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湟人文     
彭清深 《丝绸之路》2003,(12):21-22
河湟人是西北汉族主要族群之一,主要分布在甘青黄河上游地区和湟水流域的29个县市,人口约313.6万。河湟人以秦陇语支的河(河州)湟(湟中)方言为基本特征。河湟地区是多元文化荟萃之地,是中原地区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过渡地  相似文献   

2.
正"河湟"一词最早见于西汉典籍之中,是由黄河与湟水并称而来,古代这里西去可与西域相通,南下则与西藏、川北相连,北往则是河西走廊,东去则是陇东地区。因属唐蕃古道的必经地,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加之元明以来作为蒙藏族群的中心连接带,各种文化在此碰撞、交汇,故而亦有人把处于两大高原中间带的河湟地区称为"河湟民族走廊"。~(1)今河湟多民族走廊所涵盖的范围大致包括甘肃、青海境内黄河上游以南大部分地区及湟水流域,  相似文献   

3.
要说河湟谷地,当指黄河上游、湟水流域、大通河流域,古称“三河间”。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多民族繁衍生息,至少秦汉以来,众多民族的先民耕牧于其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河湟文化,与中华大地的河套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并驾齐驱。提及茶马古道。前些年去滇、川、藏旅游,得知此三大区一直以巨大的商业交易业绩显赫在中国古代商业贸易交通图系中。殊不知在茶马互市的市场版图里,青藏高原的河湟谷地,也有一条茶马古道。  相似文献   

4.
著名"花儿"王子马俊曾有一句戏言:青海的"花儿"在河湟,河湟的"花儿"在民和,民和是"花儿"的窝窝。的确,作为河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是"花儿"创作的富矿区,也是"花儿"广为传唱的流行区,其境内流行的曲令多达十数种,大小"花儿"会也有五六个,尤其以七里寺"花儿"会为最。其传唱流行的"花儿"可以说基本上涵盖了河湟"花儿"的绝大多数,特别是七里寺"花儿",是民和地区"花儿"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有其传承发展的重要价值。因而  相似文献   

5.
宋人所言"汉唐旧疆"主要是随现实政治而变化的政治话语,而非实指汉唐所有直辖郡县。雍熙战争后,宋朝对外逐步放弃华夷一统话语,"汉唐旧疆"成为对外开拓和对待幽燕、西夏、交趾等问题的主要话语。到仁宗朝,其内涵基本固定为幽燕、西夏(含河西等地)、河湟和交趾。神宗继承了仁宗以来"汉唐旧疆"的话语和内涵,在此旗帜下确立了以恢复河湟、西夏、幽燕和交趾为目标的整体开边计划,实施了对河湟、西夏和交趾的恢复行动,各地开边活动相互联动。可见"汉唐旧疆"又不只是一种政治话语,同时也是具有执行意义的政治框架。  相似文献   

6.
《攀登》2017,(3)
"土人"即"土著",史志所载"土人"多为中原汉人对少数民族、域外之人、土官(土司)及其属民的称呼。在较大区域内,"土人"是泛称,但在小区域内"土人"可专指特定少数民族。《秦边纪略》、乾隆《西宁府新志》等所载河湟"土人"与当地其他民族并称,但并非单一民族专称,其主要含义为土司及其属民。宋代灵州一带的"土人"确系吐谷浑人,如若(顺治)《李氏世系宗谱》、(宣统)《李氏家谱》等所记可信,那么西夏亡国后灵州一带"土人"西迁河湟也是有可能的。目前可以确知的是,河湟"土人"主要由蒙古、汉人、西域缠头回构成,这些原有族属十分明确的族群之所以称为"土人",是因为在长期的民族杂居过程中,他们往往脱离或疏远原生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及宗教习俗等有趋同的倾向。河湟"土人"是今日土族的上源,地域上与河湟及甘肃永登一带的土司分布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7.
彭红 《区域治理》2022,(4):76-79
从古代社会开始,农民贫困问题就是长期困扰中国发展的问题之一.本文以民国时期河湟地区原始的调查数据为基础,科学地分析河湟地区农民实际生活状况和农村经济现状,发现河湟地区的农民生活处于相当贫困的状态,其贫困的具体表现为生活水平的下降和农村经济的破产.  相似文献   

8.
文化总是具有民族性的,民族的特性也比较集中地表现在文化中。目前,有一个比较突出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如何对待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土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也是青海、甘肃两省的"特有"民族。它世代与汉、藏等民族在地处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河湟  相似文献   

9.
全域旅游旨在把一个行政或地理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全面建设,促进产业融合,加强基础配套设施,贯彻系统营销,落实体系管理,推进旅游业蓬勃发展。自古以来河湟地区便是多民族融合共生之地,其文化旅游是河湟地区的特征之一,本文基于实地考察、访谈和全域旅游理念,为河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出策略,即全域协调融合各产业发展,推动“旅游+”发展模式;创新河湟文化传播方式;全域整合河湟文化旅游资源,转化河湟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模式;全域规划景区设施建设,推动旅游景区提质扩容。  相似文献   

10.
岷江上游的文明记忆羌族碉楼与村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富政 《中国文化遗产》2008,(4):M0001-M0001
羌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是兴起于中国西部最原始的部落之一(《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最早过着游牧兼农耕的生活。殷商时期,主要活动在西北和中原地区,以河湟地区为中心。自秦献公时始,由于同处河湟地区的秦人对羌人施以严酷的军事压力,导致部分羌人开始向西南及西北大迁徙。有的去往青藏高原,有的则向四川西北部岷江上游及大渡河、安宁河流域迁徙。在迁徙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西夏疆域,地形狭长,东西倍于南北;地势高亢,坐西北而瞰东南。东南部是黄土高原,以横山、六盘山为屏障;北部是鄂尔多斯和阿拉善高原,以沙漠为主,有毛乌素沙漠、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间有草原,以阴山山脉为塞垣;西部是青藏高原的北缘,有绿洲曰河西走廊,以祁连山为庇护,河湟环带,山峡迂回;中部为"几字形"河套平原,以黄河、贺兰山为天堑。西夏存立之所以长久者,天时在于大国对峙的夹缝中求生存,地利在于形势要害之地置监军司,人和在于国小则无所恃而有畏惧,军民之事犹如一家。  相似文献   

12.
穿行在黄河南岸的古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大地上,其地域之辽阔、山川之秀美、人文之荟萃,令人惊叹.河州文化与青海的河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河湟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之一,对河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花儿"成为共同的最具影响力的代表性文化. 河州地区山高林密、溪流密布、河流众多,是黄河上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明史》把设置于河、湟、洮、岷地区的河州、西宁、洮州、岷州等"番族诸卫"合称"西番诸卫"。本文结合文献资料,论述了由于河湟洮岷地区的战略地位,复杂民族成分及北方蒙古的威胁,明代在河湟洮岷战略要地建立了西番诸卫。西番诸卫的建立,既解除了北方蒙古对明朝的威胁,实现了明朝建立卫所的最初目的,又客观上增强了明政府对西番诸地的控制力度,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连戏:从江南到河湟目连戏因佛教故事《目连僧救母》而得名,它广泛流传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山西、福建、河南等地,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堪称戏剧鼻祖。然而,在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的一座小山村里,村民们以特有的乡土气息演绎着这种传统剧目的古老神韵,这座小山村就是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沟乡麻地沟村。作为青海省唯一保留着这一古老  相似文献   

15.
从人口分布看青藏高原藏文化圈的基本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顺元 《攀登》2012,(4):114-122
文化圈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青藏高原具有文化传播、发展进而形成文化圈的独特自然地理条件。其中藏文化圈可以从人口聚居程度这个尺度观察而得出其基本形态:以高原隆起中心为文化圈核心,向东、向南呈扇状展布;河湟洮岷—四川盆地西缘—云南中北部一线这一狭长的民族走廊地带,以及喜马拉雅南麓,属于青藏高原藏文化圈的边缘文化带;二者之间,在向东、向东南、向南的不同区域,存在基本可联结起来的不同级文化圈层。  相似文献   

16.
青海是黄河的源头,青海境内黄河干流1694公里,流域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是黄河干流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省份。在青海,黄河孕育了昆仑文化、玛域文化和河湟文化等一系列黄河地域文化。传承、保护和弘扬河湟文化,推动河湟地区文化旅游高度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河湟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西北边区的战略要地,明代尤重河湟防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基于特殊的历史与宗教背景,河湟地区的寺院得到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扶持,催生了大量防御特色鲜明的寺庙堡寨。寺庙堡寨的建筑年代多在明代,这与明统治者对河湟寺庙的政策性重视有关。寺庙堡寨是堡寨聚落在河湟地区的一个特殊子系类型,具有堡寨与寺庙两种建筑特征。其布局一般与汉传佛寺相似,同时拥有城门、城墙、壕沟、瓮城、马面等防御系统,部分寺堡还附有居民区及外围防御设施。寺庙堡寨既是宗教场所,又是明代卫所制度下的军事堡寨,在聚落功能、防御空间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皆与其他类型堡寨有所不同,是堡寨聚落群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海东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相衔地带的河湟谷地,土地肥沃,山川壮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这块可爱的土地上,孕育出了许多文人墨客,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为青海高原的社会经济和民族文化作出了无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伏羲女娲与河陇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张德芳河陇是河西和陇右的简称,概指今天的甘肃全境。她位于中国西北黄士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处。从西北到东南呈狭长形,长约1400多公里。她的中、东部地区位于黄土高原的西端,属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洮、湟、泾、渭流...  相似文献   

20.
马清华 《攀登》2011,30(5):98-10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出包括地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河湟文化作为青海东部黄河河谷地区和湟水流域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地域文化,在青海历史传承和未来发展中非常重要。研究河湟文化资源及其特点,做好河湟文化传承弘扬创新工作,是发展具有青海地域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