30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革命战争年代及其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深刻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奋斗过程。红色文化对于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发展民族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事关革命和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复杂关系,而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成党的十七大赋予的历史任务,将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起着不可替代的精神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孙晓莉 《攀登》2008,27(5):146-147
县级文化馆作为国家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县级文化馆必须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始终坚持正确的服务方向,不断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营造和谐社会的文化“大环境”;挖掘、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和丰富群众文化内涵。从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蒋冀骋 《沧桑》2009,(1):69-70
主张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和价值取向,“和谐”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个发展过程,渗透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倡导和谐理念为前提,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价值观,以坚持“以人为本”为根本要求,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标杆。  相似文献   

12.
陈才蝶  周宇虹  王雅伦 《神州》2012,(28):139-13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适应这一变化,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几个字,寥寥数语,却囊括了国家与公民、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诸多方面的辩证关系。这一和谐社会理论,为我们从生存到生活,从精神到现实,从思想到灵魂的蜕变,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陈祖敏 《神州》2012,(18):9-9
群众文化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自身的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娱乐,目的是满足群众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随着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使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主义娱乐活动。虽然我国的群众文化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其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基层部门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袁越 《神州民俗》2010,(8):25-27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全民素质、传承中华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新 《神州》2012,(30):27-28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革命战争年代及其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深刻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奋斗过程。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红色文化对于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秦文学 《沧桑》2008,(6):60-6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南和精神动力,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方志的编修工作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8.
杨智伟 《神州》2012,(23):40-40
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是我党一贯执行的一项方针政策,也是保持我党队伍纯洁性的重要保证。那么对于群众的文化建设的重视、群众和谐文化的建设就成了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群众和谐文化,提升国民素质对于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精神,维护和宣传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营造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与此同时,着力地推进群众文化建设也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导向以及舆论的支持等等。所以,我们一定要很清醒的、很重视的将加强群众的文化建设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位置,正确认识建设群众文化的意义,把握好科学建设群众文化的内涵,积极探索实践的经验,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9.
王雪静 《神州》2014,(18):266-266
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壮大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针对于此,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建设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而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一、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阐述民族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文化角度看,就是要努力形成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存共荣的生动局面,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的观点.面对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民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应注意。为民族文化确立科学的指导原则和主体精神;建立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民族文化价值体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形成合力;制定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